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异常低值监测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维和
张艳
+3 位作者
李晓静
张兴赢
郑照军
刘瑞霞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7,共8页
利用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FY-3A)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连续监测全球臭氧总量分布的遥感数据,分析后发现,自2011年3月初开始,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下降,形成一个臭氧低值区,3月中旬低值区中心部分...
利用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FY-3A)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连续监测全球臭氧总量分布的遥感数据,分析后发现,自2011年3月初开始,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下降,形成一个臭氧低值区,3月中旬低值区中心部分臭氧总量日平均值只有同期的一半左右。分析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及国外卫星1979—2011年北极地区春季臭氧监测结果与北极平流层低层极涡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总量异常低值是极冷的极涡引起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极春季臭氧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北极春季臭氧总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北极极涡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卫星
北极
臭氧异常
低值
极涡
臭氧
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臭氧层的影响
2
作者
А.А.Черников
Ю.А.Борисов
+1 位作者
А.М.Звягинцев
袁凤杰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6-49,共4页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有观测历史以来最强的一次,对地球臭氧层造成了巨大、罕见的影响。赤道地区臭氧总量的负距平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中央地带和东部,以及靠近格林威治子午线。在厄尔尼诺主要活动区第一次记录到臭...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有观测历史以来最强的一次,对地球臭氧层造成了巨大、罕见的影响。赤道地区臭氧总量的负距平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中央地带和东部,以及靠近格林威治子午线。在厄尔尼诺主要活动区第一次记录到臭氧总量的短期(达几天)活动,这种短期活动形成了特征尺度由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的臭氧总量最低值为200~225DU的几个负距平区。首次揭示出在热带个别地区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对臭氧总量及其距平符号的影响是很不一样的。1997~1998年厄尔尼诺对地球臭氧层罕见而强烈的影响,是地球海洋-大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臭氧
层
臭氧
总量
异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定义及分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管树轩
王盘兴
+1 位作者
麻巨慧
李丽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85,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它们分析了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规律,研究了它们与全球...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它们分析了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规律,研究了它们与全球增暖、臭氧(O3)异常和极地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半球10 hPa层高纬6~8月为反气旋(A)控制;9月~3月为气旋(C)控制。春季环流转型(C→A)缓慢;秋季转型(A→C)迅速。(2)P、S异常的年际变化具有同步性,故异常分析仅取P进行。隆冬(1月)P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年际尺度(10年以下周期)振荡,不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盛夏(7月)极地反气旋强度年代际变化显著。(3)隆冬极地气旋中心位置的异常明显大于盛夏反气旋。(4)极区中平流层平均气温的演变1、7月迥异,但它们与P的演变同步;与全球增暖趋势无显著相关,但7月P与O3异常有显著正相关。(5)隆冬(1月)10 hPa气旋强度指数P与极地涛动指数AO存在显著正相关,故可用10 hPa↑~P′表示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hPa极地涡旋系统
环流指数
全球变暖
臭氧异常
北极涛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麻巨慧
王盘兴
+2 位作者
郭栋
段明铿
管树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9-1307,共9页
利用NCEP/NCAR 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计算了1948—2007年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_c,φ_c)。用它们分析了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年际异常及其可能成因,分析了10 hPa极地涡旋强度与...
利用NCEP/NCAR 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计算了1948—2007年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_c,φ_c)。用它们分析了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年际异常及其可能成因,分析了10 hPa极地涡旋强度与南极涛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半球10 hPa极区12月~1月受反气旋控制,3~10月受气旋控制,2月、11月为环流转换季节。(2)1(7)月反气旋(气旋)指数P、S均在1970年代后期发生了显著的跃变;跃变前反气旋(气旋)由极弱(极强)振荡地增强(减弱)至接近气候均值,跃变后反气旋由极强振荡趋于气候均值,气旋在偏弱的状态下振荡。(3)1月反气旋中心位置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而7月气旋中心位置的年际变化明显。(4)臭氧异常可引起南半球10 hPa 1月极地反气旋年际异常(正相关),但与7月极地气旋异常无关。(5)1月、7月极地涡旋强度指数P与南极涛动指数(AAOI)呈显著的负相关,可由P来表征AA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
气候态
异常
态
臭氧异常
南极涛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异常低值监测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维和
张艳
李晓静
张兴赢
郑照军
刘瑞霞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7,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8AA121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24
+2 种基金
40805011
40905056)
科技部公益气象行业专项(GYHY201106045)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FY-3A)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连续监测全球臭氧总量分布的遥感数据,分析后发现,自2011年3月初开始,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下降,形成一个臭氧低值区,3月中旬低值区中心部分臭氧总量日平均值只有同期的一半左右。分析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及国外卫星1979—2011年北极地区春季臭氧监测结果与北极平流层低层极涡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总量异常低值是极冷的极涡引起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极春季臭氧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北极春季臭氧总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北极极涡的强弱。
关键词
风云三号卫星
北极
臭氧异常
低值
极涡
臭氧
洞
Keywords
FY-3 satellite
anomalously low ozone in Arctic area
polar vortex
ozone hole
分类号
P421.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臭氧层的影响
2
作者
А.А.Черников
Ю.А.Борисов
А.М.Звягинцев
袁凤杰
机构
中央高空观象台
出处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6-49,共4页
文摘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有观测历史以来最强的一次,对地球臭氧层造成了巨大、罕见的影响。赤道地区臭氧总量的负距平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中央地带和东部,以及靠近格林威治子午线。在厄尔尼诺主要活动区第一次记录到臭氧总量的短期(达几天)活动,这种短期活动形成了特征尺度由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的臭氧总量最低值为200~225DU的几个负距平区。首次揭示出在热带个别地区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对臭氧总量及其距平符号的影响是很不一样的。1997~1998年厄尔尼诺对地球臭氧层罕见而强烈的影响,是地球海洋-大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证据。
关键词
厄尔尼诺
臭氧
层
臭氧
总量
异常
分类号
P421.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定义及分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管树轩
王盘兴
麻巨慧
李丽平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85,共9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南方冰雪灾害的天气成因研究"资助
文摘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它们分析了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规律,研究了它们与全球增暖、臭氧(O3)异常和极地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半球10 hPa层高纬6~8月为反气旋(A)控制;9月~3月为气旋(C)控制。春季环流转型(C→A)缓慢;秋季转型(A→C)迅速。(2)P、S异常的年际变化具有同步性,故异常分析仅取P进行。隆冬(1月)P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年际尺度(10年以下周期)振荡,不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盛夏(7月)极地反气旋强度年代际变化显著。(3)隆冬极地气旋中心位置的异常明显大于盛夏反气旋。(4)极区中平流层平均气温的演变1、7月迥异,但它们与P的演变同步;与全球增暖趋势无显著相关,但7月P与O3异常有显著正相关。(5)隆冬(1月)10 hPa气旋强度指数P与极地涛动指数AO存在显著正相关,故可用10 hPa↑~P′表示AO。
关键词
10hPa极地涡旋系统
环流指数
全球变暖
臭氧异常
北极涛动
Keywords
Polar vortex on 10 hPa
Circulation indices
Global warming
Ozone anomaly
Arcticoscillation
分类号
P459.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麻巨慧
王盘兴
郭栋
段明铿
管树轩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9-130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3318)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项目(CX08B 016Z)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NCEP/NCAR 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计算了1948—2007年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_c,φ_c)。用它们分析了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年际异常及其可能成因,分析了10 hPa极地涡旋强度与南极涛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半球10 hPa极区12月~1月受反气旋控制,3~10月受气旋控制,2月、11月为环流转换季节。(2)1(7)月反气旋(气旋)指数P、S均在1970年代后期发生了显著的跃变;跃变前反气旋(气旋)由极弱(极强)振荡地增强(减弱)至接近气候均值,跃变后反气旋由极强振荡趋于气候均值,气旋在偏弱的状态下振荡。(3)1月反气旋中心位置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而7月气旋中心位置的年际变化明显。(4)臭氧异常可引起南半球10 hPa 1月极地反气旋年际异常(正相关),但与7月极地气旋异常无关。(5)1月、7月极地涡旋强度指数P与南极涛动指数(AAOI)呈显著的负相关,可由P来表征AAOI。
关键词
10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
气候态
异常
态
臭氧异常
南极涛动
Keywords
Circulation indices of polar vortex at 10 hPa
Climate state
Anomaly state
Ozone anomaly
Antarctic Osciliation
分类号
P412.29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1年春季北极臭氧异常低值监测和特征分析
王维和
张艳
李晓静
张兴赢
郑照军
刘瑞霞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臭氧层的影响
А.А.Черников
Ю.А.Борисов
А.М.Звягинцев
袁凤杰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定义及分析
管树轩
王盘兴
麻巨慧
李丽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麻巨慧
王盘兴
郭栋
段明铿
管树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