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光电转塔技术发展综述
1
作者 侯旺 李涛 +3 位作者 李翀伦 张奇婕 刘飞飞 冉承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253,共11页
光电转塔广泛搭载于各类航空平台,通过集成多个谱段的成像传感器实现全天时成像侦察,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均发展了先进的光电转塔产品。通过对航空光电转塔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及当今世界各国同... 光电转塔广泛搭载于各类航空平台,通过集成多个谱段的成像传感器实现全天时成像侦察,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均发展了先进的光电转塔产品。通过对航空光电转塔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及当今世界各国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对该领域国外发展现状、主要产品性能及参数进行阐述,从系统设计、伺服技术、结构技术、光学技术、新体制探测成像、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处理器性能等方面,对其主要技术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提炼总结,并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评价,以期对国内航空光电转塔的未来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转塔 伺服系统 新体制 光学技术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航空光电成像平台的目标自主定位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晶红 孙辉 +4 位作者 张葆 戴明 贾平 沈宏海 张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05-1310,共6页
为了提高航空光电成像系统对地面目标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平台目标自主定位的方法,并给出了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即将GPS系统和航空姿态测量系统直接固联在航空光电成像平台上,与光电成像平台系统结合直接实现目标定位。分析了影响目标定位... 为了提高航空光电成像系统对地面目标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平台目标自主定位的方法,并给出了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即将GPS系统和航空姿态测量系统直接固联在航空光电成像平台上,与光电成像平台系统结合直接实现目标定位。分析了影响目标定位精度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目标自主定位的方法可以消除传统方法中减振器带来的误差。一般情况下,平台自主定位比飞机系统定位的精度至少高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平台 自主定位 坐标转换 定位精度
下载PDF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自抗扰控制系统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伟 戴明 +3 位作者 李嘉全 毛大鹏 柏旭光 孙敬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96-2305,共10页
对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模型进行分析并利用电流环简化了平台模型。阐述了影响平台稳定性的扰动及抑制扰动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预报修正的自抗扰控制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预报修正方法,采用"先预报,后修正"的方法来减小扰动观测... 对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模型进行分析并利用电流环简化了平台模型。阐述了影响平台稳定性的扰动及抑制扰动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预报修正的自抗扰控制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预报修正方法,采用"先预报,后修正"的方法来减小扰动观测值的滞后和超调;然后,设计了基于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系统,对扰动进行线性化动态补偿;最后,在振动平台上对系统进行了速度稳定实验、目标跟踪实验和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平方滞后超前控制方法相比,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法对扰动的隔离度至少提高了5.88dB。另外,设计的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在系统参数改变±15%的范围内,仍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由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鲁棒性,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提高了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抗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 二级自抗扰控制器 预报修正 扰动补偿
下载PDF
基于伪微分和加速度反馈的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控制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申帅 张葆 +1 位作者 李贤涛 张士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91-498,共8页
为了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隔离度,在传统平台的电流反馈、速度反馈、位置反馈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增益加速度反馈,并利用伪微分反馈的控制技术设计出新的控制器来代替传统的速度反馈的PI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转台以1°、0... 为了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隔离度,在传统平台的电流反馈、速度反馈、位置反馈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增益加速度反馈,并利用伪微分反馈的控制技术设计出新的控制器来代替传统的速度反馈的PI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转台以1°、0~2.5 Hz的正弦干扰下,相对于传统的航空光电稳定平台,基于伪微分和加速度反馈控制的光电稳定平台的阶跃响应超调量减小了约7.8%,扰动隔离度提高了约8.7 d B;相对于基于PI控制器和加速度反馈控制的航空光电稳定平台,基于伪微分和加速度反馈控制的光电稳定平台的阶跃响应超调量减小了约2.6%,且平台的过渡过程加快。该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抑制扰动力矩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隔离度 伪微分 加速度反馈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
下载PDF
航空光电侦察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惠林 宁飞 刘吉龙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5-832,共8页
航空光电侦察具有隐蔽性强、直观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一直是各国军事侦察的重要手段。根据作战任务需求,将航空光电系统分为凝视观瞄、情报侦察监视、红外搜索与跟踪、告警与对抗四大类。列举了典型产品,分析其特点及技术途径,从光学... 航空光电侦察具有隐蔽性强、直观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一直是各国军事侦察的重要手段。根据作战任务需求,将航空光电系统分为凝视观瞄、情报侦察监视、红外搜索与跟踪、告警与对抗四大类。列举了典型产品,分析其特点及技术途径,从光学实现、稳定平台演进、瞄准线稳定、态势感知、轻量化、多任务协同、开放式系统架构(open systems architecture, OSA)等多方面分析国内外航空光电侦察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 作战任务 侦察监视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航空光电成像像移与像旋运动补偿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昱棠 田大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128-3138,共11页
本文从控制的角度综述了大视场、高分辨率需求下,航空光电成像系统像移与像旋运动补偿控制技术的先进技术及研究进展。结合像移与像旋运动补偿控制发展趋势,将其分为单一执行器补偿控制和多执行器协同补偿控制两大类。对于单一执行器补... 本文从控制的角度综述了大视场、高分辨率需求下,航空光电成像系统像移与像旋运动补偿控制技术的先进技术及研究进展。结合像移与像旋运动补偿控制发展趋势,将其分为单一执行器补偿控制和多执行器协同补偿控制两大类。对于单一执行器补偿控制,从控制照准架、控制光路折转、控制成像介质运动的三个角度进行了总结;对于多执行器协同控制,从指令协调、机械联动和多执行器信息交互三个角度,对协同补偿控制方案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从五个研究方面对像移与像旋运动补偿控制的难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有助于航空光电成像领域学者快速全面的了解像移与像旋运动补偿控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升航空光电成像装备的综合性能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成像 像移 像旋 运动补偿 伺服控制
下载PDF
航空光电遥感器高精密紧凑型调焦机构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洪伟 陈卫宁 +2 位作者 曲锐 丁亚林 武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258,共6页
针对航空光电遥感器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会产生离焦这一问题,采用移动镜组方式进行调焦,以保证其成像质量。该调焦机构采用消间隙丝杠螺母副作为传动机构,采用六个精密轴承及弹性预紧组件作为导向机构,同时采用一对电涡流传感器及一个菱形... 针对航空光电遥感器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会产生离焦这一问题,采用移动镜组方式进行调焦,以保证其成像质量。该调焦机构采用消间隙丝杠螺母副作为传动机构,采用六个精密轴承及弹性预紧组件作为导向机构,同时采用一对电涡流传感器及一个菱形被检测件作为测位移传感器,在有限包络尺寸下最大程度保证其调焦精度。从传动误差和传感器组件误差两方面对调焦机构进行精度分析,并且搭建实验平台对其进行了传动定位精度实验和晃动精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调焦机构的传动定位精度在±6μm以内,晃动精度在±4″以内,满足光学系统提出的调焦精度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遥感器 调焦机构 消间隙丝杠螺母副 电涡流传感器
下载PDF
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谈振藩 郭立东 《应用科技》 CAS 2008年第6期18-20,共3页
研究了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的模糊PID控制.该系统对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高,传统的PID控制难以满足对性能指标的要求.而模糊PID控制可显著改善控制系统对高速动态目标的捕获跟踪能力.因此,将模糊PID应用于航空光电吊舱陀螺挖稳... 研究了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的模糊PID控制.该系统对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高,传统的PID控制难以满足对性能指标的要求.而模糊PID控制可显著改善控制系统对高速动态目标的捕获跟踪能力.因此,将模糊PID应用于航空光电吊舱陀螺挖稳定系统,改善了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减小了超调量,又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稳定精度和响应速度,增强系统的鲁棒性.用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吊舱 模糊PID控制 陀螺稳定系统
下载PDF
航空光电装备智能化发展需求及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惠林 刘吉龙 +1 位作者 宁飞 杜言鲁 《国防科技》 2023年第5期20-25,共6页
对当前航空光电装备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综述,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智能化航空光电装备未来发展的能力需求,以及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航空光电装备未来发展趋势... 对当前航空光电装备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综述,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智能化航空光电装备未来发展的能力需求,以及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航空光电装备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对航空光电装备智能化发展进行总结,强调其在未来光电情报侦察监视体系中技术层面、装备层面和体系层面发挥的作用和军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联合作战 航空光电装备 情报侦察监视 智能化发展
下载PDF
超分辨率重构在航空光电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浩南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2期73-77,共5页
介绍了超分辨率重构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分析了限制航空图像分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首先,依据工程应用需求列举出了3种可应用于航空光电成像系统的典型超分辨率重构技术;然后,着重讨论了错位误差对亚像元成像技术重构效果的影响,... 介绍了超分辨率重构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分析了限制航空图像分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首先,依据工程应用需求列举出了3种可应用于航空光电成像系统的典型超分辨率重构技术;然后,着重讨论了错位误差对亚像元成像技术重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实验加以分析;最后,通过对发展现状的调研及工程应用需求的分析,对未来航空光电成像系统中应用超分辨率重构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成像系统 超分辨率重构技术 图像分辨率
下载PDF
航空光电载荷串级动态复合限幅分幅步进控制
11
作者 付金宝 张洪文 +1 位作者 黄厚田 张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22-1932,共11页
在某型面阵分幅步进成像的航空光电载荷中,俯角分幅步进控制系统存在位置给定突变以及电机启停导致机身整体微晃动的问题,使系统调整时间延长超过时序控制并影响成像效果。提出了串级动态复合限幅控制方法,在带有Anti-Windup的主副回路... 在某型面阵分幅步进成像的航空光电载荷中,俯角分幅步进控制系统存在位置给定突变以及电机启停导致机身整体微晃动的问题,使系统调整时间延长超过时序控制并影响成像效果。提出了串级动态复合限幅控制方法,在带有Anti-Windup的主副回路串级控制基础上,根据“一周拍照开始信号”和“位置/速度控制信号”动态规划电压限幅和速度限幅的幅值,实现对步进给定突变的自适应以及根据需要减小机身整体微晃动影响,最终满足载荷时序控制要求。控制实验测试及动态成像实验表明:在该航空光电载荷俯角分幅步进控制系统采用串级动态复合限幅控制后,实现了拍照段步进位置和返程段回位控制的快速性和稳态性能,拍照段位置步进控制的稳态调整时间缩短了26.56%,返程段位置回位控制的稳态调整时间缩短了18.47%。该方法满足载荷时序控制要求,提高了动态成像的横向像移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载荷 航空相机 限幅 抗饱和 串级控制
下载PDF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扰动频率自适应的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贤涛 张葆 +3 位作者 孙敬辉 毛大鹏 柏旭光 沈宏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4-1581,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电稳定侦查平台的抗干扰能力,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扰动频率自适应的自抗扰控制新方法。首先,基于带宽单参数化的设计方法,设计了扰动频率自适应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从而解决了传统扩张状态观测器对二阶及二阶以上系统扰动观...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电稳定侦查平台的抗干扰能力,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扰动频率自适应的自抗扰控制新方法。首先,基于带宽单参数化的设计方法,设计了扰动频率自适应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从而解决了传统扩张状态观测器对二阶及二阶以上系统扰动观测存在明显相位滞后的影响;然后,设计了带扰动补偿的控制规律;最后,在模拟飞行器中以2.5Hz以内任意频率扰动的作用下,测试其抗扰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于传统的平方滞后超前控制器,采用于扰动频率自适应的自抗扰控制器,系统的扰动隔离度至少提高6.72 dB,且随着扰动频率大于0.5 Hz,扰动隔离度的提高更为明显,最优情况已达到12.94dB;同时,该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允许被控对象参数在10%的范围内浮动,满足高精度光电稳定平台的性能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器 扰动频率自适应扩张状态观测器 扰动隔离度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隔离度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贤涛 张葆 沈宏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3-2231,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环的自抗扰控制新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利用电流环将硬件电路中复杂的电机模型简化为一阶模型,从而减小了由于参数过大噪声对扰动观测值的影响;然后,采用带宽单参数化的设计方法为简化... 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环的自抗扰控制新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利用电流环将硬件电路中复杂的电机模型简化为一阶模型,从而减小了由于参数过大噪声对扰动观测值的影响;然后,采用带宽单参数化的设计方法为简化后的一阶系统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及带扰动补偿的控制规律;最后,在飞行模拟转台中测试了自抗扰控制器对2.5Hz以内任意频率扰动的抑制能力,并与目前航空光电稳定平台中常用的平方滞后超前校正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平方滞后超前控制器相比,采用自抗扰控制器后系统的扰动隔离度至少提高了6.56dB;而且随着扰动频率大于0.5Hz,自抗扰控制器的扰动抑制能力更为明显,扰动隔离度最多可提高12.03dB。同时,自抗扰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允许被控对象参数在15%的范围内任意变化,可满足高精度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性能要求,对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抗扰动性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 自抗扰控制器 扩张状态观测器 扰动补偿 扰动隔离度 电流环
下载PDF
基于LuGre模型的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摩擦力矩补偿 被引量:6
14
作者 晋超琼 张葆 +2 位作者 李贤涛 申帅 朱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103-107,共5页
为降低摩擦对航空光电稳定平台视轴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力补偿方法。首先,对某型光电稳定平台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然后,参数辨识确定摩擦补偿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摩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将摩擦补偿模型应用... 为降低摩擦对航空光电稳定平台视轴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力补偿方法。首先,对某型光电稳定平台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然后,参数辨识确定摩擦补偿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摩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将摩擦补偿模型应用到光电稳定平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台以1°,1 Hz的正弦运动时,采用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补偿后,系统在低速时出现爬行现象明显减弱。在模拟飞行转台中以2.5 Hz以内任意频率正弦扰动的作用下,加入摩擦补偿后系统的扰动隔离度至少提高了10.99 dB,最优情况已经达到16.90 dB,满足高精度光电稳定平台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 LuG re模型 参数辨识 摩擦补偿
下载PDF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摩擦力的自适应补偿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丙华 张葆 +2 位作者 李贤涛 王正玺 张士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0-224,共5页
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的基础上,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MRAC)方法进行了摩擦力的自适应补偿研究。采用"库仑"摩擦模型;并推导出模型跟随控制器,然后通过李雅普诺夫法给出未知参数的更新规律。在摩擦力补... 在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器的基础上,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MRAC)方法进行了摩擦力的自适应补偿研究。采用"库仑"摩擦模型;并推导出模型跟随控制器,然后通过李雅普诺夫法给出未知参数的更新规律。在摩擦力补偿试验中,平台对幅值为1(°)·s^(-1)和10(°)·s^(-1)的正弦信号的最大速度跟踪误差相比PI控制器降低了28.26%和69.43%;对于单向运动中等效周期性摩擦力补偿后的残余扰动控制在0.285(°)·s^(-1)以内,较之PI控制器减小了36.67%,实验结果表明了此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力补偿 模型参考自适应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 Layapnov方法
下载PDF
航空光电平台机动目标跟踪定位技术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烜 胡倩影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年第3期82-85,共4页
利用航空光电平台对机动目标进行侦察,使用机载平台参数对探测机动目标进行定位,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解决机动目标定位离散分布,通过滑动加权及滑动平均的方法对机动目标的航向航速进行平滑。工程应用表明,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对航空光电平... 利用航空光电平台对机动目标进行侦察,使用机载平台参数对探测机动目标进行定位,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解决机动目标定位离散分布,通过滑动加权及滑动平均的方法对机动目标的航向航速进行平滑。工程应用表明,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对航空光电平台探测机动目标进行实时自动定位及航向航速解算,数值定位滤波精度高,满足系统定位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平台 机动目标定位 卡尔曼滤波 滑动平均
下载PDF
基于Reworks系统的航空光电载荷中间控制软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潇逸 李彬 +1 位作者 叶华 高培淞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期86-90,共5页
光电载荷作为一种精密的机载任务系统,对其控制软件有图像传输速率快、指令响应时间短以及稳定性强等要求。针对该问题,在Re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任务的航空光电载荷中间控制软件,该软件有效解决了机上控... 光电载荷作为一种精密的机载任务系统,对其控制软件有图像传输速率快、指令响应时间短以及稳定性强等要求。针对该问题,在Re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任务的航空光电载荷中间控制软件,该软件有效解决了机上控制计算机与光电载荷间的通信问题,并满足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同时,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具备通用性,可在其他基于Reworks系统的实时性控制软件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载荷 Reworks 控制软件 多任务 嵌入式操作系统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加速度反馈控制在航空光电稳定平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正玺 贺柏根 朱小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7-1264,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视轴稳定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加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根据光电平台伺服系统模型特点设计卡尔曼滤波器,将卡尔曼滤波器采集的光电平台伺服系统输入输出信号作为自身输入信号,并输出速度的滤... 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视轴稳定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加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根据光电平台伺服系统模型特点设计卡尔曼滤波器,将卡尔曼滤波器采集的光电平台伺服系统输入输出信号作为自身输入信号,并输出速度的滤波信号和加速度的估计结果。然后将卡尔曼滤波器输出的速度和加速度估计值分别作为被控对象速度环路和加速度环路的反馈信号。进行了模拟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伺服系统引入加速度反馈控制后,可以使光电平台对2.5 Hz以内不同频率的扰动力矩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扰动隔离度优于20 dB;相比于传统单速度环控制方案,阶跃响应的超调量至少降低40%.由此可见,将加速度环引入传统速度环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光电稳定平台的伺服控制性能,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 加速度反馈 卡尔曼滤波 扰动隔离度
下载PDF
基于正射影像图的航空光电载荷成像仿真技术
19
作者 韩景壮 宋健 +4 位作者 王鹤淇 罗瑞琦 李祥琛 郑智勇 葛欣宏 《机电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33-36,共4页
航空光电载荷在专业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结构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造价也愈加昂贵,相关仿真技术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介绍了航空光电载荷的结构组成、系统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现有仿真技术的不足。针对图像制导仿真系统中最关键也最迫... 航空光电载荷在专业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结构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造价也愈加昂贵,相关仿真技术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介绍了航空光电载荷的结构组成、系统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现有仿真技术的不足。针对图像制导仿真系统中最关键也最迫切需要的环节——光电载荷成像仿真,基于正射影像图,结合了飞行力学坐标系统与光电载荷坐标系统,通过构建中间环节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坐标系下的姿态转换关系,采用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光电载荷系统架构,通过对成像过程的分析完成了成像区域的判断与确定,并且利用反解法完成了对成像区域像点的处理,从而完成了航空光电载荷的成像仿真。联合仿真验证了所提仿真系统的正确性与严谨性,在大型制导仿真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载荷 正射影像图 姿态转换 成像区域 反解法
下载PDF
航空光电成像电子稳像技术
20
作者 沈岩 《电子制作》 2015年第11X期3-,共1页
航空光电成像特有的电子稳像,化解了平台成像范畴内的运动模糊、其他关联难题。建构数学模型,设定了二维框架内的这类扩散函数以便表示模糊点。采纳滤波来除掉这样的运动模糊。调研结果表示:电子稳像增添了固有的信噪比,提升精度稳定。... 航空光电成像特有的电子稳像,化解了平台成像范畴内的运动模糊、其他关联难题。建构数学模型,设定了二维框架内的这类扩散函数以便表示模糊点。采纳滤波来除掉这样的运动模糊。调研结果表示:电子稳像增添了固有的信噪比,提升精度稳定。这种成像拟定了更优的图像,输出明晰图像,它凸显了便捷及快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光电成像 电子稳像 技术探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