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新党舒亶考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福轩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2,共7页
舒亶是北宋王安石新党中的重要人物,在古代的历史语境中,常被定位为无耻小人形象。但真实的舒亶并非如此,虽然在北宋的政治文化与朋党之争中,舒亶因多次兴起狱案,尤其是排压打击苏轼的"乌台诗案"而备受后世非议,但其吏治、边... 舒亶是北宋王安石新党中的重要人物,在古代的历史语境中,常被定位为无耻小人形象。但真实的舒亶并非如此,虽然在北宋的政治文化与朋党之争中,舒亶因多次兴起狱案,尤其是排压打击苏轼的"乌台诗案"而备受后世非议,但其吏治、边功、文学均有不俗表现。单纯以一"小人"盖棺论定的评价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钩稽史料,详述舒亶生平行状,凸显那个"议论争煌煌"时代语境中的真实的舒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亶 吏治 边功 文学 乌台诗案
下载PDF
一颗孤寂心灵的吟咏——论新党作家舒亶其人及其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华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舒亶是北宋时期熙丰变法的重要成员,为推行新法作出了巨大贡献。《宋史》对他之记录并未体察出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心态,臧否人物不够精当。舒亶的诗词创作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最有力见证。
关键词 宋史 舒亶 创作 变法
下载PDF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之“公度”考辨
3
作者 苏鹏飞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2期55-56,共2页
《虞美人·寄公度》是舒亶的代表词作之一。关于词题中“公度”究竟为何人,学术界聚讼纷纭,至今尚无定论。笔者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试就此问题略作考辨。
关键词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下载PDF
宋人舒亶轶文一篇
4
作者 龚烈沸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1-63,共3页
编著《宁波中医药文化志》中,于慈溪市博物馆发现一新出土墓志铭,作者为宋著名诗人舒亶,核诸《舒懒堂诗文存》及《全宋文》,均无此文,当系舒亶之轶文。
关键词 宋太医李君墓志铭 舒亶 轶文
下载PDF
风烟深处说舒亶
5
作者 赵淑萍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在很多人心目中,舒亶就是一个奸佞小人,他一手炮制了“乌台诗案”这场文字狱。诗案的主人公苏轼以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以及豪放雄浑的诗词成为了民众偶像,弹劾他的舒亶自然就落得后世骂名。那么,舒亶真的这么令人不齿吗?舒亶是慈溪人(今... 在很多人心目中,舒亶就是一个奸佞小人,他一手炮制了“乌台诗案”这场文字狱。诗案的主人公苏轼以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以及豪放雄浑的诗词成为了民众偶像,弹劾他的舒亶自然就落得后世骂名。那么,舒亶真的这么令人不齿吗?舒亶是慈溪人(今余姚大隐)。少时就有宏伟志向,曾拜入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门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他24岁,高中进士,获礼部考试第一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台诗案 舒亶 宋英宗 人生态度 苏轼 文字狱
下载PDF
舒亶诗词中的“生命意识”研究
6
作者 刘畅 《品位·经典》 2021年第12期1-5,共5页
舒亶是北宋神宗时期的重要官员,是王安石变法事件的中坚力量,亦是北宋词坛的一位重要词人。舒亶因参与“乌台诗案”弹劾苏轼一事,而永远地被钉在了文学史的“耻辱柱”上,以至于后世对其的评价多为一边倒的负面抵触,而甚少深度解读和挖... 舒亶是北宋神宗时期的重要官员,是王安石变法事件的中坚力量,亦是北宋词坛的一位重要词人。舒亶因参与“乌台诗案”弹劾苏轼一事,而永远地被钉在了文学史的“耻辱柱”上,以至于后世对其的评价多为一边倒的负面抵触,而甚少深度解读和挖掘其诗词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实际上,作为宋代词坛一位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开创者,舒亶诗词中的生命意识不容忽视,研究舒词中的生命意识,可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研究的一扇窗,从中一窥个体生命经历对词人创作影响的脉络与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亶 生命意识 生命哲学
下载PDF
舒亶及其词新论
7
作者 沈松勤 《传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68-74,共7页
舒亶在履职御史期间,弹劾苏轼以诗文讥讪新法,“指斥乘舆”,伙同同僚炮制“乌台诗案”,被后人视为“甘心为人鹰犬”的“小人”;因恶其人,故陋其词,在当代诸多宋代词史论著中,也几乎不及其词。其实,舒亶的这一政治行为,并非道德层面的“... 舒亶在履职御史期间,弹劾苏轼以诗文讥讪新法,“指斥乘舆”,伙同同僚炮制“乌台诗案”,被后人视为“甘心为人鹰犬”的“小人”;因恶其人,故陋其词,在当代诸多宋代词史论著中,也几乎不及其词。其实,舒亶的这一政治行为,并非道德层面的“小人”人格所驱使,而是基于作为御史的职责与作风,以及特定时期的政治需求,具有深层的历史性内涵与意义。舒亶在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苏轼、秦观、晏几道诸家小令外,以其“极为清婉”的七绝入词,开辟新的创作路径,别具一格,在令词演进或词的雅化历程中,不乏推进之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亶 “乌台诗案” 令词特色 词史地位
原文传递
从胜境到圣域:东亚视域下的天童十境
8
作者 郭万平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281-290,共10页
宋元时期,作为“临海依山而寺”的宁波天童寺,吸引了日本、高丽东亚诸国的高僧前来参禅问道,天童寺高僧也东渡弘法,天童寺逐渐成为东亚诸国曹洞宗的祖庭和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也形成了“青山捧出梵王宫”“笑出海云飞一锡”独具... 宋元时期,作为“临海依山而寺”的宁波天童寺,吸引了日本、高丽东亚诸国的高僧前来参禅问道,天童寺高僧也东渡弘法,天童寺逐渐成为东亚诸国曹洞宗的祖庭和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也形成了“青山捧出梵王宫”“笑出海云飞一锡”独具特色的天童山宗教人文景观。在这一宗教人文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帝王、士大夫、中外禅僧等扮演了不同的重要角色。本文拟从中国学者较少论及的禅院“境致”视角,通过梳理中日两国“天童十境”的相关文献,初步分析天童名山从人文胜境到神圣空间的形成过程,以期对天童山禅宗文化的当代利用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童十境 别源圆旨 舒亶 王安石 《建撕记》
下载PDF
苏轼:从子瞻到东坡的人生嬗变
9
作者 吴海建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3年第5期79-79,共1页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也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第10个年头,这一年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还算祥和,但对于大文豪苏轼来说,却是其厄运的开始。这年六月,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连上奏弹劾苏轼,说苏轼在诗文...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也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第10个年头,这一年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还算祥和,但对于大文豪苏轼来说,却是其厄运的开始。这年六月,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连上奏弹劾苏轼,说苏轼在诗文中攻击朝政,反对新法,这让一意变法图强的宋神宗赵顼大为恼火,于是派人疾驰湖州,把苏轼拿回京城下昭狱,经三个多月的会审,定案的主要证据就是苏轼的诗集,所以这个案子史称乌台诗案。经过很多正直大臣的说情,苏轼免于死罪,同年12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即刻出京!于是,苏轼匆匆收拾行囊,在大儿子苏迈的陪同下踏上了黄州贬谪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何正臣 子瞻 苏轼 熙宁变法 舒亶 黄州
下载PDF
1079年的诗歌与政治:苏轼乌台诗案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涵墨 卞东波 《励耘学刊》 2014年第2期88-118,共31页
先父因言,此处语中有隐讳。既为先兄讲述,因曰:"读书当知言外意。写一字,或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二句未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钱穆《八十忆双亲》七《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元丰二年(1079)7月末的某天,监... 先父因言,此处语中有隐讳。既为先兄讲述,因曰:"读书当知言外意。写一字,或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二句未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钱穆《八十忆双亲》七《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元丰二年(1079)7月末的某天,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向神宗皇帝上了一个札子称,苏轼(1037~1101)在其诗中对国家的新政多有责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 舒亶 监察御史里行 御史中丞 神宗 何正臣 知言 熙宁 叶祖洽
下载PDF
《赤壁赋》的背后
11
作者 洪建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1,共4页
今天提及《赤壁赋》,说得最多的就是苏轼的旷达、乐观、潇洒、超逸,这当然是对的,但是除此而外,还有没有一些别的?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描述苏轼在黄州的生活:"苏东坡现在过的是神仙般生活。黄州也许是狭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 今天提及《赤壁赋》,说得最多的就是苏轼的旷达、乐观、潇洒、超逸,这当然是对的,但是除此而外,还有没有一些别的?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描述苏轼在黄州的生活:"苏东坡现在过的是神仙般生活。黄州也许是狭隘肮脏的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是以使诗人的日子美满舒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赋 傅尧俞 起居舍人 尊体 尊主泽民 侯鲭录 燕子楼 忧谗畏讥 舒亶 门生故吏
下载PDF
简说《前赤壁赋》的主题
12
作者 陈鉴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4-36,共3页
《前赤壁赋》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即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元丰二年(1079),苏轼遭到御史何正臣、李定、舒亶的诬告,坐了五个月的监牢,几乎丢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由于许多正直朝臣尽力疏救,神宗皇帝也可怜他有文采,... 《前赤壁赋》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即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元丰二年(1079),苏轼遭到御史何正臣、李定、舒亶的诬告,坐了五个月的监牢,几乎丢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由于许多正直朝臣尽力疏救,神宗皇帝也可怜他有文采,他才终于获得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后,苏轼政治上受歧视,行动不自由,“不得签办公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赤壁赋》 舒亶 何正臣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 人生短暂 伤今 《短歌行》 洗盏更酌 羡长
下载PDF
舒信道其人其诗误入唐考
13
作者 张如安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年第3期67-,共1页
孙望《全唐诗补逸》卷十七无考类辑有舒信道诗一首,题为《甘蔗诗》,附有小注云:“舒信道,无考,诗一首。(全唐诗无舒信道诗)”。按,孙望原诗辑自《渊鉴类函·果部·甘蔗六》,补逸误作“甘蔗五”,书系清圣祖命张英等所纂,实不足... 孙望《全唐诗补逸》卷十七无考类辑有舒信道诗一首,题为《甘蔗诗》,附有小注云:“舒信道,无考,诗一首。(全唐诗无舒信道诗)”。按,孙望原诗辑自《渊鉴类函·果部·甘蔗六》,补逸误作“甘蔗五”,书系清圣祖命张英等所纂,实不足为据。考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四《果部·甘蔗·赋咏祖》,录有舒信道咏甘蔗诗,唯“还”作“仙”,“当垆”作“垆边”,“让”作“酝”,“祖”作“袒”,文字与孙先生辑诗稍异。同书前集卷一《花部·梅花·赋咏祖》有舒信道“短笛楼头三弄夜,前村雪里一枝春”句,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李定、舒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甘蔗 全唐诗 全芳备祖 《诗薮》 陈景沂 舒亶 渊鉴类函 诗辑 杂编 集卷
下载PDF
受迫害者的旷达——从苏轼《前赤壁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说起
14
作者 杜存亭 《克拉玛依学刊》 1987年第2期58-61,共4页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写诗讥讽新法获罪,被捕入狱,在御史台狱中关押了四个月。当时李定、舒亶一帮奸佞小人,想把事态扩大,使诗案株连了许多人。他们还以苏轼题名为《塔前古桧》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的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写诗讥讽新法获罪,被捕入狱,在御史台狱中关押了四个月。当时李定、舒亶一帮奸佞小人,想把事态扩大,使诗案株连了许多人。他们还以苏轼题名为《塔前古桧》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的句子,在宋神宗面前诬告说,苏轼有“不臣之意”。多亏宋神宗还算开明,他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才使苏轼遇赦,被安置在黄州做一个团练副使的小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赤壁赋》 舒亶 御史台狱 人生理想 元丰二年 蛰龙 游赤壁 香草美人 下江陵 古代知识分子
下载PDF
一曲清雄豪迈的壮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浅析
15
作者 丘树宏 《惠阳师专学报》 1981年第1期77-80,共4页
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王安石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诬陷以“讪谤朝政”之罪,而被捕入狱,成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不幸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几经... 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王安石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诬陷以“讪谤朝政”之罪,而被捕入狱,成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不幸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几经残酷的磨难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时期,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怀才不遇,功名不就,政治上失意受压,生活上颠沛流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雄 舒亶 何正臣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 首词 江月 谏官 出众超群 婉约派
下载PDF
苏轼寓惠诗选译(一)
16
作者 芷漾 《惠阳师专学报》 1991年第2期134-142,共9页
前言苏东坡是惠州人民景仰的先哲前贤。然而,他一生的仕途是不平坦的。他多次卷入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屡遭贬谪,动辄得咎,成为北宋朝廷新旧党争的牺牲者,是赵宋王朝开国以来第一个遭受文字狱的悲剧人物。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新... 前言苏东坡是惠州人民景仰的先哲前贤。然而,他一生的仕途是不平坦的。他多次卷入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屡遭贬谪,动辄得咎,成为北宋朝廷新旧党争的牺牲者,是赵宋王朝开国以来第一个遭受文字狱的悲剧人物。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新党李定、舒亶等人,曲解“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两句诗,诬陷苏轼“谤讪朝廷”,获罪下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丰二年 乌台诗案 赵宋王朝 舒亶 悲剧人物 官茶 丁谓 唐羌 东坡居士 钱惟演
下载PDF
野桥将浦树 扶得夕阳横——横石桥访古
17
作者 赵晨沙 《宁波通讯》 2014年第17期54-55,共2页
宁波是水乡,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河网密布、桥梁与坊巷纵横交错,成为古时明州城乡的一大特色。宋代诗人舒亶曾在诗中描述:"巷陌随桥曲,闾阎占水穷"。宋以来保留下来的老桥大多是石桥,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共有120余座。而今这些宋桥... 宁波是水乡,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河网密布、桥梁与坊巷纵横交错,成为古时明州城乡的一大特色。宋代诗人舒亶曾在诗中描述:"巷陌随桥曲,闾阎占水穷"。宋以来保留下来的老桥大多是石桥,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共有120余座。而今这些宋桥,随着时光的流逝,或仅存桥名,或残存桥迹,遗存已为数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塘河 宋代诗人 横石 浦树 舒亶 坊巷 占水 桥名 毕春芳 城中
下载PDF
润沁心脾 舒怀人生——读魏丕植教授《解读诗词大家》丛书感怀
18
作者 高颖 《黄河之声》 2014年第6期10-12,共3页
捧读还释放着翰墨清香味道的《解读诗词大家》丛书,心中顿感气息凝聚,胸襟畅怀。不忍挪下五卷本中的任何一卷,一气呵成逐一通读,对卷中的喜爱篇目,还作了重点阅读学习。深为该丛书的作者丕植教授的学识、才具、眼界、胆略和情怀所折服,... 捧读还释放着翰墨清香味道的《解读诗词大家》丛书,心中顿感气息凝聚,胸襟畅怀。不忍挪下五卷本中的任何一卷,一气呵成逐一通读,对卷中的喜爱篇目,还作了重点阅读学习。深为该丛书的作者丕植教授的学识、才具、眼界、胆略和情怀所折服,敬佩之心然而生。正如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著名文艺理论家、诗人翟泰丰同志在丛书长序中所写道:"丕植同志的五部大书,对中国诗坛一千多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家大作,一百位世界文坛、诗坛名家,一一作了研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创作 中国诗坛 部大 中国作协 魏丕 研析 世界文坛 历史时期 文艺理论家 舒亶
下载PDF
苏东坡与“乌台诗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树喜 《未来教育家》 2017年第4期70-71,共2页
大诗人苏轼东坡先生一生跌宕坎坷,但总能以乐观旷达的心境对待之,见证于他那多情且豪迈的诗词文章。而英雄亦有悲观气短之时,就是以莫须有的名义兴起的"乌台诗案"。此案曾使诗人丧失信心,甚至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宋神宗熙宁年间(106... 大诗人苏轼东坡先生一生跌宕坎坷,但总能以乐观旷达的心境对待之,见证于他那多情且豪迈的诗词文章。而英雄亦有悲观气短之时,就是以莫须有的名义兴起的"乌台诗案"。此案曾使诗人丧失信心,甚至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朝廷重用王安石推行变法,苏轼站在反对派一边,对变法持批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台诗案 东坡先生 熙宁 批评态度 法持 舒亶 元丰二年 张方平 霜气 兴修水利
原文传递
苏轼和章惇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金灿 《学习博览》 2014年第9期22-23,共2页
苏轼和章惇是好友,早年章惇对苏轼极为推崇,曾致书苏轼劝诫他慎言。有一次,两人一起出游,走到一根独木桥前,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章惇提议一起走过去,在壁上题字。苏轼感到恐惧,不敢过去。章惇笑着快步走过,在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悖来”... 苏轼和章惇是好友,早年章惇对苏轼极为推崇,曾致书苏轼劝诫他慎言。有一次,两人一起出游,走到一根独木桥前,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章惇提议一起走过去,在壁上题字。苏轼感到恐惧,不敢过去。章惇笑着快步走过,在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悖来”的字样,然后从容走回来。苏轼说,老兄以后可以杀人。章悖问,何出此言。苏轼笑说,你连自己的命都不顾,更何况是别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惇 快步走 神宗 舒亶 更钟 则士 超旷 王珪 蛰龙 中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