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浮洞天:《艮泉图咏》考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若晴 《艺术探索》 2016年第1期6-17,共12页
今存三种《艮泉图咏》,是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16年间48位画家及文人为广东顺德籍退休官员黎楷屏在罗浮山一处别业所作的图画题咏。黎楷屏之所以驱驰世路,遍请江右、江东两地文人题诗,实与当日广东重视江南学者的... 今存三种《艮泉图咏》,是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16年间48位画家及文人为广东顺德籍退休官员黎楷屏在罗浮山一处别业所作的图画题咏。黎楷屏之所以驱驰世路,遍请江右、江东两地文人题诗,实与当日广东重视江南学者的情结有关。三种《艮泉图》是黎氏文化资本的物化形式,为他融入广州精英阶层提供了保证。而在这种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中,他不经意间沟通了南岭内外文人之间的交往。对于江南文人而言,之所以乐意为罗浮别业题咏作画,乃是在于完成一次精神旅行,满足其粤地想象,因此他们多于题跋中表露不能一游罗浮的遗憾。这次艮泉题咏,还刺激了广州城内文人对罗浮的向往,并促成了新一轮的罗浮旅行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艮泉 罗浮山 图咏 文化资本
下载PDF
《艮泉铭》非朱熹所作辨
2
作者 林振礼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3-23,共1页
《建瓯县志·金石》(民国十八年版)记:“井在朱子祠前,宋淳熙乙未凿。文公铭曰:‘凤之阳,鹤之麓,有坑而伏;堂之坳,圃之腹,斯瀵而沃;束于亭,润于谷,取用而足;清于官,美于俗,是为建民之福。”’查朱熹文集无此《艮泉... 《建瓯县志·金石》(民国十八年版)记:“井在朱子祠前,宋淳熙乙未凿。文公铭曰:‘凤之阳,鹤之麓,有坑而伏;堂之坳,圃之腹,斯瀵而沃;束于亭,润于谷,取用而足;清于官,美于俗,是为建民之福。”’查朱熹文集无此《艮泉铭》,且朱子是年(淳熙二年乙未即1175年)与吕祖谦编订《近思录》,赴江西铅山与陆九渊论辩,往邵武吊唁何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艮泉铭》 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
下载PDF
《艮泉图咏》与19世纪初的文人交游圈 被引量:1
3
作者 黎丽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3-134,共12页
《艮泉图咏》记录了嘉庆末年(1814年至1815年间),寓居广东广州、江西南昌、江苏苏州等地的五十位文人,为广东顺德人黎应钟的艮泉别业绘图题咏的雅事,生动地呈现了19世纪初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书画雅集。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其产生之过程,... 《艮泉图咏》记录了嘉庆末年(1814年至1815年间),寓居广东广州、江西南昌、江苏苏州等地的五十位文人,为广东顺德人黎应钟的艮泉别业绘图题咏的雅事,生动地呈现了19世纪初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书画雅集。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其产生之过程,发掘其历史物质性,还原这些图像和文字产生及传播的本貌,重构其时跨地域文人(包括画人、诗人、仕人等)书画交游的情景。黎应钟以颂赞艮泉这一主题征画索题,使几地文人诗文、书画的风格特点和差异立现。围绕12幅风格各异的画作,本文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域的画风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尽管这次雅集将岭南文艺向省外传播,并使岭外文艺向南推介,但是岭南画人的影响力仍主要局限于本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艮泉图咏 文人 交游圈 绘画 黎应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