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合作干预对帕金森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1
作者 罗媛榕 胡方婷 +2 位作者 史秀秀 章文斌 李现文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多学科合作干预对帕金森吞咽障碍(PD-D)患者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治疗的PD-D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行... 目的研究多学科合作干预对帕金森吞咽障碍(PD-D)患者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治疗的PD-D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行多学科合作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等营养状况指标;舌骨、甲状软骨移动幅度等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噎食、误吸、吸入性肺炎等PD-D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大于对照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1,P<0.05)。干预后,观察组Hb、TP及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30.32±15.26)g/L vs.(115.38±13.24)g/L、(69.74±7.21)g/L vs.(61.34±6.33)g/L、(37.58±3.92)g/L vs.(34.70±3.5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4、7.133、5.321,P<0.05)。干预后,观察组甲状软骨上移幅度、甲状软骨前移幅度、舌骨前移幅度、舌骨上移幅度均大于对照组[(23.86±2.57)mm vs.(15.55±1.82)mm、(9.67±0.98)mm vs.(4.82±0.53)mm、(8.92±0.91)mm vs.(4.72±0.52)mm、(19.02±2.11)mm vs.(12.67±1.4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11、31.69、29.173、17.977,P<0.05)。观察组PD-D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7%vs.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5,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干预可增强PD-D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营养水平,改善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减少PD-D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合作干预 帕金森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导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伍祥容 代秋蓉 孙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导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导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术、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WST)、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渗漏-误吸评分、残留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表面肌电图指标、营养状况[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健侧上臂中部肌围(AMC)]。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WST、SSA评分、渗漏-误吸评分、残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吞咽时程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最大波幅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P、ALB、PA、TSF、AM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TP、ALB、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SF、AM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NMES、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病人舌骨肌群肌力,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灸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功能 舌骨喉复合 营养状况
下载PDF
舌三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凤侠 关艳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085-3088,共4页
目的:舌三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分别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美国Viralstim型... 目的:舌三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分别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美国Viralstim型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舌三针治疗,第1针取上廉泉,第2针取去上廉泉左侧旁开0.8寸,第3针取上廉泉右侧旁开0.8寸。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据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量表(DOS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DO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较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舌骨上移和舌骨前移的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状软骨上移和前移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提高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中舌骨上移和前移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三针 低频脉冲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针刺联合吞咽电刺激对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晓彦 高敏 +1 位作者 王雪争 杨军静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0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16例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建档顺序分为两组,每组108例。对照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舌...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16例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建档顺序分为两组,每组108例。对照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舌三针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舌骨上移、下移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甲状软骨上移、下移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针刺舌三针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可提高舌骨上移、下移度,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痴呆 吞咽障碍 吞咽实时电刺激 舌三针 舌骨喉复合 营养状态 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舌三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连臣 《四川中医》 2019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观察舌三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神... 目的:观察舌三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神经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舌三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吞咽障碍治疗效果,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sEMG)最大波幅值和吞咽时程,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 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 79%(P<0. 05);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sEMG最大波幅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吞咽时程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和甲状软骨前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 05)。结论:舌三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加快舌骨喉复合体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三针 神经肌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基于改良容积黏度试验的早期摄食训练对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亚明 李玉宁 +1 位作者 陈加艳 尚洁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5期3537-353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容积黏度试验的早期摄食训练对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科室2019年7月—2021年6月81例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容积黏度试验的早期摄食训练对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病人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科室2019年7月—2021年6月81例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在病人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常规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改良容积黏度试验的早期摄食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改良吞咽功能评估量表(MAS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舌骨上移、前移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改良容积黏度试验的早期摄食训练可以提高病人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且具有一定的干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容积黏试验 早期摄食训练 口腔癌 吞咽障碍 舌骨喉复合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冰棉棒刺激联合透刺吞咽针法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付莹颖 陈贤 +2 位作者 武丹 李硕 卢晓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1864-1868,共5页
目的:探讨冰棉棒刺激联合透刺吞咽针法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PBP)致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PBP致吞咽障碍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冰棉棒刺激联合透刺吞咽针法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PBP)致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PBP致吞咽障碍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冰棉棒刺激治疗)和实验组(n=75,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透刺吞咽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棉棒刺激联合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PBP致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棉棒 透刺吞咽针法 脑卒中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 舌骨喉复合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翁俊梅 彭庆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741-744,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神...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常规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洼田饮水试验];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营养状态指标[体质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健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健侧上臂中部肌围(AMC)]、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记录两组病人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Z=2.143,P=0.032),其SS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营养状态指标(BMI值、ALB水平、TSF值、AMC值)、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Barthel指数评分及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穴位按摩 营养状态 舌骨喉复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肌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许鸿涛 乔盼盼 桂飞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肌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舌肌训练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肌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舌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生命质量[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吞咽时舌骨下肌群表面肌电图(sEGM)指标水平、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时舌骨下肌群sEGM平均波幅及舌骨、甲状软骨上移、前移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吞咽时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肌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吞咽功能和生命质量,改善吞咽肌群sEGM指标水平和舌骨喉复合体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舌肌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舌肌训练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高婧慧 王强 +2 位作者 李明 孟萍萍 张子青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8-352,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不同部位电刺激对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不同部位电刺激对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药物治疗及一般康复治疗,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舌骨上、下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B组则辅以单纯舌骨上区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并测量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其舌骨及甲状软骨向上、向前移动距离;同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分级、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其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才藤分级、DO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A组及治疗B组洼田分级[分别为(2.40±1.26)级和(2.10±0.99)级]、才藤分级[分别为(5.30±1.89)级和(5.20±1.69)级]、DOSS量表评分[分别为(5.20±1.40)分和(5.10±1.4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电刺激组患者治疗后上述疗效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患者治疗后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其舌骨前移距离[(12.15±7.59)mm]较治疗前及治疗A组、对照组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呵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将电极片放置在舌骨上区或舌骨上、下区刺激时其疗效问无显著差异,但单纯舌骨上区电刺激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时舌骨前移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障碍 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 舌骨喉复合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55
11
作者 何子龙 崔芳 +3 位作者 孙柳青 熊建美 李剑勇 邵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7期3368-3372,共5页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将患者...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NMES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吞咽时程缩短、最大波幅值升高,且实验组的吞咽时程短于对照组,最大波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增大,且实验组的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甲状软骨上移距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SWAL-QOL总分均升高,且实验组的SWAL-QOL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MES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促进其吞咽功能改善,提高舌骨肌肌群肌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表面肌电图 舌骨喉复合
原文传递
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立 郭媛 +1 位作者 秦倩 代允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观察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01—2023-01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2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摄食训练,对照组患者(n=62)增加吞咽神经肌肉... 目的观察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01—2023-01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2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摄食训练,对照组患者(n=62)增加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患者(n=62)采取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及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采用改良式钡剂吞咽障碍量表(MBSImP)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使用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检测最大波幅值、吞咽时程,吞咽舌肌评估训练仪检测患者的舌压,采用电视X线透视评估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口腔期、咽期MBSIm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面肌电图最大波幅值、吞咽时程优于对照组,舌压峰值、舌压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舌压持续时长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舌骨上移、前移水平升高(P<0.05),而2组甲状骨上移、前移水平干预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5%(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可有效提升吞咽功能,提高两侧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肌力及进食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摄食训练 吞咽功能 舌压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耳穴压豆联合手法按摩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
13
作者 王红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3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手法按摩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n=50)则...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手法按摩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n=50)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吞咽功能及舌骨体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为(1.59±0.35)级、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为(20.51±4.17)分、渗透/误吸量表评分为(2.24±0.37)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舌骨上移距离为(18.43±1.82)mm、前移距离为(8.84±0.79)mm,均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以耳穴压豆联合手法按摩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吞咽功能,改善舌骨体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耳穴压豆 手法按摩 吞咽功能 舌骨体动度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后咽期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29
14
作者 詹燕 刘艳阳 +4 位作者 王珊珊 荀雅晶 翟宏宇 张雪 刘佩军 《中国康复》 2016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舌...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舌骨复合体动度比较,2组治疗后甲状软骨前移和上移、舌骨前移和上移距离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基于DTI技术探讨廉泉、天容可视化齐刺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所致吞咽困难的中枢效应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海鹏 李相良 +2 位作者 王永 叶清景 莫映楠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目的:观察廉泉、天容可视化齐刺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CD)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并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从脑白质纤维束结构与密度的改变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68例CD所致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廉泉、天容可视化齐刺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CD)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并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从脑白质纤维束结构与密度的改变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68例CD所致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给予廉泉、天容可视化齐刺治疗,并在每侧的夹廉泉及天容旁连接电针;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患侧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侧小脑下脚、小脑中脚、小脑上脚、大脑脚、脑桥束、皮质核束FA值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患侧脑区上述6项FA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廉泉、天容可视化齐刺可改善CD所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相关脑区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及密度改变增强了其神经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咽肌功能障碍 吞咽困难 齐刺 廉泉 天容 弥散张量成像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乐维 裴磊 施赟华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8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基础西医治疗联合NMES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基础西医治疗联合NMES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各指标均大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联合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卒中 温针灸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功能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6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训练后,研究组的舌骨前移与上移距离分别为(9.44±1.10)mm、(17.42±2.13)mm,均长于对照组的(7.37±1.28)mm、(15.01±1.85)mm;研究组的SSA评分为(20.48±2.74)分,低于对照组的(24.66±3.49)分;研究组的SWAL-QOL评分为(181.41±15.55)分,高于对照组的(162.33±17.67)分;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康复训练 舌骨喉复合 吞咽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针刺舌三针辅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红超 衣哲 +2 位作者 陈美晓 梁琪 王鹤鸣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2019-2020,共2页
目的:观察舌三针辅治脑卒中(CVA)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及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研究组结合舌三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 目的:观察舌三针辅治脑卒中(CVA)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及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研究组结合舌三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吞咽时程均缩短(P<0.05),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VFSS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动度均增大(P<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三针辅治CVA后吞咽障碍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舌三针 吞咽功能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俞梦洁 余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97-300,共4页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后吞咽障碍治疗中,实施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的临床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2020.1.1-2022.5.31;采集病例:ACI后吞咽障碍病例,84例;随机数表下,将84例病例一比一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措施:常规吞咽训练、常规吞...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后吞咽障碍治疗中,实施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干预的临床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2020.1.1-2022.5.31;采集病例:ACI后吞咽障碍病例,84例;随机数表下,将84例病例一比一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措施:常规吞咽训练、常规吞咽训练;试验组治疗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加tDCS;研究对比指标包含疗效、吞咽能力、洼田饮水试验、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结果 疗效比较:试验组治愈、显效、无效分别为15例、20例、7例,总有效率为83.33%(35/42);对照组治愈、显效、无效分别为11例、15例、16例,总有效率为61.90(26/4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差异(P<0.05)。干预前,对照组吞咽功能(MAS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65.35±11.23)分(2.63±0.51)分,较试验组的(65.48±11.35)分(2.65±0.62)分,无统计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MAS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86.50±4.91)分(1.72±0.25)分,较对照组的(74.52±7.35)分(2.16±0.37)分均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上移前移)为(11.13±2.25)mm(2.81±0.36)mm,较试验组的(11.23±2.31)mm(2.84±0.37)mm,无统计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上移、前移)为(16.58±2.51)mm(9.26±1.35)mm,较对照组的(13.32±2.71)mm(4.36±0.77)mm明显更高,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在ACI后吞咽障碍治疗中,予以tDCS干预能够发挥积极效果,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改善且该技术操作较为简单,具有无创性,治疗期间患者适应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实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急性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洼田饮水试验 舌骨喉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