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生成逻辑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筱红 全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8,共8页
以家庭离散作为研究留守问题的切入点,以"赋能"作为解决农村留守问题的路径是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创新运用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思想,从两个层面构建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分析框架,以此探讨家庭离散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 以家庭离散作为研究留守问题的切入点,以"赋能"作为解决农村留守问题的路径是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创新运用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思想,从两个层面构建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分析框架,以此探讨家庭离散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在自由的建构性层面,长期以来国家实行的城乡发展政策突出功利主义导向,农村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单元得到伸展,作为一个安居乐业、情感陪伴、家庭教育的载体,则受到排斥甚至伤害;在自由的工具性层面,农村离散家庭面临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五个方面的可行能力贫乏,农民举家进城及留村安居的自由选择能力不足。治理留守家庭离散问题应该从可行能力建设的角度来考虑扶助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家庭离散 自由的建构性 自由的工具 可行能力剥夺 赋能
下载PDF
基于可行能力的农民工家庭离散生成逻辑与政策调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蕴涵了农民工家庭享有尊严生活而又体面劳动的实质自由之意,然其绵延的家庭离散式日常生活实践提出了“何以可能,又何以弥合”之问。文章运用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从自由的建构性与工具性层面解读农民工家庭...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蕴涵了农民工家庭享有尊严生活而又体面劳动的实质自由之意,然其绵延的家庭离散式日常生活实践提出了“何以可能,又何以弥合”之问。文章运用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从自由的建构性与工具性层面解读农民工家庭离散问题,提出城市导向的发展政策聚焦于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自由,影响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条件、政治自由、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等方面的工具性自由与可行能力。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自由与实质自由的悖论则进一步说明,单纯发展经济的政策弊端及对农民工家庭需求缺乏合理预期。研究启示:要在拓展需求信息基础上,以构成实质自由的功能性活动为价值标准,从建构经济自由与实质自由的融合统一体来合理预期修复与弥合农民工家庭离散这一问题的公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家庭离散 自由的建构性 自由的工具 可行能力贫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