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恩对与自然联系的影响:自我超越的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付乐祯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87-91,共5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环境保护成为我国民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与自然的联系程度作为环保态度的关键决定因素,即人与自然的联系影响着环保的意愿与倾向。而人与人的联系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联系,即个体如何对待身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环境保护成为我国民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与自然的联系程度作为环保态度的关键决定因素,即人与自然的联系影响着环保的意愿与倾向。而人与人的联系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联系,即个体如何对待身边的人便会如何对待自然。自我超越积极情绪作为积极情绪的一类,能够培养与建立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其中最有可能引发与外界联系的情绪之一就是感恩。感恩作为自我超越相关的积极情绪之一,也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亲社会情感,具有亲社会的本性。因此本文着重探究感恩是否在促进与自然的联系上有着和促进社会联系同样的效果。同时探究自我超越的积极情绪和与自然的联系在感恩情绪和亲环境倾向(参与环保的意愿、为环境牺牲的意愿)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 自然联系 自我超越积极情绪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从自然联系到工作联系:农村基层党群联系机制变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佳璐 叶敏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3,共10页
农村基层党群联系是维系和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法宝,深入把握农村基层党群联系的机制变迁对于党领导农村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党群联系机制的历史演变来看,农村基层党群联系机制经历了从“自然联系”到“工作联系”的转向,... 农村基层党群联系是维系和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法宝,深入把握农村基层党群联系的机制变迁对于党领导农村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党群联系机制的历史演变来看,农村基层党群联系机制经历了从“自然联系”到“工作联系”的转向,两者在联系性质、社会基础、发生场域、依赖主体、运行法则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党群联系机制变迁的实践发现:随着业缘关系淡化、传统社会联系的减少及地缘关系的削弱,党群间的“自然联系”趋于消解。基于党和国家的管理逻辑、服务逻辑和党建逻辑,一种密集的自上而下的“工作联系”网络在基层延展。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群联系的关键在于把密集的工作联系转化为密切的党群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群联系 自然联系 工作联系 基层党建
下载PDF
女性与自然的对话——《浮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夏娜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浮现》中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反映了小说作者对女性——自然联系的生态女性主义文艺观。文中女主人公通过两个层面的旅程,即生理和心理的旅程,逐步建立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通过这一旅程,女主人公意识到男性对...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浮现》中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反映了小说作者对女性——自然联系的生态女性主义文艺观。文中女主人公通过两个层面的旅程,即生理和心理的旅程,逐步建立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通过这一旅程,女主人公意识到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和统治以及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并力图消除压迫女性和自然的共同根源—男权制等级二元论,以求建立男性与女性、文化与自然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联系 男权制等级二元论
下载PDF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主体身份建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戴桂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4-158,共5页
生态女性主义身份建构理论不主张把妇女和自然看作同类的和延续性的整体而抹杀差异,也不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异化和对自然的统治。在批判性重构女性—自然和人类—自然的关系中,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家努力发掘相互性自我中存在的理性,这种理... 生态女性主义身份建构理论不主张把妇女和自然看作同类的和延续性的整体而抹杀差异,也不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异化和对自然的统治。在批判性重构女性—自然和人类—自然的关系中,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家努力发掘相互性自我中存在的理性,这种理性能够珍视世界上不同文化和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与世界上其他生命和存在一起参加到共同生活的对话中来。由于生态女性主义能够跨越其理论疆界,吸纳其他理论的精华,因此在身份理论建构中能摆脱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的羁绊,为我们提供一种打破和质疑统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人类身份和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关系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自然联系 人类-自然联系 主体身份建构 相互性自我 对话
下载PDF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汪玉宝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从自然联系和人为联系的两个不同角度,对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任意性是自然联系层面的属性,理据性是人为联系层面的属性,它们共同支配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从自然联系和人为联系的两个不同角度,对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任意性是自然联系层面的属性,理据性是人为联系层面的属性,它们共同支配着语言符号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并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本文旨在理清任意性和理据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语言符号性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联系 绝对任意性 人为联系 相对理据性
下载PDF
儿童的“生态园”——对幼儿活动空间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贺为民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23年第9期47-50,共4页
儿童的“生态园”是基于幼儿园教育方式不再是在一个僵硬的教室里教授通用的“内容”,而是在我们跟儿童共同生活的场域和空间互动中发生着学习和成长的观念而建立的空间和资源,显示出建构认知、建立关系、呼应发展的打开状态。就此来重... 儿童的“生态园”是基于幼儿园教育方式不再是在一个僵硬的教室里教授通用的“内容”,而是在我们跟儿童共同生活的场域和空间互动中发生着学习和成长的观念而建立的空间和资源,显示出建构认知、建立关系、呼应发展的打开状态。就此来重新思考和建构真正属于儿童的活动空间,必须关注儿童与自然的联系,关注儿童与同伴的共活关系;关怀儿童的人道视角;激活儿童发展的动力;关注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呼唤和审美的情感渗透,让儿童活动空间成为儿童成长的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空间 自然联系 生活与经验 审美对话
下载PDF
价值演变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凯莉.高切丝 若兰.米切尔 +2 位作者 布兰登.布兰特 毕雪婷 李璟昱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4,共5页
作为设立最早且最知名的公园系统之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对世界各国公园系统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但人们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认识往往局限于美国西部的大型公园。事实上,美国第一批设立的国家公园深受19世纪风景如画的大型城市公园影响... 作为设立最早且最知名的公园系统之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对世界各国公园系统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但人们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认识往往局限于美国西部的大型公园。事实上,美国第一批设立的国家公园深受19世纪风景如画的大型城市公园影响,其后的国家公园类型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演变而改变。通过考察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以文化景观的概念诠释了自19世纪末以来的景观价值演变以及对当今创新保护战略的贡献。在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国际交流在促进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关联性理解及其有效保护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 文化景观 景观价值 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
下载PDF
Predicting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Gaur (Bos gaurus) in Tadoba-Andhari Tiger Reserve, Central India
8
作者 Ambica Paliwal Vinod Bihari Mathur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9期1041-1049,共9页
The rapid pace of development of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has assisted in identification of conservation priority sites by delineating species distribution using models on habitat suitability. Gaur, Bos... The rapid pace of development of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has assisted in identification of conservation priority sites by delineating species distribution using models on habitat suitability. Gaur, Bos gaurus, is categorized as "Vulnerable" in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9. The study has used ENFA (ecological niche factor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status of Gaur in TATR (Tadoba-Andhari Tiger Reserve), Central India. TATR was sampled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strategy. A total of 21 continuous variables were used, categorised under 4 environmental descriptors categories viz. habitat, anthropogenic, topographic and hydrological variables. All the variables were tested for the correlation and one of the variable among strongly correlated (r 〉 0.7) variables was discarded to avoid redundancy. A total of 14 variables were retained. The model resulted in marginality of 0.56 and specialization of 2.608. Presence of Gaur showed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canopy density classes (〈 30% & 40-60%) and open forest. However, it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elevation, non-forest, riparian forest, scrub and teak forest. The study has delineated the areas where appropriate habitat conditions exist to sustain Gaur populations vital for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conservation of this megaherbivore species in tropical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niche factor analysis (ENFA) Gaur (Bos gaurus) Central India habitat suitabi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