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茶甙对口腔变异链球菌生长及致龋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淑银 岳二丽 +2 位作者 郭留云 陆珂 杨梦宇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7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甜茶甙对口腔变异链球菌(S.mutans)生长及致龋性的影响,为龋齿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S.mutans被处理后于恒温厌氧环境下培养,检测菌液OD值筛选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确定0.625、1.25、2.5、5 mg/mL为工作浓度。检测工作浓度... 目的:探讨甜茶甙对口腔变异链球菌(S.mutans)生长及致龋性的影响,为龋齿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S.mutans被处理后于恒温厌氧环境下培养,检测菌液OD值筛选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确定0.625、1.25、2.5、5 mg/mL为工作浓度。检测工作浓度下甜茶苷和木糖醇培养S.mutans菌液pH、疏水率、黏附力、水不溶性多聚糖(WIG)合成力及葡萄糖基转移酶(GTF)活性指标——总蛋白含量、还原糖量、GTF酶活力及比活力,并比较分析。结果:甜茶甙≥0.625 mg/mL时可明显抑制S.mutans菌的生长,其MIC为10 mg/mL;与木糖醇组及对照组相比,加入甜茶甙后S.mutans的产酸、黏附力、疏水率及WIG、还原糖量、GTF酶活力、比活力均降低,总蛋白含量增高(P<0.05),且均具有浓度依懒性。与对照组相比,木糖醇组仅在浓度≥2.5 mg/mL时对S.mutans的疏水率、黏附力及WIG、还原糖量、酶活力、比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对产酸能力和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甜茶甙可有效抑制S.mutans的生长、产酸、黏附、WIG合成及GTF活性等致龋特性,其与浓度相关,同浓度下效果优于木糖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甜茶甙 木糖醇 致龋性 葡萄糖基转移酶
下载PDF
龋病相关微生物的致龋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健康 董文刚 +1 位作者 方舟 饶贤才 《医学综述》 2011年第8期1134-1137,共4页
龋病是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口腔内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龋病相关微生物在龋病病理变化中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三大生物学特性:产酸与耐酸力、产糖能力和黏附能力。随着近年来龋病研究的日益深入,龋病相关分子机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龋病是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口腔内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龋病相关微生物在龋病病理变化中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三大生物学特性:产酸与耐酸力、产糖能力和黏附能力。随着近年来龋病研究的日益深入,龋病相关分子机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微生物也被认为与龋病相关。现对主要龋病相关微生物的致龋性进行综述,以期对龋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与耐酸力 黏附 致龋性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及鉴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金华 林居红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 ,它通过黏附、产酸和耐酸等致使牙体硬组织破坏 ,从而导致龋齿的形成。定量检测和鉴别变形链球菌的种属类型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对龋病的早期发现、定期监测、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及... 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 ,它通过黏附、产酸和耐酸等致使牙体硬组织破坏 ,从而导致龋齿的形成。定量检测和鉴别变形链球菌的种属类型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对龋病的早期发现、定期监测、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及鉴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致龋性 鉴别
下载PDF
表兄链球菌致龋性与免疫防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静华 牛玉梅 樊明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67-169,175,共4页
表兄链球菌是变异链球菌群中的一种重要致龋菌,检出率逐渐提高。与变异链球菌相比较,表兄链球菌的产酸性和耐酸性更强,与高度龋活性的关系更为密切,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下面就该菌的致龋性及其与免疫防龋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 表兄链球菌是变异链球菌群中的一种重要致龋菌,检出率逐渐提高。与变异链球菌相比较,表兄链球菌的产酸性和耐酸性更强,与高度龋活性的关系更为密切,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下面就该菌的致龋性及其与免疫防龋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龋病病因学和免疫防龋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兄链球菌 检出率 致龋性 免疫防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致龋性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定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8-101,共4页
变形链球菌(S.mutans)和远缘链球菌(S.sobrinus)是人类牙齿的主要致龋菌。近年研究表明两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远缘链球菌与龋病的活跃性密切相关。本文对两种细菌的流行病学、粘附机理、多糖的合成... 变形链球菌(S.mutans)和远缘链球菌(S.sobrinus)是人类牙齿的主要致龋菌。近年研究表明两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远缘链球菌与龋病的活跃性密切相关。本文对两种细菌的流行病学、粘附机理、多糖的合成、产酸耐酸进行了综述,为今后龋病病因学研究,抗龋疫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 变形有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致龋性
下载PDF
乳酸菌对糖和糖醇的分解代谢及其致龋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建光 高俊莲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384-386,共3页
该文综述了乳酸菌对糖和糖醇的分解代谢途径,讨论了糖醇的低致龋性机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酸菌 糖醇 分解代谢 致龋性
下载PDF
对三种修复体基牙致龋性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于丹妮 卢大卫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进行3种可摘性局部修复体基牙致龋性的观察。方法 :对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75人的226颗基牙按修复方法分为冷弯组、铸造组及隐形组 ,并进行了年龄、性别、卫生习惯及基牙致龋程度的观察。结果 :在3组基牙的两两比较中隐形组与冷... 目的 :进行3种可摘性局部修复体基牙致龋性的观察。方法 :对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75人的226颗基牙按修复方法分为冷弯组、铸造组及隐形组 ,并进行了年龄、性别、卫生习惯及基牙致龋程度的观察。结果 :在3组基牙的两两比较中隐形组与冷弯组的患龋率差别有显著性 (P<0.05) ,而隐形组与铸造组 ,铸造组与冷弯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卫生习惯良好的2组比1组的基牙患龋率有明显的降低 (P<0.01 ) ;不同年龄、性别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体 基牙 致龋性
下载PDF
龋病的致龋性变形链球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冯志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482-483,共2页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形成实质性病损。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致龋性变形链球菌 牙齿硬组织 复合作用 进行 有机质 无机质
下载PDF
致龋性菌斑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菁文 王晟 胡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2-54,58,共4页
致龋性菌斑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子,其形成并生长于口腔这一特殊的生理环境中。因此,对其精密而准确的提取技术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关键。本文就致龋性菌斑的多种提取技术作一综述。
关键词 致龋性菌斑 提取技术 进展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致龋性及酸性压力对其HtrA表达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铁崎 聂庆东 郑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株HtrA的表达与其致龋性和耐酸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了不同龋敏感性儿童口腔分离的变异链球菌共36株(高、低、无龋各12株),通过RT-PCR的方法对所有菌株HtrA的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此外,还检测了在分别含有10、20... 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株HtrA的表达与其致龋性和耐酸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了不同龋敏感性儿童口腔分离的变异链球菌共36株(高、低、无龋各12株),通过RT-PCR的方法对所有菌株HtrA的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此外,还检测了在分别含有10、20mmol/L乳酸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变异链球菌UA159菌株HtrA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高龋、低龋及无龋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HtrA mRNA表达存在差异,高龋组>低龋组>无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酸性环境下变异链球菌中HtrA mRNA的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明显上调(P<0.01)。结论:HtrA基因的表达与变异链球菌的致龋性和耐酸性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 变异链球菌 高温需要A蛋白 致龋性 耐酸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UA159中SMU.2055基因在致龋性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璇 许晓虎 +2 位作者 吴昕彧 李转玲 赵望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6-791,共6页
目的构建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SMU.2055基因缺陷菌株,确定SMU.2055基因对S.mutans形态及与致龋性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SMU.2055基因缺陷菌株。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 目的构建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SMU.2055基因缺陷菌株,确定SMU.2055基因对S.mutans形态及与致龋性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SMU.2055基因缺陷菌株。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野生菌株及基因缺陷菌株的形态结构。连续监测野生菌株及基因缺陷菌株的菌液A600值及p H值,比较其生长能力及产酸能力。对两种菌株进行酸适应后,分别进行酸冲击,评价其耐酸能力。结果经过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鉴定,变异链球菌SMU.2055基因缺陷菌株构建成功。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与野生菌株相比,基因缺陷菌株菌体形态发生改变,菌体间不规则物质较少。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基因缺陷菌株细胞膜较模糊,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基因缺陷菌株的生长能力及耐酸能力较野生菌株均有所下降,而基因缺陷菌株与野生菌株间的产酸能力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SMU.2055基因与变异链球菌的形态、生长及耐酸能力密切相关,而对其产酸能力不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乙酰基转移酶 SMU.2055基因 致龋性
下载PDF
米勒氏链球菌的致龋性研究
12
作者 林新平 樊明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1-5,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米勒氏链球菌的致龋性,发现:(1)米勒氏链球菌的附着能力比变链Ingbrill低,与血链903无显著差异,(2)产酸总量,产生[H^+]量,米勒氏链球菌低于变链Ingbrill。有机酸分析发现米勒氏链球菌产生的乳酸量显著高于血链903,低于变链,... 本实验研究了米勒氏链球菌的致龋性,发现:(1)米勒氏链球菌的附着能力比变链Ingbrill低,与血链903无显著差异,(2)产酸总量,产生[H^+]量,米勒氏链球菌低于变链Ingbrill。有机酸分析发现米勒氏链球菌产生的乳酸量显著高于血链903,低于变链,Ingbrill,而其它几种有机酸各菌种之间则无显著差异,(3)米勒氏链球菌对大白鼠的致龋性能低于变链Ingbrill,高于血链903,具有中度致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链球菌 米勒氏链球菌 产酸 致龋性 链球菌
下载PDF
HtrA对乳牙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GTFs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政 朱虹倩 +2 位作者 谢茹 李菲菲 刘兴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研究乳牙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S.mutans)高温需要A蛋白(HtrA)基因缺陷株和HtrA高毒力株在体外非应激环境中的葡萄糖基转移酶(GTFs)表达能力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差异。方法:选用前期已获得的乳牙高致龋性S.mutans HtrA基因缺陷株和高毒... 目的:研究乳牙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S.mutans)高温需要A蛋白(HtrA)基因缺陷株和HtrA高毒力株在体外非应激环境中的葡萄糖基转移酶(GTFs)表达能力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差异。方法:选用前期已获得的乳牙高致龋性S.mutans HtrA基因缺陷株和高毒力株(HtrA高毒力株和HtrA基因缺陷株),在BHI培养基培养至指数期第10 h后。以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2菌株gtfB,gtfC,gtfD的表达情况。提取蛋白,以蒽酮硫酸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量。结果:GTFs蛋白和基因在乳牙S.mutans HtrA基因缺陷株中的表达高于HtrA高毒力株但其生物学活性低于高毒力株。结论:HtrA基因在乳牙S.mutans GTFs的分泌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高温需要A蛋白酶(HtrA) 葡萄糖基转移酶(GTFs) 致龋性
下载PDF
不同种类牛奶的致龋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彦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研究脂肪含量不同的牛奶的致龋性,正确指导健康生活。方法:选取2017年1—4月我院收治的45例正畸儿童口中被拔除的前磨牙100颗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脱脂牛奶组、半脱脂牛奶组、全脂牛奶组、10%蔗糖添加牛奶组... 目的:研究脂肪含量不同的牛奶的致龋性,正确指导健康生活。方法:选取2017年1—4月我院收治的45例正畸儿童口中被拔除的前磨牙100颗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脱脂牛奶组、半脱脂牛奶组、全脂牛奶组、10%蔗糖添加牛奶组、0. 9%氯化钠组,每组20颗,比较市售不同脂肪浓度的牛奶在离体牙齿模型中的致龋性,在相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对变形链球菌的培养,计算实验后牙釉质脱矿程度指数,测定变形链球菌生物膜ΔpH值(产酸水平)、变形链球菌生长情况(OD_(600))来分析脱脂牛奶、半脱脂牛奶和全脂牛奶三种不同种类牛奶致龋性。结果:脱脂组、半脱脂组、全脂组、蔗糖组、对照组均对牙釉质脱矿和变形链球菌产酸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全脂组到半脱脂组,再到脱脂组、再到蔗糖组,牙釉质和牙本质脱矿程度指数逐渐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变形链球菌生物膜ΔpH值和OD600逐渐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脂肪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牛奶致龋性的变化,与脱脂牛奶相比,全脂牛奶具有一定抗龋效果,另外,与没有添加蔗糖的牛奶相比,添加了蔗糖的牛奶有一定的致龋性。所以应提倡使用含脂牛奶,并劝阻使用对牙齿有害的致龋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致龋性 齿
下载PDF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致龋性变形链球菌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建秋 李昌义 +1 位作者 肖白 刘敬忠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 创建一种临床定量检测致龋性变形链球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采用靶基因与参照基因同步扩增法 ,根据变形链球菌葡聚糖酶 (dexA)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以pET2 3b质粒DNA为参照基因。对 196名儿童的唾液样品进行定量PC... 目的 创建一种临床定量检测致龋性变形链球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采用靶基因与参照基因同步扩增法 ,根据变形链球菌葡聚糖酶 (dexA)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以pET2 3b质粒DNA为参照基因。对 196名儿童的唾液样品进行定量PCR检测并进行常规培养法的对比研究。结果  196份唾液样品定量PCR检测致龋性变形链球菌≥ 10 8CFU/L ,唾液的检出率为91 3%。与常规培养计量法的对比符合率为 94 9%。结论 变形链球菌PCR定量检测是一种早期发现龋病活性的新方法 ,具有快速可靠、特异性强、符合率高等特点 ,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致龋性变形链球菌 齿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幼儿龋和无龋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致龋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玮 邱荣敏 +2 位作者 林艳 卢佳璇 余东升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幼儿龋(earlychildhoodcaries,ECC)和无龋(caries-free,CF)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导致幼儿龋的差异性。方法将前期研究中保存的3~6岁幼儿牙菌斑白色念珠菌I临床分离菌株,其中来源于幼儿龋牙菌斑为26株(dmft≥... 目的探讨幼儿龋(earlychildhoodcaries,ECC)和无龋(caries-free,CF)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导致幼儿龋的差异性。方法将前期研究中保存的3~6岁幼儿牙菌斑白色念珠菌I临床分离菌株,其中来源于幼儿龋牙菌斑为26株(dmft≥1),纳人ECC组;来源于幼儿无龋牙菌斑为24株(dmft=O),纳入CF组。将两组菌株分别接种至不同pH值的葡萄糖沙氏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h后,测定上清液终末pH值以评价产酸能力;分别将两组菌株沉淀用PBS液重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波长540nm处的吸光度(absorbance540,As40)值以评价其耐酸能力。同时将菌液分别接种至羟基磷灰石表面,37℃培养48h后,对黏附至羟基磷灰石表面白色念珠菌进行平板培养,采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评定其黏附能力。结果当葡萄糖沙氏液体培养基初始pH值≥4.5时,ECC组和CF组白色念珠菌株的产酸和菌株生长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当初始pH值为4.0时,ECC组的产酸和生长能力较CF组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CC组和CF组白色念珠菌的黏附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幼儿龋和无龋牙菌斑中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致龋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耐酸能力方面。强耐酸性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可能起到促进幼儿龋齿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致龋性 产酸 耐酸 黏附 白色念珠菌
原文传递
重症婴幼儿龋及无龋儿童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文卿 林家成 +1 位作者 卢佳璇 赵玮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重症婴幼儿龋(S-ECC)儿童及无龋儿童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菌)的致龋性,为S-ECC的早期检测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按照NIH标准,将67名3~5岁儿童分为S-ECC组(n=35)、无龋组(n=32),采集牙面菌斑,经分离、鉴定获取纯化的... 目的对比分析重症婴幼儿龋(S-ECC)儿童及无龋儿童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菌)的致龋性,为S-ECC的早期检测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按照NIH标准,将67名3~5岁儿童分为S-ECC组(n=35)、无龋组(n=32),采集牙面菌斑,经分离、鉴定获取纯化的变链菌株,接种至蔗糖浓度为20%的TYCSB液体培养基,检测其产酸能力、生长情况、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的量以及黏附比值。结果 S-ECC组及无龋组中变链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92.4%及6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ECC组中变链菌致龋相关参数△pH值、A600值、合成WIG量及黏附比值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结论 S-ECC患儿牙菌斑中变链菌的定植比例及临床分离菌株致龋性显著高于无龋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牙菌斑 变形链球菌 致龋性
原文传递
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对变形链球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文娟 徐树军 +1 位作者 谢苗苗 吴补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451-1454,共4页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变形链球菌内部存在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信号通路,该通路介导变形链球菌的生物膜形成及在体外牙釉质表面的黏附。目的:以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对变形链球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变形链球菌内部存在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信号通路,该通路介导变形链球菌的生物膜形成及在体外牙釉质表面的黏附。目的:以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对变形链球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干预变形链球菌UA159,提取其总RNA,并以标准菌株的总RNA作为对照,与变形链球菌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筛选差异基因。结果与结论: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干预后,变形链球菌中glgA、glgB、msmF、gftA、lacG、lepB、rgpAc、bacC、apt69个基因表达上调,Hrc、ProC、HprT、Pdp、Glk、cdsA共6个基因表达下调。所获得的差异基因主要与细胞趋向性和生物膜形成、信号转导、糖代谢、等途径相关。说明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影响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c-di-GMP) 信号通路 变形链球菌 生物膜 致龋性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产酸、耐酸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元书 刘兴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产酸和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中分离得到的变形链球菌为实验菌株,常规复苏、增菌,配制相同密度的菌悬液,加入含5%蔗糖、不同pH值(以0.5为间隔,pH4.0~7...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产酸和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中分离得到的变形链球菌为实验菌株,常规复苏、增菌,配制相同密度的菌悬液,加入含5%蔗糖、不同pH值(以0.5为间隔,pH4.0~7.0)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厌氧(80%N2、10%H2、10%CO2)培养48 h后,采用pHS-3C型精密酸度计,测定培养物上清的终末pH值,比较细菌的产酸能力(△pH);将相同菌液浓度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分别在不同pH(以0.5为间隔,pH4.0~7.0)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540 nm处吸光度,比较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儿童高、中龋患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以及国际标准菌株的产酸和耐酸能力明显高于无龋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龋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具有高致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易感 致龋性 产酸 耐酸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元书 刘兴容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1-69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中分离得到的变异链球菌为实验菌株,以ATCC25175国际标准株作对照,经常规复苏、增菌后,配制相同浓度的菌悬液,pH在7.0~6.0时各菌...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中分离得到的变异链球菌为实验菌株,以ATCC25175国际标准株作对照,经常规复苏、增菌后,配制相同浓度的菌悬液,pH在7.0~6.0时各菌株间的耐酸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而当pH在5.5~5.0时,分别在不同pH(以0.5为间隔,pH 4.0~7.0)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40 nm处测定吸光度,比较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高、中龋病人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和国际标准菌株的耐酸能力明显高于无龋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异链球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龋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具有高致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敏感 致龋性 耐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