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自然生态力”范畴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铭仁 王存金 孙卓廷 《东岳论丛》 2002年第5期73-76,93,共5页
社会生产力是标志人对自然生态系统作用的能力的范畴 ,不能概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内涵。要全面概括必须提出与社会生产力相对应的新范畴。该范畴的提出具有现实必要性 ,而其提出的方法就是现实问题和矛盾分析方法。该范畴就是“自然生... 社会生产力是标志人对自然生态系统作用的能力的范畴 ,不能概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内涵。要全面概括必须提出与社会生产力相对应的新范畴。该范畴的提出具有现实必要性 ,而其提出的方法就是现实问题和矛盾分析方法。该范畴就是“自然生态力” ,它是标志自然生态系统对人 (社会 )作用能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 ,包括 :产生人类的能力 ,一切资源能源产出供给能力 ,各层面规律的制约能力 ,自我建构复制修复消解能力 ,自然破坏能力 ,以及自然生态美化能力等。自然生态力范畴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力 社会生产力 范畴 人-社会-自然
下载PDF
中外工程哲学研究之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凡 蔡乾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7,共6页
对比本世纪初我国和欧美工程哲学的进展,无论是理论来源,还是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中外工程哲学研究既有相同的特点,又各具特色。通过比较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对国内工程哲学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 工程哲学 三元论 自然-人-社会 工程演化
下载PDF
恩格斯劳动视域中的生态伦理观--对《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爱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5,共9页
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恩格斯着重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系统地考察了劳动如何创造了人本身以及人—自然—社会伦理关系何以产生。在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根本标志是劳动。劳动及其工具的生产促使人与自身... 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恩格斯着重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系统地考察了劳动如何创造了人本身以及人—自然—社会伦理关系何以产生。在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根本标志是劳动。劳动及其工具的生产促使人与自身的自然和外在于人的自然关系发生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使人的需要与活动方式多样化,而且形成了人—自然—社会的多元伦理关系。然而,劳动本身向脑力劳动发展,尤其是向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发展,使人产生了认识的误区,进而产生了劳动的计划性及其悖论,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恩格斯提出了以历史唯物辩证法的相互联系性为核心的、协调人—自然—社会的生态伦理观,以及超越历史上生产方式局限的生态伦理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从猿到人 人-自然-社会伦理关系 生态伦理观
原文传递
主客体关系的嬗变与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吕逸新 陈红兵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10,共6页
主客体关系与生态伦理思想直接相关,主客体关系的嬗变必然会带动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古代文化中,主体与客体主要是一种一体关系,人对自然采取敬畏的态度,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生态伦理思想是潜在的、自发的。近现代文化中,“主客二分... 主客体关系与生态伦理思想直接相关,主客体关系的嬗变必然会带动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古代文化中,主体与客体主要是一种一体关系,人对自然采取敬畏的态度,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生态伦理思想是潜在的、自发的。近现代文化中,“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取代了古代文化中主客一体直觉体悟式的原始思维方式,人对自然的认识关系取代了人与自然的共在、融合关系,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人类生态伦理思想处于缺失状态。当代生态文化中,主体与客体是有机统一的关系,生态文化把自然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社会—自然”看作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强调“人—社会—自然”的协同发展,体现了人类生态伦理思想的深度觉醒与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主客体关系 生态伦理思想 人-社会-自然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能源困境的伦理审思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7-72,共6页
能源问题关系到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延续。能源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紧张,实质是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危机。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义"的沦丧、以经济理性僭越价值理性,是能源困境... 能源问题关系到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延续。能源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紧张,实质是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危机。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义"的沦丧、以经济理性僭越价值理性,是能源困境的根源。从"控制自然"到"遵循自然"的伦理觉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实践,为人类超越能源困境提供了可能。建构经济—环境—伦理生态,达致义利相融、德得相通,强化企业、政府等组织的伦理责任,呼唤"类本质"的觉醒是人类超越能源困境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能源困境 人-自然-社会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