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为先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最佳途径
1
作者 王坚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5年第5期66-,共1页
奎屯市第三小学自创办以来,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观念、方法、活动上不断创新,凸显出"2456"特色亮点。"两大理念"是正确导向一是以人为本。学校着眼于学生终身... 奎屯市第三小学自创办以来,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观念、方法、活动上不断创新,凸显出"2456"特色亮点。"两大理念"是正确导向一是以人为本。学校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想道德 良好思想道德 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思想 行为习惯 校园文化 教风 校本教材 教育合力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举霄 《天津教育》 2023年第34期79-80,共2页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初步接受系统教育的开端,外加学生的辩证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而学校教育与教师引导又关乎学生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的形成,这就对学校教育与教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道德与法治...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初步接受系统教育的开端,外加学生的辩证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而学校教育与教师引导又关乎学生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的形成,这就对学校教育与教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也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推动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学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师能力等因素影响,有些教师尚未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相关知识输入与输出,弱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品德的形成 传统教学理念 良好思想道德 小学教育阶段 道德与法治 教师引导 辩证认知
下载PDF
流动人口子女道德教育浅析
3
作者 石玉琴 《小学科学》 2016年第2期193-193,共1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这也引发了流动子女德育教育的新一轮热潮。这些流动子女的教育过程具有一定的发展共性。在小学时期,部分孩子会出现多动、焦躁等现象。如不及时教育,到了中学时期会发展为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这也引发了流动子女德育教育的新一轮热潮。这些流动子女的教育过程具有一定的发展共性。在小学时期,部分孩子会出现多动、焦躁等现象。如不及时教育,到了中学时期会发展为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应该说,小学时期是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萌芽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 城市流动人口 德育教育 道德教育 子女教育 教育过程 中学时期 城市户籍 良好思想道德 德育教学
下载PDF
情感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
作者 张远烈 《电子乐园》 2018年第3期126-126,共1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要求,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应当重视情感教育,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情感教学 教学思考 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下载PDF
泳者荣耀,链稳护航——“网页制作”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
5
作者 季薇 徐明钦 《广东印刷》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中职教育需与时俱进,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思想道德的学生。本文以网页制作课程中的网页超链接教学任务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中职教育需与时俱进,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思想道德的学生。本文以网页制作课程中的网页超链接教学任务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内容与方法,并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了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职教育 良好思想道德 思政教育 专业技能培养 网页制作 实践与应用 教学任务
下载PDF
中小学学段德育目标评价的数字化探索
6
作者 张子辉 《山东教育》 2024年第8期18-19,共2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济南舜文中学是济南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近年来更是结合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积卡升级》核心素养评价系统,通过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德育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良好思想道德 德育评价 立德树人 示范校 教育评价改革 德育目标 大数据分析技术
下载PDF
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和谐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海燕 《才智》 2010年第11期213-213,共1页
当前,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不太得力。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即认识上的不足和方法上的不当。首先,对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一问题的回答片面,导致了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一般职校教育的出发点往... 当前,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不太得力。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即认识上的不足和方法上的不当。首先,对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一问题的回答片面,导致了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一般职校教育的出发点往往是从市场需求着手,重视职业训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职校教育 职业训练 校园文化 教育工作方法 良好思想道德 道德修养 工作艺术 文化环境
原文传递
关于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研究(下)
8
作者 刘和胜 《政工研究动态》 2008年第8期14-16,共3页
二、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由于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期,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一是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对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从调查情况看。
关键词 思想道德建设 经济转型期 道德教育 良好思想道德 文化活动 道德高尚 人们思想活动 思想道德品质
原文传递
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与对策
9
作者 何飞英 邱钰晖 《广东教育(职教)》 2019年第11期15-17,共3页
医学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扎实医学知识和初步临床能力以及具备探索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卫生事业接班人,以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医学... 医学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扎实医学知识和初步临床能力以及具备探索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卫生事业接班人,以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医学院校职业精神教育普遍存在重视不够、体系不全、评价不详、培育不佳的问题,本文在探索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规律和模式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培养路径做初步研究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好思想道德 培养路径 职业精神教育 医学院校 医学高等教育 事业接班人 终身学习能力 临床能力
下载PDF
阳光体育运动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邓生 《青少年体育》 2016年第5期23-24,30,共3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课堂教学要求能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其目的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良好思想道德行为的教育,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而...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课堂教学要求能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其目的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良好思想道德行为的教育,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而对学生最为直接、影响最大的就是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动下,将其与初中的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要求 良好思想道德 新课程改革 身体素质 初中学校 学习理论 体育活动 体育项目
下载PDF
浅析媒体信息对未成年人品行的不良影响
11
作者 严家勇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第2X期144-145,共2页
随着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已无法摆脱对媒体信息的依赖。缤纷繁杂的媒体信息时刻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每一个人都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影响,尤其媒体信息环境对未成年人品行的影响最为深刻。
关键词 媒体信息 思想道德品质 现代媒体 思想道德基础 良好思想道德 信息时代 网络虚拟世界 消费观念 形成不良 离家出走
下载PDF
给流动儿童教育成长的朗朗晴空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乐江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第5期6-7,共2页
在城市中,有这样一些青少年儿童,他们跟随打工的父母从农村或他乡来到城市,由于父母工作的变动,他们也跟随流动到相应的城市学校就读,这些孩子被称为流动儿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向流动儿童伸出教育的双手,奉献关爱的真情,关注他们... 在城市中,有这样一些青少年儿童,他们跟随打工的父母从农村或他乡来到城市,由于父母工作的变动,他们也跟随流动到相应的城市学校就读,这些孩子被称为流动儿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向流动儿童伸出教育的双手,奉献关爱的真情,关注他们的思想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流动儿童思想教育的缺失由于种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教育 青少年儿童 思想教育 城市学校 教育工作者 家庭教育 成长需求 教育主阵地 良好思想道德 教育管理
下载PDF
正视成因 探索对策
13
作者 魏善春 《小学科学》 2017年第4期158-158,共1页
德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但从目前小学的德育工作来看,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存在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现象。尽管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开展,但是并没有达到... 德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但从目前小学的德育工作来看,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存在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现象。尽管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开展,但是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和正视学校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成因,不断探索提高德育工作效益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素质教育 工作效益 品德素养 令人 良好思想道德 品德行为 自身思想 道德行为 自我教育 优良品德
下载PDF
小学全员激励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以“七彩荣誉卡”颁章活动为例
14
作者 周英 姚建明 《现代教学》 2023年第3期143-145,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 一、问题的提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性评价 德育评价 良好思想道德 教育评价改革 德育目标 身心特点 行为习惯 荣誉卡
下载PDF
利用信息技术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成长全程
15
作者 刘巍 《天津教育》 2022年第34期21-22,共2页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第15条指出:“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第15条指出:“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这一表述,对德育评价的基本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评价 良好思想道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改革 德育目标 学生品行 身心特点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16
作者 徐颖 《新课程》 2016年第35期223-223,共1页
社会的飞速前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已使人类社会呈现出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征。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性、综合性、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代教育事业的当务之... 社会的飞速前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已使人类社会呈现出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征。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性、综合性、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代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这是时代的呼唤。一、强化教改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教育的改革首先是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的改革。要迅速"实行对教育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意识 人类社会 教育事业 重教轻学 传统教学手段 教育理想 手段多样化 榜样教育 良好思想道德 道德信念
下载PDF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技巧
17
作者 华丹丹 《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16期61-61,共1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我们在引导小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我们在引导小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发挥其对小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以彰显其人文性特点,从而实现他们知识水平和思想情感的共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语言文字 熏陶感染 良好思想道德 独特体验 教学情境 以情感人 江泽民主席 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下载PDF
话说公开课
18
作者 陈振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5年第9期59-61,共3页
公开课早就成了考评教师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上,明确列出一项"近三年承担公开课情况"。各级教育主管领导对教师的公开课也很重视,一些学校在学期伊始,就忙着安排老师轮番上公开课,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师... 公开课早就成了考评教师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上,明确列出一项"近三年承担公开课情况"。各级教育主管领导对教师的公开课也很重视,一些学校在学期伊始,就忙着安排老师轮番上公开课,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素质,把教学成绩提上去。甚至有的学校,把教师上好一堂公开课,当作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准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成绩 专业技术资格 课堂教学水平 考查内容 各级教育 教学生态 表演课 课堂气氛 良好思想道德 教育教学理论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19
作者 屈阳春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4年第7期65-65,共1页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既承载着文化传递的使命,又是学生了解世界、塑造自我的平台。俗话说:欲成才,先成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将德育摆在语文课堂人文性的重要位置学生进入课...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既承载着文化传递的使命,又是学生了解世界、塑造自我的平台。俗话说:欲成才,先成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将德育摆在语文课堂人文性的重要位置学生进入课堂的第一天,也是他们了解世界、认识自我、形成独立人格的开始,因此我们应该从低年级段入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文化传递 工具性学科 苏教版 教学工作 道德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 良好思想道德 课本剧 热爱祖国
下载PDF
胡锦涛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0
《四川政报》 2008年第1期31-31,共1页
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 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建设 社会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大国 社会公平 国力显著增强 优化结构 良好思想道德 日标 增长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