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6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王朝时期文人李敬舆次韵李白诗歌探析
1
作者 王红霞 余小活 《国际汉学》 2024年第3期70-78,157,共10页
李白对中国后世诗歌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影响了不少朝鲜时期的文人,李敬舆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李敬舆今存的40首五言古诗中,有14首是次韵李白的诗歌。这些诗歌从题材内容和思想意涵上均受到了李白原诗的影响,但同时又具有“学李而不囿于... 李白对中国后世诗歌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影响了不少朝鲜时期的文人,李敬舆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李敬舆今存的40首五言古诗中,有14首是次韵李白的诗歌。这些诗歌从题材内容和思想意涵上均受到了李白原诗的影响,但同时又具有“学李而不囿于李”的特点。本文将以这14首次韵诗为出发点,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探究李敬舆次韵李白诗歌的特点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时期 李敬 次韵 李白
下载PDF
宋代及以前舆轿的演变
2
作者 唐博豪 《文物春秋》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通过对相关实物和图像资料的梳理,可以发现宋代以前舆轿经历了构造由简单到复杂,舆杆在舆身的位置由低到高,乘坐人从跽坐或盘坐到椅坐的演变轨迹。这一过程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及以前、隋唐五代和宋代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通过对相关实物和图像资料的梳理,可以发现宋代以前舆轿经历了构造由简单到复杂,舆杆在舆身的位置由低到高,乘坐人从跽坐或盘坐到椅坐的演变轨迹。这一过程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及以前、隋唐五代和宋代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乘舆轿出行比较多见,乘坐姿势皆为跽坐或盘坐;隋唐五代时期舆轿形制多样,舆杆位置上移,晚唐五代坐椅开始被引入舆轿结构之中;宋代舆轿发展成熟,轿身结构定型,乘坐姿势皆为椅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 宋代以前 形制演变
下载PDF
“情指勤舆”一体化机制在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范海波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8,共8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呈现逐渐增长趋势。破解电信诈骗案件侦防难题,须建立既懂技术又懂侦查的专业队伍,构建区域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公安机关与电信、银行等行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为了有效打击电信诈骗,...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呈现逐渐增长趋势。破解电信诈骗案件侦防难题,须建立既懂技术又懂侦查的专业队伍,构建区域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公安机关与电信、银行等行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为了有效打击电信诈骗,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形成了情报、指挥、勤务、舆情多部门一体化协同办案机制,并将其深度应用到电信诈骗案件侦查中。为了使“情指勤舆”一体化机制在电信诈骗案件侦防中得到更好应用,可以通过构建情指精控、情勤对接、舆情预警、分析研判一体化实战模式,提升公安机关电信诈骗案件侦办效能,增强人民群众自身预防电信诈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指勤 电信诈骗 公安情报 信息化侦查
下载PDF
《读史方舆纪要》所记长江及顾祖禹的江防军事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86-493,共8页
长江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意义,《读史方舆纪要》作为兵要地理的集大成之作,自然对长江格外关注。在“川渎异同”等篇中,顾祖禹从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出发,重点记述了沿江地理条件,江流之广狭缓急,支脉之汇散分合,军事重镇要隘及其... 长江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意义,《读史方舆纪要》作为兵要地理的集大成之作,自然对长江格外关注。在“川渎异同”等篇中,顾祖禹从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出发,重点记述了沿江地理条件,江流之广狭缓急,支脉之汇散分合,军事重镇要隘及其攻守形势。这些记述,渗透着顾祖禹的江防军事思想。具体而言,体现在四个方面:拓展战略空间,守江必须守淮、汉;立足长江本身,加强沿江重镇门户的防范;因势而变,形成合理的战略防御格局;因地制宜,选择灵活机动的策略战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祖禹 《读史方纪要》 长江 江防军事思想 川渎异同
下载PDF
依法治舆:网络信息内容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命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展 李江涛 张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新时期,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底色,推进网络舆情治理法治化是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构建网上网下一体主流舆论格局的必然要求,具有以法治精神塑造网络空间规则意识的价值内涵,承继党管媒体与依法管网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准则的理论... 新时期,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底色,推进网络舆情治理法治化是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构建网上网下一体主流舆论格局的必然要求,具有以法治精神塑造网络空间规则意识的价值内涵,承继党管媒体与依法管网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准则的理论意蕴。技术异化遮蔽主流价值、突发事件舆论斗争激烈、涉言论网络行为侵权表现为网络空间舆情乱象的典型形态,迫切需要在尊重法律规范、法治秩序的基础上围绕基本法理进行综合治理。在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理的有机统一的治理导向下,从明晰多元主体法律责任关系、优化法治治理机制、培育良好法治生态三个方面着手,构建缜密完善的网络舆情法治化治理机制,从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 网络信息 法治化治理
下载PDF
“情指勤舆”一体化警务机制改革的演进、阻滞因素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湖北警官学院“物证鉴定及溯源技术研究”课题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16,共12页
加强新时代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是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情指勤舆”一体化警务机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呈现从基于经验向基于数据、从基于管理向基于服务、从基于单一线性向复合立体、以及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的四个转... 加强新时代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是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情指勤舆”一体化警务机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呈现从基于经验向基于数据、从基于管理向基于服务、从基于单一线性向复合立体、以及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的四个转变。当前改革仍面临城乡结构分化导致一体化建设差异、多类型“数字鸿沟”并存影响、一体化体系建设与人员结构体系发展不同步、激励政策偏差弱化一体化警务机制的共同认识等挑战。一体化警务机制改革需持续优化机制的顶层设计,精准施策,加大对县市区层级一体化建设帮扶力度,注重机制的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同时加快能适应一体化警务机制运行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实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警务机制 情指勤 数字鸿沟 警务改革
下载PDF
清凤阳府方志舆图及其特征简析
7
作者 莫会星 陆发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5-76,共12页
方志和舆图是展现区划变动、修志水平、政治空间观念的重要文献资料。清代是中国古代志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但凤阳府的修志工作却存在着志书存量少、增量起伏较大、舆图绘制水平前后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与凤阳府的政区变迁、自然灾害、官员... 方志和舆图是展现区划变动、修志水平、政治空间观念的重要文献资料。清代是中国古代志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但凤阳府的修志工作却存在着志书存量少、增量起伏较大、舆图绘制水平前后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与凤阳府的政区变迁、自然灾害、官员调配、战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志书本身的编修体例也经历了由“纲目体—平、纲目体并行—以纲目体为主”的变化,所配置的舆图类别既符合清代志书舆图演变的一般规律,又在分布和舆图择用上融入了地方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凤阳府在修志层面的特征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凤阳府 方志
下载PDF
清代池州府方志舆图发展特征及价值
8
作者 金范范 陆发春 《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7-81,共5页
清代是修志的鼎盛时期,安徽池州方志舆图数量颇多且具有典型特征。在大量方志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对池州方志舆图的种类与特征进行了分析,除疆域图、官署图、城池图和学宫图这四种基本类型外,水利图、乡都图与风景名胜图在池州方志舆图中... 清代是修志的鼎盛时期,安徽池州方志舆图数量颇多且具有典型特征。在大量方志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对池州方志舆图的种类与特征进行了分析,除疆域图、官署图、城池图和学宫图这四种基本类型外,水利图、乡都图与风景名胜图在池州方志舆图中占有较高比重并有突出意义。绘图技术在清末始有实质性转变,绘图内容既有沿袭也有差异。方志舆图有着其特定的价值与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可为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而作为“新史料”的传统舆图,其研究价值也处在不断地被挖掘和利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池州府
下载PDF
关于强化“情指勤舆”一体化建设实效的思考
9
作者 杨思源 尹伟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1-38,共8页
“情指勤舆”一体化建设是公安机关为了更好应对社会治安新形势进行的实践探索。一体化建设已历经“情指”一体化、“情指行”一体化、“情指勤舆”一体化三个重要阶段。总体来看,各警种协作、合成作战的趋势不断增强。目前,一体化警务... “情指勤舆”一体化建设是公安机关为了更好应对社会治安新形势进行的实践探索。一体化建设已历经“情指”一体化、“情指行”一体化、“情指勤舆”一体化三个重要阶段。总体来看,各警种协作、合成作战的趋势不断增强。目前,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思想观念落后、警务指挥系统建设滞后、情报信息孤岛难以破除、警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公安机关以一体化、实战化为目标,统筹好科技、人才、系统、机制等建设要素,通过更新警务工作理念、强化人才保障、完善警务指挥系统等途径探索提升“情指勤舆”一体化建设实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改革 “情指勤”一体化 合成作战
下载PDF
《黑龙江舆图》及其图说中满语地名探源
10
作者 周赫 孙彦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大清会典舆图》是清王朝最后一次全国性实地测绘的地图,其分图《黑龙江舆图》及其图说,是记载清光绪时期黑龙江地理基本情况的历史地图文献。其内容与清代东北史地文献互为依据,为现代研究清代黑龙江地区提供准确、直观的史料。《黑... 《大清会典舆图》是清王朝最后一次全国性实地测绘的地图,其分图《黑龙江舆图》及其图说,是记载清光绪时期黑龙江地理基本情况的历史地图文献。其内容与清代东北史地文献互为依据,为现代研究清代黑龙江地区提供准确、直观的史料。《黑龙江舆图说》完成于1899年3月,其中的满语地名占总地名的三分之二,且大多数地名沿用至今。探源黑龙江地区的满语地名,对今天传承满文文化及研究黑龙江历史、地理、民族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图》 《黑龙江图说》 满语地名 清代
下载PDF
桐城派的另一面:姚鼐舆地之学初探
11
作者 沈志富 何敬坤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9,共8页
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一生著述丰硕,其学术旨趣鲜明,研究领域颇宽,舆地之学为其着重关注之一端。姚鼐的舆地学著述主要聚焦于古地考辨与今地书写,即针对古史地理热点问题提出己见、对于经史典籍中的舆地内容进行正讹考补、创作了... 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一生著述丰硕,其学术旨趣鲜明,研究领域颇宽,舆地之学为其着重关注之一端。姚鼐的舆地学著述主要聚焦于古地考辨与今地书写,即针对古史地理热点问题提出己见、对于经史典籍中的舆地内容进行正讹考补、创作了不少地理游记。姚鼐的舆地学研究方法,立足于对乾嘉学人的借鉴与反思,显示出兼采汉宋的特点,既注重采取据“事理形势”加以推论的理证法,又重视“目验地形”进行实地考察。在舆地思想方面,姚鼐将舆地作为其践行考据之学的重要落脚点,认为地理考据应讲求经世致用,舆地探索当秉持实事求是,同时“考据”亦应与“义理、辞章”并重,体现了桐城派学术思想的丰富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地学 地理考据 桐城派
下载PDF
基于舆图的明清获嘉县城城门研究
12
作者 陈隆昌 《上海地方志》 2023年第2期49-61,95,共14页
本文首先借助现存可见的方志舆图等材料,将获嘉县城形象分成三类,即图注类、矩形符号类和写实类。进而说明获嘉县城城门设置的特殊性在于北城墙无门、西城墙设置两座城门和西城墙城门的定名,其成因可能与应对现实情况的实用性需求,即自... 本文首先借助现存可见的方志舆图等材料,将获嘉县城形象分成三类,即图注类、矩形符号类和写实类。进而说明获嘉县城城门设置的特殊性在于北城墙无门、西城墙设置两座城门和西城墙城门的定名,其成因可能与应对现实情况的实用性需求,即自然环境、邻县县城分布和主要交通方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获嘉县城 方志 城门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各机构所藏中国古代舆图文献整理成就回顾
13
作者 崔汭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中国古代舆图是研究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舆图的发现、整理、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对中国古代地理学、测绘学、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认识。回溯20世纪初以来的各机构所藏舆图整理工作,梳理和总结舆图目录编制和舆图数字... 中国古代舆图是研究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舆图的发现、整理、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对中国古代地理学、测绘学、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认识。回溯20世纪初以来的各机构所藏舆图整理工作,梳理和总结舆图目录编制和舆图数字化建设,发现中国古代舆图整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舆图收集、统一分类、著录标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未来舆图整理工作可以从考证与校勘、标准一致、细化元数据体系、与其他数据库、知识库关联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整理 目录 数字化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加强官兵“舆商”培育的思考
14
作者 曾涛 《政工学刊》 2023年第10期65-67,共3页
“舆商”即舆论情商,就是在互联网舆论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新闻宣传、舆情处置中素材选择、尺度拿捏、分寸把握等方方面面的驾驭能力。全媒体时代,“处处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受到复杂舆论环境潜... “舆商”即舆论情商,就是在互联网舆论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新闻宣传、舆情处置中素材选择、尺度拿捏、分寸把握等方方面面的驾驭能力。全媒体时代,“处处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受到复杂舆论环境潜移默化的冲击和影响。增强全媒体时代宣传工作能力,抓好官兵“舆商”培育,理应成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素材选择 新闻宣传 驾驭能力 互联网 冲击和影响 论环境
下载PDF
汪士铎与〔同治〕《上江两县志》中的舆图
15
作者 蒋欧悦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6期91-93,共3页
〔同治〕《上江两县志》由上元知县莫祥芝与江宁知县甘绍盘合修,刘寿曾、张铸、汪士铎等士绅参与编纂,首刻于同治十三年(1874),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官方编修的第一部南京志书。书中收录了“上元山图”“江宁山图”“二县水道图”等15幅舆... 〔同治〕《上江两县志》由上元知县莫祥芝与江宁知县甘绍盘合修,刘寿曾、张铸、汪士铎等士绅参与编纂,首刻于同治十三年(1874),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官方编修的第一部南京志书。书中收录了“上元山图”“江宁山图”“二县水道图”等15幅舆图,图的数量及质量,在清代南京方志中,显得尤为突出。晚清实测地图的绘制技术逐渐在中国推广,〔同治〕《上江两县志》中的舆图亦呈现出这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刘寿曾 汪士铎 绘制技术 十三年 元山 同治
下载PDF
汉唐地形舆图观看机制的流变
16
作者 李淑蓥 《艺海》 2023年第8期22-27,共6页
汉唐时期的地形舆图经历了由概念性图像到叙事性图像的流变,与此同时观看机制也产生变化。秦汉时期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对世界的观察,所反映的并非“历史真实”,而是以主观真实与模拟再现为主导的虚拟空间架构。汉代以降,地形舆图从“天下... 汉唐时期的地形舆图经历了由概念性图像到叙事性图像的流变,与此同时观看机制也产生变化。秦汉时期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对世界的观察,所反映的并非“历史真实”,而是以主观真实与模拟再现为主导的虚拟空间架构。汉代以降,地形舆图从“天下大图”模式到“咫尺千里”的观看机制与创作观念,不仅代表绘图技术的突破,更隐含着视觉认知的发展逻辑。与此同时,再现真实山水的审美性地形舆图与同时期“山水画”在创作主题、创作人群、创作技法和媒介材质上的共通之处,因此再次引发视觉认知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地形 观看机制 流变
下载PDF
中国古代三江源认知及舆图体现
17
作者 成一农(文/图) 孔庆贤 《地图》 2023年第6期42-59,共18页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出于对河流哺育大地的感恩,还是出于应对洪水灾害的需要,对江河源头的探寻一直都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在舆图上的体现反映了古人对其认知的深浅及变化。
关键词 江河源头 三江源 洪水灾害 认知 澜沧江 孜孜以求 古代
下载PDF
清代重庆地方志中舆图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清代方志中石砫厅舆图为例
18
作者 黄玉才(文/图) 《中国测绘》 2023年第6期56-59,共4页
古代地方志中的“舆图”是地方志的有机组成部分,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行政区划、疆域、城廓、山川、风物、建筑等历史信息。清代是修志鼎盛时期,编纂刊刻的地方志中,舆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每部县志至少刊刻有2幅以上的舆图。民国以前编... 古代地方志中的“舆图”是地方志的有机组成部分,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行政区划、疆域、城廓、山川、风物、建筑等历史信息。清代是修志鼎盛时期,编纂刊刻的地方志中,舆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每部县志至少刊刻有2幅以上的舆图。民国以前编纂的地方志书,是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地方志综录》可知,截至1949年,全国存有旧方志(不包括山、水、寺庙、名胜志等)共8200余种,包括通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乡土志、里镇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志 清代方志 清代重庆 州志 府志 地方志书 石砫
下载PDF
浅谈民国舆图修复的实践——以《邮区舆图(广东)》为例
19
作者 钱婉君 《四川档案》 2023年第4期45-47,共3页
1《邮区舆图(广东)》情况介绍1.1舆图基本信息《邮区舆图(广东)》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出版发行的1:750000油印彩色地图,是广东省档案馆馆藏珍贵的历史档案。此图为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广东省邮政管理局所有,是民国时期广东省内各运输部门... 1《邮区舆图(广东)》情况介绍1.1舆图基本信息《邮区舆图(广东)》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出版发行的1:750000油印彩色地图,是广东省档案馆馆藏珍贵的历史档案。此图为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广东省邮政管理局所有,是民国时期广东省内各运输部门官方使用的系列邮区线路图之一。舆图除绘制有当时广东行政区域内的地理信息外,还较为详尽地记录了民国时期广东省内各级邮政机构、有线电报、邮班点的分布情况,主要地名用中英文对照标注,对研究民国时期省内官函、侨批运输以及相关官方邮递活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馆藏 彩色地图 出版发行 邮区 历史档案 地理信息 线路图
下载PDF
传统舆图文化价值在乡村文化景观应用中的研究
20
作者 王思宇 刘闯 李志新 《河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针对当前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缺乏传统文化审美的问题,该文基于乡村传统舆图在表绘内容、乡村文化景观以及表现方式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梳理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阐释总结了其特色和价值,丰富了自然与人文底蕴,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使乡村文... 针对当前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缺乏传统文化审美的问题,该文基于乡村传统舆图在表绘内容、乡村文化景观以及表现方式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梳理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阐释总结了其特色和价值,丰富了自然与人文底蕴,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使乡村文化景观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元素的立体渗透式文化景观系统,以期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景观 传统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