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霸权起源与逻辑——墨菲论撒切尔右翼民粹主义的启示
1
作者 孙月冲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2年第3期82-95,共14页
英国撒切尔主义是新自由主义霸权的起源,也是右翼民粹主义策略成功的典范。尚塔尔·墨菲认为,要打破新自由主义的霸权,左翼应该要勇敢地介入并引导民粹主义政治,把它引向激进民主方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她要求人们认真仔细地研究... 英国撒切尔主义是新自由主义霸权的起源,也是右翼民粹主义策略成功的典范。尚塔尔·墨菲认为,要打破新自由主义的霸权,左翼应该要勇敢地介入并引导民粹主义政治,把它引向激进民主方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她要求人们认真仔细地研究新自由主义霸权化的条件和策略。分析和讨论墨菲对撒切尔主义的批判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作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典型形式,对撒切尔主义的批判是左翼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以人民的名义”打造资本寡头的统治合法性,撒切尔主义的右翼民粹主义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要重新激活左翼激进传统,重建激进民主政治霸权,左翼需要吸收撒切尔主义的成功经验,借鉴民粹主义话语的合理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撒切尔右翼民粹主义 人民-纳税人 左翼民粹主义
下载PDF
事实·理论·策略:鲍曼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陶日贵 田启波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4-92,共9页
鲍曼晚近写作主要关注后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性主题,其实质是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全面批判。这一批判是多维立体的,既有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化所带来的全球失序、贫富极化、政治崩溃、人伦关系恶化等事实层面的实证批判,也有对新自... 鲍曼晚近写作主要关注后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性主题,其实质是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全面批判。这一批判是多维立体的,既有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化所带来的全球失序、贫富极化、政治崩溃、人伦关系恶化等事实层面的实证批判,也有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所宣扬的"普惠论""解放论""终结论""无可选择论"等理论层面的悖谬分析,还有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采取的"动荡化""简化""转换""自由"等具体策略的揭示。鲍曼的批判对于当今中国正确认识和抵制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流动的现代性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全球化
原文传递
自由主义在美国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3
作者 杨冬冬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46-47,共2页
作为曾经长期占据美国外交决策主导地位的自由主义,它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多的灾难。在美国外交政策中,自由主义是以威尔逊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关键词 意识形态:自由主义 威尔逊主义 美国外交政策
下载PDF
新保守主义与高等教育全球化陷阱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朝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8,共4页
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价值一元化的倾向,诉求一种西方价值普遍主义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中,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返潮与突起,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功用,通过其政府的国际教育政策、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国内大学... 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价值一元化的倾向,诉求一种西方价值普遍主义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中,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返潮与突起,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功用,通过其政府的国际教育政策、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国内大学改革的干预以及全球网络化背景等方面加强其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在全球的渗透。高等教育全球化背后隐藏市场逻辑,根本上具有意识形态的陷阱,高等教育输入国在面对时必须具有文化上的独立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 高等教育全球化 意识形态自由主义
下载PDF
Hidden Side of the Work: Culture War in the Movie Forrest Gump
5
作者 LAN Liang-p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how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is unfolded in the movie Forrest Gump (1994). Throug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text structure of the plot and the language used by four main characters, i...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how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is unfolded in the movie Forrest Gump (1994). Throug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text structure of the plot and the language used by four main characters, it demonstrates that conservatism has gained great victory over liberalism in the following way: Those with conservative values are highlighted repeatedly in a favorable way, while those who preach liberal values a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tragic events, and ultimately, the latter all converted into conservatives in one way or another, which indicates a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two opposing ideologies. This study might shed light on how visual media can be geared towards political justifications, and bring audience to the level of conscious awareness of that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ological work discourse analysis culture war
下载PDF
孟德斯鸠与普遍历史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小枫 《跨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1-20,共20页
孟德斯鸠借助'普遍历史'的论述方式塑造'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孟德斯鸠的精神个性与马基雅维利更为相似,善于以文学笔法通过描述历史事件来探讨人世的根本问题。他那里,出现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的关键性论点:... 孟德斯鸠借助'普遍历史'的论述方式塑造'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孟德斯鸠的精神个性与马基雅维利更为相似,善于以文学笔法通过描述历史事件来探讨人世的根本问题。他那里,出现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的关键性论点:配合商业的民主共和主义将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永久和平。由此看来,孟德斯鸠已经暗示了'历史终结'的进步论观点。通过诉诸'亘古不变的经验',孟德斯鸠成功打造了'反专制'的意识形态,造就出自由主义信仰的知识人和革命家,他们把实现孟德斯鸠的'普遍历史'法则视为自己的普遍历史使命——商业化的自由国家才是普遍有效的历史判准:凡没有进入这种政制的国家,都是落后(等于专制)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斯鸠 普遍历史 普遍理性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商业化
原文传递
“非政治法律神殿”的表象与实质
7
作者 刘辉 《东方学刊》 2021年第3期73-81,127-128,共11页
美国主流社会将最高法院塑造为"非政治法律神殿",目的在于混淆司法政治本质与社会治理作用之间的根本区别。"非政治法律神殿"表象出现在种族、宗教多元构成的美国,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生活样式、行为特征交... 美国主流社会将最高法院塑造为"非政治法律神殿",目的在于混淆司法政治本质与社会治理作用之间的根本区别。"非政治法律神殿"表象出现在种族、宗教多元构成的美国,是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生活样式、行为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即扩张性生活方式的产物。为维持生活方式正常运转,美国统治阶级将扩张性生活方式根本要求("寻找更好生活")作为聚合全体社会成员的互利因素,在收买被统治阶级接受或默认既有生活方式的同时,将权利本位、零和博弈的行为特征纳入高度市场化、程序化的生活样式中,使法治成为多种族、宗教条件下维护生活方式秩序的必然选择。通过制衡性政治制度运作遴选最高法院大法官和突出司法的社会治理作用,美国主流社会在司法权存在前提、人员构成方面塑造出"非政治"的"中立"幻象。通过"正当程序",在司法运作过程方面,以实体问题程序化、政治问题行政化、社会问题个人化方式回避冲突纠纷的政治实质,使各利益集团接受、容忍司法权对非本质利益冲突所作判决引发的重大社会变革。然而,持续摆脱"市场魔咒"以满足扩张性生活方式的根本要求,始终是"非政治法律神殿"表象成为主流信誓的前提。当美国摆脱"市场魔咒"的能力被削弱,无法为"寻找更好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而引发政治极化时,最高法院或为维护"神殿"表象置身于政治纠纷之外而被祛魅,或因触及利益集团的政治底线,暴露其政治实质而导致"失能",并因此启动制衡性政治对最高法院进行新一轮"改造",从而证明"非政治法律神殿"不过是意识形态色彩强烈的司法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最高法院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信誓 “市场魔咒”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的社会理论对话——以中国为主体对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反思
8
作者 邹益民 《思想与文化》 2019年第1期372-395,共24页
涂尔干的社会学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存在道德危机,其原因在于功利主义的纯粹个人主义导致在传统的机械团结消失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机团结。危机的解决之道在于以法人团体为依托重建道德。中国与西方社会一样面临道德危机,但在社会结构上... 涂尔干的社会学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存在道德危机,其原因在于功利主义的纯粹个人主义导致在传统的机械团结消失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机团结。危机的解决之道在于以法人团体为依托重建道德。中国与西方社会一样面临道德危机,但在社会结构上是由于国内层面上断裂社会的形成,以及国际层面上世界结构中的强制,在观念层面上则是由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从而发生原因与西方不同。这要求我们在面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危机时不能直接运用涂尔干的解决方案,而要以对中国的深度研究为基础,从主体间性角度同涂尔干的社会理论进行对话,在以中国为主体对其进行反思性考察的同时,发展我们自己的社会理论,并对时代进行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道德危机 断裂社会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主体间对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