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伟中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1期2998-3000,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抗体谱检测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不明病因肝功能异常、各种病毒性肝炎以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抗线粒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抗肝肾微...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抗体谱检测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不明病因肝功能异常、各种病毒性肝炎以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抗线粒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LKM-1)、抗肝细胞胞浆Ⅰ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糖蛋白210抗体(gp210)以及多核点抗原抗体(sp100)等6项指标的检验结果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各组患者标本中的自身抗体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8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92.3%、乙型肝炎病毒(HBV)17.2%、丙型肝炎病毒(HCV)16.7%、甲型肝炎病毒(HAV)22.2%、戊型肝炎病毒(HEV)14.3%,对照组仅为2.6%;AILD组的阳性检出率与其他各组间比较(P<0.05);AIH各亚型中AIH-Ⅰ的AMA/M2的阳性检出率与AIH-Ⅱ和AIH-Ⅲ比较(P<0.05),AIH-Ⅱ的LKM-1的阳性检出率与AIH-Ⅰ和AIH-Ⅲ比较(P<0.05),AIH-Ⅲ的SLA/LP的阳性检出率与AIH-Ⅰ和AIH-Ⅱ比较(P<0.05)。结论 AILD抗体谱检测有助于AILD的早期诊断,可为该病的分型以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 线性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和肝功能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与药物性肝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钟嘉宁 李晞 +3 位作者 王健 黄芝丽 黄欣琪 李山 《蛇志》 201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抗体谱和肝功能检测在AILD与药物性肝损伤(DILI)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AILD患者和70例DI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AILD相关自...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抗体谱和肝功能检测在AILD与药物性肝损伤(DILI)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AILD患者和70例DI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AILD相关自身抗体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AILD组抗核抗体(ANA)、抗着丝点抗体(AC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抗平滑肌抗体(SM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DI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LD组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肝细胞溶质抗原抗体(LC-1)及抗胃壁细胞抗体(PCA)阳性率与DIL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AMA、AMA-M2阳性率明显高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P<0.05)。AILD组与DILI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均明显高于其正常值上限,同组患者肝功能结果波动范围较大。结论联合检测ANA、ACA、AMA、AMA-M2对AILD与DILI的鉴别有一定价值,可用于AILD的早期筛查。而两组肝功能检测结果均较正常值升高,对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药物性肝损伤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 肝功能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石剑雄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0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讨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自愿参与本组课题研究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原发性胆汁性肝病(PBC)患者、原发性硬化胆管病(PSC)患者及健康受检者各30... 目的研讨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自愿参与本组课题研究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原发性胆汁性肝病(PBC)患者、原发性硬化胆管病(PSC)患者及健康受检者各3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四组受检者的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其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Ⅰ)抗体水平,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AIH组、PBC组、PSC组的血清ANA阳性率高于健康受检组(P<0.05),AIH组的血清ANA阳性率高于PBC组、PSC组(P<0.05)。PBC组的血清AMA阳性率高于AIH组、PSC组、健康受检组(P<0.05)。AIH组的SMA滴度≥1/320、SLA/LP、LKM-Ⅰ阳性率高于PBC组、PSC组、健康受检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断可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曹蒙 关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7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检查的219例肝功能异常患者、11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纳入疾病组和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肝功能检查、...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检查的219例肝功能异常患者、11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纳入疾病组和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肝功能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包括肝功能指标(AST、ALT、ALP、GGT)、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AMA-M2、ANA、LKM-1、LC-1、gp-210、SP100、SLA/LP抗体阳性率及总阳性率);比较不同亚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抗体谱检测结果。结果疾病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AST、ALT、ALP、GG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的AMA-M2、ANA、LKM-1、LC-1、gp-210、SP100、SLA/LP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的ANA、LKM-1、LC-1、gp-210、SP100、SLA/LP阳性率及总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Ⅱ亚型的LKM-1阳性率高于Ⅰ、Ⅲ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亚型的LC-1阳性率高于Ⅱ、Ⅲ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亚型的gp-210、SLA/LP阳性率高于Ⅰ、Ⅱ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能够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 肝功能检查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兵直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4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抗体谱检测在A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庆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4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组36例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38例,另选取...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抗体谱检测在A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庆市第三医院收治的74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组36例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3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的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进行ALD抗体谱检测。比较3组研究对象ALD抗体谱阳性检出率;比较AIH不同亚型ALD抗体谱阳性检出率;ROC曲线分析ALD抗体谱检测对PBC、AIH的诊断效能。结果 PBC组、AIH组ALD抗体谱检测显示,研究对象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BC组中AMA-M2、gp-210阳性检出率高于AIH组、对照组;AIH组中LC-1、LKM-1阳性检出率高于PBC组、对照组;AIH-Ⅰ亚型患者中LC-1阳性检出率高于AIH-Ⅲ亚型;AIH-Ⅱ亚型患者中LKM-1阳性检出率高于AIH-I、AIH-Ⅲ亚型;AIH-Ⅲ亚型患者中SLA/LP阳性检出率高于AIH-Ⅰ亚型、AIH-Ⅱ亚型(均P<0.05),AIH-Ⅰ亚型以LC-1、AMA-M2抗体检测为主;AIH-Ⅱ亚型以LC-1、LKM-1抗体检测为主;AIH-Ⅲ亚型以SLA/LP、SP100抗体检测为主;PBC组ALD抗体谱检测中AMA-M2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最高(58.33%,85.00%);AIH组ALD抗体谱检测中LC-1诊断的灵敏度最高(52.63%)、LKM-1诊断的特异度最高(100.00%)(均P<0.05)。结论 ALD抗体谱检测利于ALD患者早期诊断,帮助ALD患者进行分型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 诊断价值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联合肝功能在肝病诊断中价值探讨
6
作者 薛晶莹 韦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35-38,共4页
通过收集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以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联合肝功能检测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其中包括8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31例自身免疫性肝... 通过收集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以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联合肝功能检测在肝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其中包括8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3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1例和7例重叠综合征(OS)。另外有病毒性肝炎34例,药物性肝损害54例。对PBC、AIH与OS两两比较自身肝病抗体(AMA-M2、SLA/LP、LKM-1、LC-1、SP100、GP210)。对比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自身抗体以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r-GT、ALP和TBA)。结果 PBC与AIH或OS患者比较,其IL-1或GP210有显著性差异,P<0.001。AILD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之间ALT、TBIL、DBIL及AMA有显著性差异。AILD与病毒性肝炎患者TBA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联合肝功能检测有助于肝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
下载PDF
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永强 周振忠 +1 位作者 李婷 袁平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41-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慢性乙型肝炎(CHB)95例和同期正常对照67例抗核抗体(ANA),nRNP/sm,sm,dsDNA,核糖体...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慢性乙型肝炎(CHB)95例和同期正常对照67例抗核抗体(ANA),nRNP/sm,sm,dsDNA,核糖体P蛋白,SSA,SSB和R052,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与抗线粒体抗体M2。用定量PCR检测HBV-DNA与HBV基因分型;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与AST,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纤维化指标。结果①CHB组ANA的阳性率为23.2%,与正常对照组(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5,P=0.001),以低滴度为主,核型以核颗粒型为主。②CHB组肝病相关抗体主要为ASMA,LKM和M2,对照组未发现此类抗体。③自身抗体阳性的CHB组(CHB自抗阳性)ALT,AST,病毒载量与HBV基因型分别为116.2IU/L,86.3IU/L和4.8IU/ml,HBVB型21/25,C型3/25,与自身抗体阴性的CHB组(CHB自抗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HB自抗阳性组血清IV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与CHB自抗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这些自身抗体的存在与HBV含量与基因型没有关联,ANA与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有一定意义,可能是诱发乙肝后肝硬化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肝脏纤维化指标 HBV病毒载量 基因分型
下载PDF
抗核抗体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胡玲 谷磊 +1 位作者 刘蓓蓓 高成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8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8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SP100、sLA/LP、LC-1、LK—M、gP-210,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AMA检出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5/86)(x2=6.25,P〈0.05)。ANA中的着丝点型、核膜型及核多点型检出率分别为35.00%(14/40)、30.00%(12/40)和22.50%(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3%(10/86)、5.81%(5/86)和3.49%(3/86)(Y2=2.725、6.780、2.876,P〈0.05)。观察组SP100、sLA/LP、Lc-1、LK-M、gp-210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00%、22.50%、17.50%、10.00%、15.00%VS.3.49%、1.16%、4.65%、2.33%、3.49%,均P〈0.05)。ANA检测观察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92.50%(37/40)、87.50%(35/40)、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8%(73/86)、77.91%(67/86)、87.21%(75/86)(P〈0.05)。结论临床采用ANA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谱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检出率,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肝硬化 原发性 胆汁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
下载PDF
抗核抗体、自身免疫性抗体与慢性乙肝的关系及护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育琼 魏桂菊 何秋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2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抗核抗体(ANA)、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LSA)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慢性乙肝组),另选92例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研究抗核抗体(ANA)、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LSA)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慢性乙肝组),另选92例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抗体情况,CHB自抗阳性、阴性组相关指标情况,护理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慢性乙肝组的ANA阳性率为24.00%(24/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5%(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自抗阳性组的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以及Ⅳ型胶原水平均显著高于自抗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ALT、AST、HBV定量以及HBV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存在较多抗体,但ANA及肝病相关抗体测定对于预测患者预后和转归具有较大的意义,其可能是导致乙肝后肝硬化的一种病因。同时,为患者制定护理对策并施以护理能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慢性乙型肝炎 关系 护理对策
下载PDF
IgG4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误诊及激素治疗成功1例
10
作者 闫琪 宋立莎 +2 位作者 杨伟民 庞相军 辛桂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816-2816,共1页
患者男,68岁,发现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及灰白便10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部平软,右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辅助检查:肝功:AST 117.6U/L,ALT 240.5 U/L,GGT 317.2 U/L,ALP 223... 患者男,68岁,发现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及灰白便10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部平软,右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辅助检查:肝功:AST 117.6U/L,ALT 240.5 U/L,GGT 317.2 U/L,ALP 223.7 U/L,ALB 31.5 g/L,GLB 47.0 g/L,A/G 0.67,T-BIL 241.6 μmol/L.D—BIL 130.5 μmol/L.I-BIL 111.1 μmol/L,TBA 26.8 μoml/L;血清IgG4为28g/L(正常值上限2g/L);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肿瘤标志物、铜水平、铁代谢、外科综合未见异常。自带腹部cT示胆道梗阻(胆管癌可能性大),胆道上段扩张,拟行手术入我院外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IGG4 激素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误诊 阳性 皮肤瘙痒 巩膜黄染
下载PDF
2011年1-10月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利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392-393,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在肝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合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线性免疫分析法对2011年1月至10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其中检测抗核抗体...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在肝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合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线性免疫分析法对2011年1月至10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其中检测抗核抗体(ANA)379例,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各375例;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975例。结果在ANA、SMA、AMA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结果中至少有1项阳性者(包括弱阳性)合计469例。379例ANA阳性120例(31.66%),375例SMA阳性19例(5.07%),375例AMA阳性5例(1.33%);97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结果:AMA-M2型抗体阳性56例(5.74%),抗Sp100抗体阳性215例(22.05%);抗gp210抗体阳性15例(1.54%);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阳性2例(0.21%);抗肝特异性胞质1型(LC-1)抗体阳性33例(3.38%);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体)阳性3例(0.31%)。在ANA(21.37%vs10.29%,P<0.01)、AMA-M2型抗体(4.00%vs1.74%,P<0.01)和SMA(3.73%vs1.34%,P<0.05)中,女性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特征性自身抗体谱,注重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对该病的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由嗜肝病毒引起的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需结合临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合免疫吸附试验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线性免疫分析法 抗核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原文传递
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附20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学平 杨晋辉 +4 位作者 尤丽英 唐映梅 尧颖 胥莹 杨婧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分析20例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及病理特征,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20例早期PBC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血清化学指标、免疫学及病理学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本... 目的分析20例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及病理特征,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20例早期PBC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血清化学指标、免疫学及病理学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女16例,男4例,确诊时年龄25~74岁,平均48.2岁。确诊时间为0.5-24月。早期PB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表现有纳差(40%)、乏力(35%)、尿黄(35%)、黄疸(30%),9例无症状仅发现ALP、GGT升高(45%)。所有病例中AMA-M,阳性13例(65%)、gp210阳性4例(20%)、SP100阳性3例(1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为Ⅰ-Ⅱ期表现。结论早期PBC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无症状或有乏力、纳差等非特异性表现。对ALP、GGT升高或(和)AMA-M2、sp210、SP100阳性患者要考虑PBC可能,对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女性筛查肝功能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完善肝脏组织学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P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肝组织学检查
下载PDF
Gilbert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尧颖 徐智媛 +1 位作者 王辉 高建鹏 《肝脏》 2015年第4期341-341,共1页
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巩膜黄染7年,于2012年2月28日入院。患者多次查血生化提示:总胆红素(Tbil)波动于50~80μmol/L,余指标正常;先后至多家医院就诊未能明确诊断,未予治疗。入院体检:神清合作,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蜘... 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巩膜黄染7年,于2012年2月28日入院。患者多次查血生化提示:总胆红素(Tbil)波动于50~80μmol/L,余指标正常;先后至多家医院就诊未能明确诊断,未予治疗。入院体检:神清合作,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腹平坦、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葡萄糖6-磷 酸 脱 氢 酶 正常、Hams 试验(-)、Coombs 试验(-),尿含铁血黄素(-),抗-HAV-IgM (-)、HBV(-)、HCV(-)、抗-HEV-IgM(-)、巨细胞病毒(-)、EB 病毒(-)、抗核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全套(-)、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肾功能正常,腹部 B 超及CT 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ALT、ALP 正常,Tbil 7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Ibil)59.4μmol/L。临床排除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病毒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考虑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因反复多次血生化均提示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拟诊为 Gilbert 综合征,建议肝活检帮助诊断,患者未予接受,故予苯巴比妥60 mg、每日3次、疗程2周,2012年3月26日复查血生化,TBil 降至2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bert 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凝血酶原活动度 抗-HEV-IgM 网织红细胞计数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雯 李丽军 +1 位作者 李卫 陈萍 《肝脏》 2015年第4期340-341,共2页
患者,女,21岁,安徽省临泉县人。因“体检发现贫血、脾大十天”入院。患者于2014年7月14日因上呼吸道感染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3.64×109/L、N 0.745、RBC 3.56×1012/L、HGB 96 g/L、PLT 47×... 患者,女,21岁,安徽省临泉县人。因“体检发现贫血、脾大十天”入院。患者于2014年7月14日因上呼吸道感染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3.64×109/L、N 0.745、RBC 3.56×1012/L、HGB 96 g/L、PLT 47×109/L。进一步查肝功能:TP 60.5 g/L,A/G 36.5/24 g/L,TBil/DBil 5.7/2.9μmol/L,ALT 13 U/L、AST 16 U/L、ALP 33 U/L、GGT 11 U/L,GLU 4.86 mmol/L,血脂:CHOL 3.14 mmol/L, TG 0.72 mmol/L;肾功能:Cre 48.8μmol/L、Bun 2.3 mmol/L,电解质:Na+139 mmol/L、K+4.18 mmol/L、Cl-102.2 mmol/L、CO2-CP 24.722 mmol/L、Ca 2.06 mmol/L、P 1.39 mmol/L;腹部彩超提示:1、肝内回升增粗,2、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回升增强(水肿可能),3、脾大,脾门静脉增宽,4、腹水,5、胰腺及双肾未见明显病变;骨髓穿刺提示:1、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减低,2、粒系各阶段细胞均可见,可见早期细胞,3、红系以中晚期细胞为主,可见早幼红细胞、大小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4、巨核细胞数量形态正常,5、未见含铁血黄素沉着,铁染色阴性;腹部 CT 平扫+增强提示:1、肝脏形态异常,考虑肝硬化、脾大,可疑食管下端-胃小弯侧静脉曲张,2、腹水;电子胃镜提示:1、食管、贲门:距门齿25 cm 可见一条曲张静脉,呈团簇状,红色征阳性,2、胃底:食管曲张静脉延伸至贲门下小弯侧,呈串珠样改变,红色征阴性;提示: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度),2、慢性萎缩性胃炎;HBV DNA <1000拷贝/mL。患者于2014年7月23日返回原籍并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时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体格检查: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精神佳,应答切题,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正常。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肝掌阴性,未见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右肋下未及,剑突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脾左肋下约8 cm、质硬,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Ⅴ肋间,肝、脾、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扑翼样震颤阴性。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1.54×109/L、N 0.689、RBC 3.4×1012/L、Hb 90 g/L、PLT 30×109/L,肝功:TP 76.4 g/L,A/G 48.5/27.9 g/L,TBil/DBil 9.2/3.0μmol/L,ALT21 U/L、AST31 U/L、ALP 47 U/L、GGT 20 U/L;肾功:Cr 48μmol/L、Bun 5.6 mmol/L,电解质:Na+141 mmol/L、K+3.5 mmol/L、Cl-103 mmol/L、Ca 2.37 mmol/L、P 1.08 mmol/L;PT/PA 11.6/92.9%,HBV M: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抗-HBc (-);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AFP 30ng/mL,CA-12538U/L,CA-1994.29U/L;FT3、FT4、TSH 正常;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阴性;眼科检查:K-F 环阴性;血铜蓝蛋白0.16 g/L。为明确病因,于2014年7月30日在彩超引导线进行肝穿刺活检,标本送解放军三0二医院病理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肝纤维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巨幼红细胞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 食管曲张静脉 含铁血黄素沉着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期诊断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永久 金悦 谢德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27例早期PBC和44例中、晚期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学及病理学改变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PBC和中、晚期PBC相比,一...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27例早期PBC和44例中、晚期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学及病理学改变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PBC和中、晚期PBC相比,一般资料无差异;临床表现轻微;血清生化学指标多以ALP、GGT升高为主,胆红素升高少见;免疫学AMA及AMA-M2阳性率无差异,部分病例ANA、RF亦可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为Ⅰ~Ⅱ期。结论:早期PBC临床表现不明显。对无症状、不明原因的ALP、GGT升高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筛查,阴性时行肝脏组织学检查,可对PBC进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理想治疗终点1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芳 汪茂荣 +2 位作者 耿家宝 董源 李平 《肝脏》 2016年第8期714-715,共2页
患者,男,34岁,因“反复乏力、眼黄、尿黄伴肝功能异常1年余”于2014年3月26日入院。患者携带 HBV 30余年,其母亲为 HBV 携带者,考虑系母婴传播途径感染 HBV 可能性大。入院后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余查体未见异常。查 H... 患者,男,34岁,因“反复乏力、眼黄、尿黄伴肝功能异常1年余”于2014年3月26日入院。患者携带 HBV 30余年,其母亲为 HBV 携带者,考虑系母婴传播途径感染 HBV 可能性大。入院后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余查体未见异常。查 HBV DNA 3.38×105拷贝/毫升,e 抗原阴性,肝功能示 TBil 58.4μmol/L、DBil 27.6μmol/L、ALT 183 U/L、AST 721 U/L。患者无合并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指标全阴性,查 TORCH 全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入院后经过12 d 的保肝降酶治疗,于2014年4月8日复查肝功能示 TBil 13.7μmol/L、DBil 5.6μmol/L、ALT 149 U/L、AST 41 U/L。排除干扰素禁忌证。于2014年4月8日开始重组人干扰素α-2b(凯因益生600万单位皮下注射,3次/周)抗病毒治疗,总疗程48周。干扰素治疗期间的监测指标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尿常规等,定期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治疗过程及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基线水平、治疗及随访过程中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指标监测结果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降酶治疗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甲状腺功能正常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肝功能异常 母婴传播途径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及EB病毒感染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鲁 邱瑾 张美稀 《肝脏》 2014年第3期230-231,共2页
患者,女,50岁,因“发热、纳差半月,身目黄染1周”于2013年3月19日入院。入院前半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以夜间较为明显,最高体温达38℃,清晨可自行退热,伴纳差,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当地卫生室予抗感染处理后无明显好转。1周前... 患者,女,50岁,因“发热、纳差半月,身目黄染1周”于2013年3月19日入院。入院前半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以夜间较为明显,最高体温达38℃,清晨可自行退热,伴纳差,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当地卫生室予抗感染处理后无明显好转。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身黄、目黄、尿黄,且仍有夜间体温升高,最高达39℃。既往2010年10月29日体检时发现 HBsAg 阳性,HBsAb 阴性,HBeAg 阴性,HBeAb 阳性, HBcAb 阳性,HBV 功能为正常水平,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后查体套 T 38℃,急性面容,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块,肝区轻度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3月20日行血常规示单核细胞百分比15,超敏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异常;小便常规示胆红素++,白细胞++;血沉22 mm/h;乙肝三系 HBsAg 0.94 IU/mL 阳性,HBsAb 15.92 mIU/mL 阳性,HBeAg 0.20 S/CO阴性, HBeAb 0.1S/CO阳性,HBcAb 12.41S/CO阳性;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肝功能示:TBil 89.1μmol/L,DBIL 62.9μmol/L,IBIL 26.2μmol/L,ALT 578 U/L,AST 402 U/L,ALP 155 U/L, GGT 83 U/L,ALB 31.2 g/L,GLB 36.3 g/L,A/G 0.9;ASO、RF、输血前体检、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肥达氏反应、甲状腺系列、凝血系列未见明显异常;胸部 CT 示:两下肺胸膜改变;腹部B超示胆囊壁水肿,肝回声改变。入院诊断:1.黄疸待查: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2.发热待查:急性胆囊炎、肺结核、尿路感染、予头孢美唑针2 g,1次/12 h 静脉滴注联合左氧氟沙星0.4 g,1次/d,静脉滴注抗感染,天晴甘美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保肝降酶,思美泰、熊去氧胆酸胶囊退黄及中药茵陈蒿汤加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退黄等处理。3月22日体温无明显下降,最高达38.2℃,以午后及夜间明显,复查血常规单核细胞百分比15,超敏C反应蛋白无明显异常,尿常规白细胞(-)。胸部CT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考虑肺部感染,换用美罗培南针0.5g,8h/次,静脉滴注联合左氧氟沙星0.4 g,1次/d,静脉滴注抗感染,至3月25日体温恢复正常。3月26日行肝功能示 TBil 177.4μmol/L,DBil 135.4μmol/L,IBil 42μmol/L, ALT 860 U/L,AST 602 U/L,ALP 112 U/L,GGT 41 U/L, ALB 22.8 g/L,GLB 39.2 g/L,A/G 0.6;HAV-IgM 阴性, HEV-IgM阳性;丙肝抗体阴性;CMA-IgM阴性,CMA-IgG 阳性;EBV-CA IgG 阳性,EBV-CA IgM 阳性,EBV IgM 阳性, EBV-NA 阳性,诊断考虑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及 EB病毒感染。继续予保肝降酶及退黄处理。4月17日复查肝功能示TBil 40.2μmol/L,DBil 13.9μmol/L,IBil 36μmol/L,ALT 36 U/L,AST 36 U/L,ALP 89U/L,GGT 43 U/L,ALB 33.1 g/L, GLB 38.9 g/L,A/G 0.9;HEV-IgM 阳性;CMA-IgM 阴性, CMA-IgG 阳性;EBV-CA IgG 阳性,EBV-CA IgM 阳性,EBV IgM阳性,EBV-NA 阳性。患者无发热畏寒,无身目黄染,无咳嗽咳痰。查体:T 36.6℃,全身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块,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4月20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5月9日随诊复查血常规及超敏 C 反应蛋白无明显异常,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HEV-IgM 阳性, EBV-CA IgG 阳性,EBV-CA IgM 阴性,EBV IgM 阴性,EBV-NA 阴性。8月16日随诊复查 HEV-IgM 阳性,11月13日随诊复查 HEV-IgM 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HAV-IGM 超敏C反应蛋白 IGM阳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抗体阴性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舒敏 车宇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免疫学改变及确诊所需时间,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收集PBC患者共36例,按每6年为-时间段分成两组,其中第一时间段组(1996年6月至2002年5月)9例,第二时...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免疫学改变及确诊所需时间,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收集PBC患者共36例,按每6年为-时间段分成两组,其中第一时间段组(1996年6月至2002年5月)9例,第二时间段组(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27例,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BC患者多发于中年女性,常见症状为黄疸、皮肤瘙痒、乏力。表现为碱性磷酸酶(ALP)、1-谷氨酰转移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升高。30例(83.3%)抗线粒体抗体(AMA)或AMA亚型.Ⅱ(AMA.M2)阳性。确诊时,第一时间段组Child,Pugh分级A级0例,B级3例,C级6例;第二时间段组Child—Putgh分级A级13例,B级10例,C级4例。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移植1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PBC(Child.PughA级)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无症状或有乏力、纳差等非特异性表现。对ALP、GGT升高或(和)AMA.M2、GP210、SPl00阳性患者要考虑PBC可能。对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女性筛查肝功能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完善肝脏组织学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P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