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40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益升 蔡福才 +1 位作者 林荣启 范文东 《福建中医药》 2022年第1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PC-BPPV复位成功后具有残留症状且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PC-BPPV复位成功后具有残留症状且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天麻钩藤饮口服,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眩晕残疾量表(DHI)评分和眩晕症状指数(VS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DHI、VSI评分均降低(P均<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DHI、VSI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肝阳上亢型PC-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可明显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残留症状 天麻钩藤饮 甲磺酸倍他司汀
下载PDF
祛痰定眩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文佳 张华海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9期972-975,共4页
目的:观察祛痰定眩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痰浊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祛痰定眩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痰浊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痰定眩方加减,均治疗30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总分及其子指数躯体(P)、功能(F)、情绪(E)评分,比较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血流峰值,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DHI、P、E、F及中医证候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BA、LVA、RVA血流峰值对比,观察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3.8%,优于对照组的85.4%(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祛痰定眩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有确切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痰定眩方 甲磺酸倍他司汀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残留症状 眩晕障碍量表 脑动脉血流峰值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62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章培林 骆磊 彭海丽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5期360-360,共1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眩晕中常见病种之一,约占所有眩晕病的25%左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发作及眼震,其历时短,一般小于1分钟即自行缓解,但易反复发作。
关键词 定眩汤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及心理因素对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昕阳 于书剑 +1 位作者 王倩 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85-1691,共7页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仍有待探讨。目的分析继发性BPPV的临床特征,探讨BPPV的病因分类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及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及耳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BPPV的患者共340例,患者均同意行手法复位治疗。按是否存在原发病将患者分为原发性BPPV(原发组)、继发性BPPV(继发组)。继发组再按病因的不同分为5个亚组,主要病因包括突发性聋(SSNHL)、前庭性偏头痛(VM)、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炎(VN)、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比较原发组、继发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随访至首次复位后3个月,再按患者随访期内有无残余症状发生将患者分为出现残余症状组、未出现残余症状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及不同时段(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分析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40例患者中,原发组184例(54.1%)、继发组156例(45.9%)。继发组较原发组患者发病年龄小,经2次以上复位治疗所占比例高,一次复位成功率低,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诊断时SAS评分、诊断时SDS评分高(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病因患者年龄小于SSNHL、VM、MD、VN患者(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性别、受累半规管、复位次数、一次复位成功率、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及各时段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复位后3个月,出现残余症状组133例,未出现残余症状组207例。残余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昏沉感(59.40%,79/133)、不稳感(24.06%,32/133)及头颈部不适(9.77%,13/133),出现两种及以上症状者占6.77%(9/133)。出现残余症状组继发性病因所占比例、复位次数>2次所占比例高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P<0.05);出现残余症状组伴随疾病复发所占比例少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SAS、SDS评分高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SAS评分(OR=1.231,95%CI=1.117~1.357,P<0.001)、SDS评分(OR=1.209,95%CI=1.113~1.314,P<0.001)是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继发性BPPV具有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率较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焦虑、抑郁情绪会影响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前庭疾病 残余症状 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李欣 马孝宝 +4 位作者 金玉莲 陈向平 郑贵亮 杨军 陈建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HC-BPPV患者49例,根据发病至复位时间分为短病程组33例和长病程组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转椅辅助下的Barbecue或Gufoni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复位后7~10 d进行复诊,复位前后均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复位前后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结果 复位前后,长病程组DHI总分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长病程组DHI-F评分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长病程组DHI-F评分、DHI-P评分、DHI-E评分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后,两组DHI各维度评分差值及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BPPV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风险与复位前病程有关,病程越长,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风险越大,残余症状可表现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障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病程 耳石复位 残余症状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6
作者 张文 王漾 +3 位作者 孙志超 孙麦青 王乐 叶放蕾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124-1128,共5页
分析近5年国内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BPPV)后残余症状(RD)的临床研究概况,论述中西医治疗RD的优势,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检索2018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38篇,对其... 分析近5年国内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BPPV)后残余症状(RD)的临床研究概况,论述中西医治疗RD的优势,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检索2018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38篇,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RD是BPPV复位后出现的非体位性平衡障碍,发病率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循环药和抗焦虑药,非药物治疗为包含前庭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但两者均有其局限性。中医学将RD归属于“耳眩晕”范畴,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改善残余症状,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文章针对近年来中西医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耳石复位 残余症状 综述
下载PDF
本体感觉刺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
7
作者 何树堂 张珊珊 +4 位作者 李娅抒 谈家琪 张桂芳 蔡丽圆 王楚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 探究本体感觉刺激是否可以有效缓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仍旧存在的残余症状。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BPPV复位成功,但仍主诉... 目的 探究本体感觉刺激是否可以有效缓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仍旧存在的残余症状。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BPPV复位成功,但仍主诉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20例,5例因未按时进行复诊脱组,最终纳入15例,依据门诊号奇偶数随机分为关节松动组7例和对照组8例。关节松动组给予寰枕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初诊和3 d后复诊时,分别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对患者整体功能情况及主观头晕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关节松动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活动评分、情绪评分、功能评分、DHI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节松动组VA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松动组活动评分差值、情绪评分差值、功能评分差值、DHI总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关节松动组VAS评分差值、功能评分差值、DHI总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关节松动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差值、活动评分差值、情绪评分差值、功能评分差值、DHI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关节松动组VAS评分差值、情绪评分差值、功能评分差值、DHI总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关节松动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差值、活动评分差值、情绪评分差值、功能评分差值、DHI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寰枕关节松动术可以作为一种前庭康复方法尽早介入耳石复位成功后仍旧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帮助其减轻主观头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残余症状 本体感觉 前庭康复
下载PDF
定神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治疗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胡启洋 廖美容 +4 位作者 王树青 蒋文贤 肖榕 孙艳 周义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7-29,52,共4页
[目的]探讨定神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BPPV患者100例,按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斯睿美(SRM)-Ⅳ眩晕诊疗系统复位成功且1周后复查无位置性眩晕和变位试验未引出眼震... [目的]探讨定神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BPPV患者100例,按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斯睿美(SRM)-Ⅳ眩晕诊疗系统复位成功且1周后复查无位置性眩晕和变位试验未引出眼震,但临床评估有残余症状,对照组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定神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4.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神针有助于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提升前庭功能,缩短残余症状持续时间,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复位后残余症状 定神针 SRM-Ⅳ眩晕诊疗系统
下载PDF
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46例
9
作者 林靖岚 陈丽芬 +3 位作者 李键邦 黄志豪 陈穗锋 蔡燕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9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剩46例(脱落3例)进行常... 目的探讨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9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剩46例(脱落3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剩46例(脱落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的中医疗效及残余症状的发生情况。运用眩晕调查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dizziness questionnaire,UCLA-DQ)评估患者的眩晕病情程度。使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患者的生活影响程度。使用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2个月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65%和80.43%,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头晕、漂浮感、走路不稳的发生数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频率、眩晕程度的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眩晕频率、眩晕程度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DHI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HI各项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搏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比对照组高,搏动指数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夏麻止眩方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减轻眩晕症状及程度,降低眩晕对生活影响程度,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麻止眩方 穴位贴敷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手法复位 残余症状 临床疗效 眩晕症状 生活影响程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的优质康复策略应用效果
10
作者 朱雪晴 刘朝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73-75,共3页
目的制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的优质康复策略,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3轮信息反馈制定BPPV手法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的优质康复策略,并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21年3月至2... 目的制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的优质康复策略,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3轮信息反馈制定BPPV手法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的优质康复策略,并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8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匹配随机数字表的第1~98个数字,随机数除以2,结果为整数者纳入观察组(49例)、结果为小数者纳入对照组(49例)。2组均行常规Cawthorne-Cooksey前庭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优质康复策略。比较2组的残余症状、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2组的眩晕残障量表及前庭获益康复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各分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建立的优质康复策略能够减轻行手法复位治疗后BPPV患者的残余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手法复位治疗 前庭康复训练 优质康复策略 残余症状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恢复及残余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正祥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VSI、BBS、DHI评分,残...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VSI、BBS、DHI评分,残余症状发生率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72%。较对照组(83.05%)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SI、BBS、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VSI、DHI评分均显著下降,BBS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后4周观察患者VSI、DH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残余症状发生率为25.42%较对照组(62.72%)显著降低,且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残余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手法复位 前庭康复训练 残余症状 前庭功能
下载PDF
骨振子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疗效评估
12
作者 兰莉 杨可婕 +9 位作者 黄维 叶清 陶方英 王志鹏 王敏 曹祖威 刘宇清 杨雪 宋洪兰 韩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探讨骨振子乳突振荡治疗手法复位成功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患者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5月至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科门诊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进行手法复位后... 目的 探讨骨振子乳突振荡治疗手法复位成功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患者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5月至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科门诊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进行手法复位后有残余症状的93例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骨振子乳突振荡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门诊随访1周,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评价骨振子乳突振荡治疗手法复位成功后的BPPV患者残余症状的疗效。结果 复位前,对照组和治疗组DHI评分及V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DHI总分、躯体分值、情感分值、功能分值、VSI评分低于复位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位成功后应用骨振子乳突振荡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残余症状,缓解患者恐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残余症状 乳突振荡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的治疗效果研究
13
作者 王冉 谢春荣 王新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头晕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晕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晕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风痰上扰证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症状,减轻复位后残余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残余症状 风痰上扰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
下载PDF
健脾化痰法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曾屹生 陈宇 +2 位作者 王丽云 郑晓雯 修春英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155-1159,1164,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法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BPPV经手法复位治疗后仍存残余症状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法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BPPV经手法复位治疗后仍存残余症状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残余头晕持续时间、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DHI量表总评分、DHI量表躯体(P)、情感(E)和功能(F)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且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水平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应用健脾化痰法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BPPV残余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残余症状 前庭康复训练 健脾化痰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血清抗氧化物质25-羟基维生素D与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关系
15
作者 牛庆东 马雅静 叶平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28-834,共7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抗氧化物质、25-羟基维生素D(25-OH-VD)与耳石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CRPs-R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安航天总院就诊的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查最终...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抗氧化物质、25-羟基维生素D(25-OH-VD)与耳石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CRPs-R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安航天总院就诊的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查最终纳入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86例BPPV患者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耳石复位治疗(CRPs)成功后1个月内患者残余头晕(RD)发生情况、RD严重程度评分及RD症状持续时间,根据CRPs成功后是否发生RD将患者分为RD组(43例)、非RD组(43例),比较2组CRPs成功后RD各临床参数、抗氧化物质[硒(Se)、维生素A(Vit A)和维生素E(Vit 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25-OH-VD水平,使用Spearman法分析BPPV患者CRPs成功后RD各临床参数与血清抗氧化物质、25-OH-V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抗氧化物质、25-OH-VD水平对BPPV患者CRPs成功后发生RD的预测价值。结果RD组在女性、糖尿病、高脂血症、左侧受累、BPPV不同类型、BPPV发作时间、BPPV患者DHI评分、RD严重程度方面与非R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D组血清Se、Vit A、SOD、GSH-Px、25-OH-VD水平低于非RD组,MDA水平高于非R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BPPV类型血清25-OH-VD水平、不同BPPV严重程度血清25-OH-VD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分析得知,BPPV发作时间、BPPV患者DHI评分、RD严重程度均与25-OH-VD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BPPV发作时间、BPPV患者DHI评分、RD严重程度均与Se、Vit A、SOD、GSH-Px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MDA水平与BPPV发作时间、BPPV患者DHI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RD严重程度不相关(P>0.05)。通过ROC曲线图发现,25-OH-VD、Se、Vit A、SOD、GSH-Px水平对BPPV患者CRPs成功后发生RD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25-OH-VD水平预测AUC大于Se、Vit A、SOD、GSH-Px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PPV患者CRPs成功后发生RD时,其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和血清25-OH-VD水平普遍低于非RD患者,血清25-OH-VD、Se、Vit A、SOD、GSH-Px水平对BPPV患者CRPs成功后发生RD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血清25-OH-VD水平对于BPPV患者CRPs成功后发生RD极有可能具有早期筛查的意义,有助于临床确诊CRPs后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抗氧化剂 复位后残余头晕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16
作者 计莉 彭新 +2 位作者 孙勍 饶任东 单希征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55-657,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患者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本院收集的37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8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例混合半规管(同侧水平半规管合...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患者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本院收集的37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8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例混合半规管(同侧水平半规管合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SRM-IV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复位,收集复位成功后出现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7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明确诊断及成功复位后,残留症状的发生率为48.1%(37/77),其中头晕者占27%(10/37),不稳者占16.2%(6/37),颈部不适者占21.7%(8/37),合并两种残留症状者占32.4%(12/37),合并三种残留症状者占2.7%(1/37)。残留症状的发生与复位次数有关,而与发病前存在诱发因素(如劳累及睡眠欠佳)、受累半规管、性别、年龄、病程无关。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仍有残留症状,主要为头晕、不稳及颈部不适。残留症状的发生与患者所需复位次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残留症状 头晕 不稳 颈部不适
下载PDF
止眩饮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仓志兰 陆海芬 汤粉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0期2005-2008,共4页
目的观察止眩饮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BPPV成功复位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止眩饮组、倍他司汀组和空白组,止眩饮组给予中药颗粒剂口服,倍他司汀组给予敏使朗口服,空白组不使用药物治疗。分... 目的观察止眩饮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BPPV成功复位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止眩饮组、倍他司汀组和空白组,止眩饮组给予中药颗粒剂口服,倍他司汀组给予敏使朗口服,空白组不使用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观察各组服药后残余症状的躯体(P)评分、功能(F)评分、情绪(E)评分、DHI总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残余症状各评分在治疗后14 d及28 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4 d各组患者在P评分、F评分、DHI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8 d,各组患者的P评分、F评分、E评分、DH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余症候评分的下降止眩饮组>倍他司汀组>空白组;止眩饮组和倍他司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及97.06%)均高于空白组(69.44%),而止眩饮组临床控制率(45.00%)高于倍他司汀组(20.58)(P<0.01)。倍他司汀组和空白组由于复发和倍他司汀的副作用等有10例脱落,止眩饮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临床观察研究。结论中药止眩饮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疗效确切,且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倍他司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眩饮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 DHI症状评分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
18
作者 欧阳汤鹏 于辛 +3 位作者 蔡金晓 赵磊 董冰 王慧敏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9例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残余症状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9例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残余症状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109例BPPV病人成功复位后43例(39.45%)出现残余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外半规管嵴帽型、病程及复位次数是残余症状的潜在风险因素(χ^(2)=10.917~17.206,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半规管嵴帽型、病程及复位次数是残余症状的独立风险因素(OR=0.135~0.284,95%CI=(0.024~0.098)~(0.727~0.822),P<0.05)。结论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出现无性别差异,外半规管嵴帽型、长病程及多次复位者易出现残余症状。在临床中病人一旦确诊BPPV,应及时予以复位治疗。同时应提高每次手法复位成功率,减少复位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头晕 危险因素 残余症状
下载PDF
中药定眩汤联合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研究
19
作者 李治 薛文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74-0077,共4页
分析中药定眩汤联合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 筛选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筛选依据为纳入及排除标准,病例资料采集来源为2021.10~2023.10苏州沧浪医院接收的经复位治疗后留有... 分析中药定眩汤联合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 筛选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筛选依据为纳入及排除标准,病例资料采集来源为2021.10~2023.10苏州沧浪医院接收的经复位治疗后留有残余症状的老年BPPV患者。选入180例患者,应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90,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与观察组(n=90,中药定眩汤联合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评价两组的疗效,评价依据为组间观察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的组间UCLA-DQ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的组间DHI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对比差异,治疗后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针对经复位治疗后留有残余症状的老年BPPV患者,联合应用中药定眩汤与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症状体征对其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定眩汤 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复位后残余症状
下载PDF
耳石复位手法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曹林杰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耳石复位手法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中新广州知识城医院收治的102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耳石复位手法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中新广州知识城医院收治的102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石复位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疾病复发率、平衡能力、前庭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升高,前庭症状指数评分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石复位手法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BPPV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与前庭功能,恢复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复位手法 甲磺酸倍他司汀 良性阵发位置眩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