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宋正旺 李玲 万照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收治的BPPV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125例,根据...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收治的BPPV成功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12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后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6.19%(χ^(2)=7.304,P=0.007)。治疗12周后,2组头目不清、头重如裹、胸闷、食欲不振、喉有痰涎等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DHI、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0%vs. 17.46%,χ^(2)=0.503,P=0.478)。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可取得良好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眩晕等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复位 残余头晕 桃红四物汤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后的康复治疗
2
作者 庄怀鹏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1期0098-0100,共3页
目的: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后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耳石复位治疗,观察组在耳石复位后采取药物进行康复治疗,比... 目的: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后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耳石复位治疗,观察组在耳石复位后采取药物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通过耳石复位治疗后,采取药物进行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使其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得到有效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耳石复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阵发症
3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委会 区永康 +1 位作者 张雪媛 吴子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和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均被归类为发作性前庭综合征,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反复多次、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头晕或不稳感,常与头部位置动作诱发相关,多为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和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均被归类为发作性前庭综合征,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反复多次、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头晕或不稳感,常与头部位置动作诱发相关,多为特发性,部分可伴发耳蜗症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前庭阵发症 发作眩晕 不稳感 BPPV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雅莉 袁芳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1387-11394,共8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最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也是引起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BPPV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6%,以女性多发,老龄化、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可引起该病。B...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最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也是引起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BPPV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6%,以女性多发,老龄化、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可引起该病。BPPV主要通过变位试验来确诊,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BPPV的频繁复发及头晕、头昏、站立不稳等残余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现临床中对BPPV的治疗也日益改进,为进一步了解BPPV治疗现状,本文就BPPV的治疗进展予以阐述,以便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周围前庭 变位实验 手法复位 治疗
下载PDF
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SVV/SVH结果分析
5
作者 高铭媛 丁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主观视觉垂直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VV)和主观视觉水平线(subjective visual horizontal,SVH)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符合BPPV诊断标准的40~60岁女性患者310例为围绝经组,年龄<4... 目的分析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主观视觉垂直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VV)和主观视觉水平线(subjective visual horizontal,SVH)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符合BPPV诊断标准的40~60岁女性患者310例为围绝经组,年龄<40岁的同期女性BPPV患者110例为青年组,年龄>60岁的同期女性BPPV患者332例为老年组,分析不同年龄组女性BPPV患者SVV/SVH特点。结果(1)女性BPPV患者SVV/SVH总异常率为42.29%;(2)围绝经组和青年组SVV/SVH异常率在不同罹患管型中无显著差异(P均>0.05);(3)老年组SVV/SVH异常率在不同罹患管型中分别为,水平半规管嵴帽BPPV 58.62%、水平半规管管石BPPV 48.65%、后半规管BPPV 3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围绝经组、青年组、老年组BPPV患者SVV/SVH总异常率分别为41.94%、46.36%、41.27%,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约40%女性BPPV患者伴有SVV/SVH异常,且随年龄增长在不同罹患管型中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良性发作位置眩晕 主观视觉垂直线 主观视觉水平线
下载PDF
耳石复位结合心理辅导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评《名医护航第二军医大学健康科普丛书:眩晕》
6
作者 杨坤娜 徐芳 +2 位作者 张大龙 李福来 陶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名医护航第二军医大学健康科普系列丛书:眩晕》由庄建华、孙颖浩、朱明哲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8112570。本书是一部有关眩晕的临床健康科普书籍。全书包括八大科普主题,向读者介绍眩晕的临床界定、具体表现,以及... 《名医护航第二军医大学健康科普系列丛书:眩晕》由庄建华、孙颖浩、朱明哲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8112570。本书是一部有关眩晕的临床健康科普书籍。全书包括八大科普主题,向读者介绍眩晕的临床界定、具体表现,以及眩晕诊治相关科普知识,并且列举了多个需要纠正的常见误区。说明了日常中比较常见的眩晕症状与头晕疾病,各自的单次病发、反复发病及持续性发病不同类型,还详细阐述了眩晕相关的一些细节问题,此书不只为临床医疗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且能帮助患者和家属认识学习眩晕疾病以及更有效配合治疗实施家庭保健康复。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作为一种阵发性,头位变动出现伴随特征性眼震的短暂发作性眩晕,在临床上属于多发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也被称作管石症或耳石症,此症的临床病发群体基本集中在中老年,发病率达到64/10000。书中对BBPV有详细介绍,包括从细节上说明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疗工作 眩晕症状 发作眩晕 治疗与预防 保健康复 健康科普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鉴别和共病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艳敏 张道培 张怀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0-414,共5页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类发作性眩晕疾病,临床症状有相似性。不典型的VM与BPPV难以鉴别,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前庭功能检查、影像检...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类发作性眩晕疾病,临床症状有相似性。不典型的VM与BPPV难以鉴别,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前庭功能检查、影像检查及生物标志物等多方面进行区分。相似的诱发因素、内耳血管痉挛、炎症反应、遗传因素等可能会导致VM与BPPV共存。因此,需综合分析VM与BPPV的区别和联系,避免误诊、漏诊,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偏头痛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鉴别 机制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章振娟 杨志忠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前庭周围性眩晕疾病中很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发作剧烈时患者天旋地转,甚或恶心呕吐。临床中能够通过特定手法诱发出短暂阵发性眩晕以及特发性眼球震颤,以协助病情诊断。该病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前庭周围性眩晕疾病中很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发作剧烈时患者天旋地转,甚或恶心呕吐。临床中能够通过特定手法诱发出短暂阵发性眩晕以及特发性眼球震颤,以协助病情诊断。该病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能够通过手法复位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模式等诸多改变,该病发病率以及复发率越来越高,人们也逐渐认识以及重视起来。为深入了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本研究从中西医角度论述该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各受累半规管的判断定位、中西医治疗等,分析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半规管 中西医治疗
下载PDF
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毅 黄萍 黄庆松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149-151,共3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最多见的一种发作性前庭周围性疾病,于1921年由Bárány首次报道,由Hallpike和Dix在1952年正式将其命名。本病在人群中总体发病率大约为2.4%[1]。临床...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最多见的一种发作性前庭周围性疾病,于1921年由Bárány首次报道,由Hallpike和Dix在1952年正式将其命名。本病在人群中总体发病率大约为2.4%[1]。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耳石复位治疗(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s,CR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气虚血瘀型 加味黄芪赤风汤 发作 BPPV 总体发
下载PDF
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英 王小龙 +2 位作者 房艳荣 梁清玄 奉继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5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1年8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40例,按照摇骰子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治...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1年8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40例,按照摇骰子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与平衡性评分、前庭症状指数,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3.906,P=0.048);治疗1周后,2组患者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15 d后,2组患者平衡性评分高于治疗前,前庭症状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平衡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前庭症状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总复发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4.329,P=0.037)。结论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提升临床效果,降低由于手法复位造成的残余症状引起的不适感,促进患者恢复,且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盐酸倍他司汀片 手法复位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治疗后发生短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丽美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发生短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治疗,并随访1个月,统计BPPV复位治疗患者短期残余症状...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发生短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治疗,并随访1个月,统计BPPV复位治疗患者短期残余症状的发生率,并依据是否发生短期残余症状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PV复位治疗患者发生短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75例BPPV复位治疗后患者发生短期残余症状29例,发生率为38.67%;发生组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复位治疗次数>5次及病程>2个月的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复位治疗次数>5次、病程>2个月均为影响BPPV复位治疗患者发生短期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复位治疗次数>5次、病程>2个月均为影响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发生短期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复位治疗 残余症状 年龄 高血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永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8期2532-2535,共4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外周性眩晕。其具有自限性,易复发。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病程较长,复发率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外周性眩晕。其具有自限性,易复发。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老年人的治疗效果与普通人群相同。通过准确的诊断,鼓励患者在症状出现后尽早接受治疗,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老年人 诊断 复位治疗
下载PDF
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富琴 羊月华 +1 位作者 赵闪 高永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8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分析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 目的分析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DHI评分、VS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治疗BPPV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M-Ⅳ眩晕诊疗系统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永 李胜利 +3 位作者 郭啸鸣 朱向阳 董政协 黄怀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分析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观察管石复位法(CRP)治疗BPPV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232例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的BPPV患者,年龄20~89岁,平均55.4±14.7岁,女性占66.4%(154/232),病程2h^8m,平均11.8±26.6d。B... 目的分析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观察管石复位法(CRP)治疗BPPV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232例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的BPPV患者,年龄20~89岁,平均55.4±14.7岁,女性占66.4%(154/232),病程2h^8m,平均11.8±26.6d。BPPV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变位试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CRP,包括改良Epley法、Barbecue翻滚法和Gufoni法。评估了疗效和安全性,长期随访观察了复发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232例BPPV患者中,受累部位在后半规管(PC-BPPV)、外半规管(HC-BPPV)、前半规管和多个半规管分别为68.5%、26.7%、0.9%和3.9%,主观性BPPV占5.2%。首次就诊治愈率83.2%,1w治愈率93.5%。PC-BPPV、HC-BPPV和多个半规管BPPV分别平均接受了1.5±1.0、2.4±1.4和5.4±1.5次CRP(F=62.242,P<0.001)。26.3%的患者治疗成功后仍有头昏。长期随访20.6%的患者复发,13.1%发生于6m内,年龄、病程和外伤史可能是影响复发的因素。CRP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但有5.2%的患者发生了耳石部位转换。结论 BPPV多累及后半规管,但HC-BPPV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CR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外半规管和多个半规管受累时需更多的CRP次数;长期随访BPPV有较高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位置眩晕 管石复位法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耳石手法复位、前庭习服训练和单纯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薛海龙 李仓霞 肖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5,共1页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用耳石手法复位、前庭习服训练及药物均可治疗。本研究观察耳石手法复位、前庭习服训练和单纯药物治疗对BPPV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良性发作位置眩晕 单纯药物治疗 手法复位 耳石 疗效观察 训练 习服 前庭
下载PDF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鹏宇 张洪 王燕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3月眉山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479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统... 目的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3月眉山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479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统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包括复发率、复发时间和复发次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479例,其中101例(21.09%)复发,复发时间:1~6个月41例(40.59%),6~12个月48例(47.52%),12个月以上11例(10.89%);复发次数:1次54例(53.47%),2次39例(38.61%),3次及以上8例(7.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受累半规管、病程、复位次数、发作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 d、复位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复位次数、外伤史、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临床护理,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位置眩晕 复发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诊疗中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娟丽 王馨笛 +4 位作者 张乐宜 路莉 张桂芳 员艳宁 李娟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6期698-702,共5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发病率最高的外周前庭性疾病,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虽然复位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老年患者患病率较高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身体各方面机能已进入衰退阶段,对治疗的反应较差,且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发病率最高的外周前庭性疾病,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虽然复位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老年患者患病率较高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身体各方面机能已进入衰退阶段,对治疗的反应较差,且有复发的趋势。基于此,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同时在诊疗过程中重视并实施言语鼓励、行为支持、心灵交融等从生理到心理的一系列的综合性多角度的人文关怀服务措施,提高老年BPPV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老年患者 复位治疗 人文关怀
下载PDF
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汤巧敏 叶小云 葛柳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30-1631,共2页
关键词 Epley手法复位 良性发作位置眩晕 护理
下载PDF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抗抑郁焦虑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烈冉 付国惠 +1 位作者 梁新明 张保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8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疗效。方法我院2009—2012年收治病程>2周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常规眩晕治疗(药物及手法复位)+氟哌塞顿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疗效。方法我院2009—2012年收治病程>2周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常规眩晕治疗(药物及手法复位)+氟哌塞顿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眩晕治疗。2组患者在初诊时、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DHI量表评分测定。结果治疗组DHI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眩晕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常伴随抑郁焦虑情绪,针对性进行抗抑郁焦虑治疗有益于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位置眩晕 焦虑 抑郁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邓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96-99,共4页
探究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选15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75例,分别采取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实验组)和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对照组)。结果 临床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 探究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选15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75例,分别采取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实验组)和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对照组)。结果 临床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帮助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恢复效果也会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抗焦虑治疗 手法耳石复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