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知力行:一体化视域下《读本》教学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艳 《中小学德育》 2023年第6期43-46,共4页
《读本》教学强调致知力行,立足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整体建构教学过程。一体化把握内容脉络,明晰年段递升、主题递进的“知行”教学逻辑;以单元主题统摄《读本》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循着“知行递进”的主题线索统整开发教学资源,以项... 《读本》教学强调致知力行,立足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整体建构教学过程。一体化把握内容脉络,明晰年段递升、主题递进的“知行”教学逻辑;以单元主题统摄《读本》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循着“知行递进”的主题线索统整开发教学资源,以项目式学习统筹推进教学实施,力行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知行合一,更好地培育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本》 一体化 致知力行 行合一
下载PDF
铸魂·致知·力行--大中小师德教育体系建构与创新实践
2
作者 徐小敏 周志平 黄丽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9期28-31,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以福建教育学院及其附属学校和部分合作中小学为实践基地,深入探讨了“大中小师德教育一体化”理念与实践体系的构建,系统阐述了项目组在推动大中小...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以福建教育学院及其附属学校和部分合作中小学为实践基地,深入探讨了“大中小师德教育一体化”理念与实践体系的构建,系统阐述了项目组在推动大中小师德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还为全国范围内师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大中小师德教育 铸魂·致知·力行 师德博物馆
下载PDF
朱熹教育思想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建峰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2期17-22,共6页
朱熹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在其宏大精密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使之充满着思辨的哲学意蕴。以探讨理气关系出发,提出教育要使人"明人伦",教人做仁人圣贤。以人性二重论为基点,提出教育不仅... 朱熹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在其宏大精密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使之充满着思辨的哲学意蕴。以探讨理气关系出发,提出教育要使人"明人伦",教人做仁人圣贤。以人性二重论为基点,提出教育不仅要存养和扩充人性中本源的善性,同时还要变化气质。通过对格物致知论的阐发,提出人要穷索事物之理以通晓事物之理,同时又要勤于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以提高实践能力和人格涵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气 教育思想 格物穷理 致知力行
下载PDF
朱熹的人才培养思想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冬梅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100,117,共9页
朱熹的人才培养思想以培养圣贤为目标,将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且主张两个阶段不可分割,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其培养方法主要有立志以坚、居敬致之、格物穷理、致知力行等几个方面。这一思想为宋代文教兴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朱熹的人才培养思想以培养圣贤为目标,将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且主张两个阶段不可分割,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其培养方法主要有立志以坚、居敬致之、格物穷理、致知力行等几个方面。这一思想为宋代文教兴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培养了大量士子。其人才培养思想的"以人为本"核心以及系统的培养方法理论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宋代文教 人才培养 格物穷理 致知力行
下载PDF
《说命》三篇与傅说教育思想
5
作者 薛俊霞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8-41,共4页
傅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早被尊称为"圣人"的杰出人物,早于孔子七百年左右,在他身后形成的"傅岩文化"以及名垂后世的《说命》三篇,彰显了他的教育治学理念。傅说从帝师身份的确立到他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从治国之道... 傅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早被尊称为"圣人"的杰出人物,早于孔子七百年左右,在他身后形成的"傅岩文化"以及名垂后世的《说命》三篇,彰显了他的教育治学理念。傅说从帝师身份的确立到他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从治国之道到治学之法,开华夏文明之先河,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知力行 逊志务时敏 师古 敩学半
下载PDF
百年老校文化育校的实践路径探析--以北京育英学校为例(1918-1937)
6
作者 郭红霞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18年第1期159-170,219-220,共14页
育英学校始建于1864年,是近代北京一所著名的教会中学。从1918年国人李如松担任校长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该校致力于以文化育人、育校,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一代名校。本文首先着力分析该校校长的办学思路、教师群体的教书育人行为、学校... 育英学校始建于1864年,是近代北京一所著名的教会中学。从1918年国人李如松担任校长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该校致力于以文化育人、育校,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一代名校。本文首先着力分析该校校长的办学思路、教师群体的教书育人行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制度及有关文化符号等五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育英精神可视为该校文化之“魂”,上述五方面作为精神、行为、物质、制度和符号载体则搭建了该校文化建设之“体”。育英人秉持校训“致知力行”,在“魂”和“体”之间搭起桥梁,实现了二者的交融,从而使育英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英学校 学校文化 育英精神 致知力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