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1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艺术运动与山水城市自然观对比探析
1
作者 王勇 冯敬国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新艺术运动追求的是“师法自然”,使用自然元素作为装饰材料,赋予建筑艺术的美感,影响着现代主义建筑乃至当代建筑的美学形式。当代建筑设计中以马岩松为代表的建筑师追求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同样讲究设计向自然学习。分析新艺术运动主... 新艺术运动追求的是“师法自然”,使用自然元素作为装饰材料,赋予建筑艺术的美感,影响着现代主义建筑乃至当代建筑的美学形式。当代建筑设计中以马岩松为代表的建筑师追求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同样讲究设计向自然学习。分析新艺术运动主张的“师法自然”理念及山水城市中的“师法自然”理念,对比二者的自然观,总结建筑设计领域“师法自然”观念形成的机理,获得对未来设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法自然 新艺术运动 山水城市 自然观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野下陶瓷装置中的现代“自然观”文化逻辑隐喻
2
作者 陈健 张鑫 宋庆璐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84-286,共3页
20世纪80年代,生态美学观念应运而生。此观念启发了各界学者对于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回溯。文章首先阐述传统文脉中的生态观念,以此引出生态美学概念的由来。核心章节以对都市文明的批判、废弃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世纪80年代,生态美学观念应运而生。此观念启发了各界学者对于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回溯。文章首先阐述传统文脉中的生态观念,以此引出生态美学概念的由来。核心章节以对都市文明的批判、废弃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主题创作的优秀案例分析为论据,通过当代陶艺作品表达生态美学观在现代性“自然观”文化逻辑中的隐喻,剖析生态美学观念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漠视传统审美思维中人与自然被视为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性,重构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永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陶艺 生态美学 自然观 文化逻辑 隐喻
下载PDF
新自然观背景下的教育与质量——关于幼儿园自然教育与虞永平教授的对话
3
作者 王智茂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把握儿童天性,充实儿童心灵王:虞老师,今天想就自然观和由此指引的教育行为请教您,希望能听到您的一些想法。长期以来,您一直在关注儿童自然教育,强调幼儿园要关注和完善自然环境,将自然资源纳入课程内容。您为何这么重视儿童的自然教育。
关键词 儿童心灵 儿童天性 幼儿园 自然环境 关注儿童 自然资源 课程内容 自然观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水文化的自然观
4
作者 谢炳庚 陈胜冲 《湖南水利水电》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水文化的研究需要立足于时代的需要,立足于对水本身的资源属性、环境属性、生态属性、经济属性的认识,构建以“主客一体、和谐共生”的人水关系为目标,以约束性的环境保护观、可持...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水文化的研究需要立足于时代的需要,立足于对水本身的资源属性、环境属性、生态属性、经济属性的认识,构建以“主客一体、和谐共生”的人水关系为目标,以约束性的环境保护观、可持续的资源管理观、整体性的生态平衡观、高质量的绿色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水文化自然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升华、理论研究、实践运用等提供科学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人水关系 水文化 自然观
下载PDF
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勇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6,共9页
马克思自然观突显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内蕴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两重维度。在自在自然维度,马克思自然观厚植自在自然本体理念,强调自在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规律指引。在人化自然维度,马克思自然观厚... 马克思自然观突显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内蕴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两重维度。在自在自然维度,马克思自然观厚植自在自然本体理念,强调自在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规律指引。在人化自然维度,马克思自然观厚植人化自然实践理念,强调人化自然的主体需要性,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价值遵循。新时代,要以马克思自然观为指导,将合规律性原则与合目的性原则有机结合,深刻把握科学性与价值性、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的生态环境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自然观 自在自然 人化自然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下载PDF
论徐渭“本体自然观”的来源及表现
6
作者 陈伟 官彬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本体自然观”是宋克夫在2009年《徐渭与阳明心学》一文中所提出的,徐渭从王龙溪那里继承了“以自然为宗”的哲学思想,在行为学中逐渐形成了“自然本体”的思想,通过徐渭在《读龙惕书》中的论述对其“自然本体观”形成的过程进行论述,... “本体自然观”是宋克夫在2009年《徐渭与阳明心学》一文中所提出的,徐渭从王龙溪那里继承了“以自然为宗”的哲学思想,在行为学中逐渐形成了“自然本体”的思想,通过徐渭在《读龙惕书》中的论述对其“自然本体观”形成的过程进行论述,并以此观点观照徐渭的绘画创作,可以分析其绘画美学特征与哲学思想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心学 本体自然观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恩格斯与怀特海的自然观——辩证自然观与机体自然观的异同
7
作者 程兰芳 李永杰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以自然科学为中介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联系和辩证发展图景。怀特海的机体自然观从机体哲学的视域出发,把整个自然界描述为一个不断面向新颖性活动的机体世界,具有关系性、目的性和内在性的特征。虽然二者的哲学体系不... 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以自然科学为中介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联系和辩证发展图景。怀特海的机体自然观从机体哲学的视域出发,把整个自然界描述为一个不断面向新颖性活动的机体世界,具有关系性、目的性和内在性的特征。虽然二者的哲学体系不同,但都力图批判形而上学自然观,解构超感性的抽象化思维,揭示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都主张有机整体的自然观,运用感性的对象化思维去认识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对于发展自然科学,创新思维范式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自然观 机体自然观 恩格斯 怀特海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下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探究——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研究》
8
作者 王丽霞 龚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但无法摆脱自然,同时也会受到自然的约束和影响。因此,可以借鉴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而提高环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研究》一书从自然变迁、...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但无法摆脱自然,同时也会受到自然的约束和影响。因此,可以借鉴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而提高环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研究》一书从自然变迁、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入手,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文化发展及生态环境变迁,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 文化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环境变迁 马克思自然观 保护策略
下载PDF
生态平衡:论《山海经》的自然观
9
作者 李哲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山海经》不仅是一部古老的地理著作,也是中国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蕴含了中国先民对于宇宙万物的自然观。《山海经》中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敬畏自然的伦理观、顺应自然的发展观和利用自然的共生观四个方面。... 《山海经》不仅是一部古老的地理著作,也是中国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蕴含了中国先民对于宇宙万物的自然观。《山海经》中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敬畏自然的伦理观、顺应自然的发展观和利用自然的共生观四个方面。它们是中国先民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也是今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自然观 生态平衡 和谐共生
下载PDF
批判二元对立思维——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自然观、审美观过往研究的反思
10
作者 彭志恩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20,共9页
辩证的话语承诺与隐蔽的二元对立思维长期共存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当中。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自然观、审美观的研究表现得比较有代表性。在辩证的话语承诺掩盖着的隐蔽二元对立思维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实... 辩证的话语承诺与隐蔽的二元对立思维长期共存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当中。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自然观、审美观的研究表现得比较有代表性。在辩证的话语承诺掩盖着的隐蔽二元对立思维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视角”与“客体视角”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在之美”与“为我之美”等范畴经常被直观化、纯粹化、绝对化理解,由此导致在学理上形成一系列长期难以疏通的理论堵点。逐一反思与批判这类理论堵点及其背后隐藏的思维方式,不但有助于终结一些长期无法弥合的无效争论,而且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理论体系在学理上真正完成上下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自然观 审美观
下载PDF
控制自然的观念:历史、后果及超越——基于威廉·莱斯的自然观
11
作者 刘宇菲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
威廉·莱斯通过对控制自然的观念从古代神话到十七世纪以后发展的追溯,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从恐惧到控制的过程。他认为这种自认为能够驾驭自然的自信过度演化成了一种危险的误解,直接导致生态危机并引发了科技、人与社会... 威廉·莱斯通过对控制自然的观念从古代神话到十七世纪以后发展的追溯,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从恐惧到控制的过程。他认为这种自认为能够驾驭自然的自信过度演化成了一种危险的误解,直接导致生态危机并引发了科技、人与社会的异化。因此,应通过构建生物共同体,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莱斯 控制自然 自然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启迪
12
作者 曹鏸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批判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基础上,以劳动实践串联起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人—自然—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的辩证统一性、生产异化和资本逻辑的批判统一性、现实生态价值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和谐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批判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基础上,以劳动实践串联起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人—自然—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的辩证统一性、生产异化和资本逻辑的批判统一性、现实生态价值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和谐统一性四大理论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瑰宝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泉源。汲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内涵精华,从坚持人本价值依归、把握实践自然本质、警惕异化自然恶果、秉持国际生态正义观四方面,为解决我国现实生态难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物化”:庄子自然观的技术意蕴
13
作者 孙旭鹏 戴麒凤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6-81,共6页
庄子提出了著名的“物化”自然观,“物化”本质上是一种合于“道”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类与万物是一种和谐而非对立的关系。庄子“物化”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过程,实现这种回归关键在于处理好“技”与“道”的关系,只有合于“道”... 庄子提出了著名的“物化”自然观,“物化”本质上是一种合于“道”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类与万物是一种和谐而非对立的关系。庄子“物化”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过程,实现这种回归关键在于处理好“技”与“道”的关系,只有合于“道”的“技”才能实现万物一体的“自然”状态,背离“道”的“技”则隐藏着危害人类自身的风险。庄子的“物化”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技术意蕴,彰显出技术发展的两面性。技术发展不应造成人类与外在环境的冲突,而应以实现人类自身与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物化” 自然观 技术
下载PDF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理论特征的四维探析
14
作者 綦恩灏 刘建涛 《党史文苑》 2024年第9期104-106,共3页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自身独有而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解决方式上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本性、思维方式上的辩证性、内容阐释上的系统性。马克思通过对以往哲学流派的自然思想批...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自身独有而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解决方式上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本性、思维方式上的辩证性、内容阐释上的系统性。马克思通过对以往哲学流派的自然思想批判和总结,尤其是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自然观的扬弃和改造,形成了人化自然界观,也完成了在自然观上的哲学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批判 哲学流派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费尔巴哈 黑格尔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辩证性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启示
15
作者 高枫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3期64-66,共3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重要的自然观思想,实现了哲学史上自然观的重要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将人理解为抽象的人,将自然理解为单纯通过感性直观观察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行了超... 《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重要的自然观思想,实现了哲学史上自然观的重要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将人理解为抽象的人,将自然理解为单纯通过感性直观观察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行了超越,以实践为中介,以现实的人为核心,发现了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的变化过程,深入地看到了人类的感性活动是现存自然界运动背后的内在动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蕴含的理论价值对我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自然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代化启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角下新型矿业开发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傅若云 《新丝路》 2024年第7期253-255,共3页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角下分析传统矿业开发在人地关系、实践活动、价值追求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自然观念、生产方式、价值取向等角度为新型矿业开发模式寻找理论支撑,并从理念、技术、制度、文化方面探索新型矿业开发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矿业开发 “两山”理念 人地共生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非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方法论的超越
17
作者 鲁桐君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以人“不在场”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方法论上体现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拯救出来,最终却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以人“不在场”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方法论上体现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拯救出来,最终却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既主张“人化自然”的必要性,又确立“自然人化”的实践性,为走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敬畏生命”的困境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化 “敬畏生命”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18
作者 王馨悦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7期11-13,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追求物质生活还更加重视精神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由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所以便源源不断地向自然索取,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匮乏,在生态危机下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追求物质生活还更加重视精神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由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所以便源源不断地向自然索取,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匮乏,在生态危机下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而马克思的自然观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下载PDF
河洛文化视域下《黄帝内经》中自然观探析
19
作者 陈曦 李保林 宋朝功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8期12-15,共4页
《黄帝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黄帝内经》的医理核心内容,也是其哲理的重要体现。《黄帝内经》的成书背景与河洛地区文化的发展形成有着密切联系,其自然观的形成也融合... 《黄帝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黄帝内经》的医理核心内容,也是其哲理的重要体现。《黄帝内经》的成书背景与河洛地区文化的发展形成有着密切联系,其自然观的形成也融合了儒家、道家、阴阳家等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探索《黄帝内经》中自然观的思想渊源,不仅可从文化角度为研究其文理、医理、哲理提供新的切入点,也可弘扬河洛中医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中医药文化 《黄帝内经》 自然观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化自然观及其现实意义
20
作者 张燕 《新丝路》 2024年第12期90-92,共3页
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了人化自然观,包含人化自然的内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复归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指出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从异化走向复归的必要途径。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新阅... 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了人化自然观,包含人化自然的内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复归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指出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从异化走向复归的必要途径。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新阅读马克思经典文本,理解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为我们明晰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化自然观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