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短链PFCs及DOM去除特性的中试
1
作者 杨宁 许咏穗 +3 位作者 侯英娜 黄国庆 费霞丽 邓慧萍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80-91,142,共13页
全氟化合物(PFCs)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并存在潜在毒性,活性炭吸附是目前被认为从饮用水中去除PFCs的有效技术之一。然而,关于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在实际水体中对短链PFCs去除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目前地表水环境中短链PFCs的污染水... 全氟化合物(PFCs)在水环境中广泛分布并存在潜在毒性,活性炭吸附是目前被认为从饮用水中去除PFCs的有效技术之一。然而,关于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在实际水体中对短链PFCs去除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目前地表水环境中短链PFCs的污染水平不断升高的背景下,亟需评估该工艺的应用效果。文中以水厂砂滤产水为水源,研究了3种短链PFCs(PFBA、PFPeA、PFHxA)和溶解性有机物(DOM)在连续运行90 d的O3-BAC中试装置中的去除效果,同时探讨了关停臭氧和臭氧的投加量对短链PFCs和DOM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3种短链PFCs在O3-BAC中试中的去除率显著下降并且出现了PFCs穿透和解吸附现象,去除率下降程度为:PFBA>PFPeA>PFHxA,而DOM相关的DOC、UV_(254)和Φ_((T,n))指标的去除率下降程度则相对缓慢。臭氧的投加能够氧化DOM从而改善短链PFCs在炭滤中的吸附去除,关停臭氧后流入炭滤的DOM会抢占已吸附短链PFCs的吸附位点,使PFCs解吸附提前发生。过高的臭氧投加量又会使更具竞争性的低分子量有机物增多,从而削弱炭滤对短链PFCs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全氟化合物 溶解性有机物 中试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间歇性运行的生物量保持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缪刚 鲍娟 +2 位作者 陈云霄 林涛 陈卫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间歇性运行时炭层中生物量的保持方法以及不同保存方式对该工艺重新运行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停止运行后对生物活性炭柱采用浸泡保存时,活性炭层中的水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性炭... 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间歇性运行时炭层中生物量的保持方法以及不同保存方式对该工艺重新运行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停止运行后对生物活性炭柱采用浸泡保存时,活性炭层中的水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性炭层中的生物量发生了下降。同时周期性的换水能够延缓活性炭柱在浸泡保存时生物量的下降速度。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重新运行期间,周期换水减少生物量的下降虽然对浊度和UV254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但是能够使得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短时间内对CODMn和NH3-N的去除率接近活性炭工艺在保存之前对其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间歇性运行 浸泡保存 周期换水 生物 净化效能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致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舒诗湖 严敏 +2 位作者 苏定江 蔡云龙 高乃云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26-529,共4页
以南方某市水厂的中试试验为基础,结合Ames试验,重点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有机物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滤水表现为致突变阳性,其中的致突变物质为移码型致突变物而不是碱基置换型致突变物,臭氧活性炭工艺可去除水... 以南方某市水厂的中试试验为基础,结合Ames试验,重点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有机物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滤水表现为致突变阳性,其中的致突变物质为移码型致突变物而不是碱基置换型致突变物,臭氧活性炭工艺可去除水中部分移码型致突变物,使得致突变阳性水转化为致突变阴性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致突变性 AMES试验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昕浩 唐亮 +2 位作者 杨金松 汪君晖 何涛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91-92,109,共3页
作为现今净水厂深度处理的主流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通过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降解联用,具有绿色、高效、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本文对O_(3)-BAC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臭氧氧化副产物及活性炭理化性质进行了探讨,综述了臭氧氧化有机... 作为现今净水厂深度处理的主流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通过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降解联用,具有绿色、高效、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本文对O_(3)-BAC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臭氧氧化副产物及活性炭理化性质进行了探讨,综述了臭氧氧化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副产物对活性炭吸附以及生物降解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活性炭孔隙结构、官能团、π电子供受体及表面电荷等理化性质对其吸附以及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对O_(3)-BAC工艺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BAC工艺 臭氧氧化副产物 活性炭理化性质 吸附 生物降解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化工污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祖佑 陈怡 +5 位作者 赵宝全 李红丽 马文臣 杜秋平 王之峰 杨健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1年第6期8-10,80,共3页
针对兰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可生化性较低,色度比较高的问题,通过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对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分析了该工艺对CODCr、氨氮、色度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CODCr为26.7mg... 针对兰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可生化性较低,色度比较高的问题,通过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对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分析了该工艺对CODCr、氨氮、色度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CODCr为26.7mg/L,氨氮为0.18mg/L,色度约5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化工废水 CODCR 氨氮 色度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栓祥 任立鹏 +5 位作者 崔丽红 田艳荣 秦丽娟 王之峰 马文臣 李菲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1年第4期17-20,70,共4页
概述活性炭吸附工艺、臭氧氧化工艺以及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降解机理、发展及应用;分析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国内外应用的典型案例,以及介绍该工艺在污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以及中水回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中水回用 深度处理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江苏某水厂提标扩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连清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7期18-23,共6页
江苏某水厂提标扩建总规模为30×10^4 m^3/d,采用“预臭氧+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文中介绍该水厂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设计特点、经济技术指... 江苏某水厂提标扩建总规模为30×10^4 m^3/d,采用“预臭氧+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文中介绍该水厂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设计特点、经济技术指标和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水厂 提标扩建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饮用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兵 李珂 +3 位作者 刘佳 成小翔 梁金浩 杜建成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12期9-18,25,共11页
目前,在水源受到污染并且污染物经常超过标准,而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又无法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情况下,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微污染水源深度处理的有效方法。文章介绍了该工艺对嗅味、有机物、新兴污染物等特定污染物的去除机理,总结了... 目前,在水源受到污染并且污染物经常超过标准,而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又无法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情况下,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微污染水源深度处理的有效方法。文章介绍了该工艺对嗅味、有机物、新兴污染物等特定污染物的去除机理,总结了工艺运行过程中温度、臭氧投加方案、生物活性炭性能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工艺当前存在的微生物泄漏、溴酸盐生成及其他问题的控制措施,并分析了多种组合工艺的优缺点及具体的工程案例,以对水厂的工艺运行提供参考及技术支持。最后,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工艺进行了展望,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微污染水源 饮用水 深度处理 工艺运行
下载PDF
后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水厂改造中的若干设计点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彦飞 戴仲怡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随着城市供水提质增效工作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既有水厂采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_(3)-BAC)工艺提高出水水质。相较于前置O_(3)-BAC工艺,后置O_(3)-BAC在既有水厂提标改造中优势明显。它能承受较大的进水水量波动,改造过程管道接驳难度... 随着城市供水提质增效工作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既有水厂采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_(3)-BAC)工艺提高出水水质。相较于前置O_(3)-BAC工艺,后置O_(3)-BAC在既有水厂提标改造中优势明显。它能承受较大的进水水量波动,改造过程管道接驳难度低,运行管理模式成熟,但是它也会提高现状构筑物运行负荷、加大回收回流量。结合深圳市某座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实例,一方面对改造中工艺构筑物的水量负荷、新增废水的回用设计等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另一方面创新地提出了用地面积受限条件下,可以采用组合式构筑物叠层清水池的设计方式。最后,本项目总结了构筑物设计水量需结合外循环用水来确定,且新增活性炭池废水水量较大,需充分考虑均匀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厂 深度处理 后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改造 水量负荷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直饮水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蕾 范国翔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1-214,共4页
臭氧-生物活性炭是当前国内外饮用水深度处理的主流工艺之一,以某居住区直饮水工程为例,探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介绍了该水厂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尺寸及运行参数,对出水水质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水厂... 臭氧-生物活性炭是当前国内外饮用水深度处理的主流工艺之一,以某居住区直饮水工程为例,探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介绍了该水厂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尺寸及运行参数,对出水水质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水厂出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饮水 臭氧-生物活性炭 二氧化氯 深度处理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洁 朱光灿 +1 位作者 余冉 杨忠莲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12期22-26,37,共6页
某水厂采用臭氧一生物活性炭(ozone-activated carbon,O_3-BAC)深度处理工艺对淮河微污染原水进行处理,其中溶解性有机物是含碳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体物。研究在某一工况条件,工艺对污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O_3-... 某水厂采用臭氧一生物活性炭(ozone-activated carbon,O_3-BAC)深度处理工艺对淮河微污染原水进行处理,其中溶解性有机物是含碳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体物。研究在某一工况条件,工艺对污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O_3-BAC对浊度、COD_(Mn)、DOC、UV_(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9.8%、82.8%、44.0%、95.4%、97.1%;O_3-BAC对总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以及三氯甲烷生成势(TCMFP)、一溴二氯甲烷生成势(BDCMFP)、一氯二溴甲烷生成势(CDBMFP)、三溴甲烷生成势(TBMFP)的去除率分别是48.7%、65.5%、38.1%、18%、-100.9%;对总卤乙酸生成势(HAAFP)以及一氯乙酸生成势(MCAAFP)、一溴乙酸生成势(MBAAFP)、二氯乙酸生成势(DCAAFP)、三氯乙酸生成势(TCAAFP)、二溴乙酸生成势(DBAAFP)的去除率分别是69.7%、-77.4%、11.4%、76.7%、83.3%、-108.1%。采用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保障出厂水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微污染原水 消毒副产物 生成势 溶解性有机碳
下载PDF
太湖水源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长期运行净化效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钱勇 张雪 +2 位作者 蒋福春 干心彦 林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6,共8页
针对使用太湖水源的3座水厂,探究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不同运行情况下的长期运行效能。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发现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随O3-BAC工艺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基本在运行5年后,其碘吸附... 针对使用太湖水源的3座水厂,探究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不同运行情况下的长期运行效能。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发现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随O3-BAC工艺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基本在运行5年后,其碘吸附值和亚甲蓝吸附值将均不满足要求,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变得十分微弱;微生物的生长在其投入运行后逐渐趋于稳定,生物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工艺运行超过7年后,活性炭上生物量基本稳定。对O3-BAC工艺的净化效能进行长期监测,发现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随工艺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后期主要依靠生物降解作用,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更突出。不同炭种的净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综合研究结果建议以太湖为水源的水厂换炭周期为6~7年,选用12×40目的煤质柱状破碎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吸附性能 生物生长 净化效能
下载PDF
珠江水源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仲贇 苏宇亮 +4 位作者 孙文俊 王伟博 吴芳芳 胡克武 吴斌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11期49-55,70,共8页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珠江流域的水质不断受到污染,珠海市给水厂的水源也受到污染。建议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研究采用小试试验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臭氧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珠江流域的水质不断受到污染,珠海市给水厂的水源也受到污染。建议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研究采用小试试验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臭氧质量浓度为1.0 mg/L、活性炭柱空床时间为15 min和臭氧质量浓度为1.5 mg/L、活性炭空床时间为30 min这两个工况下,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TOC、UV_(254)、浑浊度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控制效果,并通过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对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发现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很好地去除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对三卤甲烷和含氮类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对于HAAs卤乙酸类的DBPs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同时,文中也给出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运行工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深度处理 饮用水 嗅味 水厂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典型藻源致嗅物质的应急处置效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子莹 刘成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利用小试试验和实际水厂调研结果,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_(3)-BAC)工艺应对典型藻源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突发污染的处理效能,探讨了该工艺对水厂应对突发污染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O_(3)氧化可有效去除水中2-MIB... 利用小试试验和实际水厂调研结果,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_(3)-BAC)工艺应对典型藻源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突发污染的处理效能,探讨了该工艺对水厂应对突发污染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O_(3)氧化可有效去除水中2-MIB,实际水厂设计条件下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其去除效果与O_(3)投加量和氧化时间直接相关。BAC单元通过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2-MIB,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其去除效果与活性炭使用年限及过水流速有关。O_(3)-BAC工艺整体改善了出水水质,并可以有效提升水厂应对2-MIB的能力,其最大应对质量浓度在1 000 ng/L以上,对2-MIB的去除率高于99%。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在应急处理后活性炭可能出现的污染物持续释放问题以及活性炭的适当使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O_(3)-BAC) 饮用水 突发污染 应急处理 2-甲基异莰醇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青霞 王恩革 赵静 《能源与环境》 2012年第5期78-80,共3页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如臭氧投加量,臭氧投加方式,温度,空床接触时间,反冲洗。列举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优势。指出了该工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微污染水源水 臭氧投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后置下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毕爱军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8期36-43,共8页
针对水源水质存在的微污染问题及出水水质提升的需求,在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后置下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解决了一般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消除的微污染问题,使处理水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工艺设计上对布置形式、池型选择... 针对水源水质存在的微污染问题及出水水质提升的需求,在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后置下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解决了一般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消除的微污染问题,使处理水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工艺设计上对布置形式、池型选择、设计参数、设备选型进行了优化,将深度处理工艺后置,采用较厚炭层和砂层的下向流活性炭翻板滤池,并在预臭氧和后臭氧-炭滤工艺处分别设置超越管,保证了深度处理效果优良及工艺运行操作灵活。通过对工艺的技术和经济分析总结,为水质提升工程提供应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后置下向流 臭氧-生物活性炭 深度处理 水质提升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设计工程方法探析
17
作者 赵艳 李燕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8期13-14,共2页
在现阶段,常规的水处理工艺设计工程已不能满足对水源的处理要求,研究水源的预处理工艺设计及其他水源处理工艺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此,文章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设计工程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活性炭工艺 设计工程 生物 臭氧 水源处理 水处理工艺 工艺设计 预处理
下载PDF
南方某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巢猛 叶淦球 +1 位作者 陈卓华 刘清华 《城镇供水》 2015年第5期71-73,共3页
南方某水厂O3-BAC深度处理工艺连续运行五年以来的研究数据表明,活性炭滤料的碘吸附值下降了87.5%,亚甲基蓝吸附值下降了58.1%,但O3-BAC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一直稳定在30%以上,平均去除率为38.2%,O3-BAC可降低45%的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深度处理 CODMN 三卤甲烷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去除中试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高旭 余仲勋 +5 位作者 郭劲松 李怀茂 郭胜 王峰青 陆磊 扈庆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73-1778,共6页
以嘉陵江源水的自来水厂滤后水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又称为酞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去除效果。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 以嘉陵江源水的自来水厂滤后水为研究对象,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又称为酞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去除效果。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目标物质。研究发现:100 cm炭柱之后对PAEs去除率逐渐趋于平缓,可认为有效炭层高度为100 cm,较优的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3 mg/L左右,臭氧接触时间15 min,活性炭空床接触时间9 min;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不同分子量PAEs的去除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小分子的PAEs去除率高于大分子的PAEs;从吸附柱前后两点投加的结果比较来看,不同的投加比例对于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并未表现出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饮用水深度处理
原文传递
预臭氧与后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郭召海 杨敏 +3 位作者 张昱 裴义山 张君枝 広辻淳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3,共5页
利用静态批量和动态连续试验初步研究了预臭氧及预臭氧与后臭氧-BAC组合工艺对南方某含溴离子水库水的处理效果和相应的处理条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反应量在0.5~1.0mg/L范围内,在有效去除消毒副产物(DBPFP,主要包括THMFP和HAAFP... 利用静态批量和动态连续试验初步研究了预臭氧及预臭氧与后臭氧-BAC组合工艺对南方某含溴离子水库水的处理效果和相应的处理条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反应量在0.5~1.0mg/L范围内,在有效去除消毒副产物(DBPFP,主要包括THMFP和HAAFP)的同时,臭氧副产物溴酸可以控制在10μg/L以下,而继续增加臭氧反应量则会导致DBPFP的增加.当水中溴离子浓度达到96μg/L时,使用臭氧必须采取溴酸控制措施.连续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与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于2μm以上颗粒物、CODMn、TOC等的去除均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抑制DBP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臭氧 臭氧-生物活性炭 UV254 DBPFP 溴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