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创五台山学,推动中国文化研究深入开展——怀念崔正森先生
1
作者 闫孟祥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3-7,共5页
崔正森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去世。他是当代五台山研究的开创者、五台山学的创始人,同时也为中国文化深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又敬服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身世特征中践行着中道、和合、智慧。他一生的成绩和努力,... 崔正森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去世。他是当代五台山研究的开创者、五台山学的创始人,同时也为中国文化深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又敬服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身世特征中践行着中道、和合、智慧。他一生的成绩和努力,是激励我们把五台山研究推向深入的动力。现仅从笔者所知的侧面述及崔老师的一些往事,以寄哀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正森 五台山学 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文殊菩萨 般若中道
下载PDF
论“以无念为宗”的三重展开
2
作者 丁建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坛经》中"三无"思想被认为是六祖慧能思想之概括,"以无念为宗"尤重,慧能在《坛经》中多次阐述这一思想的内涵。慧能这一"以无念为宗"的思想,有其承前之思想渊源,既有般若空,又具佛性有,是般若中道之继... 《坛经》中"三无"思想被认为是六祖慧能思想之概括,"以无念为宗"尤重,慧能在《坛经》中多次阐述这一思想的内涵。慧能这一"以无念为宗"的思想,有其承前之思想渊源,既有般若空,又具佛性有,是般若中道之继承;又有与同时代教内之呼应,作为"最上乘"的基本特征,而超越作为"大乘"的教内,同时两者又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具有对后世禅宗理论之宗旨性意义,后来的大禅师虽以"无为宗旨"等不同表达方式表达禅宗的宗旨,但都只是与"无念"名异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无念为宗 般若中道 无为宗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