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与意义--一个与海洋碳汇理论框架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国茂 魏震昊 《中国海洋经济》 2022年第2期101-128,共28页
《斯特恩报告》提出的碳排放总量和温度升高极限警示我们,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负排放”机制刻不容缓。自联合国提出“蓝碳”概念后,海洋碳汇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以海洋碳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基... 《斯特恩报告》提出的碳排放总量和温度升高极限警示我们,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负排放”机制刻不容缓。自联合国提出“蓝碳”概念后,海洋碳汇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以海洋碳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海洋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与意义,提出建立海洋碳汇理论框架的逻辑、重点以及发展海洋碳汇的政策性建议。本文提出,海洋碳汇核算与定价应当围绕碳汇主体经济活动展开,通过建立海洋碳汇综合示范区,探索自愿减排市场和投融资机制,加速海洋碳交易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自然碳排放 人为排放 自然 人为
下载PDF
中国碳收支对全球辐射强迫的影响
2
作者 李楠 崔耀平 +3 位作者 刘小燕 史志方 李梦迪 Michael E Meadows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80-2894,共15页
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CO_(2)排放国之一和主要贸易国,人为和自然因素均对中国碳收支和全球辐射强迫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多单独关注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尤其缺乏考虑贸易转移的碳排放及其对全球增温影响的研究。本文使用CarbonTra... 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CO_(2)排放国之一和主要贸易国,人为和自然因素均对中国碳收支和全球辐射强迫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多单独关注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尤其缺乏考虑贸易转移的碳排放及其对全球增温影响的研究。本文使用CarbonTracker CT2019B同化数据集和中国贸易排放量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全球CO_(2)通量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主要是受人为CO_(2)通量的影响。2000—2018年全球及中国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增加的幅度趋于变缓。201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辐射强迫为-0.0038 W m^(-2),自然碳收支产生的辐射强迫为-0.0027 W m^(-2),分别抵消了当年化石燃料产生辐射强迫的1.54%和1.13%。中国在2000—2018年间化石燃料排放CO_(2)对全球辐射强迫的贡献为11.32%,考虑到中国进出口贸易后,中国人为CO_(2)对全球辐射强迫的贡献为9.50%;进一步考虑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国净CO_(2)对全球辐射强迫的贡献下降至7.63%。本文表明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及进出口贸易均在缓解中国对全球增温的作用,也证实了在气候变化研究中把人为和自然源碳收支综合考虑才能系统认知区域或国别碳收支对全球增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为排放 自然碳排放 二氧化 辐射强迫贡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