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致性变迁中的制度供给滞后及其解决:以中国金融综合化转型为样本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波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5,共6页
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金融综合化转型未能完成由普遍性市场行为到强行性规则体系的程式转换,肇因于分业监管体制下的行政监管者和金融企业基于有限理性的成本—收益考量。在既得利益已达到"满意标准"的情况下,双方均缺乏推动... 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金融综合化转型未能完成由普遍性市场行为到强行性规则体系的程式转换,肇因于分业监管体制下的行政监管者和金融企业基于有限理性的成本—收益考量。在既得利益已达到"满意标准"的情况下,双方均缺乏推动制度供给的动力,从而形成自生性滞后的默契僵局,酝酿了严重的市场稳定性风险。鉴于次贷危机的教训和美国《蓝皮书》的改革思路,综合化转型的市场稳定性风险应该由回归监管角色的央行负责,并由其主导金融控股公司立法进程,最终实现分业监管体制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致性制度变迁 自生性滞后 默契僵局 次贷危机 市场稳定性监管
原文传递
银行综合化转型与风险管理:基于次贷危机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0,共5页
在次贷危机中,本来作为信贷风险转移工具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却给银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主要是由于银行综合化转型后,全面参与了房贷发放、信用增级、证券投资和杠杆授信等多个市场环节,导致风险循环回归银行系统,暴露出美国分业监管体系... 在次贷危机中,本来作为信贷风险转移工具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却给银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主要是由于银行综合化转型后,全面参与了房贷发放、信用增级、证券投资和杠杆授信等多个市场环节,导致风险循环回归银行系统,暴露出美国分业监管体系与综合化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管理传统与综合化业务实践的双重脱节。在经济周期化、金融全球化、业务综合化的大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稳健推进资产证券化,并针对非传统业务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风险循环 自生性滞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