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稳定弹的自转角加速度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常思江 王中原 +1 位作者 陈琦 李东阳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2,共4页
为了研究旋转稳定弹的自转角加速度特性,利用外弹道学中描述旋转稳定弹自转动力学的简化微分方程,结合质点弹道方程,推导出自转角加速度一阶导数及二阶导数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及对几种典型旋转稳定弹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弹道降弧段上,... 为了研究旋转稳定弹的自转角加速度特性,利用外弹道学中描述旋转稳定弹自转动力学的简化微分方程,结合质点弹道方程,推导出自转角加速度一阶导数及二阶导数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及对几种典型旋转稳定弹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弹道降弧段上,当旋转稳定弹的结构参数、气动参数及飞行状态参数满足一定关系时,存在自转角加速度一阶导数为零的条件,此时自转角加速度在弹道降弧段上出现极值点;对于绝大多数情形,当弹丸的射角较小时(如小于20°),自转角加速度在降弧段上不存在极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角加速度 旋转稳定弹 外弹道特性 弹道降弧段
下载PDF
全球强震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关系统计研究
2
作者 田韬 冯志生 +3 位作者 祝涛 李鸿宇 王维 叶碧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统计分析了1962—2017年全球强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的关系,结果显示,全球8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下降期的概率相对自然概率高出12%,达到64%,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但7.5级和7.8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 统计分析了1962—2017年全球强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的关系,结果显示,全球8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下降期的概率相对自然概率高出12%,达到64%,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但7.5级和7.8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全球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上升期,高于自然概率的强震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带中西段、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琉球—菲律宾地区以及中国东部;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下降期,高于自然概率的强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带中段(喜马拉雅弧)、阿尔卑斯带东段(印尼岛弧海沟)以及中亚大陆地区。分析认为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与全球区域地震活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能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引起板块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强震 地球自转角加速度 统计 地震带
下载PDF
刚性飞轮转子临界转速下的振幅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正义 黄同 +1 位作者 周元伟 张绍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8,14,共5页
对于高速旋转的机械来说,转子在达到工作转速范围前需要越过临界转速,为了保证转子能够平稳通过共振区,研究其共振幅值是有必要的。以600Wh飞轮储能系统为模型,建立了自转角加速度条件下的四自由度刚性转子瞬态运动微分方程,运用龙格库... 对于高速旋转的机械来说,转子在达到工作转速范围前需要越过临界转速,为了保证转子能够平稳通过共振区,研究其共振幅值是有必要的。以600Wh飞轮储能系统为模型,建立了自转角加速度条件下的四自由度刚性转子瞬态运动微分方程,运用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法分析了不同的角加速度和等效阻尼对两阶共振区幅值的影响规律,得出自转角加速度和阻尼会明显影响平动的共振幅值,且角加速度值存在着一个最佳值,而倾斜运动的共振幅值只会明显受到阻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飞轮转子 临界转速 自转角加速度 阻尼 共振幅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