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筛选试验在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景野 于梅 +1 位作者 杨元斌 叶鹿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 ,以简化实验步骤 ,加快检测速度 ,减轻工作强度。〔方法〕初筛项目为氧化酶、无盐、6%NaCl胨水 3试验 ,复筛项目为肌醇、精氨酸双水解酶、靛基质、赖氨酸脱羧酶等 4项试验 ,凡氧化酶、靛基... 〔目的〕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 ,以简化实验步骤 ,加快检测速度 ,减轻工作强度。〔方法〕初筛项目为氧化酶、无盐、6%NaCl胨水 3试验 ,复筛项目为肌醇、精氨酸双水解酶、靛基质、赖氨酸脱羧酶等 4项试验 ,凡氧化酶、靛基质阳性 ;无盐生长 ;6%NaCl胨水不生长 ;肌醇阴性 ;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不定的菌株为疑似气单胞菌 ,再进一步作系统生化鉴定试验 ,确定其种类。〔结果〕13种 2 0 2 4份海产品经初筛 ,检出疑似气单胞菌 2 668株 ,检出率为 13 1.8% ,其中 5 42份样品同时检出 2种以上疑似气单胞菌 ,进一步复筛筛去非气单胞菌 880株 ,提高筛选率 3 2 .0 % ,系统生化试验后 ,确定致病性气单胞菌 1667株 ,符合率为 93 .2 %。〔结论〕分步筛选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过筛分离方法。与常法相比 ,简化了检测步骤 ,缩短了检测时间 ,减轻了工作量 ,节约了人力、物力 ,基本上解决了分离难的问题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试验 检测 致病性气单胞菌 氧化酶 海产品
下载PDF
致病性气单胞菌毒力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景野 许国章 +2 位作者 金春光 郑剑 宋启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936-937,共2页
关键词 毒力 致病性气单胞菌 检测 分析
下载PDF
宁波市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分布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景野 陈衡平 +3 位作者 金春光 宋启发 章丹阳 沈玄艺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了解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及分布。方法用分步筛选的方法,筛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疑似致病性气单胞菌,再对疑似菌株进行系统生化定型。结果从13类2 431份市售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8种1... 目的了解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及分布。方法用分步筛选的方法,筛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疑似致病性气单胞菌,再对疑似菌株进行系统生化定型。结果从13类2 431份市售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8种1 946株,检出率为80.05%。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以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8.26%;海产品带菌率最高为海瓜子,达145.31%。牡蛎、淡菜、海螺3类海产品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同一样品中检出2种以上致病性气单胞菌有542份,占22.23%。结论检测发现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普遍,贝壳类的致病性气单胞菌携带率高于甲壳类。结果提示,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是一类诱发气单胞菌疾病的危险因子,而本地居民对该海产品的食用习惯多为生食或半生食,进一步增加了食用不安全性。因此,建议食用时应注意烹饪方法,以减少气单胞菌等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甲)壳类海产品 致病性气单胞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直接分离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傅小红 徐景野 +1 位作者 于梅 楼丽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79-579,599,共2页
分离致病性气单胞菌,目前多采用增菌后分离的方法,以提高检出率[1].现行分离法有利于优势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检出,尤其适合于检测病人标本,但不能较全面地显示致病性气单胞菌的频度和种类.
关键词 海产品 贝壳 甲壳 致病性气单胞菌 直接分离法 病原菌检测
下载PDF
用直接分离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的致病性气单胞菌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景野 傅小红 +1 位作者 于梅 楼丽波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了解贝 (甲 )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状况。 [方法 ]对市售贝 (甲 )壳类海产品标本用直接分离和 1%氯化钠胨水增菌后分离分别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 [结果 ]从 40 0份样品中 ,直接分离法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 7种 480株 ... [目的 ]了解贝 (甲 )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状况。 [方法 ]对市售贝 (甲 )壳类海产品标本用直接分离和 1%氯化钠胨水增菌后分离分别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 [结果 ]从 40 0份样品中 ,直接分离法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 7种 480株 ,增菌分离法检出 6种 45 2株 ,检出率分别为 12 0 .0 %和 113.0 % ,两者符合率为 94.2 %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 ,分别为 45 .4%和 46 .9%。 [结论 ]直接分离法能应用于贝 (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类海产品 甲壳类海产品 致病性气单胞菌 卫生细菌学 直接分离法
下载PDF
贝(甲)壳类海产中致病性气单胞菌携带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叶鹿鸣 杨秀珍 +1 位作者 徐景野 胡荣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种类和数量,分析卫生学意义。方法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了解携带及分布。结果从13种2024份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7种1667株,检出率为82.4%... 目的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种类和数量,分析卫生学意义。方法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了解携带及分布。结果从13种2024份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7种1667株,检出率为82.4%。菌株的检出率以嗜水气单胞菌最高,达42.0%,威隆气单胞菌最低,仅为1.1%。海产品中带菌率以海瓜子最高,达188.4%,牡蛎、淡菜、海螺3种海产品检出的气单胞菌较低。结论证实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普遍,与临床和气单胞菌食物中毒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是主要病原菌结论相一致,其卫生学意义不容忽视,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对该海产品的食用习惯上,本地居民多为生食或半生食,增加了食用不安全性,是一类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提示我们应注意食用安全,以减少气单胞菌引起的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气单胞菌 贝(甲)壳类海产品 卫生学意义
下载PDF
分步筛选试验在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谭海芳 《现代医院》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以简化实验步骤,减轻工作强度。方法初筛项目为氧化酶、0%NaCl胨水、6%NaCl胨水3项试验,复筛项目为肌醇、精氨酸双水解酶、靛基质、赖氨酸脱羧酶等4项试验,凡氧化酶、靛基质阳性;0%NaCl胨水生长... 目的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以简化实验步骤,减轻工作强度。方法初筛项目为氧化酶、0%NaCl胨水、6%NaCl胨水3项试验,复筛项目为肌醇、精氨酸双水解酶、靛基质、赖氨酸脱羧酶等4项试验,凡氧化酶、靛基质阳性;0%NaCl胨水生长;6%NaCl不生长;肌醇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不定的菌株为疑似气单胞菌,再进一步作系统生化鉴定试验,确定其种类。结果检测海产品、鱼类、禽畜肉等3类样品共68份,经初筛检出疑似气单胞菌60株,检出率为85.3%。其中6份样品同时检出2种以上疑似气单胞菌,进一步复筛筛去非气单胞菌19株,提高筛选率31.7%;系统生化试验后,确定致病性气单胞菌41株,符合率为95.2%。结论分步筛选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过筛分离方法。简化了实验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减轻了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基本上解决了分离难的问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法 致病性气单胞菌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景野 傅小红 +1 位作者 于梅 楼丽波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2年第3期155-156,共2页
为提高贝 (甲 )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检出率 ,对直接分离和增菌分离法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直接分离法用于致病性气单胞菌检测时 ,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 ,提示夏、秋季宜用直接分离法。冬。
关键词 检测方法 分离方法 致病性气单胞菌 比较分析 直接分离法 增菌分离法
下载PDF
海产品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毒力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永富 林丹娟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2-66,共5页
针对致病性气单胞菌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脱脂奶平板法进行胞外蛋白酶试验及用平板法、试管法、PCR法进行溶血素测定。结果表明:对8种600株致病性气单胞菌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的平均致死率为63.9%,全部菌株均检出胞外蛋白酶,溶血... 针对致病性气单胞菌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脱脂奶平板法进行胞外蛋白酶试验及用平板法、试管法、PCR法进行溶血素测定。结果表明:对8种600株致病性气单胞菌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的平均致死率为63.9%,全部菌株均检出胞外蛋白酶,溶血素的平均阳性率为59.9%。实验结果说明8种致病性气单胞菌均有侵入机体的能力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气单胞菌 毒力 检测
下载PDF
贝、甲壳类海产品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水渊 梅允淼 +2 位作者 罗学辉 张建群 史宏辉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8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贝壳类 海产品 甲壳类 致病性气单胞菌 检测周期
下载PDF
养殖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
11
作者 许晓芸 杨求华 +1 位作者 关瑞章 郭松林 《福建水产》 2013年第6期460-469,共10页
以30种抗生素药物(包括12大类)研究32株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包括嗜水、维氏、豚鼠和简达气单胞菌4种)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多数致病性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卡那霉素、洛美沙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 以30种抗生素药物(包括12大类)研究32株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包括嗜水、维氏、豚鼠和简达气单胞菌4种)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多数致病性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卡那霉素、洛美沙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壮观霉素、链霉素、阿奇霉素、氟哌酸、头孢曲松、强力霉素和头孢呋辛等16种药物敏感;而多数菌株对新生霉素、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利福平、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乙酰螺旋霉素、羧苄青霉素和青霉素等11种药物耐药。32株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硝基呋喃等6类药物敏感,而对安沙霉素类、磺胺类和香豆素等3类药物耐药;除哌拉西林外,所有菌株对另外3种青霉素类药物耐药;致病菌株普遍对其中的1种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4种头孢类(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药物敏感,而对其它大环内酯类和头孢类产生了耐药性。研究发现仅维氏气单胞菌对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和头孢唑林敏感,而其余3种菌均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鳗鲡 致病性气单胞菌 抗生素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2024份贝(甲)壳类海产品致病性气单胞菌检测结果分析
12
作者 胡荣华 徐景野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3期34-34,39,共2页
关键词 致病性气单胞菌 检测结果 海产品 食源性疾病 卫生学意义 群体性腹泻 单胞菌 食物中毒
下载PDF
致病性气单胞菌在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的检出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雪明 金春光 +1 位作者 章丹阳 沈玄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928-930,共3页
目的:了解市售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与消长情况,为控制气单胞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步筛选的方法筛检出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疑似致病性气单胞菌,再用系统生化确定种类;按季对贝(甲)壳类海产品进行致病性气单... 目的:了解市售贝(甲)壳类海产品中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携带与消长情况,为控制气单胞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步筛选的方法筛检出贝(甲)壳类海产品中疑似致病性气单胞菌,再用系统生化确定种类;按季对贝(甲)壳类海产品进行致病性气单胞菌检测,观察其消长。结果从13类2431份市售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8种1490株,检出率为61.29%。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以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最多;海产品带菌率最高为海瓜子,牡蛎、淡菜、海螺3类海产品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有350份样品同时检出2种以上致病性气单胞菌。结论: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中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普遍,贝壳类的致病性气单胞菌携带率高于甲壳类,夏、秋季是检出高峰,消长规律与疾病的流行相吻合。提示我们,市售新鲜贝(甲)壳类海产品是一类诱发气单胞菌疾病的危险因子,而本地居民对该海产品的食用习惯多为生食或半生食,进一步增加了食用不安全性。因此,建议食用时应注意烹饪方法,以减少气单胞菌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甲)壳类海产品 致病性气单胞菌 分布 消长
原文传递
鲜活小海产品中致病性弧菌和气单胞菌筛检方法的应用
14
作者 盛冬萍 陈米娜 +1 位作者 谢益君 蔡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对致病性弧菌和气单胞菌同时筛选鉴定的检测方法。方法:将氧化酶阳性的可疑菌落先用革兰染色和OF试验初筛,再以O/129、无盐胨水和6%NaC l胨水试验复筛。结果:初筛剔除干扰菌67.57%(398/589);复筛试验后,干扰菌的剔除率达到... 目的:建立一套对致病性弧菌和气单胞菌同时筛选鉴定的检测方法。方法:将氧化酶阳性的可疑菌落先用革兰染色和OF试验初筛,再以O/129、无盐胨水和6%NaC l胨水试验复筛。结果:初筛剔除干扰菌67.57%(398/589);复筛试验后,干扰菌的剔除率达到了88.79%(523/589),并能初步分出弧菌和气单胞菌。结论:该法能有效剔除干扰菌,简化步骤,且能对两种细菌实现同时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筛选 致病性弧菌 致病性气单胞菌
下载PDF
镇海区市售小水产品中弧菌、气单胞菌带菌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盛冬萍 翁阿宝 +4 位作者 方波 蔡曦 谢益君 陈米娜 钟良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了解市售的外地和本地海涂养殖小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的携带分布情况。以指导市民合理食用小水产品,预防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病原菌分离参照《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结果... 目的:了解市售的外地和本地海涂养殖小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的携带分布情况。以指导市民合理食用小水产品,预防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病原菌分离参照《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结果:156份小水产品检样中检出致病性弧菌11种、气单胞菌6种,平均每份检出1.29株,其中56份本地海涂养殖的小水产品份均检出1.43株。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46.15%,其中第三季度高达61.29%。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市售小水产品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弧菌,第三季度是引起副溶菌食物中毒的最危险季节;气单胞菌也是本地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本地海涂养殖的小水产品中非O1群霍乱弧菌携带率显著高于非本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致病性气单胞菌 非O1群霍乱弧菌 食物中毒 检测
下载PDF
稚鳖白点病致病菌灭活疫苗的研制(一)——灭活疫苗在实验动物上的运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杰 金岭梅 郭树林 《四川畜牧兽医》 1999年第5期19-19,共1页
用致病性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可使其获得对该致病菌的免疫保护。免疫后二周抗体凝集效价可达160;二次免疫比一次免疫的效果更好,其抗体凝集效价,在52d仍维持在160,而一次免疫的已降低到10。
关键词 致病性气单胞菌 灭活菌苗 免疫 稚鳖 白点病
下载PDF
开封市鱼类产品及相关水体中气单胞菌的污染状况 被引量:1
17
作者 阎学燕 刘杰 +4 位作者 黄淑华 张春艳 陈磊 许姣 巩飚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10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了解开封市鱼类产品及相关水体中气单胞菌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控制由气单胞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随机采样原则,2014年采集开封市养殖场、销售场所、餐饮场所15种样品,共216份。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 目的了解开封市鱼类产品及相关水体中气单胞菌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控制由气单胞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随机采样原则,2014年采集开封市养殖场、销售场所、餐饮场所15种样品,共216份。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合GB/T 18652-2002《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进行气单胞菌鉴定。结果从21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性气单胞菌6种135株,检出的致病性气单胞菌以温和气单胞菌数量最多,占检出菌株的51.11%。不同场所中以养殖场气单胞菌污染率最高,为73.61%;15种样品中以养殖场淡水活鱼样品中气单胞菌污染率最高,为83.33%。结论检测发现鱼类产品携带致病性气单胞菌较普遍,淡水鱼类致病性气单胞菌携带率高于海水鱼类。应加强对鱼类产品及外环境水体的卫生监督管理,以预防气单胞菌等感染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产品 致病性气单胞菌 淡水养殖 污染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