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德格尔对康德自由与因果性奠基关系的颠倒及其意义
1
作者 赵卫国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99,共8页
近代哲学为自然科学奠基和为自由论证的双重使命,促使康德以因果性为切入点,对一般自然和自由之可能性问题进行透彻的思考,他提出“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因果性”来解决经验世界的统一及其超越问题。囿于希腊人将存在者之存在理解为“... 近代哲学为自然科学奠基和为自由论证的双重使命,促使康德以因果性为切入点,对一般自然和自由之可能性问题进行透彻的思考,他提出“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因果性”来解决经验世界的统一及其超越问题。囿于希腊人将存在者之存在理解为“持久的在场性”这一传统,以自然因果性为核心构造自然的统一性,成为他思考形而上学问题和方法的背景,甚至自由或自由因果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从这个背景中被逼迫出来的。海德格尔揭示出康德将自由问题奠基于因果性问题上的传统及时代局限性,认为因果性作为现成存在者之存在规定,反而是要基于人的自由。这种颠倒将“人为自然立法”放在人的根本的时间性和有限性视野中考察,随着立法的客观性转变为历史性,事物的可能性因人的自由而得以最大限度的彰显。现代科学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科学范式革命的历史性,同时得到了形而上学层面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的在场性 自然因果性 自由因果性 先验自由 实践自由
下载PDF
康德论自然因果性与先验自由
2
作者 谈克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2,共6页
自由与必然这对传统的哲学范畴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先验自由与自然因果性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在康德哲学中的表现是十分奇特的,康德通过追溯"先验统觉"的功能从主体而不是对象的角度论证了自然因果性的客观性,又通过先验自由... 自由与必然这对传统的哲学范畴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先验自由与自然因果性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在康德哲学中的表现是十分奇特的,康德通过追溯"先验统觉"的功能从主体而不是对象的角度论证了自然因果性的客观性,又通过先验自由诸特点的规定与"理性品格"和"经验性品格"的区分独特地解决了第三个二律背反,从而确立了先验自由的可能性,因而最终使自由与必然的对立关系获得了康德式的解决,也使因果性具有了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因果性两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因果性 先验自由 自由因果性 先验统觉 经验性品格 理知性品格
原文传递
康德两种因果性概念探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俞吾金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40,共12页
为了回应休谟关于因果性与自由关系的难题,康德提出了两种因果性概念: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因果性。前者指涉思辨理性语境中的现象领域;后者在思辨理性的超验的自在之物领域,只是一个否定性概念,但在实践理性的语境中,它获得了客观实在性。... 为了回应休谟关于因果性与自由关系的难题,康德提出了两种因果性概念:自然因果性和自由因果性。前者指涉思辨理性语境中的现象领域;后者在思辨理性的超验的自在之物领域,只是一个否定性概念,但在实践理性的语境中,它获得了客观实在性。自由因果性所肯定的是先验的自由,而不是心理学的自由。在康德那里,这两种因果性以分裂的方式共存于人(既是现象领域的存在者,又是自在之物领域的存在者)的身上。康德之后,马克思批判性地综合了黑格尔和叔本华的成果,揭开了康德两种因果性概念的谜底——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既蕴含着目的性和自由因果性的维度,又蕴含着自然因果性和历史因果性的维度。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中,生产劳动这个必然王国构成自由王国的真正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因果性 自由因果性 历史因果性 生产劳动
原文传递
康德两种因果性的道德意蕴
4
作者 韩秋红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1,共4页
康德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所揭示的自然与自由的因果性问题。通过这两种因果性,康德鲜明地揭示了自然因果性的存在领地和自由因果性的存在领地,使自由因果性典型地... 康德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所揭示的自然与自由的因果性问题。通过这两种因果性,康德鲜明地揭示了自然因果性的存在领地和自由因果性的存在领地,使自由因果性典型地呈现在其所探讨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本体世界。在这样的本体世界中,康德将自由放在道德律令、道德法则和至善的层面上加以探讨,彰显出自由在人的形而上追求意义上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蕴。对自由的探讨也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奠定了伦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然因果性 自由因果性 道德
原文传递
The two Kantian notions of causality: an analytic enquiry
5
作者 Yu Wuj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年第3期5-15,共11页
In response to the tricky problem, raised by Hum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usality and freedom, Kant came up with the concept of two kinds of causality: causality of nature and causality of freedom. While the f... In response to the tricky problem, raised by Hum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usality and freedom, Kant came up with the concept of two kinds of causality: causality of nature and causality of freedom. While the former belongs in the phenomenal realm in the context of speculative reason, the latter, no more than a negative notion in the transcendental realm of things-in-themselves, nevertheless acquires actual objec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practical reason. What causality of freedom confirms is freedom in the transcendental rather than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As Kant saw it, these two kinds of causality coexist in divided form in man, who is an existing being both in the realm of phenomena and in that of things-in-themselves. After Kant, it was Marx who, critically synthesiz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Hegel and Sehopenhauer, succeeded in revealing the hidde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Kant's concept of two kinds of causality. That is productive labor, which implies both the dimension of goals and the causality of freedom and that of the causality of nature and historical causality. In the context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oductive labor emerges as a kingdom of necessity at the very basis of the kingdom of freed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usality of nature causality of freedom a priori freedom historical causality productive labor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