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方士与汉代小说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兴杰
《兰州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87-91,共5页
汉代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士:儒士、方士与文士。人们习惯认为,儒士是搞儒学的,方士是搞方术的,文士是搞文学的。由于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因而现在流行的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在论述汉代文学时,只是着眼于文士与文学的关系,...
汉代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士:儒士、方士与文士。人们习惯认为,儒士是搞儒学的,方士是搞方术的,文士是搞文学的。由于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因而现在流行的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在论述汉代文学时,只是着眼于文士与文学的关系,而避口不谈或很少谈及儒士特别是方士与文学的关系。这是十分不妥的。其实,在汉代,文士与儒士、方士刚刚分离开来,他们之间还没有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文士固然战斗在文学第一线,儒士、方士同样与文学同呼吸共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虞初
洞冥记
王瑶先生
街谈巷语
薛综
同呼吸共命运
汉武帝时代
致远恐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先秦两汉时期的小说理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毕桂发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56-62,共7页
在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中,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出版了几种比较完整的资料书,也发表了一些较有份量的论文,在武汉还召开了首次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讨论会,这些情况表明,理论工作者、文学研究工作者...
在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中,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出版了几种比较完整的资料书,也发表了一些较有份量的论文,在武汉还召开了首次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讨论会,这些情况表明,理论工作者、文学研究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是个良好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理论
先秦两汉
古代小说
小说观
古代文论
街谈巷语
齐谐
关于小说
致远恐泥
寓言故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小说理论近代化的历程》卷端赘言
被引量:
1
3
作者
颜廷亮
《社科纵横》
1990年第5期30-36,共7页
“小说”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见于《庄子》。其《外物》篇云:饰小说以于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和现在所说的小说,并不完全一样。这里的“小说”,指的是无关宏旨的琐屑言谈。和《庄子》一书大致同时的先秦典籍中,...
“小说”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见于《庄子》。其《外物》篇云:饰小说以于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和现在所说的小说,并不完全一样。这里的“小说”,指的是无关宏旨的琐屑言谈。和《庄子》一书大致同时的先秦典籍中,有一些说法,虽未迳言“小说”一词,而其所指实际上也是这里的“小说”。《论语·子张》所载往往被当作孔子所说而实为子张所说的一段话,即为一例: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历来的研究者认为,子张所谓“虽小道……”云云,指的就是医十农圃一类琐言屑语,和《庄子·外物》所谓“小说”同类。不过先秦典籍所说“小说”,虽不同于现在所说的小说,却包括有诸如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理论
小说观
晚清小说
致远恐泥
先秦典籍
古代小说
资产阶级改良派
卷端
世仲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班固“小说观”之我见
4
作者
阎增山
《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在我国古代,小说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小技”,始终处于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卑下的“末学”地位。当今天人们在为小说鸣不平的时候,往往追本溯源,把这一桩错案归罪于汉代的史学家班固。因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
在我国古代,小说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小技”,始终处于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卑下的“末学”地位。当今天人们在为小说鸣不平的时候,往往追本溯源,把这一桩错案归罪于汉代的史学家班固。因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录诸子十家之后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观
汉书·艺文志
诸子略
九家
街谈巷语
《典论·论文》
后世小说
致远恐泥
小说理论
古典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与趣味
5
作者
刘宏志
《南腔北调》
2020年第6期20-32,共13页
一小说在中国古代一直难入文苑。这和当时知识分子对小说的认知有关,他们认为这种文类,属于小道。孔子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也就是说,小的技艺虽然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对远大的事业而言,恐怕就没有太大意...
一小说在中国古代一直难入文苑。这和当时知识分子对小说的认知有关,他们认为这种文类,属于小道。孔子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也就是说,小的技艺虽然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对远大的事业而言,恐怕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所以,君子弗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看不上小说,这就导致小说只能流传于引车卖浆者流。所以《汉书艺文志》中给小说下的定义是:"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当然,这种关于小说的认知,到了中国近现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谈巷语
致远恐泥
引车卖浆
可取之处
远
大志向
中国近现代
君子
小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警惕“从吾所好”的“软抵抗”
6
作者
孟志斌
《共产党员(河北)》
2016年第2期33-33,共1页
作风建设的弦越绷越紧,饭局应酬少了,跑官要官之风刹了,追名逐利之心淡了。领导干部心情放轻松下来之后,加强学习,修身养性,健体强身,当然是有益的事。可有些干部却是抱着"富贵不可求,则从吾所好"的心态,把应做的工作放在一边,沉湎于...
作风建设的弦越绷越紧,饭局应酬少了,跑官要官之风刹了,追名逐利之心淡了。领导干部心情放轻松下来之后,加强学习,修身养性,健体强身,当然是有益的事。可有些干部却是抱着"富贵不可求,则从吾所好"的心态,把应做的工作放在一边,沉湎于自己的一些"雅好"难以自拔,实则可能"以才害政"。从现在一些干部的"从吾所好"看,大有归隐放舟、懒政怠政的架势,试图以此来蒙混度日,乃是为官不为的新变种,实质上是作风建设从严要求下的一种“软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跑官要官
新变种
难以自拔
出点
致远恐泥
时间精力
中央领导
经国
依于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教书匠点赞
7
作者
阎荣肖
王金刚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2,共2页
2016年寒假,王金刚老师工作坊组织大家拜读了付守永老师写的《工匠精神》一书。从看到书的第一眼,我们心里就打起了一系列问号:匠人还有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教书匠有精神吗?那是什么?做教书匠还是做教育家?…………带着一系列问...
2016年寒假,王金刚老师工作坊组织大家拜读了付守永老师写的《工匠精神》一书。从看到书的第一眼,我们心里就打起了一系列问号:匠人还有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教书匠有精神吗?那是什么?做教书匠还是做教育家?…………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一口气读完了《工匠精神》。书中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我开始重新审视"教书匠"这个称谓了。从《工匠精神》一书可以看出,"工匠"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泥匠、瓦匠、木匠等。"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至臻完美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
匠
第一眼
使人
小学教师
于漪老师
稻盛和夫
致远恐泥
品质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
妙悟
原文传递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王学泰《“水浒”识小录》荐读
8
作者
李长昊
《语文学习》
2020年第11期81-85,共5页
《汉书•艺文志》中言:“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古人认...
《汉书•艺文志》中言:“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古人认为小说是道听途说的人制造出来的,是不入流的文体,但儒家又认为即使是小说或许也有可观之处,但不宜过多投入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谈巷语
识小录
致远恐泥
稗官
水浒
小道
狂夫
艺文志
原文传递
孔子何以罕言“儒”
9
作者
雨石
《当代学生(探秘)》
2006年第6期25-25,共1页
上面种种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儒”是“伎艺”在身的“术士”。至于“术士”之“术”为何,后人有种种猜想:有的说是求雨之师,有的说是吹吹打打办婚丧喜事的人,还有的说是掌握“六艺”的人。这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佐证。在该...
上面种种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儒”是“伎艺”在身的“术士”。至于“术士”之“术”为何,后人有种种猜想:有的说是求雨之师,有的说是吹吹打打办婚丧喜事的人,还有的说是掌握“六艺”的人。这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佐证。在该书中,不少场合也将“道”释成伎艺。《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里的“道”,也是指伎艺。子夏的意思是:虽然学习小技艺,也可以取得可观的成就,但是,要想做远大的事业,就不行了,因此君子不这样做。这段话与孔子对于夏说的“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所谓“小人儒”者,即拘泥于“小道”者;所谓“君子儒”者,即“致远”者。这样一分析,就比较清楚了。一、孔子之前的“师”与“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儒
伎艺
致远恐泥
股道
子夏
子罕
鹊巢
春秋战国时代
原文传递
《古小说钩沉》与学者鲁迅
10
作者
杨晔城
《东方收藏》
2017年第3期103-105,共3页
西泠印社2016年秋季拍卖会上,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齐谐记》以340万元高价拍出。该手迹文稿尺寸25.5×23厘米×2,四页对开,近400字,辑录了《沈纵遇斗山王》、《郭恺兄弟大能食至罄贫》、《周客子有女啖脍》、《麻姑啖脍...
西泠印社2016年秋季拍卖会上,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齐谐记》以340万元高价拍出。该手迹文稿尺寸25.5×23厘米×2,四页对开,近400字,辑录了《沈纵遇斗山王》、《郭恺兄弟大能食至罄贫》、《周客子有女啖脍》、《麻姑啖脍》、《董昭之救蚁王》、《祭蚕神祈丰年》等五个奇闻逸事,共六条。其中《周客子有女》一条抄录类似内容出现二次。识文如下:齐谐记。齐谐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齐谐记
识文
董昭
秋季拍卖会
采诗
西泠印社
绍兴鲁迅纪念馆
致远恐泥
中国小说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方士与汉代小说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兴杰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系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87-91,共5页
文摘
汉代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士:儒士、方士与文士。人们习惯认为,儒士是搞儒学的,方士是搞方术的,文士是搞文学的。由于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因而现在流行的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在论述汉代文学时,只是着眼于文士与文学的关系,而避口不谈或很少谈及儒士特别是方士与文学的关系。这是十分不妥的。其实,在汉代,文士与儒士、方士刚刚分离开来,他们之间还没有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文士固然战斗在文学第一线,儒士、方士同样与文学同呼吸共命运。
关键词
汉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虞初
洞冥记
王瑶先生
街谈巷语
薛综
同呼吸共命运
汉武帝时代
致远恐泥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先秦两汉时期的小说理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毕桂发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56-62,共7页
文摘
在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中,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出版了几种比较完整的资料书,也发表了一些较有份量的论文,在武汉还召开了首次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讨论会,这些情况表明,理论工作者、文学研究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是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
小说理论
先秦两汉
古代小说
小说观
古代文论
街谈巷语
齐谐
关于小说
致远恐泥
寓言故事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小说理论近代化的历程》卷端赘言
被引量:
1
3
作者
颜廷亮
出处
《社科纵横》
1990年第5期30-36,共7页
文摘
“小说”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见于《庄子》。其《外物》篇云:饰小说以于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和现在所说的小说,并不完全一样。这里的“小说”,指的是无关宏旨的琐屑言谈。和《庄子》一书大致同时的先秦典籍中,有一些说法,虽未迳言“小说”一词,而其所指实际上也是这里的“小说”。《论语·子张》所载往往被当作孔子所说而实为子张所说的一段话,即为一例: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历来的研究者认为,子张所谓“虽小道……”云云,指的就是医十农圃一类琐言屑语,和《庄子·外物》所谓“小说”同类。不过先秦典籍所说“小说”,虽不同于现在所说的小说,却包括有诸如神话传说。
关键词
小说理论
小说观
晚清小说
致远恐泥
先秦典籍
古代小说
资产阶级改良派
卷端
世仲
资产阶级革命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班固“小说观”之我见
4
作者
阎增山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文摘
在我国古代,小说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小技”,始终处于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卑下的“末学”地位。当今天人们在为小说鸣不平的时候,往往追本溯源,把这一桩错案归罪于汉代的史学家班固。因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录诸子十家之后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关键词
小说观
汉书·艺文志
诸子略
九家
街谈巷语
《典论·论文》
后世小说
致远恐泥
小说理论
古典小说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与趣味
5
作者
刘宏志
机构
不详
出处
《南腔北调》
2020年第6期20-32,共13页
文摘
一小说在中国古代一直难入文苑。这和当时知识分子对小说的认知有关,他们认为这种文类,属于小道。孔子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也就是说,小的技艺虽然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对远大的事业而言,恐怕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所以,君子弗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看不上小说,这就导致小说只能流传于引车卖浆者流。所以《汉书艺文志》中给小说下的定义是:"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当然,这种关于小说的认知,到了中国近现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关键词
街谈巷语
致远恐泥
引车卖浆
可取之处
远
大志向
中国近现代
君子
小道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警惕“从吾所好”的“软抵抗”
6
作者
孟志斌
出处
《共产党员(河北)》
2016年第2期33-33,共1页
文摘
作风建设的弦越绷越紧,饭局应酬少了,跑官要官之风刹了,追名逐利之心淡了。领导干部心情放轻松下来之后,加强学习,修身养性,健体强身,当然是有益的事。可有些干部却是抱着"富贵不可求,则从吾所好"的心态,把应做的工作放在一边,沉湎于自己的一些"雅好"难以自拔,实则可能"以才害政"。从现在一些干部的"从吾所好"看,大有归隐放舟、懒政怠政的架势,试图以此来蒙混度日,乃是为官不为的新变种,实质上是作风建设从严要求下的一种“软抵抗”。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跑官要官
新变种
难以自拔
出点
致远恐泥
时间精力
中央领导
经国
依于仁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教书匠点赞
7
作者
阎荣肖
王金刚
机构
河北石家庄市第
河北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2,共2页
文摘
2016年寒假,王金刚老师工作坊组织大家拜读了付守永老师写的《工匠精神》一书。从看到书的第一眼,我们心里就打起了一系列问号:匠人还有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教书匠有精神吗?那是什么?做教书匠还是做教育家?…………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一口气读完了《工匠精神》。书中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我开始重新审视"教书匠"这个称谓了。从《工匠精神》一书可以看出,"工匠"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泥匠、瓦匠、木匠等。"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至臻完美的精神。
关键词
泥
匠
第一眼
使人
小学教师
于漪老师
稻盛和夫
致远恐泥
品质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
妙悟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王学泰《“水浒”识小录》荐读
8
作者
李长昊
机构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出处
《语文学习》
2020年第11期81-85,共5页
文摘
《汉书•艺文志》中言:“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古人认为小说是道听途说的人制造出来的,是不入流的文体,但儒家又认为即使是小说或许也有可观之处,但不宜过多投入精力。
关键词
街谈巷语
识小录
致远恐泥
稗官
水浒
小道
狂夫
艺文志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孔子何以罕言“儒”
9
作者
雨石
出处
《当代学生(探秘)》
2006年第6期25-25,共1页
文摘
上面种种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儒”是“伎艺”在身的“术士”。至于“术士”之“术”为何,后人有种种猜想:有的说是求雨之师,有的说是吹吹打打办婚丧喜事的人,还有的说是掌握“六艺”的人。这在《论语》中也可以找到佐证。在该书中,不少场合也将“道”释成伎艺。《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里的“道”,也是指伎艺。子夏的意思是:虽然学习小技艺,也可以取得可观的成就,但是,要想做远大的事业,就不行了,因此君子不这样做。这段话与孔子对于夏说的“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所谓“小人儒”者,即拘泥于“小道”者;所谓“君子儒”者,即“致远”者。这样一分析,就比较清楚了。一、孔子之前的“师”与“儒”
关键词
君子儒
伎艺
致远恐泥
股道
子夏
子罕
鹊巢
春秋战国时代
分类号
G634.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古小说钩沉》与学者鲁迅
10
作者
杨晔城
出处
《东方收藏》
2017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文摘
西泠印社2016年秋季拍卖会上,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齐谐记》以340万元高价拍出。该手迹文稿尺寸25.5×23厘米×2,四页对开,近400字,辑录了《沈纵遇斗山王》、《郭恺兄弟大能食至罄贫》、《周客子有女啖脍》、《麻姑啖脍》、《董昭之救蚁王》、《祭蚕神祈丰年》等五个奇闻逸事,共六条。其中《周客子有女》一条抄录类似内容出现二次。识文如下:齐谐记。齐谐二。
关键词
鲁迅文学
齐谐记
识文
董昭
秋季拍卖会
采诗
西泠印社
绍兴鲁迅纪念馆
致远恐泥
中国小说史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方士与汉代小说
张兴杰
《兰州学刊》
CSSCI
198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略论先秦两汉时期的小说理论
毕桂发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晚清:小说理论近代化的历程》卷端赘言
颜廷亮
《社科纵横》
199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班固“小说观”之我见
阎增山
《贵州文史丛刊》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说与趣味
刘宏志
《南腔北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警惕“从吾所好”的“软抵抗”
孟志斌
《共产党员(河北)》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为教书匠点赞
阎荣肖
王金刚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8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王学泰《“水浒”识小录》荐读
李长昊
《语文学习》
2020
0
原文传递
9
孔子何以罕言“儒”
雨石
《当代学生(探秘)》
2006
0
原文传递
10
《古小说钩沉》与学者鲁迅
杨晔城
《东方收藏》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