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现象的奠基到现象的自身给予——对马里翁现象学观念的批判性考察
1
作者 陈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作为当今法国最为著名的现象学家,马里翁依据可能性的方向,在继承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现象学观念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新的现象学道路,即被给予性的现象学。在马里翁看来,从其任务和方法来说,现象学超越了形而上学的奠基要求和论证方法... 作为当今法国最为著名的现象学家,马里翁依据可能性的方向,在继承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现象学观念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新的现象学道路,即被给予性的现象学。在马里翁看来,从其任务和方法来说,现象学超越了形而上学的奠基要求和论证方法,而走向通过还原方法让现象自身显现的道路。他指出,现象要想自身显现就必须首先自身给予,因此从其研究课题和领域来说,现象学必须依据被给予性来界定现象,进而走向对被给予性的探究。马里翁的现象学以超越形而上学为旨归,而批评者们却认为它实际上走向了在场形而上学。通过对这一批评的批判性考察可以看出,这种现象学一方面解放了现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现象可能性的遮蔽,因而构成需要被超越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可能性 奠基 自身显现 自身给予
下载PDF
《老子》之“道”的现象学诠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虎 曾维加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老子》之“道”的现象学诠释得以可能,事实上奠基于以“道”作为哲学范畴之可能性追问的三层反思:第一重反思表明了形而上学追问与现象学还原之为诠释方法的必然困境,前者存在实然与应然、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与分歧,后者则存在本体性与... 《老子》之“道”的现象学诠释得以可能,事实上奠基于以“道”作为哲学范畴之可能性追问的三层反思:第一重反思表明了形而上学追问与现象学还原之为诠释方法的必然困境,前者存在实然与应然、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与分歧,后者则存在本体性与主体性的辩证与张力;第二重反思则在诠释方法的变更中揭示“道”之为现象的本质结构在于“超越—内在”,并且验证于文本的核心构成性命题“道生万物”与“道法自然”;第三重反思指出“道”之现象学诠释的终极可能性唯在于面向绝对自身给予性,从而将“道”阐释为让一切道路之为道路的“纯粹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现象学 超越—内在 自身给予
下载PDF
明见性:相即感知与自我——再论胡塞尔的“直观”理论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在《逻辑研究》中具有本源性奠基意义的胡塞尔意义上的内感知,实际上是一个歧义两可的概念:作为对真理、本质的相即感知,它实现了直观的明见性理想,但其对象性感知的自然意识特征使其无法作为现象学考察的根基,而实际上它又并不具有对... 在《逻辑研究》中具有本源性奠基意义的胡塞尔意义上的内感知,实际上是一个歧义两可的概念:作为对真理、本质的相即感知,它实现了直观的明见性理想,但其对象性感知的自然意识特征使其无法作为现象学考察的根基,而实际上它又并不具有对象性感知的意向构造性;只有作为“自身给予”(明见性)意义上的自身意识,才可以在起源的意义上真正实现现象学反思以至本质直观的切实意蕴。而这种意识—体验的时间性本性又使得明见性坐落于作为其根源的“自我”的问题域中。由此,自身意识与反思的含义、关系及其发展脉络才能真实呈现,明见性从相应性向绝然性的逐步过渡才能被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反思 自身给予 相即感知 自身意识 自我 时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