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致畸物的gfp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顾立锋 蒋建东 +3 位作者 何健 黄星 贾开志 李顺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RecA与UvrA是细胞SOS系统中重要的修复蛋白,在细胞DNA损伤后诱导表达.将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mut3a)分别置于recA和uvrA启动子调控下,构建成质粒pRecAgfp和pUvrAgfp,并转化E.coliDH5α,构建成检测菌株ERS101和EUS101.试验发现,... RecA与UvrA是细胞SOS系统中重要的修复蛋白,在细胞DNA损伤后诱导表达.将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mut3a)分别置于recA和uvrA启动子调控下,构建成质粒pRecAgfp和pUvrAgfp,并转化E.coliDH5α,构建成检测菌株ERS101和EUS101.试验发现,菌株ERS101和EUS101在致畸物吖啶橙处理后,GFP的表达量增高,菌悬液经507nm的蓝光激发后产生的绿色荧光明显增强,且与吖啶橙的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使在0.5μgmL-1的吖啶橙诱导下也能检测到荧光增强效应.对硝基酚等多种致畸物处理后的检测菌株均有荧光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 致畸物 基因工程菌构建
下载PDF
用中国仓鼠V79细胞代谢协作试验筛选致畸物及其可靠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宗灿 傅娟玲 +1 位作者 赵树芬 保毓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4-67,共4页
维生素A和硫酸镉可显著抑制中国仓鼠V79细胞代谢协作.维生素C则不抑制,预测可靠性初步评价表明,V79细胞代谢协作试验预测致畸性的敏感性为0.75,特异性为0.62,提示本试验有助于预测以抑制间隙接合细胞间通讯为机理的致畸物.可作为一个重... 维生素A和硫酸镉可显著抑制中国仓鼠V79细胞代谢协作.维生素C则不抑制,预测可靠性初步评价表明,V79细胞代谢协作试验预测致畸性的敏感性为0.75,特异性为0.62,提示本试验有助于预测以抑制间隙接合细胞间通讯为机理的致畸物.可作为一个重要的补充试验被选入预测致畸物的最佳试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硫酸镉 维生素C 致畸物
下载PDF
致畸物短期筛检方法选择的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爱平 王郑选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24-125,119,共3页
致畸物短期筛检方法选择的讨论王爱平,王郑选化学工业发展很快,每天都有新产品问世,现有发育毒性试验很难满足化工产品飞速发展的需要,建立更快速有效的筛检系统已迫在眉睫。选择恰当的试验方法用于逐步(或逐级)筛检系统(ati... 致畸物短期筛检方法选择的讨论王爱平,王郑选化学工业发展很快,每天都有新产品问世,现有发育毒性试验很难满足化工产品飞速发展的需要,建立更快速有效的筛检系统已迫在眉睫。选择恰当的试验方法用于逐步(或逐级)筛检系统(atiersystemforscre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畸物 分析 筛检方法
下载PDF
化学诱变物、致癌物与致畸物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天宝 杨在昌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9-135,共7页
致突变与致癌之间的关系,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但证明了诱变物与致癌物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而且运用DNA转移技术,证明了经化学诱变物处理后,所引起的转化表型细胞,其DNA的确携带有恶性转化的遗传信息,即致癌性诱变剂的作用是引... 致突变与致癌之间的关系,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但证明了诱变物与致癌物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而且运用DNA转移技术,证明了经化学诱变物处理后,所引起的转化表型细胞,其DNA的确携带有恶性转化的遗传信息,即致癌性诱变剂的作用是引起细胞DNA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变 致癌 致畸物
下载PDF
化学致畸物危险度评价中的Nested logistic模型及其应用
5
作者 周素华 王增珍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致畸物 危险度评价 Nested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致癌物、致突变物及致畸物的分类和鉴定标准
6
作者 曹来福 徐晋康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由欧洲、加拿大和美国从事毒理学、流行病学和化学物质分类工作的专家组成的三方小组已经研究了一组为致癌物、致突变物及致畸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协调准则的工作标准。这些标准提出的意图是:(1)协调致癌物、致突变物、致畸物危害的鉴定... 由欧洲、加拿大和美国从事毒理学、流行病学和化学物质分类工作的专家组成的三方小组已经研究了一组为致癌物、致突变物及致畸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协调准则的工作标准。这些标准提出的意图是:(1)协调致癌物、致突变物、致畸物危害的鉴定原则;(2)为评估实验数据的相关性提供指导;(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 致突变 致畸物 分类 鉴定
下载PDF
致癌物、致突变物及致畸物的分类和鉴定标准(续)
7
作者 曹来福 徐晋康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6-139,共4页
化学致突变物分类标准1类:对人生殖细胞有致突变性证据的化学物质有充足的证据以确定人接触化学物质与遗传效应有因果关系。这类证据只能通过严密的流行病学研究获得。详见“
关键词 致癌 致突变 致畸物 分类 鉴定
下载PDF
检测化学致畸物的体外筛选系统
8
作者 陈婉蓉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7年第3期251-251,共1页
检测化学致畸物的体外筛选系统陈婉蓉基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上海,200070)关键词致畸物;筛选;检测中图号R593.4致畸性是食品、药物等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中的必检项目。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整体动物试验,由于技术复杂... 检测化学致畸物的体外筛选系统陈婉蓉基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上海,200070)关键词致畸物;筛选;检测中图号R593.4致畸性是食品、药物等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中的必检项目。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整体动物试验,由于技术复杂、周期长、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大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畸物 筛选 检测
全文增补中
应用神经细胞微团培养法筛选化学致畸物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婉蓉 傅中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关键词 化学致畸物 微团培养法 神经细胞
原文传递
水螅试验预筛检化学物致畸性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冀元棠 樊福成.张舒华 +6 位作者 胡前胜 卢次勇 徐丽红 陈月珍 曾桂生 赵国琴 陈钦耀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59-60,共2页
水螅试验预筛检化学物致畸性的初步报告冀元棠,樊福成.张舒华,胡前胜,卢次勇,徐丽红,陈月珍,曾桂生,赵国琴安徽医科大学(合肥230032)陈钦耀安徽大学卫生系94、95届毕业生通常检测化学物致畸性的方法费时较长,且需... 水螅试验预筛检化学物致畸性的初步报告冀元棠,樊福成.张舒华,胡前胜,卢次勇,徐丽红,陈月珍,曾桂生,赵国琴安徽医科大学(合肥230032)陈钦耀安徽大学卫生系94、95届毕业生通常检测化学物致畸性的方法费时较长,且需较多经费。受到“用致突变试验在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螅试验 致畸 化学致畸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小鼠最佳致畸剂量及给药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爱平 张清林 王治乔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2期115-116,105,共3页
环磷酰胺(CP)是已知的致畸剂,其对大鼠致畸有效剂量范围和最佳给药时间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对小鼠致畸作用剂量及给药时间的研究不多,且实验结果也不一致。有人报告,给孕小鼠5~10mg/kg CP(腹腔注射)未见畸形发生。在孕后第8~12天分... 环磷酰胺(CP)是已知的致畸剂,其对大鼠致畸有效剂量范围和最佳给药时间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对小鼠致畸作用剂量及给药时间的研究不多,且实验结果也不一致。有人报告,给孕小鼠5~10mg/kg CP(腹腔注射)未见畸形发生。在孕后第8~12天分别给予2009/kg CP,出现多种足畸形,而40mg/kg CP就足以引起100%胚胎死亡。也有人报告,给妊娠11~14天的DM/MK小鼠注射50和100mg/kg CP可产生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致畸物 剂量 给药时间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的行为致畸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瑜 梁友信 +2 位作者 陈自强 蒋学之 黄磊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252-254,263,共4页
SD母鼠于孕6~15天分别吸入0、30、155及760mg/m^3的CS_2,观察其子代行为功能状况,孕期吸入30mg/m^3可致仔鼠学习能力缺陷;155、760mg/m^3可致仔鼠发育迟缓和功能缺陷(如空中翻正、归巢、游泳、开阔场及方位水迷宫等测试)。
关键词 二硫化碳 行为致畸 致畸物
下载PDF
氯化钡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13
作者 吕文戈 卓鉴波 +3 位作者 金伟 高斌 曾孝忠 王望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本文对氯化钡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进行了探讨。氯化钡具有降低孕鼠母体体重、增加死胎、吸收胎数和影响活胎的正常发育水平,但未表现出致畸作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分析均为阴性结果。显性致死性试验的高剂量组(36.8mg/kg)... 本文对氯化钡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进行了探讨。氯化钡具有降低孕鼠母体体重、增加死胎、吸收胎数和影响活胎的正常发育水平,但未表现出致畸作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分析均为阴性结果。显性致死性试验的高剂量组(36.8mg/kg)有一周次的受孕率与阴性对照组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氯化钡可能主要具有一般毒性和胚胎毒性作用,没有致畸性,但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钡 致畸物 致突变
下载PDF
人胚上腭间质细胞的快速筛选致畸法
14
作者 林惠芬 顾学箕 金锡鹏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1期38-39,共2页
大量致畸物可以引起哺乳动物的腭裂(cleftpalate).许多对致畸物所致的腭裂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上腭组织分化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传统的致畸试验费时耗资,且只能测试少数的化学物。因此,用短期体外测试方法来评价化学物的致畸作用已日益被... 大量致畸物可以引起哺乳动物的腭裂(cleftpalate).许多对致畸物所致的腭裂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上腭组织分化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传统的致畸试验费时耗资,且只能测试少数的化学物。因此,用短期体外测试方法来评价化学物的致畸作用已日益被重视。多年来,不少作者试图从腭裂形成的机理上建立一短期致畸物筛选方法,以提供须经活体致畸试验评判的优先考虑的化学物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畸物 腭裂 人胚 间质细胞
下载PDF
化学致畸珠的危险度评定
15
作者 乐俊仪 沈芸芝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化学致畸物 危险度评定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药物、化学物质、感染暴露相关的人类畸胎学准则 被引量:1
16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0年第6期69-74,共6页
目的该指南旨在为孕期感染和处方药、非处方药使用提供最新的畸胎学信息。涉及方面仅限于畸胎学原则及孕期可能常见的暴露。证据基于从Medline及教科书上所搜索到的在2006年7月之前有关畸胎学暴露风险的全部资料,并归纳其梗概成文。利... 目的该指南旨在为孕期感染和处方药、非处方药使用提供最新的畸胎学信息。涉及方面仅限于畸胎学原则及孕期可能常见的暴露。证据基于从Medline及教科书上所搜索到的在2006年7月之前有关畸胎学暴露风险的全部资料,并归纳其梗概成文。利弊与成本综述孕期药物、化学物品及感染暴露相关的畸胎学风险,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畸物 孕妇 出生缺陷 中断 治疗 病毒感染 风险
下载PDF
全胚胎培养在化学致畸原评价中的应用
17
作者 庄志雄 《环境保护》 CAS 1986年第11期22-23,共2页
自从六十年代发现孕妇服用反应停(thalidomiode)后出生数千名短肢畸形的后代以来,化学物质的致畸胎作用引起了人们的严重关住,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新化学物质和环境污染物不断进入人类生产及生活环境,原有传统的整体动物致畸试验方法由... 自从六十年代发现孕妇服用反应停(thalidomiode)后出生数千名短肢畸形的后代以来,化学物质的致畸胎作用引起了人们的严重关住,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新化学物质和环境污染物不断进入人类生产及生活环境,原有传统的整体动物致畸试验方法由于实验周期长已适应不了评价日新月异的新化学物质的需要,因此,筛选快速而又敏感特异的新方法已成为现代毒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七十年代初著名的胚胎培养之父New发展了哺乳动物全胚胎旋转培养技术(wholeembryo rotator culture of mammaliam)并应用于评价化学物质的致畸性,获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胚胎培养 新化学 致畸作用 致畸 培养基 哺乳动 胚胎培养技术 评价 致畸物 致畸胎作用
下载PDF
药物、化学物质、感染暴露相关的人类畸胎学准则
18
作者 R.Douglas Wilson 韩欢 +1 位作者 董晓超 何源莹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该指南旨在为孕期感染使用处方药、非处方药提供最新的畸胎学信息。涉及方面仅限于畸胎学原则及孕期可能常见的暴露。证据基于从Medline及教科书上所搜索到的在2006年7月之前有关畸胎学暴露风险的全部资料,并归纳其梗概成文。利弊... 目的该指南旨在为孕期感染使用处方药、非处方药提供最新的畸胎学信息。涉及方面仅限于畸胎学原则及孕期可能常见的暴露。证据基于从Medline及教科书上所搜索到的在2006年7月之前有关畸胎学暴露风险的全部资料,并归纳其梗概成文。利弊与成本综述孕期药物、化学物品及感染暴露相关的畸胎学风险,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畸物 孕妇 出生缺陷 中断 治疗 病毒感染 风险
下载PDF
有害物质对机体行为功能及其后代行为发育的影响
19
作者 张葵红 解国梁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3年第2期56-58,共3页
长期接触低浓度有害物质的人群,常在未出现临床症状或生化指标改变前,表现为行为功能障碍或其子代行为发育异常。因此,行为毒理学和行为致畸学评价被认为是较其它方法早,且敏感的评价指标。目前此法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领域,如制订和... 长期接触低浓度有害物质的人群,常在未出现临床症状或生化指标改变前,表现为行为功能障碍或其子代行为发育异常。因此,行为毒理学和行为致畸学评价被认为是较其它方法早,且敏感的评价指标。目前此法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领域,如制订和修改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毒理学 毒理学 致畸物 畸形
下载PDF
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的兴起与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勇 朱惠刚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综述了在筛检致畸物和探讨致畸机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用途的植入后全胚胎培养(WEC)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起源、基本方法和应用进展。从目前研究状况来看,WEC是一种较好的体外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相结合,可从... 综述了在筛检致畸物和探讨致畸机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用途的植入后全胚胎培养(WEC)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起源、基本方法和应用进展。从目前研究状况来看,WEC是一种较好的体外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相结合,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胚胎正常或异常发育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胚胎培养 致畸物 胚胎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