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省与江苏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伟怀 王玲 +1 位作者 何艺郡 潘庆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28-1635,共8页
通过基于SRAP标记的分子指纹分析法对由广东省40个菌株和江苏省42个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取0.83时,82个供试菌株被分为27个宗谱;其中广东群体16个宗谱,其宗谱频率为59.3%;江苏群体12个宗谱,其... 通过基于SRAP标记的分子指纹分析法对由广东省40个菌株和江苏省42个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取0.83时,82个供试菌株被分为27个宗谱;其中广东群体16个宗谱,其宗谱频率为59.3%;江苏群体12个宗谱,其宗谱频率为44.4%,由此说明前者比后者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值得指出的是,在全部27个宗谱中,只有1个宗谱是两个群体共有的,由此推测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特异性。另一方面,利用中国、日本和IRRI的三套鉴别品种分别对82个供试菌株进行了致病型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套鉴别品种上,广东群体分别被划分为16、30和20个小种(致病型),其小种频率分别为40.0%、75.0%和50.0%;而江苏群体则被分为8、23和11个小种,其小种频率分别为19.0%、54.8%和26.2%。由此说明广东群体的致病型多样性也比江苏群体的丰富;在两个群体之间致病型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多样性存在相关关系。此外,对两个群体的致病型特异性和优势小种的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两个群体之间存在高度的致病型特异性;优势小种的构成亦存在分明的差别。由此说明在两个群体之间致病型特异性与遗传结构特异性也是密切相关的。本研究的结果再一次说明,在进行有关病原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时,应该分别从遗传宗谱和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广东群体 江苏群体 分子遗传学 致病型多样性 致病特异性 遗传多样性 遗传特异性
下载PDF
湖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正洪 周政 +3 位作者 吴伟怀 周斌 吕艳梅 王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利用来自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和中国的10个稻瘟病菌单基因鉴别品种,将59个湖南稻瘟病菌株分别划分为20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为H531.1、H511.1和H501.1,对抗性基因Pi–CO39、Pita、Pi3、Pi12、Pia具有致病性。各个稻区生理小种组... 利用来自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和中国的10个稻瘟病菌单基因鉴别品种,将59个湖南稻瘟病菌株分别划分为20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为H531.1、H511.1和H501.1,对抗性基因Pi–CO39、Pita、Pi3、Pi12、Pia具有致病性。各个稻区生理小种组成和优势小种存在差异,其中,湘东、湘中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小种的变化最为明显,说明这2个稻区的抗源基因正逐渐变得匮乏,甚至丧失。鉴别品种C101LAC(Pi1)和C101A51(Pi2)对59个湖南稻瘟病菌菌株抗性频率均为100.0%,说明这些抗性品种(基因)可作为湖南稻区稻瘟病的抗源材料(基因),Pi1、Pi2可直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供体抗源基因。品种关东51(Pik)、C105TTP–4L23(Pi4–b)和C101PKT(Pita)在湖南各稻区的抗性水平表现存在差异,可以作为选择性抗源材料(基因)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致病型多样性 抗性基因 湖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