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阿尔志跋绥夫《工人舍维廖夫》中的伦理困境
1
作者 汪树东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阿尔志跋绥夫的小说无不带有俄罗斯灵魂特有的尖锐、阴郁和深刻,其中呈现的伦理困境至今依然具有砭人肌骨的寒意。深入解读此种伦理困境,对于后来者无疑还是既恼人又具有诱惑力的挑战。在长篇小说《工人舍维廖夫》中,阿尔志跋绥夫展示... 阿尔志跋绥夫的小说无不带有俄罗斯灵魂特有的尖锐、阴郁和深刻,其中呈现的伦理困境至今依然具有砭人肌骨的寒意。深入解读此种伦理困境,对于后来者无疑还是既恼人又具有诱惑力的挑战。在长篇小说《工人舍维廖夫》中,阿尔志跋绥夫展示了暴力革命伦理的虚无主义本质,暴力革命者在自我神化和自我厌弃的悖论中,最终走向了恐怖主义的泥沼。分析其中的人性逻辑和伦理困境,对于超越暴力革命的局限性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志跋绥夫 《工人舍维廖夫 伦理困境 暴力革命
下载PDF
《现代人》创办时期文学的商业化大众化状况——从果戈理和舍维廖夫的两篇文章谈起
2
作者 耿海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
1835年舍维廖夫的《文学与商业》,1836年果戈理的《论1834和1835年杂志文学的动向》两文挑起了关于文学商业化大众化的争论。此时创办的《现代人》也被裹挟在20—30年代俄国这股文学商业化的浪潮中。舍维廖夫抨击文学的商业化倾向,果戈... 1835年舍维廖夫的《文学与商业》,1836年果戈理的《论1834和1835年杂志文学的动向》两文挑起了关于文学商业化大众化的争论。此时创办的《现代人》也被裹挟在20—30年代俄国这股文学商业化的浪潮中。舍维廖夫抨击文学的商业化倾向,果戈理认为问题不在于文学是否商业化,而在于文学是否具有内在品质。具有贵族性的《现代人》因曲高和寡而面临生存的困境。普希金并不简单否定文学的商业化大众化,但他也坚持杂志的思想高度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舍维廖夫 普希金 商业化 大众化
下载PDF
对俄国暴力革命中革命者存在困境的思考--从阿尔志跋绥夫《工人舍维廖夫》谈起
3
作者 周鑫 高建华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6年第2期73-76,共4页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白银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有着俄罗斯文学所特有的尖锐与深刻,其阴郁的笔调中流露出对俄国存在困境的思考。在小说《工人舍维廖夫》中,阿尔志跋绥夫展现了俄国暴力革命中革命者的存在困...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白银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有着俄罗斯文学所特有的尖锐与深刻,其阴郁的笔调中流露出对俄国存在困境的思考。在小说《工人舍维廖夫》中,阿尔志跋绥夫展现了俄国暴力革命中革命者的存在困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革命者对自身认同的变化。通过分析《工人舍维廖夫》,我们寻求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作者对革命道路的思索,这样的思索对人类的历史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维廖夫 困境 上帝 自我认同
下载PDF
19世纪俄国的“世界文学”:观念与学科起源初探
4
作者 袁浩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4年第5期95-110,共16页
“世界文学”观念对19世纪俄国的文学文化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本文试图以一手史料为依据,在俄国的历史文化和高校学科发展语境中考察19世纪早期舍维廖夫翻译“世界文学”观念并对其进行俄罗斯化改造的始末,追踪19世纪60至80年代世界文... “世界文学”观念对19世纪俄国的文学文化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本文试图以一手史料为依据,在俄国的历史文化和高校学科发展语境中考察19世纪早期舍维廖夫翻译“世界文学”观念并对其进行俄罗斯化改造的始末,追踪19世纪60至80年代世界文学的学科化历程和文学史书写实践,以还原“世界文学”观念的表现形式和对应学科的发展状况。研究这段历史将有助于我们观照俄罗斯民族意识和现代文学学科的形成过程,在二者的互动中理解19世纪俄国的自我塑造与世界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学科史 舍维廖夫 总体文学史
原文传递
1840年代俄国文坛的“莱蒙托夫之争”及其文学史意义
5
作者 唐丁仪 谢周 《俄罗斯文艺》 2023年第1期88-99,共12页
1840年代的“莱蒙托夫之争”是莱蒙托夫学的起步阶段,别林斯基、舍维廖夫等文学批评家围绕莱蒙托夫的作品展开激烈论战,他们的评论思路被视为传统莱蒙托夫学的两大源头。本文在梳理当年“莱蒙托夫之争”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文... 1840年代的“莱蒙托夫之争”是莱蒙托夫学的起步阶段,别林斯基、舍维廖夫等文学批评家围绕莱蒙托夫的作品展开激烈论战,他们的评论思路被视为传统莱蒙托夫学的两大源头。本文在梳理当年“莱蒙托夫之争”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二者之间互动与对话的角度,探讨“莱蒙托夫之争”对于别林斯基本人美学思想的转化,以及对于俄罗斯文学和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所具有的方向性意义;另一方面,本文结合舍维廖夫的历史哲学系统,揭示文学史上消极的保守派在莱蒙托夫学术史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蒙托夫 别林斯基 舍维廖夫 俄国文学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