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的难治性惊吓发作致痫网络的研究
1
作者 张冰清 王海祥 +4 位作者 贺晶 林久銮 李佳 王思瑜 周文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 研究难治性惊吓癫痫的电-临床特点,探讨惊吓发作的致痫网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8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收治的经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置入的4例难治性惊吓发作术后无发作患者,分析其电-临床特点,通过发作期SEEG数据研... 目的 研究难治性惊吓癫痫的电-临床特点,探讨惊吓发作的致痫网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8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收治的经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置入的4例难治性惊吓发作术后无发作患者,分析其电-临床特点,通过发作期SEEG数据研究其发作起源及致痫网路。结果 4例患者以声音诱发发作为主,除病例1为单侧肢体感觉先兆-强直发作外,余3例患者均以轴肌、肢体近端肌肉短暂强直为主。发作期脑电图(EEG)均为广泛性电压抑制或伪差掩盖EEG,无侧向性和定位性提示。4例患者SEEG发作期起始均以相对广泛低波幅快活动起始,其中病例1为围外侧裂周围多微小脑回多触点略提前,病例2为左侧颞横回-岛叶后部略提前,病例3为左侧辅助感觉运动区(SMA)、中扣带回略提前,而病例4为左侧岛叶后部-颞顶盖电极略提前。高频致痫指数脑表面图显示惊吓发作致痫网路累及额叶内侧面、运动区-运动前区皮质、岛叶-岛盖皮质。节律性声音刺激或讲话均可诱发颞横回响应,颞横回诱发电位波幅150~400μV。结论 惊吓发作可以起源于额叶内侧面SMA,也可以起源岛叶-外侧裂周围皮质,其致痫网络主要累及额叶内侧面、运动区-运动前区皮质、岛叶-岛盖皮质。惊吓发作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致痫网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吓癫 立体定向脑电图 致痫网络
下载PDF
14例起源于杏仁核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的致痫网络模式分析
2
作者 庄君 费凌霞 +4 位作者 李恺煇 谈庆华 李淡芳 李花 蔡美玲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3-910,共8页
目的探讨起源于杏仁核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的致痫网络模式。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内科进行术前评估的14例起源于杏仁核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基... 目的探讨起源于杏仁核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的致痫网络模式。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内科进行术前评估的14例起源于杏仁核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及PET-CT对其致痫网络模式进行探索。结果12例患者的颅脑MRI示一侧杏仁核肥大,2例示杏仁核T2 FLAIR序列信号增高但体积无明显改变。患者的间歇期头皮脑电图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颞区放电(以病变侧为著),发作期头皮脑电图示放电起始侧别均与病变侧一致。本组患者共有3种临床表型及其对应致痫网络模式:第1种见于5例患者,临床特征为先兆→自动运动→植物神经症状,SEEG示发作自杏仁核→海马→岛前小叶→颞极,PET-CT示颞叶内侧结构低代谢。第2种见于6例患者,临床特征为先兆→过度运动/复杂运动→植物神经症状,SEEG示发作自杏仁核→海马→颞极→额眶回、前扣带回→岛叶,PET-CT示颞叶内侧结构、颞极、岛叶、额眶回及额叶内侧面低代谢。第3种见于3例患者,临床特征为先兆→双侧对称性肌张力障碍→植物神经症状、伴或不伴口咽部自动运动,SEEG示发作自杏仁核→海马及岛叶→颞极及邻近颞叶新皮层,PET-CT示颞叶内侧结构及岛叶低代谢。结论起源于杏仁核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的不同临床表型对应着不同的致痫网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 颞叶内侧型癫 致痫网络 立体定向脑电图
原文传递
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的颞叶致痫网络独立有效相干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尊钰 袁冠前 +3 位作者 黄平 王慧杰 姚美恒 李春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1-547,共7页
临床上,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广泛应用于记录患者颅内的电活动,其中基于SEEG构建的致痫网络能更好地描述癫痫发作的起源与传播过程,是神经外科确定致痫区的重要手段。本文以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和1例颞叶外癫痫患者的SEEG数据为基础,结合... 临床上,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广泛应用于记录患者颅内的电活动,其中基于SEEG构建的致痫网络能更好地描述癫痫发作的起源与传播过程,是神经外科确定致痫区的重要手段。本文以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和1例颞叶外癫痫患者的SEEG数据为基础,结合手术切除区域,分析了致痫网络中信息流出(出度值)、流入(入度值)节点与致痫区的相对关系。本文首先在对SEEG数据进行双极导联变换的基础上,对发作初期、中期和后期的SEEG以替代数据法和独立有效相干方法(iCoh)建立致痫网络,然后在δ、θ、α、β和γ频段上分别计算了网络节点的出度值和入度值。最后对患者致痫区内外节点的网络特征进行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分析,将均值高的分类与致痫区通道进行比较,计算分类准确率。最终结果表明,出度值在δ、α和β频段下对颞叶癫痫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0.90、0.88和0.89,而网络节点的入度值无区分性。与之相比,颞叶外癫痫患者出度值在颞叶外区域高于颞叶区域。本文研究结果体现出颞叶癫痫患者的低频致痫网络出度值具有很高的分类准确率,今后或可为临床判断患者是否为颞叶癫痫提供一种量化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脑电图 颞叶癫 致痫网络 独立有效相干 出度值
原文传递
岛叶癫痫及其癫痫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沈云娟 何文斌 张新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97-700,共4页
岛叶癫痫(insular cortex epilepsy,ICE)的概念由GUILLAUME和MAZARS等[1]学者首先提出,由于岛叶隐藏于外侧裂深部,被额、颞、顶叶所覆盖,解剖结构复杂,表面血管屏障密集,因此与岛叶相关的手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此外,岛叶与边缘系统、... 岛叶癫痫(insular cortex epilepsy,ICE)的概念由GUILLAUME和MAZARS等[1]学者首先提出,由于岛叶隐藏于外侧裂深部,被额、颞、顶叶所覆盖,解剖结构复杂,表面血管屏障密集,因此与岛叶相关的手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此外,岛叶与边缘系统、杏仁核、基底节以及除枕叶以外的所有脑叶均有纤维联系,复杂的纤维联系使ICE的症状学及放电形式多样化,并且ICE的头皮脑电图间期及发作期缺乏特征性表现,扩散后的脑电图表现亦无法与其他癫痫鉴别,从而导致人们早期对ICE的认识不够,涉及手术切除致痫灶或植入颅内电极时忽略了对岛叶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癫 立体定向脑电图 症状学 皮质电刺激 致痫网络
下载PDF
岛叶癫痫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逢鹏 姚一 谭启富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岛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都非常复杂,与岛叶相连的多个皮质区域参与到岛叶起始或扩散到岛叶的局灶性癫痫发作中,所以岛叶癫痫发作症状常与其他脑叶癫痫相混淆。研究发现岛叶癫痫的主要症状学特点为咽喉不适伴抓颈姿势、口周区感觉异常、... 岛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都非常复杂,与岛叶相连的多个皮质区域参与到岛叶起始或扩散到岛叶的局灶性癫痫发作中,所以岛叶癫痫发作症状常与其他脑叶癫痫相混淆。研究发现岛叶癫痫的主要症状学特点为咽喉不适伴抓颈姿势、口周区感觉异常、发音困难或构音障碍、以局灶躯体运动表现结束。颅内电极埋藏是临床诊断隐源性岛叶癫痫的重要手段。对病灶性岛叶癫痫,手术切除岛叶病灶可获得满意的癫痫控制效果,而隐源性岛叶癫痫患者行岛叶皮层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证实。本文拟对岛叶解剖,岛叶癫痫症状学、检查评估及手术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癫 岛叶 颞叶癫 致痫网络 手术
下载PDF
化学遗传学技术在癫痫治疗中的探索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晏僖 杨小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前癫痫的治疗方法尚不完善,药物治疗仍为首选。但仍有高达30%的癫痫患者因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因此开发药物难治性癫痫治疗的新方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聚焦于这一领... 目前癫痫的治疗方法尚不完善,药物治疗仍为首选。但仍有高达30%的癫痫患者因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因此开发药物难治性癫痫治疗的新方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聚焦于这一领域,其中化学遗传和光遗传学技术能够通过精准地选择治疗靶点控制某一类型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通过调控致痫网络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而化学遗传学技术又具有相对无创性的优点,更利于临床转化。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化学遗传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仅由特定药物激活的受体(DREADDs)技术的机制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今后的临床转化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遗传学 难治性癫 致痫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