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正常人心肌舒缩运动速度 被引量:8
1
作者 白文伟 陆映珠 +1 位作者 徐章 赵红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187-188,19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舒缩运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标准切面 (左心室长轴、短轴 )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定室间隔、前壁、下后壁的内膜下心肌及外膜下心肌运动峰值速度。结果 各个室壁及各层心肌收缩期 s峰值速度不相同。内膜下心肌... 目的 探讨心肌舒缩运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标准切面 (左心室长轴、短轴 )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定室间隔、前壁、下后壁的内膜下心肌及外膜下心肌运动峰值速度。结果 各个室壁及各层心肌收缩期 s峰值速度不相同。内膜下心肌的 s峰值速度大于外膜下心肌的 s峰值速度 ,室间隔左心室面 s峰值速度大于右心室面 s峰值速度 ,两者间存在速度阶差。长轴左心室后壁 s峰值速度大于室间隔 s峰值速度 ,短轴后壁 s峰值速度大于前壁 s峰值速度。 s峰值速度与年龄无相关 ,舒张期 a峰值速度与年龄呈中度相关 ,e/ a比与年龄呈中度负相关 ,室壁运动的 e/ a比与二尖瓣血流 E/ A比呈中度相关。结论 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正常人心壁运动峰值速度 DTI 心肌舒缩运动速度
下载PDF
DTI对原发性高血压所致不同左室构型改变的舒缩运动模式的评价
2
作者 高峻 李治安 +4 位作者 王新房 吕清 刘俐 杨娅 谢明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探测室壁各节段的运动速度,以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所致不同左室构型改变时,左室舒缩运动模式是否相应发生改变。方法:依照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分为四型,分别由心尖部位三个切面测量...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探测室壁各节段的运动速度,以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所致不同左室构型改变时,左室舒缩运动模式是否相应发生改变。方法:依照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分为四型,分别由心尖部位三个切面测量并比较六个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三节段的峰值运动速度。结果:正常左室构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基底段运动速度最快,中间段其次,心尖段最慢。向心性重构组,左室构型趋向椭圆形改变,其三节段运动速度之间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向心性肥厚组,心室形态趋向球形改变,室壁中间段与心尖段运动速度趋近于一致。离心性肥大组,心室形态更接近于球形,室壁三节段运动速度趋近于一致。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当左室构型趋向球形改变时,左室收缩重心可能已由心底与心尖连线距心底69%的部位逐步移向心室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DTI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构型 舒缩运动模式
下载PDF
9种中药对穴位区皮内微血管舒缩运动振幅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丽丽 张涛 +6 位作者 段慧琴 杨颖 王俊杰 周智慧 董虹 杨佐君 穆祥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检测9种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对穴位区皮内微血管舒缩运动振幅的影响。采用离子导入仪将试验中药水煎液导入志愿者穴位区皮肤,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记录药液导入前后穴位区皮内微血管的舒缩运动振幅变化。与导药前相比,导药后,各种... 检测9种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对穴位区皮内微血管舒缩运动振幅的影响。采用离子导入仪将试验中药水煎液导入志愿者穴位区皮肤,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记录药液导入前后穴位区皮内微血管的舒缩运动振幅变化。与导药前相比,导药后,各种中药对微血管舒缩活动振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或P<0.01),其中,红花、延胡索、刘寄奴、乳香、川芎和鸡血藤能极显著提高微血管舒缩运动的振幅(P<0.01);没药、牛膝和郁金能显著提高微血管舒缩运动的振幅(P<0.05)。活血化瘀类中药有提高穴位区皮内微血管舒缩运动振幅的作用。这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活血化瘀 微血管舒缩运动 振幅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巴布剂对微血管舒缩活动振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玉欣 张倩 +5 位作者 张涛 朱雯宇 冯波 王建舫 董虹 穆祥 《中国药事》 CAS 2017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1巴布剂对微血管舒缩活动的影响。方法:运用智能透皮仪进行人参皂苷Rb1巴布剂体外透皮,收集接受液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将巴布剂贴敷在志愿者的穴位区皮肤上,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并记录贴敷含药巴布剂前后...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1巴布剂对微血管舒缩活动的影响。方法:运用智能透皮仪进行人参皂苷Rb1巴布剂体外透皮,收集接受液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将巴布剂贴敷在志愿者的穴位区皮肤上,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并记录贴敷含药巴布剂前后穴位区皮内微血管的舒缩运动振幅。结果:随着透皮时间的延长,人参皂苷Rb1的累积透过率增多。人参皂苷Rb1巴布剂穴位贴敷引起微血管舒缩活动振幅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人参皂苷Rb1巴布剂给药系统可释放药物进入穴位区,提高穴位区皮内微血管舒缩运动振幅,达到针灸的效果,因此人参皂苷Rb1可以在临床上代替针灸,治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巴布剂 微血管 舒缩运动 振幅
下载PDF
微循环灌流状态的在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贵山 梁妮 薄丽津 《微循环学杂志》 1992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介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显微高速动态分析装置,定性和定量地检测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运动;细胞流变特性;细胞与微血管的相互作用和动态耦合关系。提示:微循环灌流状态取决于流质与流场的动态耦合关系,且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而... 本文介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显微高速动态分析装置,定性和定量地检测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运动;细胞流变特性;细胞与微血管的相互作用和动态耦合关系。提示:微循环灌流状态取决于流质与流场的动态耦合关系,且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而所谓的“海涛式灌注”是不确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流状态 微循环 在体研究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细胞流变特性 耦合关系 动态分析 显微高速 舒缩运动 相互作用 国内外 微血管 多变性 复杂性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右房纤维条索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苏虹 徐春华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6期445-446,共2页
右房纤维条索是右房内先天性残留组织结构,无明显临床症状。本文就其超声特征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右房纤维条索是胚胎发育过程中eustachian瓣或冠状静脉瓣发育过长或吸收不完全而残存在右房内的结构,多呈条索状组织,随心脏舒缩运动在... 右房纤维条索是右房内先天性残留组织结构,无明显临床症状。本文就其超声特征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右房纤维条索是胚胎发育过程中eustachian瓣或冠状静脉瓣发育过长或吸收不完全而残存在右房内的结构,多呈条索状组织,随心脏舒缩运动在右房内漂移,未发现其对心脏的血液动力学有意义的影响。提示临床医生及超声医生注意:1.超声诊断时与右侧三心房心鉴别;2.与右房小黏液瘤鉴别;3.由于其在右房内漂移,易引起血栓;4.也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易患因素;5.在心脏介入性诊断或治疗时对心导管及起博电极的置入有影响或缠绕,导致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条索 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 心脏的血液动力学 细菌性心内膜炎 心脏介入性诊断 胚胎发育过程 右侧三心房心 右房内 组织结构 临床症状 超声特征 舒缩运动 临床医生 易患因素 起博电极 先天性 静脉瓣 条索状 未发现 黏液瘤
下载PDF
老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子珊 陆美花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5期285-286,共2页
依从性又称为遵医性、顺应性、顺从性和一致性。按执行医嘱类型分为治疗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变的依从性等,其中运动依从性是依从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按执行医嘱程度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 依从性又称为遵医性、顺应性、顺从性和一致性。按执行医嘱类型分为治疗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变的依从性等,其中运动依从性是依从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按执行医嘱程度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3个等级[1]。本文重点阐述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即指老年患者康复训练行为(运动依从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 1骨折后康复锻炼的内容:康复锻炼是骨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包括术前与术后的康复锻炼。术前锻炼主要是肌肉的静力收缩练习,术前饮食指导,床上便器的使用等,目的是让患者提前熟悉康复锻炼的内容,利于术后康复锻炼的顺利开展。术后康复锻炼可分3阶段进行。早期:术后1~2周,主要是维持肢体功能位,并进行患肢远端关节和肌肉的等长舒缩运动。中期:术后2~4周,此时术口已愈合,锻炼时可以逐渐增加病变肢体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如直腿抬高练习、关节屈伸环绕运动、CPM机辅助锻炼等。后期:术后4周以后,此时骨折部位已基本愈合稳定,锻炼时继续加强活动范围和肌力的强度,如坐起、行走训练,日常生活必须的动作训练等。老年患者因其身体的特殊性,术后的康复锻炼困难较大,时间长,影响因数多,需要医、患、家属3方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锻炼要求和效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治疗依从性 骨折术后 老年患者 肢体功能恢复 康复锻炼 舒缩运动 执行医嘱
下载PDF
冠心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生光 俞静 +4 位作者 陈爱 骆合德 冯金忠 黄云健 汪荣金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950-951,共2页
关键词 左室心肌纵 张功能 冠心病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 舒缩运动 无创性诊断
原文传递
血液微循环流态的在体动物实验研究
9
作者 肖义忠 周白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5-106,124,共3页
目的 初步探索血液在微循环血管中的流动状态及其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显微高速动态图像分析系统 ,观测动物体内仅两种血液微循环流态和血细胞流变行为。结果 测定了微血管管径随时间变化 ;血细胞在微血管中的流态及流变性。结论 血... 目的 初步探索血液在微循环血管中的流动状态及其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显微高速动态图像分析系统 ,观测动物体内仅两种血液微循环流态和血细胞流变行为。结果 测定了微血管管径随时间变化 ;血细胞在微血管中的流态及流变性。结论 血液微循环灌注状态和调节机制取决于流体特性、流场变化、流体与流场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微循环 显微高速图像 舒缩运动 动态耦合 反馈调节 在体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