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东南郊区夏季低层大气臭氧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1
作者 王琴 景宽 +5 位作者 王陈婧 刘保献 沈秀娥 张健 刘洋 罗霄旭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6-695,共10页
为探究臭氧污染季北京市臭氧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对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基于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对北京市东南郊区永乐店2019年5−9月低层大气臭氧浓度的垂直分布进行连续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1.5 km以下,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增加呈先... 为探究臭氧污染季北京市臭氧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对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基于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对北京市东南郊区永乐店2019年5−9月低层大气臭氧浓度的垂直分布进行连续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①1.5 km以下,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特征,边界层中上部(0.5~0.6 km)为臭氧浓度最大区域;1.5~3 km,臭氧浓度相对稳定或随高度增加而缓慢上升.臭氧浓度最高的6月,其浓度垂直梯度变化率略小于其他月份.②边界层内臭氧浓度与近地面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均呈午后单峰分布特征;但近地面的臭氧浓度波动幅度较大,具有更低的早高峰谷值和更高的午后峰值.午后峰值期间,边界层内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呈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特征,体现出午后近地面光化学生成是臭氧升高的主要原因.夜间高空臭氧浓度高于近地面,可为翌日白天的臭氧浓度提供较高的背景.③典型臭氧污染过程显示,午后快速的光化学生成导致近地面和边界层中部以下臭氧浓度明显上升,部分夜间残留层可见明显的臭氧污染层,并于翌日上午向下传输;夜间低空急流、风向的切变及持续偏南风等气象条件也易导致臭氧垂直或水平传输至北京市.研究显示,应强化本地前体物控制及区域联防联控,实现边界层内臭氧浓度整体降低对臭氧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臭氧雷达 臭氧 垂直分布 臭氧污染过程
下载PDF
石家庄市夏季臭氧污染近地层垂直变化特征
2
作者 郭小璇 金龙 +5 位作者 刘宇 姬艺珍 高珊珊 陈沛宇 代雅茹 幺伦韬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5期58-64,共7页
基于2022年6月1日—8月3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地面气象要素和臭氧(O_(3))观测数据,结合O_(3)激光雷达垂直探测数据分析近地层O_(3)垂直变化特征,并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法探讨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2022年夏季石家庄O_(3)污染天数为6月&... 基于2022年6月1日—8月3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地面气象要素和臭氧(O_(3))观测数据,结合O_(3)激光雷达垂直探测数据分析近地层O_(3)垂直变化特征,并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法探讨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2022年夏季石家庄O_(3)污染天数为6月>7月>8月。影响ρ(O_(3))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温,平均气温与ρ(O_(3))正相关,相对湿度与ρ(O_(3))负相关。(2)当探测高度≥2 km时,全天、日间、夜间的ρ(O_(3))变化较稳定,ρ(O_(3))均在100μg/m^(3)左右。近地层ρ(O_(3))差异最大,无论是日间还是夜间,ρ(O_(3))均在0.3 km左右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6月的ρ(O_(3))垂直变化速率较大,7、8月ρ(O_(3))垂直变化速率逐渐降低。(3)不同垂直高度下,石家庄夏季ρ(O_(3))日变化情况均成“单峰单谷”型,地面ρ(O_(3))日变化波动最明显,随着高度的上升ρ(O_(3))日变化情况趋于平缓。(4)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距离地面10,500,1000 m高度层的O_(3)后向轨迹均呈散射状分布,距离地面10 m的O_(3)路径来源为河北西南部,距离地面500 m的O_(3)路径来源为河北南部,距离地面1000 m的O_(3)主要途经地点为内蒙古西南部、西北部和河北东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激光雷达 臭氧 垂直变化 后向轨迹 石家庄
下载PDF
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对典型城区的影响过程分析
3
作者 杨晓钰 马鹏飞 +6 位作者 边萌 孙凤娟 孙军 刘建军 王玉 张建辉 赵少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7,共9页
中纬度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是造成对流层至近地面臭氧浓度突增的原因之一。筛选春夏季臭氧浓度升高时段的高分辨率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位涡值的下沉趋势分析了对流层顶折叠位置及变化过程;以AIRS数据反演了臭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和相... 中纬度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是造成对流层至近地面臭氧浓度突增的原因之一。筛选春夏季臭氧浓度升高时段的高分辨率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位涡值的下沉趋势分析了对流层顶折叠位置及变化过程;以AIRS数据反演了臭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和相对湿度的垂直廓线,并估计了其分布及相关性;以近地表污染物浓度变化、HYSPLIT模型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证实了臭氧侵入气团的运移轨迹和局地效应;通过激光雷达监测结果观测臭氧垂直浓度分布,确定了臭氧浓度最大值所处高度,判定了受影响近地点的浓度升高时刻;以边界层高度变化、气象条件分析结果及当地与周边城市地面监测数据的逐小时变化情况等综合信息,进行了区域确认和近地面影响判定。通过以上数值综合分析,对城市地区受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影响的过程和具体时间进行了详细再现,可为排除非人为排放因素导致的近地表臭氧浓度增加提供回溯分析,为臭氧污染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臭氧侵入 位涡 臭氧廓线 HYSPLIT模型 臭氧地面监测 臭氧激光雷达
下载PDF
嘉兴夏季臭氧污染的近地层垂直变化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何国文 吴兑 +13 位作者 吴晟 李梅 邓涛 吴伟超 李莉 程鹏 袁婧 张颖龙 宋烺 孙嘉胤 陶丽萍 梁粤 谭健 周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65-4274,共10页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和36%~77%的相对湿度,24℃以上的大气温度与77%以下的相对湿度可作为启动预警O3污染的气象指标.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监测结果显示,无论O3超标天与清洁天,在垂直方向上其浓度随高度先升后降,在600~800m范围出现峰值;O3污染时段,在中午到午后低空形成持续向下的O3输送带,这种低空O3与地表O3的叠加机制加重地表O3污染程度,导致地表O3超标与低空高浓度相伴出现;其廓线日变化规律表现出800m以下浓度在夜间和凌晨梯度不显著,日出后近地层O3随时间快速增加,中午和午后持续高值,傍晚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特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500,1000m高度层的气流后向轨迹聚类有相似性,500m处沿闽浙海岸线的轨迹簇对应O3较10m处来自海上的轨迹簇高,这与500m处前体物输送堆积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有关.污染过程近地层气流来向紧贴地面,但中高层有明显下沉气流使得O3前体物在500m附近堆积,是造成2个典型污染过程中垂直方向上O3高值出现在500m左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吸收臭氧雷达 O3污染 气象要素 垂直分布 嘉兴
下载PDF
构建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区域污染立体监测体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界 万学平 +2 位作者 胡婷婷 张天舒 董云升 《科技资讯》 2015年第28期90-93,共4页
提出建立以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等地基遥感监测仪器设备为核心的区域污染立体监测体系,重点介绍了颗粒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气象场垂直探测的方法和原理。基于该监测体系,能够准确解析从近地面至高空颗粒态... 提出建立以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等地基遥感监测仪器设备为核心的区域污染立体监测体系,重点介绍了颗粒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气象场垂直探测的方法和原理。基于该监测体系,能够准确解析从近地面至高空颗粒态污染物(尤其是细粒子)和大气氧化剂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近地面数据、卫星探测结果,建立剖析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的方法,准确判识污染团的外来输送过程和局地形成过程,为进一步采取防控、预警措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遥感监测 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 臭氧激光雷达 区域污染 外来输送
下载PDF
无锡夏季近地层臭氧复合污染及其前体物VOCs的特征分析
6
作者 宋大伟 顾雪松 +1 位作者 耿磊 东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10期83-86,共4页
文章采用臭氧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对2020年7-8月期间无锡市大气臭氧进行在线连续监测,同时利用NECP气象再分析数据,获取无锡市对流层夏季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并分析有无复合作用时,对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及对前体物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文章采用臭氧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对2020年7-8月期间无锡市大气臭氧进行在线连续监测,同时利用NECP气象再分析数据,获取无锡市对流层夏季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并分析有无复合作用时,对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及对前体物光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锡市臭氧污染日中高空臭氧向地面扩散发生复合作用较为普遍,复合作用下日超标时段延长,臭氧峰值高,臭氧增幅区域依次为沿太湖带、城郊和城区;天然源VOCs及城区向外扩散的VOCs在复合作用下更易导致臭氧生成贡献率高;9-16时复合污染日VOCs下降速率较无复合污染日快;臭氧生成潜势分析复合污染日中OFP贡献最高的依次为甲苯、正丁烯、丙烯,判定主要来自溶剂涂料、石化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激光雷达 VOCS 臭氧生成潜势
下载PDF
闽江口臭氧传输污染观测研究
7
作者 应传友 《海峡科学》 2018年第6期37-39,57,共4页
基于臭氧激光雷达遥感技术获得气溶胶和臭氧的时空立体数据,联合地面常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对闽江口琅岐岛2017年5月25~28日的臭氧传输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该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本地生成与两次传输沉降的叠加结果,臭氧激光... 基于臭氧激光雷达遥感技术获得气溶胶和臭氧的时空立体数据,联合地面常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对闽江口琅岐岛2017年5月25~28日的臭氧传输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该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本地生成与两次传输沉降的叠加结果,臭氧激光雷达的观测结果与近地面监测结果一致,特定时刻的消光系数垂直廓线清晰表明了传输气团出现、融合及沉降的空间结构。后向轨迹表明,两次传输分别从陆地和海面自东北方向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激光雷达 消光系数 区域传输 垂直时空分布
下载PDF
佛山春季两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辰 洪莹莹 +6 位作者 刘礼 谭浩波 吴蒙 司徒淑娉 步巧利 程银琳 周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314,共11页
近地层臭氧污染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为了解珠三角地区春季臭氧(O_(3))污染的气象成因,选取了2020年4月9日和28日佛山地区春季两次典型O_(3)污染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小风、低湿和高温是造成佛山春季O_(3)污染发生的气象成因.(2... 近地层臭氧污染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为了解珠三角地区春季臭氧(O_(3))污染的气象成因,选取了2020年4月9日和28日佛山地区春季两次典型O_(3)污染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小风、低湿和高温是造成佛山春季O_(3)污染发生的气象成因.(2)两次过程各站点O_(3)峰值浓度大致出现在16:00—18:00,较年均统计偏晚1 h左右,最高气温明显低于夏、秋季;大多数站点日变化以单峰型为主,部分站点受局地风场和城市下风向传输影响呈现“倒U型”和“双峰型”.(3)垂直探测分析表明,4月9日O_(3)污染过程主要由局地反应生成,垂直方向下沉气流主导,污染主要积聚在1000 m以下的近地面层;28日受局地生成和垂直交换作用影响,O_(3)污染自下而上扩展,且早间残留层下传影响显著.(4)与长距离和高层输送相比,短途和低层传输对局地O_(3)污染发生的作用更为明显(输送频率可达60%以上).春季佛山地区O_(3)污染的主要传输源为珠三角东部和南部地区,污染防控除做好本地防控工作外,还应重视区域协同控制.(5)与回流指数相比,综合考虑污染物回流现象和光化学反应的臭氧气象指数(MIO)对O_(3)污染具有更好的指示意义,O_(3)最大8 h浓度(MDA8)与MIO的相关系数r可达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 春季 臭氧污染 臭氧气象指数(MIO) 臭氧激光雷达 风廓线雷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