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2020年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杜鑫田 刘扬 杨旸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3期27-28,共2页
目的 分析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特点,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病例340例,分析人群、时间、致伤交通工具、累及解剖部位分布特点。结果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病例中... 目的 分析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特点,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病例340例,分析人群、时间、致伤交通工具、累及解剖部位分布特点。结果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病例中男性(60.3%,205/340)占比高于女性(39.7%,135/340),35~59岁高发(48.5%,165/340);10月病例数最多(15.6%,53/340),2月病例数最少(1.2%,4/340);24小时内8时和18时发生量较多,占比分别为10.0%(34/340)和11.8%(40/340)。致伤相关交通工具方面,与电动自行车相关占比最高(61.5%,209/340),累及解剖部位中下肢和头部占比较高,分别为41.2%(140/340)和27.9%(95/340)。结论 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可根据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重点关注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道路交通事故 院前急救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 致伤相关交通工具
下载PDF
天津市2021年交通事故伤患者特点分析及急救处理
2
作者 王亚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9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2021年交通事故伤患者的特点分析及急救处理方法,以提升院前急救处理水平。方法纳入天津市急救中心2021年1—12月接诊的5524例交通事故伤患者,资料完整,可供本次研究,分析患者特点(受伤人群分布情况、各月份受伤病例数、2... 目的探讨天津市2021年交通事故伤患者的特点分析及急救处理方法,以提升院前急救处理水平。方法纳入天津市急救中心2021年1—12月接诊的5524例交通事故伤患者,资料完整,可供本次研究,分析患者特点(受伤人群分布情况、各月份受伤病例数、24 h发病时间致伤相关交通工具及受伤部位),并分析患者急救处理方法,观察患者救治结果。结果交通事故伤患者中男性占55.34%(3057/5524),高于女性的44.66%(2467/5524);31~60岁为高发人群占53.42%(2951/5524);5524例受伤患者平均年龄为(48.09±18.53)岁。受伤患者病例数量分析发现,5月份病例最多,占10.26%(567/5524),2月份病例最少,占5.61%(310/5524)。24 h发病时间中8:00占8.69%(480/5524)和17:00占7.84%(433/5524)发生率较高。致伤交通工具中,与电动自行车相关占44.30%(2447/5524)占比较高。受伤部位分析,其中头面部占52.53%(2902/5524)以及下肢占48.21%(2663/5524)占比较高。结论交通事故伤病情危急,发病后需及时处理,分析患者发病的具体特点,有助于院前急救人员做好相应处理,更好地应对疾病突发情况,给予患者有效急救措施,提升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人群分布 致伤相关交通工具 部位 急救处理 抢救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