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汤显祖“至情论”思想渊源初探
1
作者 姚宁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43-45,共3页
汤显祖,作为明朝卓越的戏曲家与文学家,在理学盛行的晚明时期,不畏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提出了独特的“至情论”,为文学史和戏曲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拟从时代社会背景、师友影响、个人生平经历以及儒释道思想的交融四个视角,深... 汤显祖,作为明朝卓越的戏曲家与文学家,在理学盛行的晚明时期,不畏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提出了独特的“至情论”,为文学史和戏曲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拟从时代社会背景、师友影响、个人生平经历以及儒释道思想的交融四个视角,深入剖析汤显祖至情论的思想渊源,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其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情 社会 感经历 李贽“童心说”
下载PDF
《牡丹亭》与《香玉》中的“至情”之比较
2
作者 党月异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4期81-94,共14页
清初《香玉》和晚明《牡丹亭》建立了一种明确的对话关系,《香玉》是对《牡丹亭》至情论的遥相呼应和进一步的情感书写,是对明晚情感话语的自觉延伸与有意回响。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从《牡丹亭》到《香玉》中至情文化谱系的传承与发... 清初《香玉》和晚明《牡丹亭》建立了一种明确的对话关系,《香玉》是对《牡丹亭》至情论的遥相呼应和进一步的情感书写,是对明晚情感话语的自觉延伸与有意回响。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从《牡丹亭》到《香玉》中至情文化谱系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香玉》 至情
下载PDF
论“临川四梦”之“梦”与“至情”内涵
3
作者 刘一丁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8期17-19,共3页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以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大千世界里的众生百态,其“梦”的表现方式使“四梦”看似团圆的喜剧结局里暗含着虚无的悲剧美。镜花水月般的戏梦人生里值得人们一路苦行的,也许唯有一往而深的“至情”。本文试分析“临川四...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以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大千世界里的众生百态,其“梦”的表现方式使“四梦”看似团圆的喜剧结局里暗含着虚无的悲剧美。镜花水月般的戏梦人生里值得人们一路苦行的,也许唯有一往而深的“至情”。本文试分析“临川四梦”的情节内容和表现手法,并以此探讨其中“至情”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一往而深 节内容 至情 汤显祖 戏梦人生 镜花水月 虚实相生
下载PDF
试论汤显祖的“至情说”——以《牡丹亭》为例
4
作者 黄婷 《新传奇》 2023年第25期0025-0027,共3页
汤显祖主张“至情说”。他一生尚情,试图“以情入礼”来激活晚明礼教僵坏的社会世情,实现对礼教秩序的回归。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柳梦梅二人的爱情婚姻向世人传达了“情”的动人力量,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历史影响,具有现... 汤显祖主张“至情说”。他一生尚情,试图“以情入礼”来激活晚明礼教僵坏的社会世情,实现对礼教秩序的回归。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柳梦梅二人的爱情婚姻向世人传达了“情”的动人力量,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历史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说” 阳明心学 程朱理学 生生之仁 《牡丹亭》
下载PDF
《牡丹亭》“至情”主题的历史文化渊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松来 乐帧益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5,共7页
本文从历史文化的维度系统梳理《牡丹亭》中“至情”主题的形成过程与演变轨迹,力图阐明“至情”主题的渊源有自和历史悠久,并揭示《牡丹亭》中这一主题超越同类作品的精神价值与哲学意蕴,从而为人们解读《牡丹亭》提供一个理论的新视角。
关键词 牡丹亭 至情主题 文化渊源 精神价值
下载PDF
《牡丹亭》《红楼梦》“至情”主题之异同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松来 方立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至情"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深层文化意蕴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至情"主题的文化意蕴在《牡丹亭》中得到了充分彰显,那么《红楼梦》则是这一主题在小说文体中最高的呈现方式... "至情"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深层文化意蕴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至情"主题的文化意蕴在《牡丹亭》中得到了充分彰显,那么《红楼梦》则是这一主题在小说文体中最高的呈现方式。本文认为,《红楼梦》继承了《牡丹亭》"以情抗礼"的思想理路,而且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梦的表现形式,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梦之悲喜———"至情"主题不同的色彩基调;梦之阴阳虚实———"至情"主题不同的心理与哲学意蕴;梦之归路———"至情"主题不同的人生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至情 主题 异同
下载PDF
亦史亦幻 至情至性——评网络盛行的“穿越”小说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海燕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关键词 小说 网络 恋爱故事 至情 社会文化心理 深层意义 读者群 点击率
下载PDF
奇诡荒诞 至情至性——评玄幻武侠小说《诛仙》 被引量:7
8
作者 胡燕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5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武侠小说 荒诞 至情 文化心理 文化现象 读者群 传统
下载PDF
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 被引量:6
9
作者 宋俊华 《文化遗产》 2009年第3期34-41,132,共9页
白先勇精心策划和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问世后,先后在两岸三地和国外演出近百场,在海内外掀起了"白旋风"和"牡丹热",与400多年前"至情版"问世时的盛况遥相呼应。从汤显祖"... 白先勇精心策划和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问世后,先后在两岸三地和国外演出近百场,在海内外掀起了"白旋风"和"牡丹热",与400多年前"至情版"问世时的盛况遥相呼应。从汤显祖"至情版"到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经历了从建构到重构、解读的历程。"意趣神色"的创作理念与"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相激荡,使汤显祖打出"至情"的大旗;而昆曲情结、文化复兴的使命感与"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的时代潮流相呼应,则使白先勇用"青春"来感召观众。在经典热的今天,梳理《牡丹亭》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的过程,反思文人如何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不仅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具有借鉴意义的,而且对于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人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至情 青春版 建构 重构 解读
下载PDF
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香玉》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海燕 《蒲松龄研究》 2004年第2期22-29,共8页
蒲松龄远承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依托志怪小说形式,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系列异类化人的恋爱故事,刻画出众多助夫成名的女性形象,以表达对生活的哲理认识。受道教神仙观影响,这类故事一般在叙述模式上还留有此前仙人降谪式故事的痕迹... 蒲松龄远承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依托志怪小说形式,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系列异类化人的恋爱故事,刻画出众多助夫成名的女性形象,以表达对生活的哲理认识。受道教神仙观影响,这类故事一般在叙述模式上还留有此前仙人降谪式故事的痕迹,“异类入世则意味着性灵的沉沦”可以说是《聊斋志异》艺术世界普遍的逻辑法则;其中的有情异类,还不能幸免于为无情的人间法则伤害的悲剧命运。相比之下,《香玉》篇与香玉则是个优异的存在,是蒲松龄全新的创造。它通过香玉、黄生等至情至性的精神自由型人格的塑造,寄托了人性美的理想;《香玉》这样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的出现,是短篇小说创作的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玉 至情 精神自由型人格
下载PDF
《聊斋》至情美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春元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2期5-18,共14页
《聊斋志异》是一部重情之作,全书以情贯穿,情是全书之魂。蒲松龄妙笔摹绘人间情感百态,令《聊斋志异》各色形象获得鲜活的生命力,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各色形象的至情描写的特征有三:其一是扩大至情内涵,对前人的至情观在... 《聊斋志异》是一部重情之作,全书以情贯穿,情是全书之魂。蒲松龄妙笔摹绘人间情感百态,令《聊斋志异》各色形象获得鲜活的生命力,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各色形象的至情描写的特征有三:其一是扩大至情内涵,对前人的至情观在继承的基础上拓展与超越,展现多种感人肺腑的至情,丰富了中国的情文化;其二是深刻表现至情的生成发展过程,具有极高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其三是《聊斋志异》各色形象的至情与思想高度融合,两者相得益彰。蒲松龄的至情描写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幻笔写至情,通过种种困难考验表现至情,巧选人物情感的动情点表现至情。蒲松龄的至情描写产生了多方面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有至情的崇高美、诗意美、极致美和喜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至情 崇高美 极致美 诗意美 喜剧美
下载PDF
阳明心学与汤显祖“至情”说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万机 《贵州文史丛刊》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汤显祖自幼受到阳明心学的熏陶。对他影响最深的是罗汝芳、达观和尚和李贽。罗汝芳生生之仁的学术思想,达观侠义救世精神,以及李贽“童心”说和狂狷豪侠气质,对汤显祖人生观、政治观的形成,都有决定性的意义,自然对汤氏文学思想与美学... 汤显祖自幼受到阳明心学的熏陶。对他影响最深的是罗汝芳、达观和尚和李贽。罗汝芳生生之仁的学术思想,达观侠义救世精神,以及李贽“童心”说和狂狷豪侠气质,对汤显祖人生观、政治观的形成,都有决定性的意义,自然对汤氏文学思想与美学思想的核心“至情”说,也有密切的联系。汤氏“至情”说,对明清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阳明心学 生生之仁 至情
下载PDF
汤显祖的“至情说”论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晓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2-37,共6页
汤显祖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著名作家。在其最广为人知的传奇《牡丹亭》中,汤显祖将"情"提到了生而有之的高度,与"理"及"性"相抗,以阐扬自然人性的正当。但贯穿于汤显祖文学思想及戏曲创作中的"至情... 汤显祖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著名作家。在其最广为人知的传奇《牡丹亭》中,汤显祖将"情"提到了生而有之的高度,与"理"及"性"相抗,以阐扬自然人性的正当。但贯穿于汤显祖文学思想及戏曲创作中的"至情说",并非对"理"及"性"的完全否定,而是强调"情"、"性"之间度的把控,是明代主流思想由程朱而陆王复又回归程朱的反映。受罗汝芳及达观禅师影响,汤显祖的"情"虽有时混入了庄、禅的成份,但积极入世、醒世、救世始终是其思想观念及现实践履的主要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牡丹亭》
下载PDF
脂砚斋小说批评"至情"说意蕴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明月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脂砚斋"至情说"强调小说写"情"的精神内核,认为情与淫相区别,"情里无淫,淫里无情",情是一种艺术审美的爱,情是生命的灵魂.文学作品应写出情的深刻性、复杂性、矛盾性."沥血滴髓之至情至神"是... 脂砚斋"至情说"强调小说写"情"的精神内核,认为情与淫相区别,"情里无淫,淫里无情",情是一种艺术审美的爱,情是生命的灵魂.文学作品应写出情的深刻性、复杂性、矛盾性."沥血滴髓之至情至神"是心神的完全契合,是情的心灵化、精神化,达到情幻之境,了悟"情即是幻",使"至情"具有了悲情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砚斋 至情至神 意淫
下载PDF
情与梦:以至性至情之人入戏——中西同时代剧圣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创作精髓一瞥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忠煌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1期99-101,共3页
汤显祖生活在明朝嘉靖至万历皇帝统治时期,其时国力强盛而吏治黑暗,仕途坎坷以至直言遭贬,如此经历反映在他最后二十年隐居生活所产生的“玉铭堂四梦”经典戏曲文本中。稍晚于他十余年诞生的莎士比亚,适逢欧洲文艺复兴全盛时代及其... 汤显祖生活在明朝嘉靖至万历皇帝统治时期,其时国力强盛而吏治黑暗,仕途坎坷以至直言遭贬,如此经历反映在他最后二十年隐居生活所产生的“玉铭堂四梦”经典戏曲文本中。稍晚于他十余年诞生的莎士比亚,适逢欧洲文艺复兴全盛时代及其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创作 中西 至情 隐居生活 万历皇帝 文艺复兴
下载PDF
对奇灵之文与至情人生的执著追求——从汤显祖的交游看其隐于市井的原由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丹虹 《北方论丛》 2003年第4期80-84,共5页
 作为明代中晚期的曲作家,汤显祖的地位是至高的。他虽不是成功的仕人,但却是成功的作家。在其与社会的边缘人的接触中,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其俗文学的创作对当时其他作家及市井中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决定隐居市井,与这些...  作为明代中晚期的曲作家,汤显祖的地位是至高的。他虽不是成功的仕人,但却是成功的作家。在其与社会的边缘人的接触中,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其俗文学的创作对当时其他作家及市井中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决定隐居市井,与这些边缘人的接触是息息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人 市井 奇灵之文 至情 俗文学
下载PDF
童心、至情、性灵:浅谈明清言情小说之繁荣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114-117,共4页
明清时代是中国言情小说的繁荣阶段。童心、至情与性灵等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明清言情小说的创作与成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文学批评理论充分肯定言情小说这种俗文学的价值,为中国文学批评重视雅文学的传统格局融入新风,从... 明清时代是中国言情小说的繁荣阶段。童心、至情与性灵等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明清言情小说的创作与成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文学批评理论充分肯定言情小说这种俗文学的价值,为中国文学批评重视雅文学的传统格局融入新风,从而推动明清言情小说迈入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心 至情 性灵 文学批评 明清言小说
下载PDF
归有光的“至情论”及其散文创作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永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归有光所提出的“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是天下之至情”的“至情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创精神。正是基于对人间至情的珍视,归有光才能毫不吝惜地将“至情”延伸至人性中的各类情感,并真诚地加以赞美,从而创作出大量感人至深的散文作品... 归有光所提出的“匹夫匹妇以为当然,是天下之至情”的“至情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创精神。正是基于对人间至情的珍视,归有光才能毫不吝惜地将“至情”延伸至人性中的各类情感,并真诚地加以赞美,从而创作出大量感人至深的散文作品,具体体现在家庭亲情、乡曲应酬、经世致用三类作品之中,而以家庭亲情散文最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有光 散文 至情 理论与创作
下载PDF
《牡丹亭》“至情”观 被引量:5
19
作者 瞿华英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9-60,63,共3页
汤显祖以“临川四梦”构建应和时代的“至情”理想,他一生“为情作使”、“为情转易”,《牡丹亭》对至情进行了直接大胆的描写和歌颂。但是作为儒生,合理合法的社会准则依然会作为一个尺度保留在心中。汤氏试图在《牡丹亭》中构筑一个... 汤显祖以“临川四梦”构建应和时代的“至情”理想,他一生“为情作使”、“为情转易”,《牡丹亭》对至情进行了直接大胆的描写和歌颂。但是作为儒生,合理合法的社会准则依然会作为一个尺度保留在心中。汤氏试图在《牡丹亭》中构筑一个情理兼顾、存理遂欲的人性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下载PDF
纯朴纯真 至性至情——读莫友芝节日风情诗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尚彬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11,共7页
莫友芝《郘亭诗钞》中的节日风情诗,多为触景生情之作,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中华民族不少传统节日所特有的风情,亦体现出诗人对故乡、对亲友的深挚之情,抒发出诗人因之而触发的种种真情实感。探析莫友芝的节日风情诗,当可更为全面地了解... 莫友芝《郘亭诗钞》中的节日风情诗,多为触景生情之作,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中华民族不少传统节日所特有的风情,亦体现出诗人对故乡、对亲友的深挚之情,抒发出诗人因之而触发的种种真情实感。探析莫友芝的节日风情诗,当可更为全面地了解莫友芝诗歌创作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友芝 节日风 纯朴纯真 至性至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