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敬子洋 孙维伟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3期179-180,共2页
目的讨论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高频超声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共90例,对其分别行高频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比检查结... 目的讨论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高频超声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共90例,对其分别行高频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比检查结果,总结分析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对此病诊断准确性。结果术前行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的90例良性胆囊息肉患者,经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有54例患者为胆固醇息肉、19例为炎性息肉、8例为胆囊结石、3例为腺瘤及囊壁纤体结构紊乱、腺肌症、粘膜下层软结节患者各2例。将两种检查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法误诊5例、确诊85例,准确率为94.4%,与传统手术病理检查方法比较(χ2=5.143,P=0.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法在良性胆囊息肉的诊断中,诊断率高,可信度强,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疾病的常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 联合 诊断 高频超声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晓丽 张明 +1 位作者 芦晶 孙晓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选取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选取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准,对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胆固醇息肉者15例,阳性息肉者9例,腺瘤3例,胆囊结石者6例,胆囊结石者10例,囊壁腺体结构紊乱者5例,黏膜下层结节2例,腺肌症者4例。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2.59%(50/54)。结论:良性胆囊息肉应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预防控制胆囊癌前病变的发生,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多普勒超声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分析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分析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2例为胆固醇息肉,12例为炎性息肉,6例为胆囊结石,4例为胆囊腺瘤,4例为胆囊腺肌症,2例为胆囊腺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8.3%(53/60),误诊率为11.7%(7/60)。结论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有较好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4
作者 张继生 张飞宇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279-279,共1页
目的探讨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00例,均经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及超声图像表现。结... 目的探讨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00例,均经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及超声图像表现。结果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中,2例漏诊,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7.00%;腹部彩超联合高频彩超声图像表现中,病灶部位、数量、形态、回声、血流信号等指标表现各有不同,需要结合临床诊断,做好病症形态的筛查与分析。结论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价值高,有助于病情确诊,了解患者的病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彩超 高频超声诊断 良性胆囊息肉 病变情况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腹部彩超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颖 郭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1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均实施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经腹部彩超...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均实施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经腹部彩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6.00%。不同病理类型超声图像特征存在差异,胆固醇息肉单发或多发,基底部较狭窄,听及高强度回声,无明显血流信号。炎性息肉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基底部较宽,存在高回声,无明显血流信号。胆囊结石多为单发,存在中高强度回声,多见于胆囊体。胆囊腺瘤多为单发,存在于胆囊颈,基底部较宽,存在高回声或强回声。结论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手术病理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左红艳 刘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结果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68%、60.00%、92.00%;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团状、乳头状或桑葚状占比高于基底较宽、带蒂或基底狭窄息肉(P<0.05);高回声占比高于稍高回声、等回声、强回声(P<0.05);单发占比高于多发(P<0.05).结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高频超声 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严稳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用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10例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学进行检查。对比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用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10例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学进行检查。对比病理结果观察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术前对所有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良性胆囊息肉的患者共计110例,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胆固醇息肉有56例(50.9%),炎性息肉有25例(22.7%),胆囊结石有13例(11.8%),腺瘤有4例(3.6%),腺癌有3例(2.7%),囊壁腺体结构紊乱有3例(2.7%),腺肌症有3例(2.7%),黏膜下层软结节有3例(2.7%)。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肉样病变的准确率为96.4%(106/110),与传统的手术病理学检查方法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误诊率为3.6%(4/110)。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用于良性胆囊息肉的临床诊断,具有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信度较强等优点,可作为胆囊癌前病变的预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载PDF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索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2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均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以及图像表现。结果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有4例漏诊,4例误诊,诊断准确度为96.0... 目的探索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2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均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以及图像表现。结果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有4例漏诊,4例误诊,诊断准确度为96.00%(192/200)。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胆固醇息肉占比较高,其中以多发为主,主要病变位置为胆囊体,多在基底较窄部,有高回声出现,血流成像多无明显信号。炎性息肉能单发也能多发,胆囊体及底部多发,存在高回声,多无明显的血流信号。胆囊结石单发,多出现在胆囊体,主要存在高回声。胆囊腺瘤单发,多出现在胆囊颈,有高回声,多无明显的血流信号。结论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度更高,能对病变做出分型,减少误诊出现,对患者有利,为治疗工作开展创造条件,要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腹部彩超 高频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被引量:4
9
作者 郑艳莉 颜树萍 +1 位作者 祝丽鸳 郭丽倩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3期580-581,共2页
目的探究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纳入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检,并以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彩... 目的探究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纳入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检,并以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其胆囊病变。比较病理与超声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各种病变在超声下所测得的各项参数的差异性和声像图的差异性。结果此方法诊断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之间的符合率没有差异(P>0.05);而诊断胆囊其他良性疾病的效能与诊断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相比,符合率较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息肉和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壁厚度显著高于胆固醇息肉患者的胆囊壁厚度(P<0.05)。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患者在回声构成比上表现没有差异(P>0.05);但胆固醇息肉宽基底的构成比显著低于炎性息肉和胆囊结石(P<0.05)。结论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起到较好的鉴别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彩超 高频超声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下载PDF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洪香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完成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临床对患者展开经腹... 目的探讨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完成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临床对患者展开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就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完成手术病理检查后,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27例,胆囊结石患者2例,炎性息肉患者8例,胆囊腺肌症患者1例,胆囊腺瘤患者1例;完成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26例,胆囊结石患者1例,炎性息肉患者6例,胆囊腺肌症患者3例,胆囊腺瘤患者3例。对所有患者完成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胆囊壁表现出中等或强回声于胆囊腔突入情况,血流信号不明显。各病理学类型息肉表现出的图像特征相异,对胆囊壁回声进行观察发现,显示高回声、稍高回声、等回声以及强回声例数分别为31例、7例、1例以及1例;形态为乳头状以及团状患者例数为23例。基底较宽患者19例,基底较窄或者带蒂患者21例。属于单发以及多发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以及21例。患者病灶大小:直径4~19 mm,平均(9.25±1.35)mm。表现出血流信号患者6例,其中表现出点状血流信号患者2例,表现出树枝状或者条状血流信号患者4例。完成检查后,患者均无频谱显示。检查期间,阻力指数为0.5~0.7,平均(0.6±0.1)。结论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有效应用后,可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疾病类型加以明确,从而为疾病诊治提供有力依据,对治疗针对性做出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手术病理 诊断结果
下载PDF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玲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8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与... 目的探究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评判其诊断的准确度,同时分析不同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差异。结果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漏诊2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度为96.00%(96/100),诊断准确度较高。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联合诊断发现,病灶发生部位表现上,胆固醇息肉多见于胆囊体部占比77.55%,炎性息肉多见于胆囊底部占比53.33%,胆囊腺瘤多见于胆囊颈部占比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46,P<0.05);病灶数量表现上,胆固醇息肉多为多发占比61.22%,炎性息肉及胆囊腺瘤多为单发占比分别为60.00%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90,P<0.05);病灶形态表现上,胆固醇息肉多见基底较窄占比较高占比69.39%,炎性息肉、胆囊腺瘤多见基底较宽占比56.67%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44,P<0.05)。结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接受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诊断准确度较高,且可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不同声像图表现进行息肉类型的鉴别,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部彩超 高频超声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固醇息肉
下载PDF
经腹彩超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芹芹 王宋丹 戚瑶琴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6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彩超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影像学图像,以此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超声科收治的疑似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患者90例,均... 目的探讨经腹彩超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影像学图像,以此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超声科收治的疑似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患者90例,均实施经腹彩超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83例PLG患者中,有69例胆固醇息肉,腺肌症1例,腺瘤性息肉13例,经腹部彩超诊断的符合率为97.59%,经腹部彩超诊断良性PLG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39%、85.71%、95.56%;与手术病理相比,其一致性高(Kappa=0.726,P<0.05)。结论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符合率高,诊断价值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彩超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手术病理
下载PDF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姜学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分析并观察腹部彩超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确诊中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我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彩超检查,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彩超图像特征,通过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并观察腹部彩超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确诊中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我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彩超检查,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彩超图像特征,通过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腹部彩超在该病中的诊断正确率。结果:56例患者经腹部彩超检查的结果为:29例胆固醇息肉、10例炎性息肉、5例胆囊腺瘤、6例胆囊腺癌、6例胆囊腺肌症、0例胆囊结石,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确诊率为91.07%(51/56),误诊率为8.93%(5/56)。结论:腹部彩超在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极大的使临床误诊率降低,从而为临床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良性胆囊息肉 病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浣云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3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超声检查的诊断... 目的研究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显示共有28例患者诊断正确,诊断符合率为93.3%,误诊2例,误诊率为6.7%。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符合率较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频超声
下载PDF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剑 查艺军 《临床研究》 2020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究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4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且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对其进行经腹部... 目的探究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4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且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对其进行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准率为93.18%,误诊率为4.55%,与病理检查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比较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患者的病灶回声、病灶形态中,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胆囊壁增厚的两种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准确性与病理检查诊断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彩超 高频超声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用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用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54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将诊断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用于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54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诊断,将诊断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联合诊断的准确性为94.6%(51/54),同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应用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多普勒超声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价值
下载PDF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勇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3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究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41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诊断的金标准为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两种检查... 目的:探究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41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诊断的金标准为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5.12%、4.88%,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较低的误诊率,有利于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彩超 高频超声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彩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4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03—2018-02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胆囊息肉病变的72例患者。术前均予以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03—2018-02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胆囊息肉病变的72例患者。术前均予以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病变的准确率及误诊率。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胆固醇息肉35例(47.22%),炎性息肉13例(18.06%),胆囊结石10例(12.50%),腺瘤4例(5.56%),腺肌症3例(4.17%),胆囊壁结构紊乱4例(2.0%),黏膜下结节3例(1.0%)。术前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4.44%(68/72),误诊率为5.56%。结论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病变 高频超声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倩倩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对比经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对比经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良性胆囊息肉病变60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证实30例为胆固醇息肉,14例为炎性息肉,6例胆囊结石,4例腺瘤,黏膜下层软结节、腺肌症腺癌各2例;超声联合检测和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超声联合诊断误诊率为7.33%,准确率为93.33%。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临床预防胆囊癌前病变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病变 高频超声 腹部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继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资料(观察组),并以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组)为检测"金标准";全部患者均给予经腹部... 目的:观察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资料(观察组),并以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组)为检测"金标准";全部患者均给予经腹部彩超+高频超声诊断,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观察组诊断正确率96.0%(48/50),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炎性息肉、胆囊结石等疾病患者的血流信号以及病灶回声等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但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可以有效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降低了漏误诊情况出现的风险,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腹部彩超 高频超声 病理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