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身录》中的空间叙述
1
作者 裘书莹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期4-6,共3页
空间叙述是《致身录》重要的叙述方式。小说通过地理空间、社会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塑造,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叙述方式。地理空间的分离与联系不只建构起故事的框架,还对人物的塑造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两种不同的社会空间——朝堂空间、流亡空... 空间叙述是《致身录》重要的叙述方式。小说通过地理空间、社会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塑造,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叙述方式。地理空间的分离与联系不只建构起故事的框架,还对人物的塑造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两种不同的社会空间——朝堂空间、流亡空间,以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和伦理环境,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使得小说更具真实性。与此同时,精神空间的叙述中展示出创作者本身的精神倾向,从而使得整体呈现出立体性、可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身录 空间叙述 地理空间 社会空间 精神空间
下载PDF
士人交往、地方家族与建文传说——以《致身录》的出现为中心 被引量:7
2
作者 丁修真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7,189,共9页
明中期以来,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传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托名史仲彬所著的伪书《致身录》可视为关于这一传说的集大成之作。以往学界研究,往往偏重于传说内容的考证,而对影响文本形成的因素关注不够。本文以《致身录》出现前后的江南地区为... 明中期以来,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传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托名史仲彬所著的伪书《致身录》可视为关于这一传说的集大成之作。以往学界研究,往往偏重于传说内容的考证,而对影响文本形成的因素关注不够。本文以《致身录》出现前后的江南地区为考察场域,从当时的士人交往、地域家族及明代国家政策角度出发,进一步发掘《致身录》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试图为明代文化的解读提供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文传说 致身录 吴江史氏
原文传递
读《<千忠录>作者考辨》——答郑志良先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致中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108,共8页
笔者在《〈千忠录〉作者考》一文中,考证《千忠录》的作者为清代太仓诗人王吉武。郑志良先生认为拙文"在论证过程中有些地方是很值得商榷的",提出三点商榷意见。本文是对郑氏所提三点商榷意见的答复。认为郑氏第一点意见是不... 笔者在《〈千忠录〉作者考》一文中,考证《千忠录》的作者为清代太仓诗人王吉武。郑志良先生认为拙文"在论证过程中有些地方是很值得商榷的",提出三点商榷意见。本文是对郑氏所提三点商榷意见的答复。认为郑氏第一点意见是不正确的,第二点、第三点意见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忠》《千忠会》 李玉 王吉武 致身录
原文传递
祖先记忆的再创作:一个运河沿线丝业市镇家族的故事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滔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73,159,共12页
明中叶以后,丝织业技术由苏州府城沿京杭大运河渐次传播到江南的普通市镇,部分城居"庶民"地主在积极从事工商业的同时,也陷入繁重的"役困"当中。为了摆脱"役困",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优免差徭的特权,不惜更... 明中叶以后,丝织业技术由苏州府城沿京杭大运河渐次传播到江南的普通市镇,部分城居"庶民"地主在积极从事工商业的同时,也陷入繁重的"役困"当中。为了摆脱"役困",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优免差徭的特权,不惜更改祖先记忆,以获取更大的现实利益。黄溪史氏利用旌表建文忠臣这一重要文化资源,通过制造和传播《致身录》,将先祖"史彬"从一介粮长包装成建文朝臣,并以死勤事为由,将之成功供奉于嘉兴府和苏州府的乡贤祠,从而彻底走出长期阻碍该族持续发展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祠 致身录 黄溪史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