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航空公司运行安全”混合式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王霞 《成才之路》 2023年第35期21-24,共4页
“航空公司运行安全”是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主干课程,该课程原有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缺乏过程性考核,教学过程缺乏课程思政的引导,无法满足信息时代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航空公司运行安全”是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主干课程,该课程原有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缺乏过程性考核,教学过程缺乏课程思政的引导,无法满足信息时代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能够使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相辅相成,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探索“航空公司运行安全”混合课程的建设策略,研究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导向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公司运行安全”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多维互动教学 过程性考核 综合素质
下载PDF
通航无人机终端区融合运行纵向间隔研究
2
作者 黄晋 刘厚荣 +3 位作者 赵亮 李云飞 焦瑶瑶 丁伟杰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第11期44-48,52,共6页
无人机与通航飞机未来发展存在空域共用问题,为了实现无人机与通航飞机终端区融合运行,针对无人机与通航飞机通信、导航、监视性能差异,采用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CNS位置误差分布碰撞风险模型:将无人机视为质点,无人机碰撞保护区与通航飞... 无人机与通航飞机未来发展存在空域共用问题,为了实现无人机与通航飞机终端区融合运行,针对无人机与通航飞机通信、导航、监视性能差异,采用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CNS位置误差分布碰撞风险模型:将无人机视为质点,无人机碰撞保护区与通航飞机保护区相叠加,选取不同组合机型作为仿真对象,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仿真终端区融合运行时,不同组合机型终端区同航路运行在不同飞行间隔下的碰撞风险概率,考虑人、机、环、管多方面因素,优化碰撞风险模型。以ICAO所提出5×10-9安全目标水平为标准,选取CESSNA172R、SR20与TW312和TW328-A作为组合研究对象,研究满足ICAO碰撞风险目标水平所需的运行间隔。通过仿真结果发现终端区融合运行纵向间隔大于5.3海里时,以上组合均满足ICAO所提出的目标水平。结合CNS以及人、机、环、管等方面对终端区融合运行纵向碰撞风险进行研究的文献目前还较少,未来可以考虑包括CNS在内的更多因素利用该碰撞模型对融合空域容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行安全 无人机 融合运行 CNS
下载PDF
浅议提升安全效能的飞行签派人力资源管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乔翔 《科技与企业》 2015年第1期36-36,共1页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将飞行签派员与航班两种重要资源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排班模型,并进行合理化排班,着力解决航班运行量与签派员放行量不匹配的问题,降低放行风险,同时解决人员资质不齐、人员工作压力大的运行风险问题。
关键词 航空运行安全 信息化技术 合理化排班 合理化排班模型
下载PDF
基于速度随机分布的低空空域小型无人机碰撞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莉莉 阳杰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0,共7页
碰撞风险是评价航空器运行安全性、确定航空器运行条件的关键指标。针对低空空域小型无人机数量增多导致空域安全隐患增加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速度随机分布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无人机在空域中的安全运行的条件。根据低空空域小... 碰撞风险是评价航空器运行安全性、确定航空器运行条件的关键指标。针对低空空域小型无人机数量增多导致空域安全隐患增加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速度随机分布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无人机在空域中的安全运行的条件。根据低空空域小型无人机操纵性灵活的特点,提出了针对低空空域小型无人机不同飞行动作的碰撞模板:为自由飞行的无人机设置符合实际运行的含碰撞层和避险层的双层球体碰撞模板;为沿固定路径飞行的无人机设置以机身尺寸为参考的长方体碰撞模板。考虑无人机飞行方向和速度变化快的特点,将传统无人机速度的线性分布模型改进为随机分布模型,计算无人机的相对运动关系,再利用速度矢量法计算碰撞模板扫过的空间体积。引入无人机动态定位误差、速度误差,在传统人机可靠性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速度随机分布的低空空域小型无人机碰撞风险评估模型。选取大疆M300和M600这2种型号的无人机作为验证机型,运用Matlab软件模拟特定空域场景,并分析碰撞风险与小型无人机密度的关系。通过仿真可以发现:空域内碰撞风险与无人机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空域安全标准,2种验证机型安全运行的最大密度分别为4.2架/km~3和5.0架/km~3;在满足安全运行条件的前提下,采用新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空域容纳2种无人机的数量的密度上限可分别提高106.9%和88.7%。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碰撞风险模型更加符合小型无人机运行特征,未来可以用于提升空域内无人机容量、提升空域利用率和无人机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行安全 无人机 碰撞风险模型 随机分布 双碰撞模板 低空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