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创新方法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光福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中国人自古崇尚创新,他们在几千年的创新实践中,提出并使用了一些极富创新意蕴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怀疑、直觉、逆向思维、综合思维、"至法无法"。这些方法很有价值和启示意义,能够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 中国人自古崇尚创新,他们在几千年的创新实践中,提出并使用了一些极富创新意蕴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怀疑、直觉、逆向思维、综合思维、"至法无法"。这些方法很有价值和启示意义,能够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方 温故知新 逆向思维 至法无法
下载PDF
清代文学法度论的三个维面
2
作者 胡建次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2-17,23,共7页
清代文学法度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有法维面的论说;二是对活法维面的论说;三是对“至法无法”维面的论说。清人对文学法度的论说,在整体上体现出建构与消解并重的特征,他们将“有法”与“无法”这两个命题在深层次上予以了融通。
关键词 清代 文学度论 至法无法
下载PDF
试论谢榛“起爆结馀”诗法结构理论
3
作者 何玥蕾 唐芸芸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谢榛“起爆结馀”诗法结构理论源自“起结”结构论命题,符合“以盛唐为法”的诗学标准,强调“起句突然”和“结句有馀”。“起爆结馀”之法作为通往“至法无法”终极创作技巧中的一种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然而然”。但是对初学者而... 谢榛“起爆结馀”诗法结构理论源自“起结”结构论命题,符合“以盛唐为法”的诗学标准,强调“起句突然”和“结句有馀”。“起爆结馀”之法作为通往“至法无法”终极创作技巧中的一种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然而然”。但是对初学者而言,运用“起爆结馀”之法很难实现“自然而然”,谢榛用“起爆结馀”之法改诗也无法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家直说》 “起爆结馀” “以盛唐为 至法无法 “自然而然”
下载PDF
“至法无法”论的当代意义
4
作者 刘毅青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7-166,共10页
"至法无法"或曰"无法之法"是中国文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其理解关涉到对中国文艺创作论的理解以及在审美品味上的定位。法度与自然所构成的理论辩证只有放在道与艺张力的背景中才能得到恰切的理解。"法&q... "至法无法"或曰"无法之法"是中国文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其理解关涉到对中国文艺创作论的理解以及在审美品味上的定位。法度与自然所构成的理论辩证只有放在道与艺张力的背景中才能得到恰切的理解。"法"的获得来自技艺训练、技艺习惯养成的本能。但一味地在技巧上求工,只能在技巧上有突破,并不能达到"无法"之"法"的境界。技巧的超越来自主体精神修养境界的提升,修养是最终突破技巧的关键。对"至法无法"的理论建构不能局限于文献的梳理,而应该从中国哲学美学的层面展开,并将其置于当代的文论语境中,凸显其对解决当代文论和美学问题所具有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法无法 工夫 中国文论
原文传递
苏、黄的书法与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7,共10页
苏轼、黄庭坚倡导的"尚意"书法,追求"出新意"和"生新奇",其笔意的纵横曲折与"以文为诗"而重气格的宋诗章法相通。他们的书体,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或雄健奇崛、丰筋多骨,一如其诗体而风... 苏轼、黄庭坚倡导的"尚意"书法,追求"出新意"和"生新奇",其笔意的纵横曲折与"以文为诗"而重气格的宋诗章法相通。他们的书体,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或雄健奇崛、丰筋多骨,一如其诗体而风格独特,具有"一笔书"的气韵,讲究"字中有笔"和"句中有眼",这些与他们诗歌的句法和字法也都有关系。苏、黄的书法和诗学,往往由技艺间事转入治心养气的品格修养,不仅求妙于笔,更求妙于心。才高者"心法"无轨,信手自然而超轶绝尘;学深者技进于道,抖擞俗气而痛快沉着,达到"至法无法"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黄庭坚 尚意 一笔书 至法无法
原文传递
破旧立新,还学生一片自由“天空”——浅谈我的教改路
6
作者 何淑英 《中国市场》 2017年第4期247-248,共2页
设计让学生"放飞"自己的平台,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陈规,鼓励创新;开设小组互相合作交流平台,"荣誉患难"与共;追求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至法无法。
关键词 “闭嘴” “自由” 打破 激励 合作交流 至法无法
下载PDF
东、西方美学观辩证
7
作者 杨向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66-68,共3页
东、西方美学观辩证杨向阳一美的概义“美”属于哲学范畴,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美和美感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发展的。美学是研究感性和理性的一门科学。“美学观”是为人类创造美好环境(特别是美术造形)的立场、方法、观点.“... 东、西方美学观辩证杨向阳一美的概义“美”属于哲学范畴,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美和美感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发展的。美学是研究感性和理性的一门科学。“美学观”是为人类创造美好环境(特别是美术造形)的立场、方法、观点.“美”的含义很多:罗马圣·奥古斯了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观 中级阶段 “神” 至法无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形” 绘画 最高境界 “造境”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下载PDF
明七子影响下许筠诗学观的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美花 袁棠华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许筠是朝鲜王朝中期的著名文学家。他在明七子文学复古思想的影响下,结合朝鲜文坛实际,形成了独特的诗学观念。他肯定明七子的复古运动,赞同其"文学秦汉、诗学盛唐"的文学主张;以性情为基点,主张学诗追溯至《诗经》,学习讲性... 许筠是朝鲜王朝中期的著名文学家。他在明七子文学复古思想的影响下,结合朝鲜文坛实际,形成了独特的诗学观念。他肯定明七子的复古运动,赞同其"文学秦汉、诗学盛唐"的文学主张;以性情为基点,主张学诗追溯至《诗经》,学习讲性情之道的国风;针对复古中出现的肤廓空疏之风及朝鲜诗坛之弊,提出绩学攻苦、博综该惯的学识要求;针对七子"诗学盛唐"的断代性,提出"厚古贵今"的观念,拓展了诗学视野;在总结明代复古的剽窃蹈袭之弊的基础上,重视各种手法灵活的融合运用,追求"至法无法"的作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 性情诗学 博综该惯 厚古贵今 至法无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