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影像社交:“自美者”形象传播的文化生产研究
- 1
-
-
作者
王可惠
王乃考
-
机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
-
出处
《科技传播》
2021年第9期119-121,136,共4页
-
基金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悦影乐拍--让“自美”的你和摄影爱好者轻松连接》(项目编号:2020064
指导老师:王乃考)部分成果
-
文摘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人们的社交欲上涨,为满足"自美"的心情,摄影成为一种社交风尚。"自美者"到底依据什么文化理念设计与展示自我形象,这又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化景观呢?文章对12名年轻"自美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出其自美的内心诉求与影像文化价值的联结:个人审美观念在影像中得以具象化展现;自美者通过影像塑造个人社交形象;记录性与表演性交织驱动摄影行为时,影像价值表现的侧重点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影像作为社会交往的基础性介质,对个人社交形象塑造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自美者
影像社交
拟剧理论
文化生产
-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
-
题名天地大美,生生不息——王鼎钧散文《自然》的解读
- 2
-
-
作者
赵秀媛
-
机构
枣庄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
文摘
王鼎钧的散文《自然》创作于1970年代的台湾,是其第一部抒情散文集《情人眼》中的代表性作品。在《自然》里,王鼎钧以深情、灵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和谐欢畅、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融入了作家独特的感受与深沉的寄寓。本文从安宁和谐的自然、儒家的自然、生态主义的自然、乡愁里的自然四个方面尝试对文本精神进行了解读。
-
关键词
安宁和谐
生生不息
自美其美
甜蜜的忧伤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影像社交:探究“自美者”的自我呈现
- 3
-
-
作者
王可惠
-
机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出处
《中国报业》
2021年第14期81-83,共3页
-
基金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悦影乐拍一让“自美”的你和摄影爱好者轻松连接》(项目编号:2020064)部分成果。指导老师:王乃考,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
文摘
在全民网红的时代,人们的社交欲上涨,为满足“自美”的心理↓摄影成为社交时尚。本文基于12名年轻自美者深度访谈的资料,得出其自美的内心诉求与影像价值内核的联结:个人审美观念在影像中得以具象化展现;自美者通过影像塑造个人社交形象;记录性与表演性交织驱动摄影行为时,影像价值表现的侧重点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影像作为社会交往的基础性介质,对个人社交形象塑造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自美者的社交美学需求通过艺术化表达,将影像价值的内核表现得淋漓尽致。
-
关键词
“自美者”
影像社交
拟剧理论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美在自美:盛唐诗美观的生态本位特质
- 4
-
-
作者
王志清
-
机构
南通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5,共5页
-
文摘
盛唐山水诗人的美在自美、物皆自得的诗美观,最充分地突出了自然物象自身美的客观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了自然中心的生态价值观,表现出一种超越社会伦理意义的审美德性。这种以自然目的为目的的山水精神,以生态本位为基础的纯粹意义上的审美创造,最易于接受到山水外物所给予的真谛暗示,亦便于完成参透本体的感性超越,他们的人生态度即在禅悟的过程中融入山水而变成了"自然景色",其作品呈现出形意和谐、意象平衡的诗美形态,形成了盛唐山水诗美的生态本位特质。
-
关键词
盛唐美学观
生态本位
美在自美
形与意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新时代职业媒体人的文化责任与担当刍议
- 5
-
-
作者
郑爱平
-
机构
滁州日报社
-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21期201-202,共2页
-
文摘
本文针对进入新时代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面临的日趋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探讨新时代职业媒体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文化责任与担当,主张坚守文化自信,致力开展文化“自美”实践,助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以期能够对文化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媒体人
文化自信
文化自美
创新实践
-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对屈原性格的臆测──读《离骚》笔记
- 6
-
-
作者
钟东
-
出处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1-19,共9页
-
文摘
本文以心理解剖的方法,依据屈原《离骚》等作品作材料,对屈原的性格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屈原的性格最主要有自美性、坚定性、独立性、幻想性和情感性五个方面的特征。同时揭示了屈原这种性格特征形成的社会原因。
-
关键词
屈原
性格
《离骚》
自美性
坚定性
独立性
幻想性
情感性
文学研究
诗人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美丽·忧思:解读《海洋》
- 7
-
-
作者
王进进
-
机构
郑州大学
-
出处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26,共4页
-
文摘
本文认为,影片《海洋》以近乎静观的方式真实地呈现了海洋生物的关系性存在,意即海洋的"自美":在群居的存在方式中,海洋生物无论大小,各居其位,自然地演绎着生命的长调。与此同时,在解说平静的语调之下,显现出制作者的人文情怀:既有对于海洋生物的被破坏、被灭绝的观照,又不乏对整个地球生态现状的种种担忧。而这些则很好地引发人们对自然作形而上的思索。
-
关键词
“海洋”
“自美”
“关系性存在”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浅谈“美”对创作的感悟
- 8
-
-
作者
徐润泽
-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
-
出处
《当代油画》
2016年第4期212-215,共4页
-
文摘
生活中充满着"美",我相信这个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事或物。"美"或是一种表象,或是一种意象。从视觉上,我们看到的没有被霾湮没的阳光之灿烂,巍峨青山之高峻,霓虹璀璨之繁华,繁花盛开之绚烂;从听觉上,高山流水、鸟语清林、雁过留声等等,这一切是何等地美。但世间万物都有其相对性,例如"丑"。"美"与"丑"是人的主观情感的认知,有时"美"或许不是真美,"丑"亦不是真丑,个人认为这在艺术中是一种互通有无的现象。
-
关键词
勃鲁盖尔
人物形象
积弱
阳子
美者自美
人生态度
逻辑思辨
逆旅小子
钟楼怪人
者贵
-
分类号
J213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