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NP和Cys-c检测在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患者心衰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献豪 刘宝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在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ARVD)患者中心力衰竭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ARVD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功能分为心...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在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ARVD)患者中心力衰竭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ARVD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功能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24)、心功能Ⅲ级组(n=30)和心功能Ⅳ级组(n=27),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BNP、Cys-c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将不同心功能分级的ARV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其BNP、Cys-c、LVEF及LVEDD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RVD患者随心功能降低,BNP、Cys-c水平及LVEDD呈升高趋势,而LVEF呈下降趋势,不同心功能的ARVD患者间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OR=4.117)与Cys-c(OR=6.357)是ARVD患者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BNP与Cys-c联合预测ARVD患者心力衰竭的ROC下AUC面积为0.905,95%CI:0.839~0.971,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随访18个月,以出现心力衰竭为终点结局,观察患者的生存率,BNP高危组(BNP≥731.43 ng/L)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低危组(BNP<731.43 ng/L),Cys-c高危组(Cys-c≥2.14 mg/L)生存曲线明显低于低危组(Cys-c<2.14 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和Cys-c联合检测对ARVD引起的心力衰竭具有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 心力衰竭 脑钠肽 血清胱抑素C
下载PDF
心律失常心电图研究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的心电图新概念——Epsilon波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祥 蔡思宇 +8 位作者 吴祥 蔡思宇 吴祥 蔡思宇 吴祥 蔡思宇 吴祥 蔡思宇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心室发育不良 心电图 ARVD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Epsilon波表现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伟国 陈万春 虞种花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病例 诊断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EPSILON波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的电生理基质和导管消融治疗(附二例报道) 被引量:3
4
作者 殷跃辉 刘增长 +6 位作者 佘强 董军 吴近近 兰先彬 杨小渝 凌智瑜 刘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报道2例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C)的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结果。方法2例均以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为首发症状。在窦性心律下,采用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构建右室并行起搏标测室速起源点。结果双极电压图上的低电压面积分别... 目的报道2例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C)的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结果。方法2例均以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为首发症状。在窦性心律下,采用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构建右室并行起搏标测室速起源点。结果双极电压图上的低电压面积分别为36 cm2和48 cm2,室速起源于低电压的病变心肌与正常心肌的交界区,2例共有4种室速,采用线性消融后4种室速即刻均不能诱发,例2于术后第2天复发,但室率从188次/分降至160次/分,随访9个月和4个月未见室速复发。结论ARVC的电生理基质是病变心肌的低电压区,电解剖标测指导下的线性导管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 室性心动过速 电解剖标测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 被引量:3
5
作者 秦明照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5期330-331,共2页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ARVD)或称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发病机理不清的心肌病,约有1/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进行性减少被脂肪和纤维组织代替,以右室游离壁最明显,当病变厂广泛,室壁很薄时也称为"...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ARVD)或称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发病机理不清的心肌病,约有1/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进行性减少被脂肪和纤维组织代替,以右室游离壁最明显,当病变厂广泛,室壁很薄时也称为"羊皮纸心",无器质性瓣膜病、分流、活动性心肌炎及冠脉病变.临床表现为伴左束枝传导阻滞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猝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心室造影及心内膜活检有助于诊断,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发病机理 诊断
下载PDF
起搏并药物治疗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一例
6
作者 孙华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6年第4期224-224,共1页
起搏并药物治疗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一例孙华保(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湛江524037)患者女性,54岁,因心悸、皮肤湿冷12h于1994年3月急诊入院。患者于12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心悸、全身出汗、皮肤湿冷、发绀,... 起搏并药物治疗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一例孙华保(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湛江524037)患者女性,54岁,因心悸、皮肤湿冷12h于1994年3月急诊入院。患者于12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心悸、全身出汗、皮肤湿冷、发绀,在当地卫生院拟诊“心动过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起搏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从分子遗传学到临床 被引量:6
7
作者 仇晓亮 刘文玲 胡大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是一种近几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遗传性心肌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发现的相对明确的致病基因有8个,基因筛查和功能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此病的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诊断,现多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诊...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是一种近几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遗传性心肌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发现的相对明确的致病基因有8个,基因筛查和功能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此病的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诊断,现多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诊断的灵敏度有待提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防止猝死,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射频消融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 综述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刻不容缓: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达峰 谢启应 +1 位作者 方晗 杨天伦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221-226,共6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是一种以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右室心肌细胞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疾病,是引起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欧洲心脏病协会颁布了最新的诊断标准,使它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的提高。但心律失常...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是一种以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右室心肌细胞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疾病,是引起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欧洲心脏病协会颁布了最新的诊断标准,使它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的提高。但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心内科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综述近年来在新标准的基础上对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表现Epsilon波一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吴祥 蔡思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70-871,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心肌病 EPSILON波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致心律失常源性右室发育不良的超声显像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芬蝶 方秀英 +3 位作者 杨俊华 徐苏丹 蒋文平 王仲恺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719-719,共1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种新的心肌病类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波 朱清於 +1 位作者 景华 李露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73-474,共2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种新的心肌病类型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吴波,朱清於,景华,李露言关键词心肌疾病;心律失常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2.2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是近年提出的右室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种新的心肌病类型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吴波,朱清於,景华,李露言关键词心肌疾病;心律失常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2.2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是近年提出的右室心肌病的一种亚型。此病的发病率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检查和外科治疗(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莉 汪曾炜 +7 位作者 张宝仁 朱家麟 郝家骅 蔡凯华 徐志云 赵仙先 郭素华 王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6年第3期151-152,共2页
报告药物治疗无效、射频导管消融失败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1例患者,在电生理导引下行右室前游离壁隔离术治疗成功。术后随访7个月无室速发作,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提示部分右室隔离... 报告药物治疗无效、射频导管消融失败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1例患者,在电生理导引下行右室前游离壁隔离术治疗成功。术后随访7个月无室速发作,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提示部分右室隔离术对有生命危险和药物治疗无效及射频导管消融失败的ARVD室速患者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心动过速 电生理 手术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导致晕厥患者一例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巍 杨延宗 +2 位作者 林治湖 高连君 刘莹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晕厥 射频消融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Epsilon波1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君华 王福军 +2 位作者 蒋勇 向芝青 安俊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EPSILON波 右室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 QRS波群时限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宽大畸形QRS波群 体表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文波 马大波 赵林双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41-42,共2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rggthmogenic right Ventrieular dysplasia,ARVD)是一种累及右室心肌组织的病变。临床上以阵发心悸及室速、室颤所致脑缺血甚至猝死为表现,故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报告一例如下:
关键词 右室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超声显像 频发室早 脑缺血 心肌组织 室速 超声心动图 武汉总医院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近近 殷跃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416-421,共6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猝死和心力衰竭。心电图上主要表现出(1)复极异常;(2)除极/传导异常;(3)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舒张期的碎裂电位和心室病变部位的低电压区可以被看作是其诊断标准。C...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猝死和心力衰竭。心电图上主要表现出(1)复极异常;(2)除极/传导异常;(3)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舒张期的碎裂电位和心室病变部位的低电压区可以被看作是其诊断标准。Carto系统标测能发现病变区的准确位置、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目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的临床治疗主要有:针对室速发生所采取的射频消融法,针对心力衰竭所采用的药物治疗及心脏移植手术,针对心脏猝死所采取的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 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1例酷似急性心肌炎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颖 刘利 蒋冰蕾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35-838,共4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是一种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的心脏病。本病例为青年女性,因反复心悸7 d,加重伴腹泻1 d入院。入院时辅助检查提示:室性心律失常伴心肌损伤指标增高,考虑为急性重症心肌炎。随后的诊治发现,...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是一种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的心脏病。本病例为青年女性,因反复心悸7 d,加重伴腹泻1 d入院。入院时辅助检查提示:室性心律失常伴心肌损伤指标增高,考虑为急性重症心肌炎。随后的诊治发现,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可见Epsilon波,心脏影像学检查提示右心增大,右心室内低密度脂肪影,而左心形态功能正常。出院时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该病例提示对右心增大、心肌受损合并室速的病人应进行多病因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 急性心肌炎 肌钙蛋白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恒愉 黄德嘉 《四川医学》 CAS 1998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对10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患者进行了平均42.7月的随访研究。首次诊断时的观察指标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症状、病程、体征及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分级采用NYHA分级方法。随访方法为作者直接... 对10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患者进行了平均42.7月的随访研究。首次诊断时的观察指标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症状、病程、体征及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分级采用NYHA分级方法。随访方法为作者直接与病人或家属见面,除首次诊断观察内容外,进一步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晕厥发生频度,因心动过速再入院次数等。将出现症状到死亡在1小时内、自发的、出乎意料的死亡定义为猝死。结果:死亡4例,1例为脑梗塞,3例为猝死,猝死者平均年龄20岁,晕厥发生频度每月1~2次;存活6例,心功良好,平均年龄32岁,晕厥发生最多每两年1次。结果提示:ARVD预后与年龄及晕厥发作频度有关,年轻者较年长者易于猝死。治疗中对年轻ARVD伴反复晕厥发作患者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 猝死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点(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凌智瑜 殷跃辉 +4 位作者 苏立 刘增长 陈维娟 冉海涛 王志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25-1328,1346,共5页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的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MRI)图像表现,以提高对其知识。方法:对2例完全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国际心脏病学会ARVD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及MRI检查,重点观察右心室形态结构及功能改变,...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的超声心动图及磁共振(MRI)图像表现,以提高对其知识。方法:对2例完全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国际心脏病学会ARVD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及MRI检查,重点观察右心室形态结构及功能改变,并在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下构建右心室电解剖图,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2例患者均右心室腔扩张,右室壁有局限性室壁瘤,调节束回声增强。MRI也提示右心腔扩大,右心室肌小梁排列紊乱2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所提示的病变区与Carto标测的低电压区一致。结论:超声心动图及MRI检查可无创性检测ARVD患者右心室形态结构及功能改变,为ARVD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 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显像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仇玉民 张新超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94-94,共1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例仇玉民,张新超(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750004)患者男性,22岁,因“发作性心悸2年,晕厥4次”入院。在院外多次做心电图(ECG)发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牲心动过速(VT).用过普奈...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一例仇玉民,张新超(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750004)患者男性,22岁,因“发作性心悸2年,晕厥4次”入院。在院外多次做心电图(ECG)发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牲心动过速(VT).用过普奈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美酉律、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鉴别诊断 心肌疾病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