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汤氏臼丮宧和马氏智林图书馆藏书述略
1
作者 骆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68-71,共4页
兵燹战乱与政治运动等原因致使私人藏书聚散无常,浙江汤寿潜和马一浮藏书因时代较晚、文献记载甚少而疏为人知。汤氏臼丮宧藏书楼因汤寿潜于清末广搜典籍庋藏于"臼丮宧"而得名,藏书主要来自歙县鲍廷博困学斋、钱塘丁丙八千卷... 兵燹战乱与政治运动等原因致使私人藏书聚散无常,浙江汤寿潜和马一浮藏书因时代较晚、文献记载甚少而疏为人知。汤氏臼丮宧藏书楼因汤寿潜于清末广搜典籍庋藏于"臼丮宧"而得名,藏书主要来自歙县鲍廷博困学斋、钱塘丁丙八千卷楼等。智林图书馆则由汤氏之婿马一浮抗战期间创办的"复兴书社"易名而来。马、汤两家藏书移藏广东的经历奠定了今天广东省社科院图书馆的古籍典藏基础,延续了江浙藏书的一支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丮宧 智林图书馆 汤寿潜 马一浮 江浙藏书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
2
作者 朱寅 王黎明 +3 位作者 田守进 沙卫平 严飞 宋锦程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在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累及方形区复杂髋臼骨折的病例资料,均应...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在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累及方形区复杂髋臼骨折的病例资料,均应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7~72岁,平均(53.43±9.16)岁。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术后并发症及发生率、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指标(Matta评份)及髋关节功能(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71±5.52)个月;手术时间110~240 min,平均(163.57±31.23)min;术中出血量300~700 mL,平均(385.71±92.39)mL。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优13例,良6例,差2例,总复位满意率90.48%。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5.86±3.29)周。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优14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5%。术后1例手术切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患髋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结论应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可以充分利用每种入路的优势,能清楚显露髋臼的前柱及方形区,能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块,放置标准的耻骨后钢板,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手术入路 复杂髋骨折 方形区 改良Stoppa切口 髂嵴前切口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用于髋臼骨折手术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王姗姗 牛俊巧 +3 位作者 王佳 李小娟 洪悦 王利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髋臼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扫描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髋臼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并以3D打印辅助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质量评分及分项百分制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26、4.216、3.425、17.78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分别为94.74%和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9,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中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3、-5.776、-6.24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9,P<0.05)。结论:在髋臼骨折围术期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可进一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3D打印 骨折
下载PDF
3D打印术前规划模型在骨盆髋臼骨折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姚运峰 官建中 +3 位作者 肖玉周 李军 荆珏华 盛守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规划技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进行规范化培训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结合3D打印术前规划骨盆髋臼骨折模型进... 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规划技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进行规范化培训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结合3D打印术前规划骨盆髋臼骨折模型进行临床教学。以临床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病例分析考核成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员对本专业学习兴趣、骨折受伤机制的理解程度、骨折分型理解断、骨折复位方法的理解以及对手术切口选择的理解与掌握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3D打印术前规划技术可补充关于传统骨盆髋臼骨折内容教学的不足,增加规培学员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折 3D打印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泰森多边形多孔结构髋臼杯初始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宜亚丽 于润泽 +3 位作者 张金明 李姣 柴立平 金贺荣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4,共7页
目的 分析泰森多边形多孔结构髋臼杯与实体髋臼杯的初始稳定性差异,探究泰森多边形结构多孔层对髋臼杯初始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在预防松动脱位方面的作用。方法 通过Grasshopper设计孔隙率分别为60%、70%的泰森多边形多孔结构支架,利用选... 目的 分析泰森多边形多孔结构髋臼杯与实体髋臼杯的初始稳定性差异,探究泰森多边形结构多孔层对髋臼杯初始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在预防松动脱位方面的作用。方法 通过Grasshopper设计孔隙率分别为60%、70%的泰森多边形多孔结构支架,利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制备实体髋臼杯与孔隙率为60%、70%多孔髋臼杯样件,在相同条件的聚氨酯块模型中进行杠杆试验,分析对比3组样件的最大撬出力矩、偏转角度、界面刚度。结果 在压入力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孔隙率为60%、70%多孔髋臼杯的最大撬出力矩分别比实体髋臼杯高278.82%、320.56%,偏转角度比实体髋臼杯高194.04%、269.23%,界面刚度比实体髋臼杯高18.58%、7.88%。杠杆试验完成后,多孔髋臼杯所用的聚氨酯块半球腔内出现明显磨损。结论 泰森多边形多孔结构髋臼杯的初始稳定性指标均高于实体髋臼杯,说明泰森多边形结构多孔层能提高髋臼杯的初始稳定性。研究结果能够为髋臼假体的设计与选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多孔结构 泰森多边形 初始稳定性
下载PDF
髋臼一次磨锉成形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凯 胡兆斌 +3 位作者 邰志洪 于潮将 王铠 许炜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2-35,4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髋臼一次磨锉成形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收治70例单侧髋关节行初次THA的患者。其中,35例采用髋臼一次磨锉成形,为一次磨锉成形组;另35例采用传统方法从最小...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髋臼一次磨锉成形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收治70例单侧髋关节行初次THA的患者。其中,35例采用髋臼一次磨锉成形,为一次磨锉成形组;另35例采用传统方法从最小号髋臼锉开始磨锉,直至软骨下骨出现均匀渗血,为传统磨锉方法组。两组髋臼磨锉结束后再将相应型号的髋臼假体按预定角度打入,股骨侧处理方法一致。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一次磨锉成形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磨锉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均在安全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一次磨锉成形组优于传统磨锉方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门诊复诊均无异常情况。结论髋臼一次磨锉成形可以减少髋臼磨锉失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 一次磨锉成形
下载PDF
3D打印术前设计辅助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曹泽 朱寅 王黎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术前设计个体化钢板在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2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1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3D组和传统组。3D组(n=31)...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术前设计个体化钢板在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2月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1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3D组和传统组。3D组(n=31)根据患者3D打印骨折模型设计个体化钢板,传统组(n=30)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解剖复位结果、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D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6.77%,显著优于传统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7,P<0.05)。3D组术后3、6、12个月复查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在93.00%以上,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7,P<0.05)。3D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P<0.05)。结论3D打印辅助术前设计可提高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增强手术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后壁骨折 术前规划 骨折复位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个体化3D打印髋臼假体辅助全髋关节翻修1例
8
作者 吴龙 李鹏 陆志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22-324,共3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中。随着做THA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手术患者年轻化,需行全髋关节翻修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THA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磨...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中。随着做THA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手术患者年轻化,需行全髋关节翻修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THA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磨损颗粒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从而引起假体无菌性松动,其他原因包括假体位置不良、感染、反复脱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翻修 髋关节骨关节炎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假体 3D打印 磨损颗粒
下载PDF
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髋臼骨折愈合及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郭月超 安文 +1 位作者 张玉舰 王哲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69...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69例,男51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51.07±6.56)岁。经改良Stoppa切口入路(B组)51例,男38例,女13例,年龄35~75岁,平均(53.16±7.3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 d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效果相近,但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 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 骨折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髋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骋宇 贾玉 +5 位作者 高泽 陈斌 王欢 谷鑫博 王浩 孙海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1-193,共3页
创伤性髋关节炎在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发生率约13%,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如何有效治疗是一项挑战。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提供了更多治疗方法。该文就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手术后创伤性髋关节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创伤性髋关节炎在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中的发生率约13%,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如何有效治疗是一项挑战。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提供了更多治疗方法。该文就3D打印技术在髋臼骨折手术后创伤性髋关节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创伤性髋关节炎 3D打印技术 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发育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天烨 张文胜 +6 位作者 何晓铭 何敏聪 李子祺 陈镇秋 张庆文 何伟 魏秋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7-861,共5页
背景: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集中于髋关节畸形,目前缺乏髋臼发育不良对脊柱影响的报道。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冠状位及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代偿情况,并探讨髋臼发育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背景: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集中于髋关节畸形,目前缺乏髋臼发育不良对脊柱影响的报道。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冠状位及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代偿情况,并探讨髋臼发育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01例(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4例(对照组),两组均拍摄冠状位及矢状位脊柱全长X射线片,获取以下脊柱-骨盆参数:腰椎前凸角、骨盆前倾角、胸腰椎后凸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胸椎后凸角,对比两组受试对象脊柱-骨盆参数差异;另外,对比单侧、双侧以及不同Crowe分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脊柱-骨盆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髋臼发育程度(Sharp角)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在矢状位上,试验组腰椎前凸角小于对照组(P<0.05),骨盆倾斜角、胸腰段后凸角大于对照组(P<0.05);在冠状位上,试验组Cobb角、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其余脊柱-骨盆参数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双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小于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P<0.05),骨盆倾斜角、胸腰段后凸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均大于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P<0.05);(3)腰椎前凸角随着Crowe分型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骨盆倾斜角随着Crowe分型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harp角与腰椎前凸角呈负相关(P<0.05),骨盆前倾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呈正相关(P<0.05);(5)结果显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骨盆倾斜角、胸腰段后凸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增大,腰椎前凸角减少;髋臼发育不良程度与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呈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程度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脊柱-骨盆参数 代偿 相关性 侧弯
下载PDF
髋臼四边体损伤的治疗进展
12
作者 肖靖炜 李明 +2 位作者 王滇 郭晓东 侯志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19-326,共8页
髋臼四边体损伤是近年创伤骨科领域和盆底功能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尽管有5种骨折分型,但均以骨折形态为唯一依据,未考虑韧带、关节囊和肌肉的牵拉力量,完善的分型需三维空间立体化描述骨块移位,以更好地指导复位和固定。7种切开显露方法... 髋臼四边体损伤是近年创伤骨科领域和盆底功能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尽管有5种骨折分型,但均以骨折形态为唯一依据,未考虑韧带、关节囊和肌肉的牵拉力量,完善的分型需三维空间立体化描述骨块移位,以更好地指导复位和固定。7种切开显露方法仍是传统的肉眼直视下手术,如何保护纵横交错的血管神经网络和盆腔器官仍是焦点。四边体缺损造成人工髋关节脱位,定量评估四边体缺损体积和翻修技术仍是热点。本文提出髋臼骨盆血管解剖学三维网络结构,解剖学手术靶点通道和髋臼骨折复位固定锚钉点的观点,为精准、微创手术操作设计新的技术,以期实现骨科快速康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边体 解剖学 手术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在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李锋侦 司文腾 +2 位作者 田爱利 周宇 陈明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在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42例采用金属垫块结合Ju... 目的:探讨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在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42例采用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方式进行翻修为A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4~72(60.57±4.62)岁;41例采用金属垫块联合骨水泥型臼杯进行翻修为B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2~71(58.74±4.25)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golue scale,VAS);根据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髋臼外展角、股骨偏心距以及影像学标准合格率,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25.36±3.59)个月。两组术后1个月Harris疼痛、功能、畸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arris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12个月A组Harris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12个月VAS均依次降低(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股骨偏心距均升高(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旋转中心高度及髋臼外展角均降低(P<0.05),且A组旋转中心高度低于B组(P<0.05),但两组髋臼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影像学合格率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治疗髋臼骨缺损可改善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股骨偏心距以及髋臼外展角,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垫块 Jumbo 人工髋关节翻修 骨缺损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骨盆截骨时机与指征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案
14
作者 李敬春 刘雁寒 +12 位作者 黎艺强 朱光辉 郭跃明 李明 康晓鹏 唐盛平 沈先涛 邵景范 陈顺有 蒋飞 李进 徐宏文 中国儿童骨科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4,共8页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但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仍不明晰。本研究拟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探讨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研究设计拟纳入283例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包括观察组183例,手术组(采用骨盆截骨术)100例。手术组根据患儿年龄采用Salter、Pemberton、骨盆三联或髋臼周围截骨术。所有患儿随访10年,拟在DDH闭合复位后8个时间点(闭合复位术后1、2、3、4、5~6、7~8、9~10年以及10年以上)拍摄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根据末次随访时正位X线片上髋关节Severin分级分为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Ⅰ、Ⅱ级)和不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Ⅲ、Ⅳ级),利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比较两组患儿AI、CEA、RI及Severin分级情况。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可以为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先天性 闭合复位 残余髋发育不良 截骨术 骨盆 临床方案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髋臼骨折前后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15
作者 肖靖炜 李明 +3 位作者 王滇 郭晓东 侯志勇 刘玉新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近10年来髋臼新型钢板、手术入路改良、3D打印等新技术,为治疗髋臼骨折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但仍存在骨折显露和固定难、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多、手术创伤大等不足。髋臼周围被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网络、盆腔脏器、丰厚的肌肉及韧... 近10年来髋臼新型钢板、手术入路改良、3D打印等新技术,为治疗髋臼骨折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但仍存在骨折显露和固定难、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多、手术创伤大等不足。髋臼周围被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网络、盆腔脏器、丰厚的肌肉及韧带结构包裹,即使骨科手术机器人操作,也可能造成血管、神经及盆腔脏器的医源性损伤。现就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结合髋臼周围解剖结构进行综述,旨在按照人体自然存在的解剖生理间隙,探索安全、快速的精准靶向通道手术入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骨折 解剖学 手术入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骨盆髋臼骨折术中骶髂螺钉置入准确性及学习曲线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6
作者 陈林 李磊 +3 位作者 兰家平 温洋 张旭林 刘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 探究骨盆髋臼骨折术中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其学习曲线。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技术分为常规组(56例)和3D打印组(5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线性回归分... 目的 探究骨盆髋臼骨折术中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其学习曲线。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技术分为常规组(56例)和3D打印组(5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线性回归分析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与手术例数的相关性,评价3D打印技术的学习曲线。结果 3D打印组的手术时间、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导针穿刺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骶髂螺钉置入位置优良率、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D打印组与常规组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与手术例数均呈明显负相关(r=-0.842、-0.590,P<0.001),3D打印组回归方程为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69.839-4.413×手术例数,R^(2)=0.709,常规组为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16.243-0.111×手术例数,R^(2)=0.348。结论 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应用3D打印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增加手术安全性,且随着手术例数增加,3D打印技术辅助下置钉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骨盆髋骨折 骶髂螺钉置入准确性 学习曲线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后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17
作者 杜潘志豪 顾言阁 +4 位作者 靳文舒 孙华强 岳耀辉 李树锋 闫新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后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FRHF)的影响因素,构建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模型。方法接受PAO手术治疗DDH的患者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 目的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后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FRHF)的影响因素,构建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模型。方法接受PAO手术治疗DDH的患者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侧别、患者术前和术后至少一年的改良Harris评分(MHHS)及髋关节X线检查参数(包括外侧中心边缘角、股骨头挤压指数、p/a比值、髋臼前倾角、髋臼深度、髋臼外展角、Tonnis角、股骨头最内侧表面到髂坐骨线的距离、骨关节炎Tonnis分级、关节匹配度、Calve线、Shenton线)。使用R软件和“glmnet”包采用LASSO回归分析法筛选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相关因素,采用“rms”软件包将筛选出的DDH患者PAO术后FRHF相关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影响因素。使用R语言软件构建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计算该列线图的C-index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C-index值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的一致性。结果术前股骨头内侧距髂坐线距离、手术入路、术前髋臼深度、术前Calve线连续性是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影响因素。构建了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列线图。该列线图的C-index值为0.864,ROC的AUC为0.864。DDH患者PAO术后FRHF预测列线图的校准曲线接近参考线。结论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影响因素为术前股骨头内侧距髂坐线距离、手术入路、术前髋臼深度、术前Calve线连续性。成功构建了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模型,且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不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Bernese髋周围截骨术 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列线图
下载PDF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罗冲 彭祥 +1 位作者 双峰 陈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838-842,共5页
骨盆髋臼骨折(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PAFs)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之一,多为高能量损伤,骨盆髋臼结构复杂,手术方法有限。髋臼骨折本身所带来的创伤和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其临床并发症尤为复杂。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骨盆髋臼骨折(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PAFs)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之一,多为高能量损伤,骨盆髋臼结构复杂,手术方法有限。髋臼骨折本身所带来的创伤和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其临床并发症尤为复杂。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c,VTE)是其众多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且后果严重的一种。本综述主要以PAFs术后导致的VTE为主要内容,分别从VTE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叙述,旨在帮助改善预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辅助骨盆髋臼骨折经皮通道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19
作者 韩波 侯秀秀 +2 位作者 李运美 杨明辉 邢宝瑞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501-505,共5页
目的 评价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8月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医师在国家骨科医学中心5G+骨科远程手术中心,通过控制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目的 评价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8月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医师在国家骨科医学中心5G+骨科远程手术中心,通过控制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机器人共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18~78岁,平均50.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5例,水平地面摔伤3例,重物砸伤2例。其中骨盆骨折19例,髋臼骨折14例。共置入通道螺钉76枚。评价指标包括螺钉置入准确性、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螺钉规划时间和螺钉置入时间以及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钉位置评价优69枚(90.8%),良7枚(9.2%),无螺钉穿透皮质骨。螺钉采集图像后至规划完成时间为3~8 min,平均5.3 min;螺钉置入时间2~7 min,平均3.5 min。手术操作中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患者术后1周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血肿、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再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5G远程控制骨科机器人技术通过高速、低延迟的5G网络连接手术室与远程控制中心,允许外科医师在不同地点精确操控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在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折 远程医学 机器人手术 5G
下载PDF
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比较
20
作者 张津 申建军 +3 位作者 海祥 刘川源 周文杰 陈志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86-792,共7页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试验组)及标准K-L入路组(对照组)。试验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00±4.5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75±1.15)d。对照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1.00±5.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09±1.2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质量(Matta标准)、髋关节外展肌力、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术后两组并发症及异位骨化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髋关节外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标准K-L入路法,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对术后髋关节外展肌力恢复更好,术中对涉及髋臼后壁较为粉碎的骨折或臼顶骨折暴露视野更加,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为临床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提供新的思路令另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转子后半截骨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后壁骨折 围术期指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