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确定系统控制的自稳定域方法的推广
1
作者 马中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91-1394,共4页
基于已有的为构造不确定系统的连续反馈控制律而提出的自稳定域的理论,给出了推广的系统的自稳定域的概念及其构造方式的理论证明,使得零点成为系统自稳定域的内点,从而系统自稳定域不再仅限于第2、第4象限,保证了由此得到的系统在零点... 基于已有的为构造不确定系统的连续反馈控制律而提出的自稳定域的理论,给出了推广的系统的自稳定域的概念及其构造方式的理论证明,使得零点成为系统自稳定域的内点,从而系统自稳定域不再仅限于第2、第4象限,保证了由此得到的系统在零点的连续性.基于这些理论结果,进一步给出了一般的2阶不确定系统控制的自稳定域以及相应的连续控制项的构造方法,并在文章最后给出了仿真计算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系统控制 自稳定域 连续控制项
下载PDF
基于自稳定域和相依锥判据的一类二阶不确定系统的控制设计
2
作者 霍鑫 姚郁 郑凯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1-835,共5页
针对一类二阶不确定系统,构造了以线性Lipschitz曲面作为边界的自稳定域,并依此设计控制律,利用Filippov解与空间非光滑曲面的相依锥判据,证明在该控制律的作用下系统轨迹将在有限时间到达所设计的自稳定域边界并进入其内部,从而系统轨... 针对一类二阶不确定系统,构造了以线性Lipschitz曲面作为边界的自稳定域,并依此设计控制律,利用Filippov解与空间非光滑曲面的相依锥判据,证明在该控制律的作用下系统轨迹将在有限时间到达所设计的自稳定域边界并进入其内部,从而系统轨迹将收敛到原点.所得结果放宽了对自稳定域边界光滑性的要求,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定域 Filippov解 非光滑分析 相依锥 Lipschitz曲面
原文传递
新能源变流器SSR-MDF控制方法
3
作者 吴越 张国月 +1 位作者 杨捷 齐冬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6-1521,1536,共7页
为了应对新能源变流器(NEC)的复杂工作环境及非线性特性,提出基于自稳定域和已建模动态反馈的控制方法.重新建立基于LC滤波器的NEC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将其中的已建模动态和未知非线性动态进行分解;在不考虑已建模动态的基础上,给出NEC... 为了应对新能源变流器(NEC)的复杂工作环境及非线性特性,提出基于自稳定域和已建模动态反馈的控制方法.重新建立基于LC滤波器的NEC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将其中的已建模动态和未知非线性动态进行分解;在不考虑已建模动态的基础上,给出NEC系统自稳定域的存在条件及证明过程,同时给出自稳定域的设计方法;将已建模动态反馈引入控制系统中,构建一种新型的NEC系统控制策略.搭建以单相新能源变流器样机为主的实验平台,并分别进行稳态和动态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NEC系统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自稳定域 已建模动态反馈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非光滑切换曲面的控制设计
4
作者 霍鑫 姚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2-695,共4页
为了提高控制设计的灵活性,针对一类二阶不确定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非光滑切换曲面的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控制系统自稳定域的概念,首先构造以线性Lipschitz曲面作为边界的自稳定域,然后设计反馈控制律,利用微分方程解与空间非光滑曲面... 为了提高控制设计的灵活性,针对一类二阶不确定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非光滑切换曲面的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控制系统自稳定域的概念,首先构造以线性Lipschitz曲面作为边界的自稳定域,然后设计反馈控制律,利用微分方程解与空间非光滑曲面的关系判据,证明在该控制律的作用下系统轨迹将在有限时间内到达所设计的自稳定域边界并进入其内部.结果表明:该方法放宽了对自稳定域边界光滑性的要求,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数值算例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滑曲面 自稳定域 非光滑分析 Filippov解
下载PDF
Wolbachia infection dynamics by reaction-diffusion equations 被引量:9
5
作者 HUANG Mu Gen TANG Mo Xun YU Jian She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77-96,共20页
Dengue fever is caused by the dengue virus and transmitted by Aedes mosquitoes.A promising avenue for eradicating the disease is to infect the wild aedes population with the bacterium Wolbachia driven by cytoplasmic i... Dengue fever is caused by the dengue virus and transmitted by Aedes mosquitoes.A promising avenue for eradicating the disease is to infect the wild aedes population with the bacterium Wolbachia driven by 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When releasing Wolbachia infected mosquitoes for population replacement,it is essential to not ignore the spatial inhomogeneity of wild mosquito distribution.In this paper,we develop a model of reaction-diffusion system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dynamics in natural areas,under the assumptions supported by recent experiments such as perfect maternal transmission and complete CI.We prove non-existence of inhomogeneous steady-states when one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s sufficiently large,and classify local stability for constant steady states.It is seen that diffusion does not change the criteria for the local stabilities.Our major concern is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infection frequency above which Wolbachia can spread into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mosquitoes.We find that diffusion drives the minimum frequency slightly higher in general.However,the minimum remains zero when Wolbachia infection brings overwhelming fitness benefit.In the special case when the infection does not alter the longevity of mosquitoes but reduces the birth rate by half,diffusion has no impact on the minimum frequ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gue fever Wolbachia infection dynamics 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 reaction diffusion equa-tions asymptotic sta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