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空间与自然荒野的互动——苏黎世大学耶荷公园景观设计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雱 侯禾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4,共5页
通过城市空间和自然荒野的互动,耶荷公园创建了一种独特的精神。与古典园林不同,耶荷公园的设计理念是放任自然在公园中以各种程度的荒野度发展,即人类干预尽可能最少,而让自然接管完成一部分设计任务,以促进游客与自然环境的密切互动... 通过城市空间和自然荒野的互动,耶荷公园创建了一种独特的精神。与古典园林不同,耶荷公园的设计理念是放任自然在公园中以各种程度的荒野度发展,即人类干预尽可能最少,而让自然接管完成一部分设计任务,以促进游客与自然环境的密切互动。通过在城市氛围中体验几乎是荒野感觉的这一可能,耶荷公园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代表着人与自然之间更亲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苏黎世耶荷公园 城市空间 自然荒野 生态设计 多样化的生境 微地貌
下载PDF
走向“荒野”还是走出“荒野”?——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困境及其根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世宏 刘冠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自然价值的悖论、自然权利的混乱、认知方法的神秘主义、走向荒野的反人道主义。而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源,便是以排斥实践为特征的本体论的荒野自然观。
关键词 自然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学 困境 荒野自然 实践 自然价值 自然权利
下载PDF
荒野:当代哲学转向与生态学哥白尼革命 被引量:9
3
作者 包庆德 李立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6-120,133,共5页
自美国学者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问世以来,荒野自然价值被重现并以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维度予以全新诠释。人类亦开始反思传统的自然工具价值观,进而提出并论证系统性的整体主义自然观。荒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自然维度意义上,同... 自美国学者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问世以来,荒野自然价值被重现并以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维度予以全新诠释。人类亦开始反思传统的自然工具价值观,进而提出并论证系统性的整体主义自然观。荒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自然维度意义上,同时也突出在生态伦理层面上的重新评估,遵循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实践更是目前人类社会所应倡导的道德义务。哲学荒野转向也以一种全新价值评判被引进、确证甚至引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自然价值 整体主义自然 哲学荒野转向
下载PDF
略论传统园林美学中的四种自然观 被引量:3
4
作者 潘莹 施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3-137,共5页
荒野自然、乡土自然、画意自然和意境自然,是从美学角度对园林发展史上曾经存在的各种纷乱的自然观念的提炼和总结。这四类自然观形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背景下,其核心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历史上和当代园林创作的不同美学倾向,... 荒野自然、乡土自然、画意自然和意境自然,是从美学角度对园林发展史上曾经存在的各种纷乱的自然观念的提炼和总结。这四类自然观形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背景下,其核心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历史上和当代园林创作的不同美学倾向,是园林形态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园林美学 自然 荒野自然 乡土自然 画意自然 意境自然
下载PDF
走向“新自然”:“自然”概念的现代变迁与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明 杨刚 +11 位作者 荣艳 宋娴 孟惠普 张云飞 胡永红 刘夙 王天厚 裴恩乐 任文伟 王本耀 袁常青 王正寰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自然是全人类社会演变的基础,自然禀赋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作为一种常识性概念,“自然”源远流长,但关于“自然是什么”在学术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讨,...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自然是全人类社会演变的基础,自然禀赋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作为一种常识性概念,“自然”源远流长,但关于“自然是什么”在学术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讨,人类应当怎样修复自然、修复何种自然还存在争议。从自然科学视角系统梳理“自然”概念的特征与来龙去脉,发现“自然”的现代概念经历了荒野自然、郊野自然、城市自然等框架性的演变,其含义实际上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变动不居。在反思当前“城市自然”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自然”概念,尝试超越“发展—保护”二元框架,构建一种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多物种共存、有不同生态位的完整、可循环的新自然生态系统,以此回应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之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荒野自然 城市自然 郊野自然 自然
下载PDF
大自然拥有权利:自然保存主义的立论之基——约翰·缪尔生态伦理思想评介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承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8-33,共6页
"大自然拥有权利"是生态伦理学的核心话语与其合法性的前提条件。约翰.缪尔是人类生态思想史上首次公开提出该命题的环保先知。准确解读与精当把握大自然拥有权利的环保意蕴需对缪尔荒野自然观、国家公园实践观进行全面考察... "大自然拥有权利"是生态伦理学的核心话语与其合法性的前提条件。约翰.缪尔是人类生态思想史上首次公开提出该命题的环保先知。准确解读与精当把握大自然拥有权利的环保意蕴需对缪尔荒野自然观、国家公园实践观进行全面考察与有序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权利 自然保存主义 荒野自然 国家公园实践观 内在价值
下载PDF
巴比松画派对美国荒野公园的产生带来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超颖 张晓燕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3期66-69,共4页
法国浪漫主义后,以泰奥多尔·卢梭为代表的对法国统治和城市生活不满的青年画家,用画笔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内涵的生命力,组成了"巴比松画派"。而巴比松画派对自然荒野的描绘和赞美,让大众人民认识到荒野的美。同时,以让... 法国浪漫主义后,以泰奥多尔·卢梭为代表的对法国统治和城市生活不满的青年画家,用画笔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内涵的生命力,组成了"巴比松画派"。而巴比松画派对自然荒野的描绘和赞美,让大众人民认识到荒野的美。同时,以让·雅克·卢梭为主的浪漫主义哲学家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美国人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影响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而对超验主义思想的主力实践者缪尔,对荒野公园的产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文章主要以巴比松画派的绘画表现和其表达的思想为基础,探讨其对美国荒野公园的产生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比松画派 浪漫主义 自然荒野
下载PDF
论生态哲学视阈中的中国茶道精神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5,共7页
中国茶道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其核心是以"茶"循"道",立"人"悟"道",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方式或仁德情怀,它寓于人与大自然之中。中国茶道应该走向荒野哲学,因为只有立足荒野世界,将中国&qu... 中国茶道没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其核心是以"茶"循"道",立"人"悟"道",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方式或仁德情怀,它寓于人与大自然之中。中国茶道应该走向荒野哲学,因为只有立足荒野世界,将中国"茶"投入到荒野的哲学思考领地,人们才能真正反思自己的行为,真正体悟中国"茶道"万物之理的生命关怀及其重要意义。然而,在当代社会,由于受资本逻辑和消费逻辑的影响,中国茶道应有的荒野哲学意义受到牵制。因此,我们应该在荒野哲学的思考领地找回自我,复归到人类的精神哲学系统,以道德品性的修为建构中国茶道的精神生态,以使宇宙万物之序得以完美,从而突显出中国茶道全体大用的生态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道 荒野自然 生态哲学 精神生态
下载PDF
当代西方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批判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伟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7,共7页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西方哲学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进一步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哲学理论。总体说来,可以把这些理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把自然看做人类生存发展之背景或...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西方哲学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进一步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哲学理论。总体说来,可以把这些理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把自然看做人类生存发展之背景或工具的工具主义理论,第二类则是承认自然具有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内在价值理论。除此之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还涌现出了一批颇具新意的研究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些理论或视角进行批判性整合,构建"人-社会-自然"生态整体主义理论,是符合生态文明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一种理论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荒野自然 生态马克思主义 内在价值
原文传递
论库柏的自然意识与民族文学型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先来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125,共6页
库柏在对新教观念的消化、移植和变异基础上,把自己的写作与崭新的社会秩序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扎根荒野生活的自然意识及西部边疆意识,一方面对东部的新英格兰乃至欧洲传统提出了挑战,以应对难以容忍的个人与社会、制度和家庭等束... 库柏在对新教观念的消化、移植和变异基础上,把自己的写作与崭新的社会秩序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扎根荒野生活的自然意识及西部边疆意识,一方面对东部的新英格兰乃至欧洲传统提出了挑战,以应对难以容忍的个人与社会、制度和家庭等束缚人的机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建立了一个新神话世界和创造一种引起新人希望的"美国梦",并为确立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合法性奠定基础。这一分裂意识与矛盾特征及其相应的心理安全阀作用机制对20世纪美国文学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柏 荒野自然 西部神话 民族意识
原文传递
荒野中的道德——《押沙龙,押沙龙!》中的生态伦理观
11
作者 王妍 琚丽君 《作家》 2015年第7X期84-85,共2页
《押沙龙,押沙龙!》作为美国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和诸多好评。作品讲述了"塞德潘家族"不可避免的毁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主人公对其生存环境的滥用与破坏,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 《押沙龙,押沙龙!》作为美国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和诸多好评。作品讲述了"塞德潘家族"不可避免的毁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主人公对其生存环境的滥用与破坏,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工业技术文明与荒野自然间的对立与冲突,表现出作者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生态伦理观与生态忧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押沙龙 押沙龙!》 生态伦理 荒野自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