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吸收截面关键参数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维康 熊华竞 李怀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81,共9页
近期,国际计量局(BIPM)修订臭氧吸收截面的新参数,这是该参数在沿用40余年后的首次变更。修订后的臭氧吸收截面值为1.1329×10^(–17)cm^(2)·molecule^(–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31%,相对于现行参数,数值上减小了1.23%,不确定... 近期,国际计量局(BIPM)修订臭氧吸收截面的新参数,这是该参数在沿用40余年后的首次变更。修订后的臭氧吸收截面值为1.1329×10^(–17)cm^(2)·molecule^(–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31%,相对于现行参数,数值上减小了1.23%,不确定度减小到七分之一。BIPM建议新参数于2024年开始在全球推广使用。臭氧吸收截面系数是当前国内外臭氧量值溯源体系中的关键计量参数,该参数的修订将直接影响臭氧气体浓度的测量值及其不确定度,进而影响全球的臭氧浓度监测结果。我国也同样面临该参数的修订问题,为便于相关工作的推进,该文介绍臭氧吸收截面的研究历程,阐述本次修订的背景和意义,重点讨论气相滴定法与分压法这两种臭氧吸收截面的核心研究方法的原理与技术差异,深入分析这两种方法的技术现状,以期为我国臭氧检测和量值溯源工作的进一步国际化接轨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吸收截面 量值溯源 气相滴定法 分压法
下载PDF
臭氧吸收参数数据库精度检验和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富祥 徐永福 +1 位作者 王维和 董超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利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臭氧吸收截面观测数据,检验和验证了现有的紫外正演模式TOMRAD臭氧吸收参数数据库。结果表明,在Hartley臭氧吸收带上,观测数据与数据库参数吻合状况很好;而在Huggins臭氧吸收带上,观测数据与数据库参数在部分... 利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臭氧吸收截面观测数据,检验和验证了现有的紫外正演模式TOMRAD臭氧吸收参数数据库。结果表明,在Hartley臭氧吸收带上,观测数据与数据库参数吻合状况很好;而在Huggins臭氧吸收带上,观测数据与数据库参数在部分波长上存在较大偏差,某些波长上的偏差超过50%。鉴于此,FY-3紫外臭氧探测仪资料处理计算中,选取臭氧吸收参数,必须特别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分子吸收截面 臭氧吸收 TOMRAD模式
下载PDF
臭氧吸收及反应过程的传质系数与增强因子 被引量:3
3
作者 钟理 颜世平 万平 《广东化工》 CAS 2002年第3期22-25,共4页
从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膜-渗透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出发,研究分析了臭氧气体在液相中的物理吸收过程传质系数,臭氧与液相中的污染物化学反应过程的吸收系数。基于双膜模型理论,推导出在不同pH值区间内伴随着臭氧与污染物化学反应过... 从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膜-渗透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出发,研究分析了臭氧气体在液相中的物理吸收过程传质系数,臭氧与液相中的污染物化学反应过程的吸收系数。基于双膜模型理论,推导出在不同pH值区间内伴随着臭氧与污染物化学反应过程的增强因子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吸收 反应过程 传质系数 增强因子
下载PDF
鼎湖山南亚热带天然针阔叶混交林臭氧吸收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景 胡彦婷 +4 位作者 张德强 刘世忠 孟泽 OTIENO Dennis 李跃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092-6100,共9页
针阔叶混交林是我国南亚热带针叶林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的中间林分类型,为我国南亚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和对臭氧浓度的连续监测,评价该森林类型的臭氧吸收特征和能力有着重要的环境生... 针阔叶混交林是我国南亚热带针叶林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的中间林分类型,为我国南亚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和对臭氧浓度的连续监测,评价该森林类型的臭氧吸收特征和能力有着重要的环境生态学意义。对鼎湖山天然针阔叶混交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nssoniana)、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木荷(Schima superba)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臭氧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4个优势树种的冠层气孔对臭氧导度(GO_3)和臭氧吸收通量(FO_3)均呈单峰型曲线,其最大值的时间在干季(10月至竖年3月)比湿季(4月至9月)滞后;季节尺度上,臭氧浓度在湿季达到最大值48.94 n L/L,湿季GO_3、FO_3和年臭氧吸收累积量(accumulative stomatal O_3flux,AFst)均显著高于干季(P <0.01),华润楠的臭氧吸收能力最强,在干季和湿季可分别达1.11 nmol m^(-2)s^(-1)和1.71nmol m^(-2)s^(-1)。随着水汽压亏缺(VPD)增大,优势种GO_3降低。光合有效辐射(PAR)超过1500 umol m^(-2)s^(-1)时,优势树种GO_3和FO_3呈下降趋势。针阔叶混交林的年臭氧吸收累积量超过了保护森林树木所采用的临界阈值,可认为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受臭氧危害的潜在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冠层气孔导度 臭氧吸收 针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不同优势等级杨树人工林吸收臭氧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波 鲁绍伟 李少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9-36,共8页
本文基于树干液流的技术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对不同优势等级杨树吸收臭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其变化范围在25.5~175.0μg/m3之间,臭氧浓度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不同优势等级杨树臭氧吸收速率和臭氧... 本文基于树干液流的技术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对不同优势等级杨树吸收臭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其变化范围在25.5~175.0μg/m3之间,臭氧浓度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不同优势等级杨树臭氧吸收速率和臭氧冠层导度日变化均为单峰型;臭氧吸收速率表现为劣势木(43.24 nmol/(m2·s))〉中等木(29.77 nmol/(m2·s))〉优势木(24.56 nmol/(m2·s)),臭氧冠层导度为优势木(101.59 mmol/(m2·s))〉劣势木(92.92 mmol/(m2·s))〉中等木(81.60 mmol/(m2·s))。不同优势等级臭氧吸收速率均值为(32.52±7.87)nmol/(m2·s),臭氧冠层导度均值为(92.04±8.18)mmol/(m2·s)。不同优势等级太阳辐射、水汽压亏缺和温度对臭氧冠层导度和臭氧吸收速率的影响均表现为优势木〉劣势木〉中等木。臭氧浓度的峰值滞后于液流密度的峰值,过高的臭氧浓度会抑制树木蒸腾,大气臭氧浓度变化和树干液流密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树干液流技术适用于计算植物的臭氧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等级 杨树 臭氧吸收 冠层导度
下载PDF
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对杨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波 鲁绍伟 李少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9,共8页
基于树干液流的技术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对杨树(Populus spp.)臭氧吸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其变化范围为25.5~175.0μg·m-3;臭氧吸收速率(FO3)和臭氧吸收导度(GO3)日变化均为单峰型;FO3均... 基于树干液流的技术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对杨树(Populus spp.)臭氧吸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其变化范围为25.5~175.0μg·m-3;臭氧吸收速率(FO3)和臭氧吸收导度(GO3)日变化均为单峰型;FO3均值为(78.22±39.45)nmol·m-2·s-1,GO3均值为(127.60±64.35)mmol·m-2·s-1;环境因子水汽压亏缺(D)、太阳辐射(Rs)和风速对FO3和GO3的响应,导致臭氧吸收通量相对较高,D对更高的GO3和FO3更敏感,随着D增加臭氧吸收减少,Rs在达到50 W·m-2时GO3和FO3也有所降低;臭氧质量浓度抑制树木蒸腾,影响液流密度的变化;臭氧质量浓度超过临界水平引起树木相应的响应,杨树AOT40为72.02 mg·m-3·h-1,远超过对树木危害的臭氧质量浓度的临界水平10.71 mg·m-3·h-1,说明了杨树的高臭氧风险,树干液流技术适用于计算植物的臭氧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树干液流 冠层 臭氧吸收
下载PDF
臭氧接触装置的传质与吸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金松 李伟光 +2 位作者 马放 赫俊国 袁纯英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75-79,共5页
根据对臭氧接触反应装置影响吸收与传质的主要因素进行的试验研究,归纳出不同孔径扩散器气泡直径与空塔气速关系的经验公式,并对进气中臭氧浓度、鼓泡塔的水力停留时间、水深与臭氧吸收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
关键词 给水处理 臭氧接触 鼓泡塔 臭氧吸收
下载PDF
基于树干液流技术的北京市刺槐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华 欧阳志云 +5 位作者 任玉芬 张红星 王效科 郜世奇 关云飞 高付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323-7331,共9页
全球范围内加速的城市化导致空气质量严重退化。随着北京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和机动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浓度不断增加的近地层臭氧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和危害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的二次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 全球范围内加速的城市化导致空气质量严重退化。随着北京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和机动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浓度不断增加的近地层臭氧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和危害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的二次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城市树木能够有效地去除大气污染物,进而提高空气质量。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关于区域尺度上城市树木吸收臭氧,然而,冠层尺度上城市树木吸收臭氧特征少有研究。因此,基于树干液流技术,结合天气变化和大气臭氧浓度分析,研究夏秋季节北京市典型绿化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整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刺槐吸收臭氧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于15:00左右达到峰值;夏季峰值范围较宽,秋季峰值范围较窄;中午前后累积吸收臭氧量增加最明显。在季节尺度上,夏季刺槐吸收臭氧速率高于秋季;夏季累积吸收臭氧量显著增加,秋季略有增加。刺槐吸收臭氧的时间变化规律取决于大气臭氧浓度和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臭氧浓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导致刺槐吸收臭氧速率时间变化格局与之接近。在一定的臭氧浓度下,刺槐吸收臭氧速率的变化主要由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调控,进而受水汽压亏缺和总辐射的影响。随着水汽压亏缺降低,刺槐冠层对臭氧的导度明显下降;总辐射大于600 W/m2,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迅速下降。研究树种刺槐单位冠层投影面积上年吸收臭氧量约为0.16 g/m2,明显低于基于模型得到的结果,表明评估森林受臭氧危害的风险应考虑树种冠层臭氧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木 液流 吸收臭氧 冠层导度
下载PDF
臭氧胁迫下白皮松生长、生理与吸收特性的响应关系
9
作者 徐晶晶 刘鹏 +2 位作者 郑书旗 陈波 杨新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6-64,72,共10页
【目的】研究臭氧(O_(3))胁迫下白皮松的生长、生理和吸收特性的变化,阐释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确定其对O_(3)的响应程度。【方法】以白皮松幼苗为试验对象,设置了3个浓度梯度(NF:正常环境大气O_(3)浓度,NF40:正常大气环境O_(3)浓度加40 ... 【目的】研究臭氧(O_(3))胁迫下白皮松的生长、生理和吸收特性的变化,阐释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确定其对O_(3)的响应程度。【方法】以白皮松幼苗为试验对象,设置了3个浓度梯度(NF:正常环境大气O_(3)浓度,NF40:正常大气环境O_(3)浓度加40 nmlol/mol;NF80:正常大气环境O_(3)浓度加80 nmol/mol)的开顶式O_(3)熏蒸人工控制试验,测定其生长状况、生理特性以及O_(3)吸收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不同O_(3)浓度下白皮松各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白皮松的株高增长(△H)、50 cm处直径增长(DDBH)、气孔大小(S)、气孔密度(M)、气孔开度(K)、气孔导度(G_(s))、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Et)、水分利用率(WUE)、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叶绿素含量(CHL)、整树耗水量(W)和O_(3)吸收速率(FO_(3))均随着O_(3)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胞间CO_(2)浓度(Ci)和相对电导率(L)则随着O_(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2)O_(3)胁迫下白皮松生长指标(DH、DDBH)与O_(3)吸收状况(FO_(3)、W)相关性最高,其次是光合指标(Pn、WUE、Et、G_(s)、Ci)与生长指标(△H、△DBH)和气孔特性(K、M、S),部分生理指标(L、Fv/Fm)与光合(Pn、WUE、E_(t)、G_(s)、C_(i))和气孔(K、M、S)的相关性相对较弱;3)白皮松的各项指标在NF和NF80的O_(3)处理下差异均显著(P<0.05),△H、△DBH、M、CHL、P_(n)、G_(s)、W和FO_(3)在NF和NF40处理下差异最显著,K、S、WUE、F_(v)/F_(m)、E_(t)、C_(i)、L在NF40和NF80处理下差异更显著。【结论】试验证明长期处于高浓度的O_(3)环境中,白皮松的生长缓慢,光合能力下降,对O_(3)的吸收能力也进一步降低,白皮松的生长与O_(3)吸收特性变化相关性最高,气孔特性与光合生理特性相关性最高,而光合能力等的下降又进一步导致其生长受到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O_(3)胁迫 生长状况 生理特性 臭氧吸收 相关性
下载PDF
有哪些花卉可吸收室内的臭氧?
10
《花卉》 2007年第11期47-47,共1页
答:室内的臭氧主要采自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电脑等使用高压电流的电器设备,即使其浓度不大,也会刺激人的肺部,引发咳嗽或刺激眼睛和鼻子等器官,造成人体的不适。实验表明,室内放置如垂叶榕、常春藤、白掌、国兰、虎... 答:室内的臭氧主要采自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电脑等使用高压电流的电器设备,即使其浓度不大,也会刺激人的肺部,引发咳嗽或刺激眼睛和鼻子等器官,造成人体的不适。实验表明,室内放置如垂叶榕、常春藤、白掌、国兰、虎尾兰、吊兰等以观叶为主的室内植物,就可以把室内的臭氧吸收,从而减少臭氧对人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植物 臭氧吸收 吸收 花卉 电器设备 高压电流 复印机 打印机
下载PDF
基于微米气泡的臭氧氧化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戚圣琦 王小 +1 位作者 周英豪 杨宏伟 《净水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臭氧微米气泡曝气和微孔曝气两种曝气方式对腐殖酸配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在水深为2m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的条件下,两种曝气方式的臭氧吸收率和利用率及去除有机物的效能。结果表明两种曝气方式的臭氧吸... 采用臭氧微米气泡曝气和微孔曝气两种曝气方式对腐殖酸配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在水深为2m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的条件下,两种曝气方式的臭氧吸收率和利用率及去除有机物的效能。结果表明两种曝气方式的臭氧吸收率和利用率都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在相同的条件下,臭氧微米气泡曝气方式的臭氧吸收率、利用率及对有机物(COD )的去除率高于微孔曝气方式,提高比例分别为11%~22%、4%~30%和7%~24%。该研究为臭氧微米气泡技术在饮用水厂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微米气泡 接触方式 臭氧吸收 臭氧利用率 去除效果
下载PDF
基于微米气泡的臭氧强化传质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戚圣琦 王小 +1 位作者 周英豪 杨宏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8,共5页
对臭氧微米气泡曝气和微孔曝气两种曝气方式在气泡直径分布、臭氧表观传质系数、臭氧吸收率和电能消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米气泡曝气方式下,随着水深的增加,气泡的索特直径减小,而臭氧的表观传质系数增加。当进水流量为15L/min,... 对臭氧微米气泡曝气和微孔曝气两种曝气方式在气泡直径分布、臭氧表观传质系数、臭氧吸收率和电能消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米气泡曝气方式下,随着水深的增加,气泡的索特直径减小,而臭氧的表观传质系数增加。当进水流量为15L/min,水深为2m时,微米气泡的表观传质系数是微孔曝气的2.4倍。在这两种曝气方式下,以某地下水作为水源,发现臭氧的吸收率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和水深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条件下,微米气泡曝气相比于微孔曝气,臭氧吸收率高10~25个百分点,并且受臭氧投加量的影响较小。然而,微米气泡曝气比微孔曝气至少多消耗29.8%的电能。该研究为臭氧微米气泡曝气技术在臭氧接触池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微米气泡曝气 微孔曝气 表观传质系数 臭氧吸收
下载PDF
嘉兴夏季臭氧污染的近地层垂直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国文 吴兑 +13 位作者 吴晟 李梅 邓涛 吴伟超 李莉 程鹏 袁婧 张颖龙 宋烺 孙嘉胤 陶丽萍 梁粤 谭健 周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65-4274,共10页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和36%~77%的相对湿度,24℃以上的大气温度与77%以下的相对湿度可作为启动预警O3污染的气象指标.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监测结果显示,无论O3超标天与清洁天,在垂直方向上其浓度随高度先升后降,在600~800m范围出现峰值;O3污染时段,在中午到午后低空形成持续向下的O3输送带,这种低空O3与地表O3的叠加机制加重地表O3污染程度,导致地表O3超标与低空高浓度相伴出现;其廓线日变化规律表现出800m以下浓度在夜间和凌晨梯度不显著,日出后近地层O3随时间快速增加,中午和午后持续高值,傍晚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特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500,1000m高度层的气流后向轨迹聚类有相似性,500m处沿闽浙海岸线的轨迹簇对应O3较10m处来自海上的轨迹簇高,这与500m处前体物输送堆积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有关.污染过程近地层气流来向紧贴地面,但中高层有明显下沉气流使得O3前体物在500m附近堆积,是造成2个典型污染过程中垂直方向上O3高值出现在500m左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臭氧雷达 O3污染 气象要素 垂直分布 嘉兴
下载PDF
关于臭氧
14
作者 容小翔 《健康博览》 1997年第1期31-31,共1页
许多人都知道大气层中有一个臭氧层,它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臭氧的形成、作用是怎样的呢?它又是如何遭到破坏的呢? 臭氧的生成臭氧是由氧原子和氧分子结合而成的。在高空中由于紫外光强烈。
关键词 大气臭氧 紫外光 臭氧分子 氧原子 大气层 破坏 人类生存 科学家 臭氧吸收 吸收作用
下载PDF
全天时喇曼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水汽的技术实现及分光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飞 雷宁 +7 位作者 黄波 朱青松 石冬晨 汪丽 王玉峰 闫庆 刘晶晶 华灯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4-212,共9页
为实现大气水汽的全天时测量,选用Nd∶YAG脉冲激光器的四倍频输出266.0nm作为激励光源,设计日盲紫外域喇曼激光雷达系统.由于低层大气污染造成的臭氧污染,通过增加大气氧气的振动喇曼散射信号测量通道,实时反演近地表臭氧浓度的分布,为... 为实现大气水汽的全天时测量,选用Nd∶YAG脉冲激光器的四倍频输出266.0nm作为激励光源,设计日盲紫外域喇曼激光雷达系统.由于低层大气污染造成的臭氧污染,通过增加大气氧气的振动喇曼散射信号测量通道,实时反演近地表臭氧浓度的分布,为修正激光雷达方程中的臭氧吸收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选用高光谱分辨率光栅和窄带宽激光反射镜设计光栅光谱仪作为激光雷达的分光系统.仿真计算表明,入射角为10°时,设计的光栅光谱仪可有效分离并提取氧气、氮气和水汽的振动喇曼散射回波信号,日盲紫外喇曼激光雷达系统可实现全天时状态下2km高度范围内大气水汽的廓线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曼激光雷达 大气水汽 全天时 臭氧吸收 光栅光谱仪
下载PDF
日盲紫外域拉曼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水汽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冬晨 华灯鑫 +4 位作者 雷宁 高飞 汪丽 闫庆 周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0-1436,共7页
拉曼激光雷达通过探测与水汽浓度相关的大气水汽振动拉曼散射回波信号,可实现大气水汽混合比廓线的探测。然而由于振动拉曼信号非常微弱,在白天测量时振动拉曼散射光谱会淹没在太阳背景光中,多在夜间测量。为实现大气水汽的全天时测量,... 拉曼激光雷达通过探测与水汽浓度相关的大气水汽振动拉曼散射回波信号,可实现大气水汽混合比廓线的探测。然而由于振动拉曼信号非常微弱,在白天测量时振动拉曼散射光谱会淹没在太阳背景光中,多在夜间测量。为实现大气水汽的全天时测量,设计开发一套日盲紫外波段拉曼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选择Nd∶YAG脉冲激光器的四倍频输出—266.0nm日盲紫外波段作为拉曼激光雷达系统的激励波长,采用镀高增益介质膜的牛顿式望远镜作为接收器,同时利用二向色镜和超窄带干涉滤光片设计高效率的高光谱分光系统,实现了大气氧气、氮气和水汽振动拉曼散射回波信号277.5,283.6和294.6nm的精细提取。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臭氧吸收对日盲紫外域拉曼激光雷达探测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是探测距离的影响;氮气通道不受白天太阳背景光噪声的影响;水汽通道存在少量太阳背景光噪声,对系统探测距离略有影响。而系统信噪比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日盲紫外域拉曼激光雷达系统可实现白天3.5km大气水汽的探测。实际进行水汽探测时,可利用氮气和氧气通道反演出臭氧浓度廓线,修正臭氧对发射波长、各通道拉曼散射波长的吸收,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探测能力和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激光雷达 日盲紫外波段 大气水汽 臭氧吸收
下载PDF
不同大气高度紫外光单次散射链路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强若馨 赵尚弘 王翔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7-1031,共5页
针对不同海拔的大气散射区域对紫外激光单次散射链路的影响,综合考虑气压、温度及臭氧浓度三个因素,对紫外光单次散射链路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首先计算紫外激光通信系统在0~28km高空范围内的链路损耗。其次,在链路损耗最小条件... 针对不同海拔的大气散射区域对紫外激光单次散射链路的影响,综合考虑气压、温度及臭氧浓度三个因素,对紫外光单次散射链路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首先计算紫外激光通信系统在0~28km高空范围内的链路损耗。其次,在链路损耗最小条件下,分析通信距离、通信终端仰角以及发散角三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收发端设置在高空0~15km的链路损耗较低,15~21km的链路损耗剧增。发射端仰角和通信距离的增大分别导致链路损耗增加;损耗最小时,发射端仰角与发散角近似呈线性关系,通信距离对该关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通信 Rayleigh散射 臭氧吸收 链路损耗 高空大气
下载PDF
Enhancement Factors in Ozone Absorption Based on the Surface Renewal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江 杨卓如 +2 位作者 陈焕钦 C.H.Kuo M.E.Zapp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6-240,共5页
Based on the Danckwerts surface renewal model, a simple explicit expression of the enhancement factor in ozone absorption with a first order ozone self-decomposition and parallel second order ozonation reactions has b... Based on the Danckwerts surface renewal model, a simple explicit expression of the enhancement factor in ozone absorption with a first order ozone self-decomposition and parallel second order ozonation reactions has been deriv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our previous work based on the film theory. The 2,4-dichlorophenol destruction rate by ozonation is predicted using the enhancement factor model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更新理论 臭氧吸收 增强因子 应用 自分解 传质 膜理论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ozone absorption by linear least square fitting and Simplex search methods 被引量:1
19
作者 海景 张刚 程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396-3399,共4页
For physical ozone absorption without reaction,two parametric estimation methods,i.e.the common linear least square fitting and non-linear Simplex search methods,were applied,respectively,to determine the ozone mass t... For physical ozone absorption without reaction,two parametric estimation methods,i.e.the common linear least square fitting and non-linear Simplex search methods,were applied,respectively,to determine the ozon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during absorption and both methods give almost the sam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While for chemical absorption with ozone decomposition reaction,the common linear least square fitting method is not applicable for the evaluation of ozon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model linearization for describing ozone concentration dissolved in water.The nonlinear Simplex method obtains 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by minimizing the sum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ozone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whole absorption process,without the limitation of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solved ozone concentration and absorption tim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absorption.Comparison of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between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demonstrates that Simplex method may determine ozon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during absorption in an accurate and high efficiency way with wide applic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拟合 氧传质系数 参数估计方法 臭氧吸收 非线性 搜索方法 臭氧浓度 分解反应
下载PDF
Combination of Ozonation Process and Absorption through Membrane Contactor Using Natural Hot Spring Water as Absorbent to Remove Ammonia from Wastewater 被引量:1
20
作者 Sutrasno Kartohardjono Milasari Herdiana Putri Sri Fahmiati Elvina Fitriasari Candrika Ajeng SetijoBism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2年第4期428-433,共6页
关键词 氨氮去除率 臭氧吸收 吸收 温泉水 废水 天然 膜组件 纤维膜接触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