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循环阻力指数联合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指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
1
作者 刘启云 李江华 +2 位作者 刘华东 尹达 罗林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73-207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联合测量微血管阻力指数(IMR)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对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73例,行急诊血运重建治疗。在直接...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联合测量微血管阻力指数(IMR)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对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73例,行急诊血运重建治疗。在直接PCI结束时进行IMR和LVEDP测量,根据结果分为低LVEDP/低IMR组(n=24),高LVEDP/低IMR组(n=14),低LVEDP/高IMR组(n=19),高LVEDP/高IMR组(n=16)。对术后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时的心脏功能指标、随访起病之后1年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选STEMI患者均成功行再灌注治疗,术后TIMI血流均为Ⅲ级。四组比较,运重建治疗之后住院期间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运重建治疗之后3个月,高LVEDP/高IMR组EF值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组之间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术后3个月,高LVEDP/高IMR组NT-proBNP值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之间NT-proBN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MACE发生率,高LVEDP/高IMR组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联合LVEDP可以明显提高对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力指数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贾静静 董平栓 +5 位作者 杜来景 李志娟 范喜梅 王红雷 杨喜山 杨旭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评估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对新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入选255例行急诊PCI的新发STEMI患者,术中均在冠脉血管开通前测量LVEDP,根据... 目的:评估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对新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入选255例行急诊PCI的新发STEMI患者,术中均在冠脉血管开通前测量LVEDP,根据LVEDP的均值[14 mm Hg(1 mm Hg=0.133 k Pa)]分为LVEDP≤14 mm Hg组和LVEDP>14 mm Hg组,观察术后6个月死亡率。运用Cox回归分析LVEDP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相对LVEDP≤14 mm Hg组,LVEDP>14 mm Hg组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的风险比(HR)为4.26(P=0.03)。相关分析显示,LVED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r=-0.267,P=0.001)和B型利钠肽(r=0.154,P=0.041)呈轻度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左心室射血分数及B型利钠肽后,LVEDP是术后6个月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每增加5 mm Hg,HR=1.22,P=0.04)。结论:急诊PCI术中测量的LVEDP是新发STEMI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死亡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云龙 梁普博 +1 位作者 苏丹霞 赵红娟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导管检查患者613例,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病变(CHD)组490例与非CHD...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导管检查患者613例,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病变(CHD)组490例与非CHD组123例,利用Gensini评分及病变的血管数目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严重程度,利用心导管检查测量并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值,分析LVEDP与CHD之间的关系及LVEDP与冠脉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患者LVEDP为(11.03±5.12)mmHg,明显高于CHD组的(9.34±4.8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P与CHD独立相关(OR=1.11,95%CI:1.02~1.29,P=0.02),LVEDP随着病变血管数目的增加而增加(P<0.05);多因素线性分析结果显示LVEDP与Gensini评分相关(β=0.034,P=0.00)。结论 LVEDP与冠心病有关,且随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冠心病 严重程度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房性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钱琳艳 屈百鸣 《心电学杂志》 2000年第2期74-75,共2页
为探讨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分析55例心导管受检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显示Kleiger分级3~6级的房性心律失常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呈高度正相关 (P<0.05)。提... 为探讨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对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分析55例心导管受检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显示Kleiger分级3~6级的房性心律失常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呈高度正相关 (P<0.05)。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可致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舒张末期压力 房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下载PDF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水平对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洒 胡艳丽 翟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3期222-224,229,共4页
目的分析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水平对心脏舒张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武装警察部队北京总队医院82例HFpEF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左心室导管... 目的分析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水平对心脏舒张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武装警察部队北京总队医院82例HFpEF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左心室导管测定LVEDP的水平以评估心脏舒张功能。依据所测T3的均值(4.35 pmol/L),分为A组(T3<4.35pmol/L)37例和B组(T3≥4.35 pmol/L)45例。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3与LVEDP的关系,记录患者24个月内主要终点事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平均年龄大于B组,伴有糖尿病史的比例高于B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多于B组,LVEDP值和E峰值均高于B组,E峰减速时间明显短于B组(t/χ^(2)=3.852、6.306、9.128、3.894、3.774、2.769,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FpEF患者血清T3水平与LVEDP值存在线性负相关(r=-0.594,P<0.05)。随访24个月,A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组(χ^(2)=5.499、4.673,均P<0.05)。结论HFpEF患者血清T3水平较低者心脏舒张功能可能较差,提示预后不良的风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心脏功能
下载PDF
左室舒张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压力、肺毛细血管楔嵌压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艾文伟 张明 +3 位作者 邬甦 黄勤 葛郁芝 雷梦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PCWP)的相关性及其在不同严重程度舒张性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心功能正常患者30例为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的患者6...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PCWP)的相关性及其在不同严重程度舒张性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心功能正常患者30例为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的患者60例为异常组,并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个亚组,Ⅰ~Ⅲ级各20例。采用6F猪尾导管测定LVEDP,经Swan-Ganz导管检查测定PCWP,电化学发光仪RocheElecsys 2010测定NT-proBNP。分析NT-proBNP与LVEDP、PCWP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心功能级别增加,异常组血浆NT-proBNP、LVEDP、PC-W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 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LogNT-proBNP与LVEDP呈显著正相关( r=0.793,P<0.01)。 LogNT-proBNP与PCWP亦呈显著正相关( r=0.657,P<0.01)。结论血清NT-proBNP定量检测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NT-proBNP对舒张性心衰严重程度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心衰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贾静静 董平栓 +6 位作者 范喜梅 杜来景 李志娟 杨旭明 王红雷 王绍欣 刘烝昊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评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同时行冠脉造影(CAG)及左心导管检查的患者912例,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599例)和非CHD组(313例)。依据Gensini评... 目的:评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同时行冠脉造影(CAG)及左心导管检查的患者912例,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599例)和非CHD组(313例)。依据Gensini评分及病变血管数目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LVEDP与CHD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CHD组患者相比较,CHD组患者LVEDP明显升高[(10.9±5.46)mmHg︰(9.58±5.78)mmHg,P〈0.001],且LVEDP与CHD独立相关(OR=1.11,95%CI:1.02~1.29,P=0.02)。随着病变血管数目增加,LVEDP逐渐增加(P〈0.001)。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显示,LVEDP与Gensini评分明显相关(β=0.034,P=0.001)。在非CHD组患者中,LVEDP仅与年龄相关(r=0.123,P=0.030)。结论:LVEDP的增加与CHD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在非CHD患者中,LVEDP的增加仅与年龄相关。LVEDP的测量可对CHD及非CHD患者提供额外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GENSINI评分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舒张早期左室舒张末压与二尖瓣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喜田 张国茹 +4 位作者 计承 韩卫卫 周峰 吕新湖 冯燕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比值与左室舒张末压(LV-EDP)的相关性。方法30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心导管检查之前24 h内进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取二尖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运动参数。LV...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比值与左室舒张末压(LV-EDP)的相关性。方法30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心导管检查之前24 h内进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取二尖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运动参数。LVEDP由6F猪尾导管测取。结果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舒张早期E/E’比值与LVEDP有较好的相关性(间隔部r=0.739,P<0.01;左侧壁r=0.710,P<0.01)。间隔部E/E’≥10估计LVEDP≥15 mmHg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89%;左侧壁E/E’≥10估计LVEDP≥15 mmHg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90%。结论舒张早期E/E’比值与LVEDP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半定量估计LVEDP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心室功能 心导管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3与LVEDP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畅 鞠晨晖 +2 位作者 高传玉 王宪沛 麻兴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相关性及对2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行左室导管检查测LVEDP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T3水平的...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相关性及对2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行左室导管检查测LVEDP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T3水平的中位数分为高T3组(f T3≥4.32 pmol/L,39例)和低T3组(f T3<4.32 pmol/L,37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特征,分析T3与LVEDP的相关性,并随访记录2年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T3低于正常值者为15%(11/76)。与高T3组相比,低T3组患者年龄较大,血脂较高,LVEDP水平偏高,且T3与LVEDP呈线性负相关,随访2年,与高T3组相比,低T3组患者2年死亡率显著升高[21.6%(8/37)比5.1%(2/39),P=0.043]。结论低T3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差,且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甲状腺疾病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潞华 郭春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治疗原则 舒张末期压力 心衰患者 临床试验 合理治疗 舒张 僵硬度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_3与LVEDP、NT-proBNP、hs-CR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峰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64-365,共2页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_3)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N末端脑力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DHF组)及40例同期门诊体检的中老年健康人...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_3)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N末端脑力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DHF组)及40例同期门诊体检的中老年健康人群(对照组),检测血清T_3、NT-proBNP、hs-CRP水平,超声心电图测定LVEDP,分析结果。结果DHF组患者血清T_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LVEDP、NT-proBNP、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DHF组心功能III-IV级患者血清T_3水平低于II级患者(P<0.01),LVEDP、NT-proBNP、hs-CRP水平均高于II级患者(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HF患者血清T_3水平越低LVEDP、NT-proBNP、hs-CRP越高,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DHF患者血清T_3与LVEDP、NT-proBNP、hs-CRP水平关系密切,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三碘甲腺原氨酸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N末端脑力钠肽原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脑钠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波 夏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左心功能的变化与BNP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7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者为研究对象,CAG检查正常者12例作为对照组,45例UAP患者按B... 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左心功能的变化与BNP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7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者为研究对象,CAG检查正常者12例作为对照组,45例UAP患者按Braunwald分级分为Ⅰ级组(16例)、Ⅱ级组(14例)和Ⅲ级组(15例)。所有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A数值。通过左心室压力曲线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法测BNP的浓度。结果对照组、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BNP和LVEDP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LVEDP有明显的相关性(r=0.756,P<0.01)。结论 BNP可反映UAP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左心导管 不稳定型心绞痛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波 夏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观察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导管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时BNP在与LVEDP的变化规律。方法取90例CAG检查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5名,稳定型心绞痛(SAP... 目的观察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导管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时BNP在与LVEDP的变化规律。方法取90例CAG检查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5名,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9名,X综合征患者4名,陈旧性心肌梗死(OMI)6名,CAG检查正常者12名。所有患者均在行CAG检查前1天行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CAG术前用6F猪尾导管进入左心室,同时记录左心室压力曲线,从压力曲线上读出LVEDP数值;并抽取心室内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试BNP质量浓度。结果 BNP水平与LVEDP和LVEF在非AMI患者中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正常组、Braunwald心绞痛Ⅰ-Ⅲ级患者中,BNP、LVEDP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UAP、AMI组间LVEDP、BNP水平均依次升高,LVEDP组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在UAP和AMI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和AMI组LVEDd、LVEF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组中BNP和LVED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非AMI患者中BNP可无创反映左心功能的变化;在UAP中BNP可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主要因为其能较灵敏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受损;在AMI中左心功能受损较重,但BNP不能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左心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左心导管 急性冠脉综合征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下载PDF
术前LVEDP、CK-MB及UA水平对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邸亚丽 张红梅 +6 位作者 李霞 纪征 高翔 孙淑娴 杨立明 张宇 吴峥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51-955,共5页
目的:探究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尿酸(UA)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入选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PCI的STEMI患者,按照术后1年... 目的:探究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尿酸(UA)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入选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PCI的STEMI患者,按照术后1年内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24例)和存活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功能情况、Gensini积分以及LVEDP、CK-MB、UA水平,有统计意义者纳入Cox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LVEDP、CK-MB及UA水平对STEMI患者介入术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前壁心肌梗死比例更多,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低,Gensini积分、LVEDP、CK-MB及UA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LVEF为PCI后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965、0.979、0.879,均P<0.05),Gensini积分、LVEDP、CK-MB及UA均为患者PCI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8、3.359、1.019、1.009,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VEDP、CK-MB、UA单独预测介入术后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3、0.819、0.625,敏感性分别为95.8%、83.3%、45.8%,特异性分别为94.4%、79.6%、91.7%。LVEDP、CK-MB、UA联合预测介入术后死亡的AUC为0.985,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9.1%、100.0%。结论: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LVEF为PCI后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Gensini积分、LVEDP、CK-MB及UA均为患者PCI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VEDP、CK-MB及UA联合检测对STEMI患者介入术后死亡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肌酸激酶同工酶 尿酸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术后死亡
原文传递
新活素治疗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菲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94-395,共2页
失代偿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患者往往容易伴随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左心房压力升高,最终形成肺动脉高压。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属于危重症,本研究采用新活素治疗失代偿性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失代偿性 新活素 心衰 治疗 舒张末期压力 左心房压力 心脏疾病
原文传递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志丹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井陉县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iv左西孟旦注射液,首次剂量12μg/kg,5~10 min完...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井陉县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iv左西孟旦注射液,首次剂量12μg/kg,5~10 min完成,之后调整为0.5μg/(kg·min)进行维持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5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83.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心率(HR)减缓、呼吸困难好转和啰音消失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排血量(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而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LVEDP)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左西孟旦注射液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