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虚致瘀”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
1
作者 周方圆 杨宇峰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该文通过梳理古代医籍资料以及各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的认识,以“虚”和“瘀”作为切入点,梳理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从虚而始,肝、脾、肾、肺等脏腑功能亏虚,气血阴阳衰少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肝血虚,肝失疏泄,气血亏虚;... 该文通过梳理古代医籍资料以及各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的认识,以“虚”和“瘀”作为切入点,梳理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从虚而始,肝、脾、肾、肺等脏腑功能亏虚,气血阴阳衰少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肝血虚,肝失疏泄,气血亏虚;消渴日久,脾气亏虚,失于运化,气血运行不通;肾气、肾阳亏虚,推动和温煦功能减退,血脉运行迟缓,寒则血凝,瘀血而生;肺脏亏虚,气虚无力运血,血液运行阻滞而成血瘀。同时,因脏腑亏虚导致的气血阴阳不足与痰浊的产生可致病理产物瘀血的出现,常见气亏血少以致瘀、阳虚寒凝以致瘀、阴虚燥热以致瘀、聚湿生痰以致瘀,因此虚而致瘀,故该文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凝练为“因虚致瘀”。虚为病之本,瘀为病之标,因虚致瘀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的始终。掌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为今后中医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虚致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机 辨治
下载PDF
致瘀疗法研究概况
2
作者 焦一鸣 王放 +3 位作者 揭益民 潘少骅 王鵷 谭永东 《中医文献杂志》 2008年第6期49-50,共2页
"致瘀疗法"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及方药,作用机理为:苦能燥泄;收敛固涩;寒主收引,凝滞血脉;热灼血脉;利水燥湿;甘缓补中粘滞,益气壮阳补血等,目前临床运用主要在出血性病证、恶性肿瘤、慢性肾炎、贫血等。活血化瘀已经由单纯的血... "致瘀疗法"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及方药,作用机理为:苦能燥泄;收敛固涩;寒主收引,凝滞血脉;热灼血脉;利水燥湿;甘缓补中粘滞,益气壮阳补血等,目前临床运用主要在出血性病证、恶性肿瘤、慢性肾炎、贫血等。活血化瘀已经由单纯的血液的理化性质到研究血管壁的变化及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侧枝循环形成。"致瘀疗法"的探讨今后也将朝这方面发展,只不过其研究的是其相反的功用。当前在血管异常增生性的病症中,是其研究重点,尤其是对癌症的运用值得很好的探讨。因此其运用前景十分广阔。探讨和完善"致瘀疗法"的内容,可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瘀疗法 致瘀 致瘀 作用机理 综述
下载PDF
基于阳虚致瘀理论探讨自拟温中理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孙颖伟 王晶 李海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阳虚致瘀理论运用自拟温中理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分析对肠镜评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科89例U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研究组45例给予联合基于阳虚致瘀理论指... 目的:探讨基于阳虚致瘀理论运用自拟温中理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分析对肠镜评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科89例U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研究组45例给予联合基于阳虚致瘀理论指导的自拟温中理肠方治疗,对比两组肠镜评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以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肠镜评分、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结肠组织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温中理肠方能显著缓解症状,改善肠镜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致瘀理论 自拟温中理肠方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因虚致瘀”病机探讨
4
作者 李河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20-22,共3页
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共同风险因素,可伴见于多种病症之中。胰岛素抵抗通过多种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与冠心病具有密切联系,如能早期识别、干预可延缓甚至避免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共同风险因素,可伴见于多种病症之中。胰岛素抵抗通过多种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与冠心病具有密切联系,如能早期识别、干预可延缓甚至避免胰岛素抵抗人群的冠心病发生发展。胰岛素抵抗以肝脾肾虚为发病之本,因脏腑不足或伴随痰浊热毒病理产物的形成,导致瘀血内生,瘀阻于心脉则发为冠心病。“虚”、“瘀”为致病之关键,虚为发病之始,因虚致瘀贯穿发病始终。根据中医典籍及现代认识,初步探讨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因虚致瘀”病机,明确其发病病机对中医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对冠心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辩证论治具有较好疗效,结合二者病机特点,概述近年来关于益气滋阴活血、益气活血解毒、益气化痰活血法的相关研究,以冀对中医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因虚致瘀
下载PDF
因虚致瘀理论与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30
5
作者 徐艳秋 黄芳 王怡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8,共2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因虚而始,从虚到损、因损及劳、由劳转衰,虚贯穿始终,是始动因素。气、血、阴、阳之虚皆可致瘀,瘀贯穿始终,是进展基础。"瘀"也是水湿、痰浊、溺毒等病理产物的源头。瘀血、痰浊、水湿...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因虚而始,从虚到损、因损及劳、由劳转衰,虚贯穿始终,是始动因素。气、血、阴、阳之虚皆可致瘀,瘀贯穿始终,是进展基础。"瘀"也是水湿、痰浊、溺毒等病理产物的源头。瘀血、痰浊、水湿、溺毒共存,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肾之体用俱病,导致病情进展。而糖尿病肾病分期则反映了由轻到重、由浅入深的慢性演变过程,虚愈甚,瘀愈重,虚瘀互结,病情迁延渐重。治疗上以补虚祛瘀为原则,结合具体分型、分期有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因虚致瘀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肝郁致瘀机理探讨 被引量:32
6
作者 吕志平 刘承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7-368,共2页
采用捆绑式限制大鼠活动,复现肝郁大鼠模型,观察了肝郁大鼠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并以逍遥散治疗作反证。结果提示,造模大鼠的动态反应与乔明琦观察的结果一致。肝郁... 采用捆绑式限制大鼠活动,复现肝郁大鼠模型,观察了肝郁大鼠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并以逍遥散治疗作反证。结果提示,造模大鼠的动态反应与乔明琦观察的结果一致。肝郁可致:血浆TXB_2升高,6—keto—PGF_(1α)降低,TXB_2/6—keto—PGF_(1α)失衡;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认为各项观察指标的病理改变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其协同导致血瘀的病理改变。逍遥散可降低肝郁大鼠血浆TXB_2浓度,提高6—keto—PGF_(1α)水平,提高肝郁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表明,逍遥散对肝郁导致或诱发的血瘀倾向有防治作用。其反证了肝郁致瘀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结 中医病机 肝郁致瘀
下载PDF
论化瘀与致瘀的双向调节药机理 被引量:16
7
作者 焦一鸣 王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0-231,共2页
本文参考活血化瘀药的文献,根据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归纳了具有化瘀与致瘀双向调节的药物,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中药 双向调节 致瘀 活血化
下载PDF
论白及的致瘀功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焦一鸣 王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白及 致瘀功用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伏寒伤肾、致瘀损络”思维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天婵 王宇非 +1 位作者 孙博 丛慧芳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普遍接受"瘀血"为其发病原因,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发现伏邪致病"动态时空""隐匿性""自我积聚性""休作有时"等特征与内异症发病特点高度相符。伏邪藏于肾...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普遍接受"瘀血"为其发病原因,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发现伏邪致病"动态时空""隐匿性""自我积聚性""休作有时"等特征与内异症发病特点高度相符。伏邪藏于肾,伤于肾,寒邪能恰当描述其痛经的症状特点;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的特点与病入络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的病理特点甚为符合。故提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及发病特点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认识。临床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转归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伏邪学说 络病 伏寒伤肾 致瘀损络
下载PDF
基于中医“因虚致瘀”论治结合微创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血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亚东 齐晓艳 +3 位作者 韦庆申 鲁玉州 王金国 汉吉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536-541,共6页
目的:根据中医"因虚致瘀理论"辨证结合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日照... 目的:根据中医"因虚致瘀理论"辨证结合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益气和血方药配合PELD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PELD治疗,观测并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2周、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评分(VAS)、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均有40例患者获得随访,2组术后2周、2个月的ODI评分、VAS评分、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2组术后2周、2个月IL-1β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周ODI评分、TNF-α水平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2个月ODI评分、TNF-α水平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IL-1β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术后结合中医"因虚致瘀"理论辨证论治,可降低术后外周血TNF-α和IL-1β水平,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早期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虚致瘀理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致瘀药试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焦一鸣 王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2-113,共2页
活血化瘀药的研究已得到普遍重视,而致瘀药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复习了一些文献资料,根据血瘀证的诊断标准,选择了具有使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促进血栓形成,使血液循环瘀滞而使血液有'浓、... 活血化瘀药的研究已得到普遍重视,而致瘀药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复习了一些文献资料,根据血瘀证的诊断标准,选择了具有使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促进血栓形成,使血液循环瘀滞而使血液有'浓、粘、凝、聚'倾向的药物进行讨论,并称其为'致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瘀 活血祛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情志致瘀看对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康林 李新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25-25,共1页
情志即中医所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变化。七情是人精神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与内脏相关的心理过程。一般情况下并小致病。但如如果情志刺激突然、强烈或长久超过人体生理调节极限,就会导致五脏气机失调,进而血行... 情志即中医所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变化。七情是人精神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与内脏相关的心理过程。一般情况下并小致病。但如如果情志刺激突然、强烈或长久超过人体生理调节极限,就会导致五脏气机失调,进而血行障碍,最终致血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情志致瘀 心血管病
下载PDF
论致瘀方药的作用机理及临床运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焦一鸣 王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 :论述致瘀方药。方法 :用中医药及西医理论讨论了血稀证、致瘀方药的概念、作用机理和运用。结果 :中药方剂中确有致瘀方药 ,临床使用较广。结论 :能为中医药增添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致瘀方药 血稀证 机理 运用 禁忌证 中药
下载PDF
论致瘀疗法在肿瘤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放 焦一鸣 汤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24-25,共2页
根据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机理,利用中医药的致瘀法:苦能燥泄;收敛固涩;寒主收引,凝滞血脉;温煦血脉;利水燥湿;甘缓补中,益气壮阳补血等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堵塞局部血运,从而抑制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和侧枝循环形... 根据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机理,利用中医药的致瘀法:苦能燥泄;收敛固涩;寒主收引,凝滞血脉;温煦血脉;利水燥湿;甘缓补中,益气壮阳补血等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堵塞局部血运,从而抑制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和侧枝循环形成,断绝其血氧供给,这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在中医药的临床中有很好的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瘀疗法 肿瘤 临床运用
下载PDF
致瘀剂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焦一鸣 王放 余炅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7,共3页
本文根据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收集了10余首致瘀方剂,其临床运用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剂后,能增强质稀或难以凝聚或出血不止的血液之“浓、粘、凝、聚”的理化特性。对其今后的工作等谈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致瘀 止血剂 中医方剂
下载PDF
从“因虚致瘀”论ASO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防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学阳 刘大晟 +2 位作者 林鸿国 刘明 蔡炳勤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9期1307-1308,共2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介入手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式,然介入术后易再发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蔡炳勤教授认为ASO是"因虚致瘀",体虚为本,血瘀为标,手术是为祛邪,但也耗伤气血,亦生新邪,再发血瘀,因此对于ASO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介入手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式,然介入术后易再发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蔡炳勤教授认为ASO是"因虚致瘀",体虚为本,血瘀为标,手术是为祛邪,但也耗伤气血,亦生新邪,再发血瘀,因此对于ASO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应补虚固本,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虚致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再狭窄 中医防治
下载PDF
因邪致瘀 祛邪为先——论脉管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9
17
作者 奚九一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共3页
通过回顾近 50年诊治脉管病的经验 ,提出“因邪致瘀、祛邪为先”的学术观点 ,总结了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分病辨邪 ,分期辨证 ,侧重辨析邪、瘀、损的主次 ,并据其主邪及邪、瘀、损三者主次指导用药的经验 ;强调急性期重在祛邪 ,缓解期重... 通过回顾近 50年诊治脉管病的经验 ,提出“因邪致瘀、祛邪为先”的学术观点 ,总结了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分病辨邪 ,分期辨证 ,侧重辨析邪、瘀、损的主次 ,并据其主邪及邪、瘀、损三者主次指导用药的经验 ;强调急性期重在祛邪 ,缓解期重点化瘀补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病 因邪致瘀 祛邪为先 补虚 辩证治疗 TAO ASO DG DVT CTD
下载PDF
论致瘀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一鸣 王放 +3 位作者 揭益民 潘少骅 王鹓 谭永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2期4042-4046,共5页
关键词 致瘀 血稀证 血证 低黏滞血证
下载PDF
邪毒致瘀在急性传染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及活血化瘀法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毅 聂广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传染病等领域的关注,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们论述了邪毒的特征及致瘀机理,对邪毒致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由此揭示邪毒致瘀在急性传染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传染病等领域的关注,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们论述了邪毒的特征及致瘀机理,对邪毒致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由此揭示邪毒致瘀在急性传染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并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毒致瘀 活血化 急性传染病/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24味致瘀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焦一鸣 王放 +2 位作者 金凌 吴锦国 徐爱华 《中医文献杂志》 1995年第2期17-18,共2页
24味致瘀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分析焦一鸣,王放,金凌,吴锦国,徐爱华关键词:致瘀药,性味,归经,功效有关23味致癌药我们已作了初步探讨’‘’,本文在此将其性味、归经与功效作一归纳分析,以期能找出某些规律。方法我们将收... 24味致瘀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分析焦一鸣,王放,金凌,吴锦国,徐爱华关键词:致瘀药,性味,归经,功效有关23味致癌药我们已作了初步探讨’‘’,本文在此将其性味、归经与功效作一归纳分析,以期能找出某些规律。方法我们将收集到的23味致瘀药”’,根据《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瘀 性味 归经 功效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