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倩 胡天芹 +1 位作者 王成斌 赵文娟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81-89,共9页
目前有关肠道菌群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证实,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研究也逐步深入。然而,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仍处于起步... 目前有关肠道菌群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证实,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研究也逐步深入。然而,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影响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文献,阐述了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靶向肠道菌群的方法辅助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肠道菌群 炎症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2
作者 阎瑾逸 李志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4,共6页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因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功能损伤障碍的疾病。近年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常常伴随有肠道菌群紊乱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异...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因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功能损伤障碍的疾病。近年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常常伴随有肠道菌群紊乱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异常。肠道菌群紊乱以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改变,以及病原体增加为特征。当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免疫稳态无法维持时,可能通过神经途径、内分泌以及免疫炎症网络等多元化的机制参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综述了常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系,并探讨了未来可能涉及肠道微生物群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肠道菌群 微生物-肠-脑轴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常艳宇 邱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7-23,共7页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系统,造成神经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疾病。该类疾病表现复杂多样,遗传易感因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其发病。CNS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为复杂的...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系统,造成神经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疾病。该类疾病表现复杂多样,遗传易感因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其发病。CNS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为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易感性由多种低外显率的等位基因共同决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与CN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最为相关,一些非HLA基因也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不同人种患者的风险基因可能不同。基因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加深了我们对CNS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理解。未来,CN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将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基因位点与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疾病预测和治疗靶点开发将成为CNS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易感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发性硬化 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
下载PDF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龙友明 胡学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9-63,共15页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自体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攻击神经系统为主要病理机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接头处,导致神经元或轴索损伤、髓鞘脱失、神经-肌肉接头破坏等病理改变。在中枢...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自体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攻击神经系统为主要病理机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接头处,导致神经元或轴索损伤、髓鞘脱失、神经-肌肉接头破坏等病理改变。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O)为代表,在周围神经系统以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如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实验性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环孢菌素A血浓度监测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曾湘豫 秦斌 +2 位作者 曹国颖 孙春华 许贤豪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评价环孢菌素 A(cyclosporine,Cs A)血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MG)和多发性硬化 (MS)〕的安全性。方法  MG2 6例和 MS8例主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s A治疗。Cs A全血浓度测定采用单克... 目的 评价环孢菌素 A(cyclosporine,Cs A)血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MG)和多发性硬化 (MS)〕的安全性。方法  MG2 6例和 MS8例主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s A治疗。Cs A全血浓度测定采用单克隆抗体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Mc Ab-FPIA) ,Cs A安全性的评价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血糖及血、尿常规指标和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1 )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 +Cs A治疗 MG和MS的有效率分别达 77.78% (2 1 /2 7)和 87.50 % ;(2 )服用 Cs A治疗 1个月内 ,其副作用出现率较高 ,主要以肾功能异常为常见 (占 4 7.1 % ) ,多以尿素氮升高为主 ;(3 )应用 Cs A后较常见的副作用是头晕、恶心及心慌。 (4 )Cs A血浓度变化个体差异很大 ,但同一个体比较其中毒浓度明显高于非中毒浓度。结论 Cs A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安全。服用 Cs A后一定要监测其血药浓度 ,开始用药 1个月内每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结合临床病情及时调整剂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血浓度监测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
下载PDF
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巫爱桃 肖龙 古英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血浆免疫吸附(plasma immunoadsorption,IA)分别在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3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的同时,25例联用血浆置换疗法,18例...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血浆免疫吸附(plasma immunoadsorption,IA)分别在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3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的同时,25例联用血浆置换疗法,18例联用血浆免疫吸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肌力的改善程度,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血浆免疫吸附治疗组症状开始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血浆置换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血浆置换治疗组的明显下降。结论血浆免疫吸附疗法是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想方法,既避免输入异体血浆、蛋白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远高于血浆置换,亦为血源不足的血库减轻极大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浆置换 血浆免疫吸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儿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曾意茹 李小晶 +3 位作者 侯池 梁惠慈 陈文雄 吴汶霖 《新医学》 2020年第11期824-829,共6页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儿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12例被诊断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使用MMF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的资料。结果12例的诊断分别为神经系统炎性脱...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儿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12例被诊断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使用MMF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的资料。结果12例的诊断分别为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8例,其中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IgG相关疾病5例、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1例、多发性硬化(MS)1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1例,自身免疫性脑炎(AE,抗体阴性)2例,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1例,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1例。MMF起始剂量为0.25 g/d,维持剂量为0.25~0.5 g/d。每1~3个月定期随诊,根据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调整MMF的剂量。使用MMF前共复发39次,用药后8例患儿无复发,分别为MOG IgG相关疾病3例、AE 2例、MS 1例、CIDP 1例、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1例。4例患儿复发,分别为MOG IgG相关疾病2例、AQP4 IgG NMOSD 1例、OMS 1例。MMF治疗后年平均复发率较治疗前下降(中位数1.92次/年vs.0.00次/年,P=0.034)。MMF治疗前、后的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3.00分vs.1.00分,P=0.002)。治疗过程中2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分别为结核潜伏感染和重症肺炎,个别患儿仅表现为轻度胃肠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MMF或可降低儿童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及AE的复发率以及改善神经功能障碍,MMF治疗仍有复发的OMS患儿需启动其他免疫治疗,MMF治疗有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儿童 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 复发
下载PDF
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莹 李景刚 王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98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共41例,给予恶性肿瘤筛查并进行随访观察5年。结果本组41例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98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共41例,给予恶性肿瘤筛查并进行随访观察5年。结果本组41例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随访中,确诊肿瘤19例,占46.3%;疑似肿瘤5例,占12.2%;不确定肿瘤5例,占12.2%;排除肿瘤12例,占29.3%。确诊和疑似肿瘤的病例有24例(58.5%),不确定和排除肿瘤的病例有17例(41.5%)。结论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对于老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坚持随访观察,排查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 老年
下载PDF
OX40信号及其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小瑜 秦超 曹小丽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76-279,共4页
OX40信号是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之一,参与T细胞增殖、存活、效应T细胞的分化、记忆性T细胞的扩增等,其在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灶中有异常表达,可能会成为免疫干预疾病的靶向。
关键词 OX40 OX40L 协同刺激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黎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687-2687,共1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32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联合冲击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采...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32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基氢化泼尼松联合冲击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疗效为完全缓解24例,有效7例,无效仅1例,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耐心细致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以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甲基氢化泼尼松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晓珊 杨国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0-632,共3页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研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理功能 生命现象 蛋白质结构 澳大利亚 学术会议 病理条件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怡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3年第5期261-264,共4页
树突状细胞 (DC)是一群由不同表型和功能的免疫细胞组成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 ,它们不仅能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也能诱导T细胞对抗原产生耐受 ,后者对MS、MG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DC 免疫耐受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
下载PDF
致耐受树突状细胞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13
作者 欧阳松 综述 +1 位作者 杨欢 审校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致耐受树突状细胞(Tol-DC)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特性。该文对Tol-DC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致耐受树突状细胞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耐受治疗
下载PDF
FOXP3、Treg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波 檀国军 郭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效应与免疫调节机制之间平衡被破坏、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或器官的免疫攻击,造成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细胞),作为CD4+T细胞的一种亚型,具有独特免疫...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效应与免疫调节机制之间平衡被破坏、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或器官的免疫攻击,造成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细胞),作为CD4+T细胞的一种亚型,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在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调控免疫反应并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FOXP3 机体免疫效应 器官功能障碍 CD4+T细胞 中枢 免疫调节机制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色氨酸免疫吸附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15
作者 肖龙 古英明 +2 位作者 蔡扬 黄莹 张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516-2517,2519,共3页
目的观察色氨酸免疫吸附在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该院住院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免疫吸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免疫吸附治疗后... 目的观察色氨酸免疫吸附在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该院住院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免疫吸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免疫吸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肌力提高1~2级,5例患者恢复正常肌力。IgG、IgA、IgM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54例次免疫吸附治疗中共发生低血压3例次,口周麻木1例次,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色氨酸免疫吸附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安全、有效,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免疫吸附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立明 景永峰 +4 位作者 武卫周 赵玉芳 武正戈 朱燕平 进高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106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106例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好转时间、治疗后各抗体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免疫吸附法在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浆免疫吸附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长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5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血浆置换法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并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甲组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法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血浆置换法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并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甲组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法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结果甲组患者总有效率92.85%,乙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乙组患者总有效率略比甲组高,但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P>0.05);甲组患者住院时间(28.0±4.6)d,乙组患者住院时间(17.3±5.2)d,乙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甲组短(t=9.9881,P<0.05);甲组患者症状开始缓解时间(5.9±1.7)d,乙组患者症状开始缓解时间(3.6±1.3)d,甲组患者症状开始缓解时间明显比乙组长(t=6.9649,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80%,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8%,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乙组高(P<0.05)。结论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血浆置换法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有较高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还可以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法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神经疾患的治疗新探索
18
作者 杨泽洲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介绍三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患的方法以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抗原肽疗法主要通过对引发脑炎 T细胞TCR结合部位的肽置换而达到治疗目的 ,细胞因子因与许多该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故可用其中某些细胞因子进行免疫调整治疗 ;口服耐受是一... 介绍三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患的方法以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抗原肽疗法主要通过对引发脑炎 T细胞TCR结合部位的肽置换而达到治疗目的 ,细胞因子因与许多该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故可用其中某些细胞因子进行免疫调整治疗 ;口服耐受是一种摄入特定抗原 (如碱性蛋白等 ) ,从肠道吸收出现全身免疫应答抑制的现象。这种抗原特异性免疫调节疗法近年来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神经疾患和超敏反应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 抗原肽 细胞因子 免疫疗法
下载PDF
Th17细胞及其在神经免疫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怡丽 姜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研究者们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和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的鼠类模型中,发现了一种白介素(IL)-23相关的且能分泌IL17的新的Th细胞亚群-Th17细胞,为研究免疫调节、宿主防御、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理... 研究者们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和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的鼠类模型中,发现了一种白介素(IL)-23相关的且能分泌IL17的新的Th细胞亚群-Th17细胞,为研究免疫调节、宿主防御、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全新途径。随着对Th17细胞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发现Th17细胞的免疫功能与神经免疫疾病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调节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实验性 多发性硬化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实验性 TH17细胞
下载PDF
日间神经免疫治疗病床模式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金花 李晶 +2 位作者 马雅英 吴肖飞 姚梅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25期1940-1945,共6页
目的探讨日间神经免疫治疗病床模式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日间神经免疫治疗病床模式实施时间为分割点,将2020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日间神经免疫治疗病床模式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日间神经免疫治疗病床模式实施时间为分割点,将2020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流程;将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优化的日间神经免疫治疗病床模式,比较2组候床时间、住院时长、入院到开始用药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复诊及时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男27例,女69例,年龄(39.5±1.4)岁;试验组男20例,女44例,年龄(39.9±1.4)岁。试验组候床时间、入院到开始用药时长、住院时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复诊及时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4.3±10.6)h、(4.5±1.4)h、(18.9±17.2)h、4.7%(3/64)、96.9%(62/64)、(99.50±1.14)分,对照组分别为(105.3±35.2)h、(36.1±18.7)h、(78.3±63.8)h、14.6%(14/96)、82.3%(79/96)、(95.74±2.39)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1~21.17,χ^(2)=7.80、3.96,均P<0.05)。结论优化的日间神经免疫治疗病床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候床时间、入院到开始用药时间、住院时长,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复诊及时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利妥昔单抗 优化流程 日间诊疗 多学科团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