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世纪中西航海史的若干问题——《中国与葡萄牙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交流》读后
1
作者 张箭 《海交史研究》 2000年第2期13-17,共5页
读了陈延杭先生在《海交史研究》1999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中国与葡萄牙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交流》,有些感想忍不住要说说。我觉得陈文第四部分(16世纪中葡造船技术的交流》和第三部分的最后1/3写得较好。好在选题新、资料新、观点新。
关键词 中世纪 航海 《中国与葡萄牙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交流 中国 西方国家 葡萄牙 航海技术 造船技术
下载PDF
中国近海人——以上海、香港以及新兴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出版物为视角(英文)
2
作者 戴伟思 《国家航海》 2012年第2期11-43,共33页
20世纪初期,西方殖民扩张使本已是通商口岸的上海和殖民属地的香港一跃成为重要的国际港口。作为当时主要的国际交流带,上海、香港各自具备"理想型"国际航运中心特征。上海不仅是一个较大的港口,还由于其国际大都会背景,享有... 20世纪初期,西方殖民扩张使本已是通商口岸的上海和殖民属地的香港一跃成为重要的国际港口。作为当时主要的国际交流带,上海、香港各自具备"理想型"国际航运中心特征。上海不仅是一个较大的港口,还由于其国际大都会背景,享有更多"非正式"优势。香港,则由于英国的管治法规及其在世界海事中的领导地位而享有更多"正式"优势。这两个港口城市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主要口岸。作为一个具有潜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的一个重要"软件"优势在于其繁荣发达的出版业,相关出版物极大满足了国内外航运人士的需求。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三个例子:第一部《英中航海词典》、清代海关总税务司的出版刊物以及《中国航运潮汐与船舶操纵手册》年刊。1940年代国内战争的动乱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使上海失去上述航运优势;反观香港,由于40年代末上海航运业人才和资金往香港迁移,以及英国殖民统治逐渐放宽,香港得以充分利用已拥有的优势,并建设之前所匮乏的航运软件。到了21世纪初期,香港已成为中国国际航运中心的引领者。上海若想重建早年的航运辉煌事业,须重视"理想型"国际航运中心软件建设,打造一个面向世界、顺畅而开放的东方国际交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香港 港口城市 国际航运中心 交流 理想型 航海交流 通用语 出版物 中国近海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