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1
作者 吴海月 杨曦 +2 位作者 苏瑛 王继秋 刘桂英 《中国医药》 2022年第7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具有心律失常诊断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分类分为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和良性心律失常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具有心律失常诊断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分类分为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和良性心律失常组。分析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研究纳入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良性心律失常组111例。良性心律失常组胎龄长于、出生体质量大于、住院天数短于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均P<0.05)。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患儿均存在重症感染。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均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同时表现为3种以上心律失常6例(25.0%),表现为快慢心律失常交替出现18例(75.0%)。非良性心律失常患儿均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菌素抗感染10~14 d,18例应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治疗,16例患儿予美托洛尔治疗,后2例改用普罗帕酮治疗。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患儿随访至2020年12月未见非良性心律失常复发。结论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以快慢心律失常同时或交替出现多见,感染是发病的诱因,快慢心律失常同时或交替出现时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慎重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经过积极治疗其预后与良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心律失常 新生儿疾病 感染
下载PDF
右室发育不良性心律失常的信号平均ECG时域及频域分析
2
作者 杨保忠 《医学信息》 1996年第3期19-19,共1页
右室发育不良性心律失常的信号平均ECG时域及频域分析[英]/KinoshitaO...//Circulation1995;91(3).-715目的右室发育不良性心律失常(AJtVD)具有起源于右室的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右室发育不良性心律失常的信号平均ECG时域及频域分析[英]/KinoshitaO...//Circulation1995;91(3).-715目的右室发育不良性心律失常(AJtVD)具有起源于右室的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影响右室游离壁区域性低动力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心律失常 频域分析 右室发育 信号平均 时域和频域 时域分析 室性心律失常 联合分析 特异性 区域比例
下载PDF
新生儿期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鑫 安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
新生儿期有症状的心律失常,预后差,为非良性。常见的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异常、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其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胎儿和新生儿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 新生儿期有症状的心律失常,预后差,为非良性。常见的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异常、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其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胎儿和新生儿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应用12个月可防止复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胎儿和新生儿持续性心率减慢的最常见原因,出生后需要心室起搏治疗;新生儿期需积极识别遗传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良性 新生儿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异常 遗传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稳心颗粒联合心脏康复策略治疗良性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徐凌云 顾迎春 +2 位作者 李征艳 刘璐 王东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稳心颗粒联合心脏康复策略治疗良性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及心脏康复科住院,且诊断为良性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稳心颗粒联合心脏康复策略治疗良性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及心脏康复科住院,且诊断为良性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记录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疾病及心律失常患病时长、初始心律失常情况等基线资料。对照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并且根据病人心率耐受情况个体化应用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理念管理如睡眠、心理管理;戒烟管理;营养管理;康复运动。治疗8周后两组病人均再次行24 h动态心电图、心肺运动试验检查,明确病人治疗的临床疗效、心肺运动耐量情况及安全性。结果:经过8周规范治疗后,对照组病人心前区不适症状缓解率为60%(24例),而观察组心前区不适症状缓解率为85%(34例),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31)。治疗后两组病人总心搏数、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总心搏数、室性期前收缩总次数、室上性心律失常总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无氧阈相对摄氧量(AT VO_(2)/kg)、无氧阈代谢当量(AT MET)、峰值摄氧量(Peak VO_(2)/kg)、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美托洛尔、稳心颗粒联合规范化心脏康复策略可显著改善良性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减少心律失常次数,有效率相对较高,而且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康复 心肺功能 运动耐量 Β受体阻滞剂 稳心颗粒
下载PDF
新生儿一过性良性心律失常1例
5
作者 张万芬 刘春峰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44-44,共1页
男,生后1小时。因胎膜早破于孕36周正常分娩,生后无窒息,Apgar评分1分钟10分。因系早产儿而要求入院。其母孕期健康。查体:T36.2℃,P120次/分,R42次/分,W4000克。神志清,反应好,哭声有力,呼吸平稳,无发绀,胸廓对称,心前区无隆起、双肺... 男,生后1小时。因胎膜早破于孕36周正常分娩,生后无窒息,Apgar评分1分钟10分。因系早产儿而要求入院。其母孕期健康。查体:T36.2℃,P120次/分,R42次/分,W4000克。神志清,反应好,哭声有力,呼吸平稳,无发绀,胸廓对称,心前区无隆起、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心率120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心律失常 一过性 APGAR评分 早产儿 心肌酶谱 胎膜早破 新生儿肺炎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心电监护 电解质紊乱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快速性心律失常48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陶颖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8期41-42,共2页
观察中药清肝定悸汤治疗良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将9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服用清肝定悸汤合美托洛尔片,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4周为一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 观察中药清肝定悸汤治疗良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将9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服用清肝定悸汤合美托洛尔片,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4周为一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定悸汤 良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放松心情,疗愈焦虑诱发的心律失常
7
作者 刘园园 《医师在线》 2019年第7期34-35,共2页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因可能为病理、生理、心理变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没有严重的心脏器质性病变,可能是由于特殊生活事件的刺激诱发情绪问题导致的良性心律失常。
关键词 良性心律失常 诱发 心脏器质性病变 放松 焦虑 心血管疾病 交互作用 心理变化
下载PDF
得了心律失常后果严重吗?
8
作者 郑知刚 《中老年保健》 2008年第12期44-44,共1页
问 我今年82岁,前一段时间因经常心慌住了院。经过检查,大夫认为我的心慌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但就我目前的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请问,得了心律失常后果严重吗? 答 不同的心律失常其临床意义差别很大.有的可长时间存在而对健康无... 问 我今年82岁,前一段时间因经常心慌住了院。经过检查,大夫认为我的心慌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但就我目前的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请问,得了心律失常后果严重吗? 答 不同的心律失常其临床意义差别很大.有的可长时间存在而对健康无大影响,称为良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心律失常 临床意义 心慌
下载PDF
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
9
作者 张开滋 于洁源 张子彬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6期411-413,共3页
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亦称非阵发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自主的异位性室性心律失常。往昔以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属良性心律失常,无临床重要性、可不予处置。但晚近证实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较为常见,
关键词 室性逸搏心律 加速性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律失常 自律性 联律间期 良性心律失常 窦性搏动 动力学影响 窦房结
下载PDF
室性并行心律的病因、治疗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水先 李风翥 陈锦明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6-18,共3页
室性并行心律是一种具有病理意义的心律失常,与心脏局部组织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异常有关。
关键词 室性并行心律 治疗及预后 心律失常药物 心脏局部组织 PPVT 良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传出阻滞 心肌细胞 无器质性心脏病
下载PDF
长期持续性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良华 刘同宝 +2 位作者 朱兴雷 杨国钧 邵建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持续性 心电图 良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右束支传导阻滞新认识 被引量:5
12
作者 鲁端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是最常见的心室内传导阻滞,亦是最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之一。以往认为RBBB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属于良性心律失常。而近年来的研究提出,RBBB可影响较多患者的预后。因此,重新认识RBBB的临床地位势在必行。
关键词 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 缓慢型心律失常 RBBB 良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336例飞行人员窦性心动过缓分析
13
作者 王宪坤 杨芝芳 肖桂蓉 《中国疗养医学》 2003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飞行人员 窦性心动过缓 心搏量 心率 航空航天医学 良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
14
作者 杨桂林 屈正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570-572,共3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为0.15%~1.00%,在二尖瓣病变患者中,心房颤动发生率高达40%~79%[1]。以往心房颤动多被看作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然而近2O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心房颤动是脑卒中的主要...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为0.15%~1.00%,在二尖瓣病变患者中,心房颤动发生率高达40%~79%[1]。以往心房颤动多被看作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然而近2O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心房颤动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2,3]。房颤发病率高、危害较大,针对房颤的治疗是近年来临床上研究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治疗 良性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外科 二尖瓣病变 发病率
下载PDF
不明原因胸闷78例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15
作者 杨顺裕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2期126-126,共1页
胸闷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部分患者常因一般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而作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为了解这类患者胸闷与DCG变化之间的关系,现将我院不明原因胸闷78例患者的DCG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78例均为1991年8月~1997年12月在... 胸闷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部分患者常因一般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而作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为了解这类患者胸闷与DCG变化之间的关系,现将我院不明原因胸闷78例患者的DCG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78例均为1991年8月~1997年12月在我院就诊检查的患者,男34例,女44例。年龄21~70岁,其中20~39岁25例,40~59岁42例,≥60岁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分析 不明原因 胸闷 房早 监侧 复杂性室早 心肌缺血发作 G变 良性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全文增补中
Use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in elderly patients 被引量:3
16
作者 Hon-Chi Lee Kristin TL Huang Win-Kuang She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84-194,共11页
Human aging is a global issue with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and futur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health conditions and disability. Cardiac arrhythmias, including atrial fibrillation, sudden cardiac death, ... Human aging is a global issue with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and futur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health conditions and disability. Cardiac arrhythmias, including atrial fibrillation,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bradycardia requiring pacemaker placement, all increase exponentially after the age of 60. It i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ging on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and the abnormal, 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The age-related cardiac changes include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senile amyloidosis, cardiac valvular degenerative changes and annular calcification, fibrous infiltration of the conduction system, and loss of natural pacemaker cells and these changes could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rhythmias. The age-related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nges include up- and down-regulation of specific ion channel expression and intmcellular Ca2+ overload whi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ac arrhythmias. As ion channels are the substrates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it follows that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hese drugs will also change with age. Aging alters th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limination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so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must be monitored to avoid potential adverse drug effects, and antiarrhythmic dosing may need to be adjusted for age. Elderly patients are also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side effects of many antiarrhytbanics, including bradycardia,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urinary retention, and falls. Moreover, the choice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in the elderly patient is frequently complicated by the presence of co-morbid conditions and by polypharmacy, and the astute physician must pay careful attention to potential drug-drug interactions. Finally,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use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in elderly patients must be individualized and tailored to each patient's physiology, disease processes, and medication regi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G antiarrhythmic drugs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POLYPHARMACY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ion channels
下载PDF
良性的早搏、室速不能和心脏病画等号(下)
17
作者 胡大一 《健康世界》 2018年第6期74-75,共2页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在门诊和临床中也不少见。如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没有发现心脏器质性问题,这类患者,长期的临床随访结果表明,他们的远期预后良好。早搏和良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往往是孩子父母或家...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在门诊和临床中也不少见。如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没有发现心脏器质性问题,这类患者,长期的临床随访结果表明,他们的远期预后良好。早搏和良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往往是孩子父母或家属因焦虑和过度担忧而表现出的“症状”,而不是孩子或者患者自身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心脏病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超声心动图检查 室速 随访结果 远期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