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歌四元艺术至境格局刍议:意象篇
1
作者 胡元坎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9-44,共6页
《周易》云“立象以尽意”“易者象也 ,象者像也。”故易象乃“意象” ,是以“象”象征“意”。凡总体构思采取“比” ,以诗的整体“象”象征、比喻“意”的诗 ,均可称“比体诗” ,其诗的整体形象亦即“意象” 。
关键词 易象 意象 比体诗 至境意象
下载PDF
当代意象理论五大家评述 被引量:4
2
作者 莫先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4-84,共11页
新时期以来,以意象作为对象反思、重筑文艺学美学理论的主要有五大流派,即汪裕雄的审美心理基元说,顾祖钊的意象文艺至境说,夏之放的文艺学美学逻辑起点说和郭外岑的表现性意象文艺形态说和朱志荣的美的元范畴说。本文对各派学说进行总... 新时期以来,以意象作为对象反思、重筑文艺学美学理论的主要有五大流派,即汪裕雄的审美心理基元说,顾祖钊的意象文艺至境说,夏之放的文艺学美学逻辑起点说和郭外岑的表现性意象文艺形态说和朱志荣的美的元范畴说。本文对各派学说进行总结,并作出一定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基元说 意象文艺至境 文艺学美学逻辑起点说 表现性意象文艺形态说 美的元范畴说
下载PDF
古代诗歌四元艺术至境比较
3
作者 胡元坎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划分四元艺术至境 。
关键词 古代 诗歌 艺术至境 比较研究 至境典型 艺术思维模式 至境意象 至境兴象
下载PDF
论意象五种 被引量:13
4
作者 顾祖钊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65-180,共16页
本文把古今中外的意象概念归纳为心理意象、内心意象、观念意象、泛化意象和至境意象五种,分别阐述了这五种意象的内涵和外延,指出:除心理意象属于纯心理学范畴外,内心意象、观念意象、至境意象在思维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泛化意象的产生,... 本文把古今中外的意象概念归纳为心理意象、内心意象、观念意象、泛化意象和至境意象五种,分别阐述了这五种意象的内涵和外延,指出:除心理意象属于纯心理学范畴外,内心意象、观念意象、至境意象在思维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泛化意象的产生,是意象使用过程中概念混乱的结果;而至境意象,则是象征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作者强调,在文学艺术向古老的象征艺术回归的今天,只有废除泛化意象,恢复意象的古义,才能建立起科学的意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象 至境意象 艺术形象 意象 心理意象 概念 象征型艺术 泛化 文学艺术 观念
原文传递
试论鲁迅小说意象的审美价值
5
作者 隋清娥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6期146-147,共2页
鲁迅小说有诗学特质,这其中意象的运用至关重要。鲁迅挥洒着具象描述和哲理升华的才情,在虚实相生的完美结合中创构的小说意象达到了系列化、独到化和个人化。而文艺学范畴的审美意象有四种基本特征,即: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和抽象性... 鲁迅小说有诗学特质,这其中意象的运用至关重要。鲁迅挥洒着具象描述和哲理升华的才情,在虚实相生的完美结合中创构的小说意象达到了系列化、独到化和个人化。而文艺学范畴的审美意象有四种基本特征,即: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和抽象性。比对鲁迅小说中的审美意象的特征可知,文学审美意象所应具有的特征在鲁迅小说文本中的意象身上基本上都能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至境意象 小说意象 审美意象 铁屋子 完美结合 个人化 虚实相生 美学价值 哲理升华
原文传递
也谈意象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丰顺 吕景云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也谈意象问题朱丰顺,吕景云关于意象问题,中外学术界都存在着将意象、形象和表象等概念互相混淆,或以意象取代形象,或以表象取代意象等现象。中国古典文论中有周易卦象和卦意的表意之象论、《文心雕龙》“窥意象而运斤”的精神意象... 也谈意象问题朱丰顺,吕景云关于意象问题,中外学术界都存在着将意象、形象和表象等概念互相混淆,或以意象取代形象,或以表象取代意象等现象。中国古典文论中有周易卦象和卦意的表意之象论、《文心雕龙》“窥意象而运斤”的精神意象论和明清叶燮等人的至境意象论等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意象 艺术形象 意象 至境意象 “意中之象” 艺术思维 艺术想象 《文心雕龙·神思》 艺术构思 艺术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